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时期方腊、宋江起义

宋徽宗时期方腊、宋江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79 更新时间:2023/12/10 8:23:23

徽宗在位的时候,公元1102年~1105年,全国许多地区闹蝗灾,蝗虫吃光了庄稼,人民难以生存。公元1117年,黄河突然决口,有100多万人夺去了生命。自然灾害的横行,再加上贪官污吏搜刮民膏,致使百姓生灵涂炭。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听方腊的人,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出产的花石勉强度日。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激动地跟大家说:“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产了柴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大伙儿高声嚷起来说:“请您下命令杀官贼吧,我们要争个公道!”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没到十天,起义军就聚集了几万人马。

当地官军将领派兵镇压,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两名宋将被杀死。起义军乘胜攻进青溪县,赶跑了那儿的县官。接着,又接连打下了几十座县城,很快打到了杭州。战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昏了。宋徽宗赶快派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朱勔撤职。东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童贯却在这时候,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不料,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方腊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给了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和他同时期,在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山东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都在今山东省)流动作战,每次都痛击宋军,威胁着宋朝廷。

宋江起义也被称为京东起义,发生地点在郓州梁山泊(今山东梁山县)。梁山在郓州寿张县南35里。北宋初年,黄河决口,淹没了梁山附近很多田地,形成了一个方圆数百里的大湖泊,被称为梁山泊。附近的农民纷纷来到这里,靠打渔、采蒲为生。

宋徽宗时官府强占土地良田,梁山泊被朝廷收归“国有”,规定凡农民到湖中打渔、采蒲均要缴租纳税,且数额巨六遇荒年也不例外。当地的农民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只得起来造反。梁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交叉纵横的梁山泊水路又是天然的屏障。于是很早就有人上了梁山,占山为王,求一条生路。官府不断镇压,农民不断地往梁山上跑。终于,造反农民的势力越来越大,有36位身怀武艺的农民首领都聚到了梁山泊。他们推举宋江作为总首领,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宋江这个人的名字在史书上多次被提到,被称为“准南盗”、“京东贼”,但没有生平的详细记载。据说他曾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吏。宋江虽本人不是农民,但在农民中的号召力很大,他拉起梁山起义的大旗后,附近许多农民都投到他的旗下。

以宋江为首的36位农民首领被当地人称作梁山好汉。他们以梁山之险,湖泊水路之纵横作为保护,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官兵来时,他们凭着对水路的熟悉穿梭诱敌,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梁山起义军还四处出击,打官府、杀豪强,劫富济贫,主要活动地点在现在的山东、河北一带。北宋朝廷大为震惊,连忙派人镇压。没想到起义军以36位首领为核心,一直保持少量人数,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并且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北宋军队人数虽众,却被这种流动战术搞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

结果起义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富经验。而前来镇压的官兵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而且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怕梁山好汉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从身后杀将出来。梁山起义军就这样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坚持战斗,声名越来越显扬。

宋徽宗不断听到官兵吃败仗的消息,心中既恼且烦,这时候,有一个叫侯蒙的官员向徽宗献上一条计,他说:“陛下,宋江以36人横行河朔之地,官兵虽万众竟不可抵挡,可见宋江颇有些本领。陛下不如对宋江实行招安政策,让他去打在江南起义的方腊,如果取胜,不追究以往造反之罪,给宋江加官进爵。”徽宗同意了。于是,徽宗特命侯蒙亲办此事。但是侯蒙未到任即病死,没能实施他借刀杀人的计策。不过,宋徽宗心里却有了招安宋江的主意。

这时候,宋江起义军仍在继续杀敌。他们在两年多时间里进攻了濮、单、齐、青州,又从青州打到沂州,一路取胜。公元1121年初,起义军自京东驾船渡海,先后进攻沐阳和淮阳,继而向海州、楚州进发。

梁山起义军已进入海州境内,他们抢到了十几只大船,装满了粮草衣物等,正准备航。张叔夜派人刺探到起义军的行踪,设下埋伏,决定用声东击西之计拿下起义军。夜里,一队官兵首先向海边起义军满载货物的大船袭来。宋江下令歼灭这支官兵以保护船只。起义军向官兵围过来,双方交战片刻,官兵败阵而逃,起义军追将过去,愈战愈勇。没想到这时埋伏在海边的另一些官兵乘起义军追击之时悄悄点燃了起义军的大船。宋江回头见到冲天火光,急呼“中计”,无心恋战令大队人马掉头返回海边。

结果,四面埋伏的官军刹时间杀了出来。起义军被团团围住,完全乱了阵脚。起义军与官兵在人数上寡众悬殊没有突围的可能。这时,张叔夜拿出了徽宗招安的旨谕高声宣读。

宋江无奈,为求生存,只好接受招安,向宋朝屈膝投降了。在宋江降宋后梁山泊的起义军仍然坚持斗争。渔民张荣后来领导梁山泊起义,曾形成过一支有数百只船只的水军,不懈地与官府战斗。到金朝南侵时,梁山泊仍是农民起义的根据地,并且还曾向女真贵族的军队发起过攻击。

标签: 宋徽宗方腊时期

更多文章

  • 状元给尼姑表白,尼姑为拒绝写了一首词,宋朝人讲究真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首,宋朝,尼姑

    一心向佛的尼姑,与世隔绝、斩断情丝,一般并不会有人对她们产生想法。但在宋朝时期却出现了一个浪漫男追女的情事,这件事流传至今,当朝状元郎对一位寺庙中的尼姑一见倾心。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当朝状元,就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张孝祥。他也算是出身名门,祖籍乌江,不过从他的上一代起就家族落寞,没有了昔日的光景。从小生活拮

  • 《梦江南·太平时》贺铸词作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middot,平时,梦江南

    【原文】梦江南九曲池头①三月三②,柳毵毵③。香尘扑马喷金衔④,涴⑤春衫。苦笋鲥鱼⑥乡味美,梦江南。阊门⑦烟水晚风恬,落归帆。【注释】①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建康志》裁,九曲池在台城东宫城内,粱昭明太子所凿。长安有曲江池.,为都中第一胜景,开元、天宝年间上巳日(三月初三)游人云集,盛况空

  • 北宋沈括是科学天才政治小人 竟然被老婆家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婆家,小人

    前两天说了两位科学天才,一位是家世好、人品好、学问好的全能型天才张衡(参看:你以为张衡只是制造了地动仪?大错特错了,他的才华你打死想不到)一位是政治小人(主要是站错队)、制造业巨匠蔡伦(参看:他是一位“公公”,也是伟大发明家,没有他,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一位科技界伟人,他像张衡一样

  • 南宋抗蒙名将杜杲简介 杜杲有什么成就 怎么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名将,有什么

    杜杲杜杲他为宋朝保家卫国,贡献很大。除此之外,杜杲富有文才,善行草,晚年还专意理学,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杜杲简介1173年,杜杲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嘉定年间以荫补入仕,后来被派上沙场抗敌,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在担任地方知县时,他的作为也创得政绩。从他的父亲杜颖说起,由于杜颖官至江西提点邢狱,杜杲

  • 唐朝名相宋璟,受老百姓敬爱,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敬爱,流芳百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玄宗早年的时候,励精图治,朝廷中有两位名相,一是姚崇,一是宋璟。史学家把他俩与唐太宗时的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称之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宋璟是邢州南和人,博学多识,很有文采,能写一手绮丽富艳的好文章,很受推崇。宋璟为人耿直刚正,不畏权贵,敢于

  • 北宋着名文学家邵雍的生平简介,邵雍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事迹,北宋,文学家

    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意即过去的人学习古人经典,还与古人做朋友,不单读古人的

  •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沙州回鹘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政权,河西

    一、沙州回鹘的壮大公元9世纪中期,漠北回鹘汗国崩溃时,有一支投吐蕃。当时“吐蕃已陷河西、陇右,乃以回鹘散处之”。《西夏纪》卷3记载了其散处的情况:“回鹘自唐末浸微,散处甘、凉、瓜、沙间,各立君长,分领族帐。”宋人洪皓在《松漠纪闻》中也说道:“回鹘……居四郡外地者,颇自为国,有君长。”从这些记载可以看

  • 着名将军张弘范:身世显赫又战功赫赫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将军,战功,显赫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此名将只17岁亲临战场,却闻名四夷,逝世时皇宫辍朝两日致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两日,名将,皇宫

    公元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五路军队出兵讨伐李继迁,而王德用之父王超率军五万出兵夏州。时年十七岁的王德用任西头供奉官,作为先锋,随王超出击。他率军一万与李继迁军在铁门关交战,斩首十三级,俘获一万多头马羊。等到进军至乌、白池时,李继迁军锋甚锐,王超因害怕而不敢再前进,王德用亲率五千精兵,转战三日,迫

  • 宋代皇帝评估文人谤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文人,皇帝

    与其他王朝相比,宋朝对言论的禁锢不太厉害。《曲洧旧闻》曰,因为宋仁宗提拔张尧佐一事,包拯上殿直谏,情绪激动,吐沫横飞,溅了仁宗皇帝一脸唾沫星。而老包毫不多想,照样慷慨陈词,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乃止。有官位的人如此,一般的士人,言论也比较随便,郓州士子“喜聚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