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京之贪:“奸臣”之奸不在包子

蔡京之贪:“奸臣”之奸不在包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14 更新时间:2024/1/16 20:07:02

脱脱的《宋史》中有蔡京传。不过,这位元朝的都总裁官,毫不客气地将蔡京打入“奸臣”之列。

称蔡京为奸臣是否合理,不容易用一句话讲清楚。好在本文所关注的焦点是蔡京之贪,而不涉及蔡京之“奸”,可以不必顾及怎样是奸,奸与环境的关系,等等。

提起蔡京之贪,人们在感情上恨恨不已。确实,一个人,倘贪、奸占据一方,就已经失却了道德品格,“人将不人”了,应该受到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蔡氏竟然既奸又贪,岂有不被唾骂之理?然而,我们倘

若再追问一句:蔡京贪了多少?人们未必能回答出来。称严嵩贪污受贿,官方有严嵩被抄家时的家产名录,说和珅为巨贪,有一份《查抄和珅家产清单》。可是,我们仅知道蔡京贪,至于贪多少,如何贪的,毫无所知。

也就是,只有结论,没有证据。谁了解证据?是皇帝还是监察部门?天知道!总之平民百姓不清楚。当年陈东指斥蔡京为“六贼”之首,并不是完全因为蔡京贪墨,与国家危殆的形势大有关系。皇帝将蔡氏贬出京城,也不完全因其贪贿,同时皇帝并未抄其家没收其财产。

这给鉴别清浊出了一道难题。说到底,牵扯到谁能知情的问题。对一些问题,在当局允许议论的情势下,老百姓可能议论纷纷,但因不知情,极容易捕风捉影,情感宣泄代替理性分析。这不能怪老百姓缺乏理性。因为信息流向是背向平民的,除了神仙或谍报人员,谁能了解真凭实据?只有同僚和帝王比较清楚蔡京的所作所为,可在党争激烈的朝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极其明显,宋神宗当朝是一伙大臣,宋哲宗当朝又是一伙大臣,轮到宋徽宗的时候,本想平息党争,走不偏不倚之路,特意改元为建中靖国。可是积重难返,经过数十年党争的薰染,朝臣或多或少存有党争的痕迹,最后,宋徽宗时期的党争激烈程度与前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蔡京上下盘桓,徽宗时期最厉害。

如此环境,蔡京便像得水之鱼,十分活泼。蔡京是什么样的人呢?

《宋史》曰:蔡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就是说,这个蔡京,聪明能干,工于心计,善于玩弄权术。

人的品质是重要的,除了战争时代曹操之类提出过“唯才是举”,建立了稳固政权后的帝王,一般把“德才兼备”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不过,一个官员最后究竟成为什么样子,和是否“工于心计”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一句话,个人品格不是永远靠得住的。

蔡京未登官场之时,定无劣迹,否则科举的资格审查这一关也难通过。事实上,做了官以后也是无什么瑕疵的,一直到宋神宗去世,蔡京都是一个有能力又称职的官员。以木兰陂水利工程为例,没有蔡京的努力,筑成也难。虽然《宋史》说:蔡京“托言灌田而决水,以符兴化之谶。”元代林亨的《螺江风物赋》却赞美此事:“丞相为陂,千顷之神渊跃龙。”一事兴起,仁智各见,是正常状态,关键在于老百姓是否获得了利益。当时蔡京只是钱塘的县尉,林亨称“丞相为陂”,大概与后人述某人贫贱时旧事却呼其显贵后之名,同一理。

蔡京展现投机取巧、无孔不入的钻营手段,是宋神宗去世、旧党还朝以后。此时他已在官场历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尤其对北宋王朝的党争,不仅适应,而且积极投身其中。他是变法派,不停地整人,也不停被别人整。然而,他为官几十年,人们不知道他究竟贪污了多少,宋王朝也没有衡量清浊的标准。当然有考绩之类,但那些官员皆为蔡京所选任,能奈他何?

于是人们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贪墨还是清廉。于是人们至今还在乱猜。于是人们更不知道蔡京何时变得贪贿了。于是人们常觉得蔡京从来不怎么样。于是人们慨叹:用人要“德才兼备”。却对本有德,因疏于监督变成无德现象懒得研究。于是人们常引用的是《鹤林玉露》中的文字:“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

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

噫嘻吁!真奢侈得可以。然而,这与贪污毕竟不是一回事。

标签: 包子奸臣蔡京

更多文章

  • 宋朝有哪些藏书家?宋朝藏书为什么十分丰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丰富,宋朝,藏书

    典籍收藏的丰盛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盛衰,藏书状况是一面镜子,反映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社会风尚。文化的宋朝是一个注重藏书的时代,且不说朝廷和官府的藏书,最能反映出宋代人文化态度的是私家藏书的兴盛。当然这也得益于印刷术的改进和普及,所有的藏书家都应该感谢毕昇,感谢那些辛勤印刷的书籍工人。在宋一

  • 活佛济公的身世揭秘:济公到底是什么罗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活佛,济公,罗汉

    中国人没有不知道济公的,他是民间一个非常有名的活佛,深受百姓爱戴,都知道他是十八罗汉的降龙罗汉。可是如果细问济公是什么佛的话,答案居然有很多,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济公是什么佛。图为济公的铜像有人多济公是活佛的说法持不同意见,因为在印度只有16个罗汉,并没有18罗汉之说,更加没有降龙罗汉。从这里可以看

  • 宋真宗赵恒简介与“澶渊之盟”和“天书神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书,澶渊,真宗

    帝王档案赵恒:998年-1022年在位,初名赵德昌,又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性格懦弱。在位25年,守成之君,创新不够。前期注意节俭,勤于政事,社会安定;“澶渊之盟”后,罢贤任奸,迷信宗教,劳民伤财,政治渐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病死,终年55岁,死后葬于永定

  • 抗击金军的着名将领牛皋是大笑而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将领,而死,著名

    牛皋简介牛皋是南宋时期抗击金军的着名将领,一生堪称戎马倥偬,多次重创金军,在抗金斗争中声名显赫,一开始的时候牛皋在自己的家乡组织抗金力量保卫自己的家乡,后来牛皋因为抗击金军而声名远播,走上了抗金的全国战争,成为了岳家军中的一员,得到了岳飞的重用,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下面就做一下牛皋简介。牛皋塑像牛

  • 宋时宰相吕端:诸葛一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端大事不糊涂,宰相,谨慎

    我们从小被大人灌输的思想便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即所谓的“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但仔细想来,这句话并不十分可靠,否则,大书生司马迁也不会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说的就是做大事不必拘于小的

  • 宋代有多少人?宋代的人口规模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人口,宋代,有多少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农业方面,由于实行了轻徭薄赋、招抚流亡、发放农贷、奖励农桑、兴修水利、推广新农具和优良品种等政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生铁年产达800多万斤,煤炭开采量也极为巨大,纺织、造船也有很大的进步;商业方面,10万户口以上的城市达到50多个,是唐朝的5倍

  • 北宋时期秦陇地区的经济:秦陇地区的屯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地区,时期

    北宋时期,陇山东西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与发展。自立国之初至晚期,这里成为北宋西北屯田的重要区域之一;农业、畜牧、商业、手工业等均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甘肃经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区域经济特色。“屯田实边”,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经营、开拓西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北宋统治者自立国之

  • 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政府

    宋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虽然不能称之为完善,但是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际执行内容上看,比宋以前的各个王朝都更为缜密。在矿产地的开采阶段,除一部分矿场由承买者自主进行采炼生产外,其余的官营矿场和重要的私人承买场地都在宋政府的管理与监督之中。政府推行了以奖励为手段的矿产地告发政策和私人承买者可预借本钱的政策

  • 宋哲宗赵煦:哲宗屡立废孟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谜,宋哲,皇后

    帝王档案赵煦:1086年-1100年在位,原名赵佣,神宗第六子,性格具有两面性。在位15年,重用变法派,但改革并无实效。病死,终年25岁,死后葬于永泰陵(今河南巩县)。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哲宗屡立废孟皇后之谜宋哲宗赵煦是神宗之子,1086-1100年在位。元祐年间(1

  • 李南公明察断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公明,故事

    智慧能让你变得更加有魅力;智慧能让你遇到问题后迎刃而解;智慧能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你轻松脱身。但是,正确的、为人称颂的智慧才算得上大智慧,骗人的,投机取巧的坏点子不叫智慧,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你智慧的发挥,看下面的故事:宋朝的李南公尚书,出任长沙县令时,一天,有甲乙两个汉子来告状。李南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