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年间四大发明竟占一半

宋朝年间四大发明竟占一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3/12/23 8:51:28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明古国的标志之一。而则是中国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的时期,指南针、印刷术与火药等几大发明之投入使用及大规模外传均在此际。

指南针最早形式称司南,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性,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应用于古代中国的陆上测量,还被阴阳家广泛用来看风水。官府在丈量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经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在北宋人朱彧1119年成书的《萍洲可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虽然古代希腊、罗马的学者们很早就已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长时间不知道磁石的指向性。而当欧洲人最终了解并掌握这一自然现象时,已落后于中国人一千多年了。而以磁石制造罗盘指引航海,落后于中国300余年,用人造磁石导航晚于中国人100余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在早期使用的航海罗盘,是与中国人同样的水罗盘,而且制作方法也与中国水罗盘几乎完全相同。这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只能以技术传播来解释。

在13世纪前半叶之前,欧洲人还停留在对中国宋代指南针的仿制阶段。此时的欧洲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没有超过中国宋代的罗盘应用水平。

13世纪后半期,通过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的研究,欧洲的指南针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随着中国旱罗盘传入欧洲,法国人又将旱罗盘改进,将其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便携仪器。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指南针被欧洲各国的水手广为应用。

没有指南针之前,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海员们不仅可以确定方位,有时甚至能推算出两地间的里程。从此,各国的远洋船队依据海图和罗盘所记载、测算出来的航线、航向和里程,安全地行走于茫茫海天之间。

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由于宋朝与辽、金战争不断,影响到了朝鲜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加之日本藤原氏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入这两个近邻国家的时间大大落后于欧洲,这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到公元15世纪前后,罗盘才作为看风水的工具,在朝鲜广泛使用。而指南针传入日本,则是公元17世纪的事情了。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

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

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

如果取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完成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了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么,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11世纪中叶),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预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标签: 宋朝年间竟占一半

更多文章

  • 怎样评价宋高宗?高宗是一位孝子,但却是国家的叛逆民族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却是,孝子,高宗

    韦贤妃是开封人。她是宋徽宗的妃子,是南宋第一代皇帝宋高宗赵构的母亲。韦氏最初入宫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御。徽宗崇宁末年,才引起徽宗赵佶的注意,封平昌郡君。韦氏娴静美丽,聪明机敏,渐渐赢得了风流天子徽宗的喜爱。大观初年,韦氏进婕妤,累迁婉容。大观六年五月,生赵构于东京皇宫。靖康六年,进封康王的赵构使金议

  • 宋朝最悲剧的状元:科举连中三元成状元的他,一天官都没有当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状元,科举

    在古代中国,男生要是愿意前程远大只能两条道路能够走,要不学文,要不从武。学文还要报名参加科考,如果考中名利就能得到做官的资质,为大家族产生华为荣耀。可是科举考试是十分艰难的,难度系数远远地大过现如今的今年高考。有许多男生勤奋了一生,以至于连个秀才也考没中。但古代也不无有才俊,许多人以至于连中三元,在

  • 宋辽金三国并立:金将擒辽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金三国,金将擒辽帝

    公元1118年,宋辽金三国并立。这年宋徽宗赵佶打算与金联合,共同灭辽借以收复幽云十六州,他派使臣前往金的都城会宁见阿骨打,阿骨打也愿意与宋通好,两国商定:灭辽时,如果宋军攻下辽南境的州城,州城就归宋。辽一次次遭到金的攻击,大片土地沦陷,境内又闹起饥荒,真是天灾人祸岌岌可危,天祚帝为了缓和同金的关系,

  • 北宋的朋党之争:朋党之争阵容庞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之争,北宋,朋党

    北宋的朋党之争,源于仁宗时代的南人北人之争。当时长江以南的新起官僚群开始和出身于黄河流域的旧官僚发生磨擦。他们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不同。南方人多出于中等家庭,而北方人则多出于富有的大家族。在学术思想上,南人倡导讲学,设学校,而北人则比较保守。南人的代表是范仲淹、欧阳修。前者激烈批评宰相吕夷简的保守政策,

  • 宋朝憋屈百年全因真宗反了这三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憋屈,真宗

    提起一个最憋屈的朝代该当就是宋朝了,但凡是知道汗青的人,都邑在一边疾苦,一边浏览着宋朝的汗青,比清朝的汗青还要让人以难堪熬疾苦,清朝末年的时辰,美尽是因为本身国度的掉队。宋朝的屈辱的确美尽是,因为事前的皇上缺点的选择,一些异常简单的事理,不克不及够辩白出来,最后被步步紧逼,为甚么会产生多么的启事呢?

  • 张宪:一生跟随岳飞,因拒绝陷害岳飞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岳飞,而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宪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岳飞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张宪就跟着岳飞征战沙场了,以敢打敢拼着称,岳飞每次临敌应战,张宪都身先士卒抢争先锋。公元1132年,岳家军奉命征讨曹成,贼首曹成虽然不是个厉害角色,但其帐下却有一位猛人:杨再兴。杨再兴是块硬骨头,岳家军在其面前连损两员大将

  • 软弱的南宋为什么可以维持1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多年,软弱

    一提起南宋,我们眼前马上会呈现一幅积贫积弱、备受外敌欺辱的景象。的确,自从北宋东京开封失陷后,仓皇逃离金人铁蹄的赵氏统治者于1127年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开始,直到1279年灭亡于蒙古铁骑之下,整整153年的历史,它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国弱君昏、政治腐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也只有岳飞的精忠报国、&l

  • 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经营:西夏时期河西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时期,河西,西夏

    一、地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活动的平台。夏国属地河西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是昆仑山系向东方的延伸,在祁连山北麓,顺山势走向的河西走廊,绵延千里。河西走廊的北面由西往东排列的主要有北山、马鬃山、包尔乌拉山、

  • 见风使舵终成黄粱——“六贼”之首蔡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首,终成,见风使舵

    蔡京北宋末年,朝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除徽宗贪图享乐外,一群奸臣也是这黑暗的制造者。他们就是被称为“六贼”的蔡京、朱勔、王黼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等人。而蔡京则被称为“六贼”之首。蔡京(1047-1126),字元长,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

  • 辽国天祚帝:少年天子嬉笑玩闹导致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破家亡,天子,少年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救,才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