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软弱的南宋为什么可以维持100多年

软弱的南宋为什么可以维持1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40 更新时间:2024/1/7 7:44:30

一提起南宋,我们眼前马上会呈现一幅积贫积弱、备受外敌欺辱的景象。的确,自从北宋东京开封失陷后,仓皇逃离金人铁蹄的赵氏统治者于1127年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开始,直到1279年灭亡于蒙古铁骑之下,整整153年的历史,它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国弱君昏、政治腐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也只有岳飞的精忠报国、“丹心万古名不灭”的文天祥这些彪炳千秋的英雄豪杰和遗臭万年的奸臣佞邪。

在我们抚膺叹息之时,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拥有残山剩水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在冗兵、冗官、冗费的沉重负担下,在民弱兵乏的状态中,何以能一次次抵挡住金人和蒙古人的金戈铁马,何以能维持其腐朽没落的统治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而与其同样是偏安一隅的西夏和大理,却早已灰飞烟灭在异族的号角中。在其穷侈极欲的统治背后,究竟还掩蔽着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事实?南宋历史就是由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撞出的一支让人惊叹的交响曲,在看似不和谐中,我们又总能发现其和谐的因子。这就是南宋,一个许久以来一直被我们误解了的王朝,一个虽衰犹荣的王朝。让我们揭开历史的层层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

赵氏统治者南渡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沉醉在苟且偷安的现状中,他们把临安(今杭州)当做自己的家乡,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诗云:“楼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形象地向我们描绘一幅在闻名于世的西子湖畔,风景如画,歌舞生平,人文景观繁荣的景象。统治者们一味荀且偷安,始终末能重振国威,对外不能收复失地,对内不能富国安民,却培养了统治阶级的豪华奢靡之风。”

赵氏王朝虽偏南一隅,但金和元始终末放弃这片富庶的土地。在南宋150多年的统治中,与金以至后来的元在北部和西北部边境战争不断,虽然中间因和议暂时休战,但小规模的骚扰持续不断。为此,南宋不得不需要庞大的军队来抵御外族的侵犯,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

南宋建立后,疆士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所辖区域只有两浙、福建、四川、湖北等地。人口约有五、六千万。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却要养活几千万人口,还要要赡养庞大的军队;负担官员和宗室的费用支出;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同时,每年还要交付金朝数量可观的岁贡,岁币。这些钱财出自何处,生活一直处于贫弱状态的人民已无力再被盘剥,宋政府只能另辟它径。

我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自秦汉以来就相当发达了,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北宋在唐的基础上则更加扩大。海外贸易给北宋财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宋太宗时,通过市舶司所收的犀象、香药等舶货,一年收入达到30万缗,并逐年增加,到了宋英宗时,此项收入就高达63万缗,是国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南宋政府意识到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大力发对外贸易,利用国家“近水楼台”地理位置的优势,同国外积极开展贸易,从而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作为解决统治期间财政问题的方法之一。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约为200万缗,在南宋6000多万缗的总收入中,约占3%左右。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南宋王朝为什么能在民贫国弱、外有强敌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地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这似乎与其发达的海外贸易有着易被忽视的某种密切联系。

南宋的统治者意识到了发展海外贸易对其维持统治的益处,因此,鼓励外国商人来华贸易,也鼓励国人到海外经商。高宗就曾在一次上谕中说:“市舶收入特别有利于解决国家收入问题,应当依照从前的办法,招引远方外国商人来中国,扩大经商,发展贸易”。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也说:“在泉州、广州设置市舶司主持对外贸易,目的是想既减轻人民负担又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与那种崇尚洋货、追求奢华的做法完全不同。南宋特别优待远方外国并鼓励中国商人到海外经商。”除此之外,政府还采取一些保护贸易的措施,促进了与各国贸易的往来,调动商人们的积极性。高宗曾说:市舶收入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

南宋政府规定:外国船只因风浪而漂泊在我国的各口岸,若船损坏,船主不在,当地官员要修补船只,若主人来找,要将船只返还”,“外国商人在中国如遇到官吏的勒索,可越级上诉”等。南两宋政府又在通商口岸创办了招待所,如明州有来远译(后改为安亭),杭州有怀远译,外商首领来时要“妓乐”迎送,并准许他们坐轿或骑马,当地官员亲自接见;出海时,要设宴钱行。南宋政府的这些措施,鼓励了商人们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这种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明清之际的“海禁”政策有着天壤之别,正是南宋这种积极的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使南宋的对外贸易在北宋的基础上,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与以往历代王朝相比,南宋的对外贸易达到了繁荣的项峰。其贸易范围之广,沿海贸易港口之多,进出口商品品种和数量之大,都是其它朝代无法相媲美的。而这种扩大的海外贸易,反过来,对宋代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据周去非《岭外代答》和赵汝适《诸蕃志》的记载,与南宋通商贸易的国家就达50多个,包括三佛齐、占城、真腊、高丽、日本、大食等,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其范围确为汉唐所不及。由于贸易的繁盛,南宋时的广州、杭州、泉州都是响彻大江南北,名噪一时的贸易口岸。广州一直是以“富盛多宝货”着称的阿拉伯人聚居之地,他们聚居的西园附近还种植不少的奇花异草,而今天广州只所以有“花城”的美誉,大概与之也有关联吧。自唐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南宋时,因泉州周环植入的刺桐树,被中外旅行家和商人写入旅行日记而驰名世界。1974年,泉州湾出土的南宋古海船,制作工艺精良、技术先进,领先同时期世界水平,这说明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及造船业在南宋时泉州已相当发达。

南宋繁荣的对外贸易不仅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其更深远的影响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推动力。南宋从海外进口的物品大约有410种以上,主要有:有关物资生产资料的舶货,如生铁、镔铁,对社会生产自然是有益的;许多生活必须的生活资料,如铜器、折扇、花番布等器物,这些产品大多数与当时的劳动人民无缘,但他们的进口有益于上层商业的发展;药品,如红花、茯苓、苏合油等;此外还有工艺品和奢侈品等货物。南宋政府从海舶贸易中所得货物,不仅充作奢侈品自行享用,还用为本钱拨给各库,并在榷易院出售,赚取更多的收入。杭州就设有专门的榷易院出售各种舶来品。由于大量的外贸货物充斥市场上,市场中商品的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商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由对外贸易发展连锁反映引起商业的繁荣,一般说来,商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我们似乎逐渐揭开了南宋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帝奸臣二人转”仍保持半壁江山为赵家所有的秘密。

标签: 南宋多年软弱

更多文章

  • 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经营:西夏时期河西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时期,河西,西夏

    一、地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活动的平台。夏国属地河西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是昆仑山系向东方的延伸,在祁连山北麓,顺山势走向的河西走廊,绵延千里。河西走廊的北面由西往东排列的主要有北山、马鬃山、包尔乌拉山、

  • 见风使舵终成黄粱——“六贼”之首蔡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首,终成,见风使舵

    蔡京北宋末年,朝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除徽宗贪图享乐外,一群奸臣也是这黑暗的制造者。他们就是被称为“六贼”的蔡京、朱勔、王黼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等人。而蔡京则被称为“六贼”之首。蔡京(1047-1126),字元长,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

  • 辽国天祚帝:少年天子嬉笑玩闹导致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破家亡,天子,少年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救,才幸免于难

  • 宋高宗赵构禅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谜,赵构禅位,高宗

    赵构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当时天下就传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100余年后的南宋高宗果然绝后,且其近亲后裔大都已被金兵掳去,只得“广选艺祖之后宗子”。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高宗居然在身体还相当强健的56岁盛年,主动让位给太祖之后的孝宗

  • 张择端简介:存世之作《清明上河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作,清明上河图,简介

    张择端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微宗朝拱职翰林画院。尤其擅长绘舟车、街市、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北宋时候出现了许多着名画家,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张择端了。宋代的绘画,题材内容相当广泛,除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外,还出现

  • 第三节 元昊称帝,宋夏战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夏战,第三节

    宋宝元元年(1038年),夏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即帝位,定国名“大夏”,年号“天授”。李德明去世前不久,宋朝有一善于相面的大将曹玮,他镇守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他曾对因事前来的三司副使王鬷说:“从相法上看,你以后应该任枢密使一职。

  • 虞允文是个怎样的人?毛泽东评价“壮哉虞公,千载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人,是个,的人

    千载一人虞允文绍兴和议之后,宋高宗以为宋金两国自此之后就会相安无事。于是做起了天下太平的美梦。而金主海陵王完颜亮的南侵将他的梦击得粉碎。完颜亮在金史上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靠篡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金国的第4位皇帝。在他篡位之前,他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3个目标,一是“国家大事皆自我出&rd

  • 宋夏金元时期的甘肃文化:民风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习俗,民风,甘肃

    宋夏金元时期,居住在甘肃地区的民族众多,其民风习俗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一、居所与饮食(一)居所党项族内迁之前,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其居室构造比较简陋,以牦牛毛和羊毛为构筑居所的主要材料,且要不断更换,这种居所实际上就是用毛毡覆盖木支架的帐篷。当游牧流动时,这种帐篷便于搬迁,定居时则成为“

  • 《宋史论稿》自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史,自序

    说起来,我对历史兴趣的种子,大致栽种于中学时代。当时“文革”的高潮有所消退,学校里开始教一些课本上的东西。我所在的学校,是西安一所着名工科大学的附属中学,这所学校有着重视理科的传统,学生及家长大都将注意力放在数理化上,而我的班主任又是一位极为严厉的数学老师。但种种因素却使我进入中学不久,便厌烦、抵触

  • 蔡京之贪:“奸臣”之奸不在包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子,奸臣,蔡京

    脱脱的《宋史》中有蔡京传。不过,这位元朝的都总裁官,毫不客气地将蔡京打入“奸臣”之列。称蔡京为奸臣是否合理,不容易用一句话讲清楚。好在本文所关注的焦点是蔡京之贪,而不涉及蔡京之“奸”,可以不必顾及怎样是奸,奸与环境的关系,等等。提起蔡京之贪,人们在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