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李世民身世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李世民身世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11 更新时间:2024/1/16 5:34:16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案王,立下了赫赫战功。登基为帝后,他积极听取朝中众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主动梢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繁荣局面,开创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却因为身世之谜引起了后人对他的猜测和争议。有考古学家推测,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显示,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很久以前王、卢、崔、李、郑这五大姓氏是山东太行山地区五大名门望族的姓氏,其中李姓是鲜卑族的一大姓氏。有人认为,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还有人据此判断李氏一族是没落的贵族。那么,李世民的祖先究竟是哪个民族呢?这还要从他的家世祖籍和先辈们的情况说起。

李世民的祖籍是如今河北省赵县,父亲李洲生于关陇,并自称祖居关陇。因此,民间流传他们就是西凉王李皓的后裔。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李洲为了自抬身价才说自己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呢?李世民到底有役有胡人的血统呢?

我国历史上就有过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历代朝臣里也有很多是少数民族。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两点:第一,因为文化状沉不同从而承担各民族交融纽带的作用,只要是对文化发展有利,不管是哪个少数民族,都会采取接纳的态度;第二,南北朝时期,本身就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根据对上述两个原因的分析得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役有清晰的界限划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在此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国力鼎盛的巅峰时期,民族之间的融合现象就更为普遍了。而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我国历史上众人称颂的明君楷模,因而人们不会出现种族歧视现象,也不会对李世民的身世产生疑虑,更不会去探究李世民究竟是汉人还是胡人这个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李洲的母亲独孤氏和隋文帝的皇后是姐妹,她们是鲜卑贵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李洲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并非汉人。由此得出一个较为确切的说法就是:“李世民是深受胡人影响的汉人。”这种说法相对来说比较中立,原因在于魏晋时期很多人都长期同胡人往来,所以深受胡风影响。另外。从唐朝文子的服装以及当时骑马打猎的行为来看,当时文子的行动是非常自由的。

同时,李世民还是一个好战的人。贞观年间,李世民平定了东夹厥,俘虏了颇利可汗,解除了北部边疆的威胁,五年后,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到了晚年,还亲征高句丽。一生都过着戎马生涯。这些是不是也间接证明了李世民的血统呢?

后世考古学家针对李世民的身世之谜,曾对昭陵做过详细考证,从中找到新的证据。昭陵是李世民的墓穴,分为内外两城。外城现己无法考证,内城有当年所建筑的献殿,存放着李世民生前所用物品。北门日玄武门,又称司马门,原有十四个“蕃酋”的石雕像和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等浮雕。在我国所有的帝王陵墓中,仅李世民的昭陵里有战马石刻.难道这些也只是巧合吗?

不管怎样,几百年后,我们已无从得知那十四个不知去向的“蕃酋”石雕的具体来历。但是闻名中外的“召陵六骏”浮雕至今还依然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众人皆知,马作为突厥人形影相随的伴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李世民一生都非常爱马,把马视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在突厥人的丧葬习俗中,就有把马作为随葬品的习俗。这些是否可以成为我们考证李世民身世之谜的一些参考呢?

至今,我们都无法断定李世民究竟是不是纯粹的胡人。后世的史学家们也对此争论多年,每一个说法似乎都言之成理,因此难以推断谁才是正确的。因此这也就成了一桩悬案。

标签: 胡人

更多文章

  • 唐朝重大事件:元和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四王二帝”事件之后,德宗削藩的雄心尽失,转而对藩镇割据采取纵容姑息的政策。到宪宗时,推行“以法度制裁藩镇”政策,将不臣藩镇逐个铲平,使唐朝出现了“中外咸理,纪律再张”的局面。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l

  • 文成公主的故事:终止战争的“和亲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利器

    在古代,两个国家之间面临战争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比较缓和的处理方式,说得委婉一点可以用“和亲”二字作为概括,说得直白而真实一点则是一种“人身交易”。譬如先秦时,西施就作为越国的“人身利器”送给了吴王夫差,从而阻止了更惨烈的战争,换

  • 《国泰民安: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元

    开元之治是李唐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盛世之下,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又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呢?我们不妨走进玄宗统治下的大唐,重温开元盛世下的那些事,感受当时的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祥和情景。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时,正是唐王朝处于“二圣”临朝的时局,而实际掌权的是武

  • 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为什么未能当上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次子

    魏王李泰为何未能当上太子?魏王李泰一心谋取太子之位,也走到了仅差几步的位置,可是,最后他却失望了,三十五岁就抑郁而死。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小名青雀,与原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唐太宗一生共育有十四个儿子,除了这三位,其余都是出于嫔妃。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之后

  • 唐代睢阳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

  • 李世民10岁的弟弟李元名为何不对女官行礼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皇宫里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身份都是皇帝的性伴侣。她们身份比嫔妃更低;比宫女略高。只要皇帝需要,她们都必须随时随地侍寝。她们就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女官。女官,顾名思义,是女性官员。她们也要像男性官员一样做事,承担皇宫里的某项具体职务,比如,有的管礼宾,有的管食膳,有的管衣饰。而且,这

  • 鉴真的故事——六次东渡创立律宗的盲人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律宗

    第一节见佛动心始作沙弥李利安武则天垂拱四年(688),鉴真出生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的一位商人家中。唐朝自创立后,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生产发展的措施,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武则天上台后,虽然发生了改朝换代的政治动荡,但国家的大政方针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武周皇朝继续着盛唐的雄

  •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 李世民为何从未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爱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且从未生育过李世民的子嗣。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

  • 李世民竟然残忍屠杀亲侄子 揭秘玄武门兵变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变

    公元626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率军杀死王兄李建成和王弟李元吉。可是这次血色兵变并未结束,李世民的在同日下午包围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府邸,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没有留下任何的活口。李世民为何这么痛恨自己的兄弟,为何还要对他们的子女痛下杀手?因为斩草还须除根!太子和齐王虽然已经被除

  • 朱温代唐简介:中国历史上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唐昭宗李晔即位时,刚刚22岁,年轻有为,志向宏远。他喜欢读书写文章,尤其重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鉴于僖宗时朝廷软弱,国家多难,昭宗特别注意尊礼大臣,寻求治国之道,以便复兴王室,重整朝纲,号令天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宗越来越感到,他的这一愿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昭宗没有力量控制藩镇。他即位之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