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生的败笔 三征高句丽为何屡败屡战?

李世民一生的败笔 三征高句丽为何屡败屡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3/12/15 10:30:32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使高句丽臣服,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

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有敌视态度。当时的高句丽也并非外界以及后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蕞尔小国。公元六七世纪的高句丽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小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已具备与唐朝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

南北朝后期、整个隋朝时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丽在不断扩充疆土的同时,不断挑唆隋、唐邻国对隋、唐挑起战乱。高句丽欲独霸整个东亚之心久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在所难免。唐朝趁高句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大举讨伐之,有未雨绸缪之意。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发现高句丽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将。此时,李世民已经萌生征讨高句丽的想法。后来,高句丽内部发生政变,有大臣建议攻打高句丽。李世民考虑到劳民伤财,并未同意。然而,高句丽待局势稳定后,却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新罗一向臣服于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调停,但遭到高句丽的拒绝。

与群臣商议时,李世民认为:“高句丽攻打新罗,表面上是不给我面子,实际上,高句丽欲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如果得逞,一定会向我们发起挑战,到时,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势力出现。”于是,李世民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于公元645年御驾亲征高句丽。

虽然,此次征讨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对高句丽的国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后来,李世民采纳了下属的建议,不断对高句丽采取骚扰行动,使其不能迅速恢复国力。这为后来唐高宗灭掉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点评:相对于其他国家,高句丽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胁。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这一点。为维护自己的权威,李世民不惜御驾亲征。虽未获得重大胜利,未动摇高句丽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句丽朝的迅速强盛,也加速了高句丽王朝的没落。在征讨过程中,李世民没有采取血腥的屠杀、灭亡政策,仍是用恩威并重的方式,并巩固已得势力,为下一步彻底击溃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标签: 屡败屡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不止大唐一个盛世,为何只有大唐让万国称臣纳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唐

    在隋唐时期,在中国北部有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突厥。后来在隋文帝的计谋下被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分别是东、西突厥。虽然突厥已经被隋文帝给分裂了,但是当时的东突厥依然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在唐朝初年,东突厥曾多次进犯大唐北方边境,每次都是抢劫大量财物才肯退回草原。等到唐太宗李世民继位的时候,东突厥的颉利

  • 文成公主的嫁妆都有啥?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吐蕃

    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的嫁妆“和亲”政策一直备受争议,认为是男人打不过了,便叫女人出马,说到底是政治是“示弱”的表现。当然,从秦汉开始,“和亲政策”贯穿中国历史,游牧民族和中原文化始终在较量。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和亲就边县出一

  • 《别样晚唐史》序_长安——为故事搭建起一个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晚唐

    《世说新语》讲述过一个故事,当时偏安东南的晋元帝问他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明帝:日远还是长安远?坐在他膝头的孩子伶俐地回答:日远,因为有人从长安来,却从未听说有人从日边来。晋元帝听后非常惊讶。在第二天的宴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把同样的问题又问了一遍。不曾想,这一次孩子告诉他:日近。父亲诧异地问:你的回

  • 生为李世民手下的一大将秦叔宝,为什么获得的赏赐却是最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却是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定律,在中国的历史上,每逢战争年代,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隋唐时期自然也不例外,在那个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年代,一批改变历史的英雄豪强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秦琼敬德,如今他们俩也被当做中国的门神,受到时代人民的称赞。李世民在当上皇帝之后,对当初

  • 女皇武则天的处女之身究竟给了谁?是李世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皇

    武则天第一次究竟给了谁?这虽然是千古之谜,但了解李世民的好色猎艳的秉性和武则天工于心计的性格,就不难知道这个千古之谜的谜底。唐太宗李世民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是一个好色之徒,猎艳的行家里手,他不仅拥有美貌端庄的长孙皇后和后宫的三千佳丽,而且前朝隋炀帝的女儿、外邦突厥的公主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因而十五岁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做皇帝杀了六兄弟,连自己亲生的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都不

    我们经常说:“虎毒不食子”,但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很多人为了做皇帝,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曾经有一个人,为了能够成为皇帝,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四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姐,就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放过,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大臣武士彟的女儿,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长大之后更是美貌过人,加上家世显赫,在

  • 史料记载五大盛世,相比而言,哪个朝代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大

    大家都知道我国自古以来的发展并不是稳步向前,而是爆发式的增长,而平时不增长的时候基本都是维持现状,遇到皇帝昏庸的时候没准还会倒退几年。不过从整体来说还是在持续发展的,这就要感谢几个盛世了。首先就是西汉时期的汉武盛世了。说起汉武盛世可能大家都以为这只是汉武帝一个人的功劳,其实不然。汉武帝只不过是把经济

  • 解析: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最开端看不上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看不

    今天给我们介绍的是武则天和唐太宗的故事。要知道武则天的容貌是很美丽的,可是进宫以后,为何知道才人的位置呢?按照她的容貌不是应当很受皇帝喜爱吗?下面小编就从四个方面给我们剖析下:为何最开端看不上武则天?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由于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刚开始很受大唐皇帝的宠爱。但

  • 隋唐五代时期的人口规模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

    隋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鼎盛阶段,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同步,也进入又一个高峰。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北周静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以自己隋国公的封号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公元589年,隋朝南征“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陈朝,统一了全国。长期分裂的结束

  • 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事迹:裴矩随大流的生存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随大流

    怎样做,一个人才可以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除非品德特别高尚又是宁折不弯者,不少人会选择随大流的生存方式,就是明知对方错误,也加以附和,决不讲出自己的真心话。从根本上讲,他们虽然难说是好人,但他们却也是环境所迫,是复杂的形势和自我生存状态相互搏击产生的怪胎。我每次读到裴矩&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