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宗赵顼大事记:立志图新推行新法,壮志未酬遗恨而死

神宗赵顼大事记:立志图新推行新法,壮志未酬遗恨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3/12/18 14:43:01

神宗赵顼

(公元1048年~公元1085年)

在位时间: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

曾用年号:熙宁、元丰

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常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安葬地:永裕陵

公元1048年,朱英宗长子赵顼出生。

公元1067年,赵项即位,是为宋神宗。

公元1069年,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副相参政知事,开始变法。

公元1076年,赵顼派兵前往反击交趾,将交趾打败。

公元1077年,赵项派兵讨伐西夏,取得大胜。

公元1081年,赵项再次派兵讨伐西夏,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

公元1086年,被再次罢相的王安石病死。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享年38岁。

宋神宗和北宋的其他皇帝不同,是个比较有性格的皇帝。两宋自家太祖始,就以孝为治国之本,而这种所谓的“孝”,其实是唯唯诺诺。宋太祖自己的皇位就来得非常不光彩,为了巩固自己赵家的统治,避免被手下拥有重兵的大臣篡位,所以宋大祖赵匡胤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防备。不仅如此,他还在精神上加以浸染,使得封建的“忠孝”深入朝野上下之心,以至于自己的子孙也变得只会奉行祖宗之法,而无丝毫创新之念,弄得到北宋中期,国势已大为衰竭,社会矛盾也逐渐膨胀。而宋神宗却是个“另类”,他任用王安石实行新法,总算让北宋中期的国力有所恢复,总算在屡败于辽、西夏之后取得了一次久违的大胜。不过宋初所制定的立国之策已深入人心,改革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宋神宗也只得无奈的死去。

立志图新推行新法

公元1067年,宋英宗病死,立为太子不久的赵顼仓促即位,是为神宗。赵顼即位之时,社会矛盾已经比较尖锐,宋初以来就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愈演愈烈。宋初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有很多地方不适应社会的现实状况,百姓日生不满,小规模的起义也此起彼伏,因此必须在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宋仁宗其实已经发现这些问题,但在施行过程中,由于遭到强大的阻力,他在位时的庆历新政很快就流产了,主持改革的范仲淹也被迫下台。

血气方刚锐意求治的宋神宗赵顼下车伊始,就急于寻找一个能够全力帮助他改革的大臣作为臂膀。王安石就这时脱颖而出了。王安石在地方为官多年,亲眼看到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他曾给当时的皇帝仁宗上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宋仁宗没怎么看,未即位的赵顼倒看得很仔细,因而非常欣赏王安石。赵顼即位后,就把王安石召到身边。第一次召见王安石时,心急的赵项就问他治国应当先作什么。王安石的一番回答令赵顼耳目一新,于是命王安石写出《本朝百年无事札于》,讨论北宋先帝的治国之道。

赵顼看后大喜,便于公元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即副相),并亲自督促王安石提出并推行了一整套新法。

新法分为“富国”、“强兵”和改革科举制度三个部分。富国部分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部分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新的科举制度主张以经义取士,应试者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同时,对太学进行了改革,实行“三舍法”。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以后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100人。上舍生中品行优异者可不经考试直接授予官职。

改革命令一出,朝野大哗,新法中许多措施直接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改革,加上新法本身有许多不足,所以几乎各项新法都遭到强烈反对。而遭到反对最多的就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一时朝野内外,反对声四起,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也站出来表示对反对派的支持。

在这样的局面下,赵顼有些动摇了,先后将王安石两次罢相,以平息反对的声音。不过,王安石下台后,赵顼还是将部分新法进行到底,其中改革官制与强化军兵保甲的制度成为改革的重心。由赵顼自己单独进行的改革被后人称为“神宗改制”。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目的非常坚决,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遭到强烈反对后便往往虎头蛇尾,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结果,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

壮志未酬遗恨而死

赵顼除了推行改革之外,还不满北宋辽和西夏一味妥协退让,因此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多次战争,但大多是胜少负多,只有对交趾的反击战和第一次征伐西夏还比较重要。

位于现今越南北方地区交趾,不断在宋边境进行劫掠。公元1076年,赵顼派兵征讨交趾,将交趾打败,全部收复被交趾占据的邕州、廉州等失地。随后攻入交趾国内,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军就要兵临城下,赶忙奉表乞降。从此,交趾再不敢侵扰宋境。

公元1037年,赵顼派王韶率军进军1800里,占领了宕、岷、叠、洮等州,招抚大小蕃族30余万帐。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宋对辽、夏战争中的空前大胜。但后来再对西夏用兵,北宋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081年,赵顼趁西夏国王秉常的母后专权之机,兵分五路,共20多万兵力征讨西夏,大军深入西夏境内,直抵灵州(今宁夏灵武)城下。西夏军决黄河水将宋军淹没,并切断宋军粮道,结果宋军大败。此次战争,宋军有200多个将校阵亡,伤亡20多万士兵和民夫。消息传到朝廷,赵项悲痛难忍,竟临朝大哭。从此,赵顼彻底丧失了先前的雄心,维持原来对西夏的和议,每年向西夏交纳财物。公元1085年,深受西北边境军事失败所打击的赵顼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

标签: 壮志未酬神宗遗恨

更多文章

  • 天子高僧宋恭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谜,天子,高僧

    宋恭帝名叫赵显,是宋度宗之次子,为全皇后所生,生于1271年,正处于南宋风雨飘摇之际。蒙古元朝的强大军事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南宋的社稷存亡,而朝廷里却是一个昏庸的宰相当道,他就是皇帝国舅爷贾似道。他为着自己的乌纱帽,秘密封锁元军的进攻消息,以至于襄阳城被围困六年,朝廷却不知晓。直到1273年襄阳城破

  • 她出身名门世家,16岁封王妃,一辈子无子无女,谥号却和皇帝相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名门,王妃,谥号

    潘氏,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老婆。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父亲为潘美(真宗章怀潘皇后,《宋史·真宗章怀潘皇后》记载是潘美之女,而《宋史·潘美传》记载是潘美之孙女。《潘氏族谱》也同样存有这两种说法)。潘美,官拜忠武节度使,在宋代节度使这个官职还是很大的。从这一点来说,潘氏也算是出

  • 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张纲拒绝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汉,作秀

    自东汉中期起,外戚、宦官与清流官僚构成左右朝政的三大集团。吕思勉指出:“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它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倘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权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我们不能将三大集

  • 秦桧的故事:被俘反受宠,南归充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受宠,汉奸,秦桧

    第一节被俘反受宠秦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奸相。南宋时期,他把持朝政,通敌叛国,残害忠良,干尽了坏事。尤其可耻的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爱国将领岳飞。他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秦桧(公元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政和五年(公元111

  • 诗人王巩为何会被苏轼的乌台诗案连累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乌台诗案,苏轼,诗人

    王巩是出自宋朝时期的诗人,也是一位十分出众的画家,当年苏轼在徐州地区担任官职的时候,王巩曾经约他一起游览过山水,他们在一起喝酒吹笛,直到晚上踏着月色才回家,因此两人也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关于这个人物的一些信息在王巩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王巩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王巩图片王巩简介中介绍到他

  •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己见,群臣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集结群臣于紫宸殿。随后,赵匡胤明确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提议迁都洛阳。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

  • 畸形的宋朝是个“令人困惑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是个,朝代

    宋朝,是个很有深味的王朝,无论赞者还是骂家都不算少。记得汪盛铎先生在《两京梦华宋代卷》一书中称宋朝是个“令人困惑的朝代”。何处令人困惑呢?实际上与那些人颂人骂之处大有关系。比如,在学术上,宋朝硕果累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恐怕只有《史记》才能与之相比

  • “苏门四士”之一的情歌王子秦观,他都有哪些趣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都,情歌,趣事

    北宋情歌王子果真娶了苏小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秦观,字少游,是北宋着名词人,被后人誉为与柳永齐名的情歌王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称“苏门四学士”,更有传言说秦少游娶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苏小妹三难新郎”一节,那个新郎就是秦少游,后来又有《眉山秀》《三

  • 宋朝一才子贺铸,写了一首十分凄美的词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首,写了,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贺铸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朝有很多的才子,然而这些才子大部分都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但却是这么一位才子,他与别人不一样,首先他极为有才华,可是一生却又是颠沛流离;其次他一点也没有那种英俊,更不要说潇洒了;再次词人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写下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对陇山东西地区的经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地区,山东

    党项的崛起及其政权的建立对北宋西北沿边构成极大威胁。地处陇山东西的泾原、环庆、秦凤三路辖区,分布有众多吐蕃部族,是北宋王朝抗御西夏的前沿,北宋时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一、秦凤、泾原路的蕃部两宋时期(10-13世纪),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以东地区散居着许多吐蕃部族,他们“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