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33 更新时间:2023/12/26 3:05:54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集结群臣于紫宸殿。随后,赵匡胤明确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提议迁都洛阳。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

此时提出迁都洛阳的想法,究竟是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赵匡胤作为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怎会拿迁都之事当做儿戏。迁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当赵匡胤平定南方和北汉之后,回过头来才发现,北方的辽国已经变得强大起来。虽然辽国与宋朝暂时井水不犯河水,但赵匡胤深知,以草原民族的侵略性,南下侵宋是迟早的事。

而宋朝都城开封,与辽国仅隔一条黄河,中间一马平川,缺少战略纵深。黄河进入冬季就会结冰,届时,都城开封将门户大开,无险可守。若辽国趁机大举南下,凭借骑兵优势,很容易就将首都置于辽人铁蹄之下。

为了防备这种不利局面,只能用重兵镇守开封,来替代山河之险。宋初的禁军人数有十几万,到了中后期禁军人数更是达到70万之巨。如此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宋朝大量的财政收入。

虽然开封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朝。洛阳在防御上有着诸多天然优势,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嵩山,北有邙山。四面环顾,就算辽军来袭,凭借山川险要,足可静待各路大军进京勤王。

赵匡胤的这一想法,确实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迁都洛阳简直一举两得,一可改变首都防御态势;二可裁撤禁军数量,减少军费支出。但是却遭到了满朝武的反对,迁都之事一直僵持不下。

北宋经商风气浓厚,大小官员均在开封置办有产业,养成了贪图享乐之风,一旦迁都,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会被触动,所以极力反对,抛出动摇国家根基、运输不便等理由,实则贪恋开封的繁华便利、勾栏瓦舍。

不光大臣反对,亲弟弟赵光义也不赞同,以天子守江山在德不在险,极力劝阻赵匡胤取消迁都提议。赵匡胤见孤掌难鸣,大臣不配合,弟弟不支持,迁都一事只得暂时搁置。五个月之后,赵匡胤驾崩,竟成了终身遗憾。

赵光义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培植了大量私党亲信,这些都是他日后顺利登上皇位的人脉支撑,倘若迁都洛阳,赵光义在开封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就将化为乌有,能否顺利继承大统,也要打个问号了。

迁都之议150年后,金兵攻陷都城开封,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连同皇室成员、嫔妃、宫女等三千人押解赴北,开封城也被金兵劫掠一空,北宋宣告灭亡。而此时,宋朝尚有几十万精锐,大将宗泽正在勤王途中,可惜一切皆晚。

如果当初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不搞民主,固持己见的话,靖康之耻或可避免,北宋国运尚可延续。正应了赵匡胤当初的一声叹息: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标签: 北宋己见群臣

更多文章

  • 畸形的宋朝是个“令人困惑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是个,朝代

    宋朝,是个很有深味的王朝,无论赞者还是骂家都不算少。记得汪盛铎先生在《两京梦华宋代卷》一书中称宋朝是个“令人困惑的朝代”。何处令人困惑呢?实际上与那些人颂人骂之处大有关系。比如,在学术上,宋朝硕果累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恐怕只有《史记》才能与之相比

  • “苏门四士”之一的情歌王子秦观,他都有哪些趣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都,情歌,趣事

    北宋情歌王子果真娶了苏小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秦观,字少游,是北宋着名词人,被后人誉为与柳永齐名的情歌王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称“苏门四学士”,更有传言说秦少游娶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苏小妹三难新郎”一节,那个新郎就是秦少游,后来又有《眉山秀》《三

  • 宋朝一才子贺铸,写了一首十分凄美的词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首,写了,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贺铸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朝有很多的才子,然而这些才子大部分都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但却是这么一位才子,他与别人不一样,首先他极为有才华,可是一生却又是颠沛流离;其次他一点也没有那种英俊,更不要说潇洒了;再次词人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写下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对陇山东西地区的经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地区,山东

    党项的崛起及其政权的建立对北宋西北沿边构成极大威胁。地处陇山东西的泾原、环庆、秦凤三路辖区,分布有众多吐蕃部族,是北宋王朝抗御西夏的前沿,北宋时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一、秦凤、泾原路的蕃部两宋时期(10-13世纪),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以东地区散居着许多吐蕃部族,他们“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

  • 历史上真有济公此人吗?活佛济公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此人,活佛,济公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

  • 钱乙是谁?钱乙有哪些着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哪些,著作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钱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着有《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那他为什么被封为是儿科之祖先呢?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

  • 宋朝夔州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夔州路,宋朝,行政区划

    夔州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夔州路:乾德三年(965)通州更名达州;开宝三年(970)置梁山军;六年(973)置云安军、大宁监;至道二年(996)定天下为15路,为峡西路,治兴元府,以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夔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

  • 一代宗师李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宗师,简介

    画院之内写丹青高宗跟他爸爸徽宗一样,都对绘画有着强烈的热爱。所以他到了杭州之后,很快就把画院恢复起来了,这就是着名的“绍兴画院”。不过不要以为是把画院建在了绍兴城,绍兴是宋高宗的第2个年号,就像徽宗的画院称为“宣和画院”一样。南宋的画院成就很大,清代杭

  • 王小波李顺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小波

    宋朝消灭了后蜀,宋将王全斌等人指使宋兵对当地居民进行无法无天地抢掠活动,使受害的蜀民强烈不满。尽管王全斌等多位将领,因此受到处罚,仍时常有一些蜀兵和蜀民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宋兵。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给宋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王小波是青城县(今四川省灌南县南部)农民

  • 李纲是怎样的人?一代伟人李纲,一个悲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伟人,是怎样,的人

    一代伟人李纲李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才能可以和诸葛亮、谢安及郭子仪相提并论。在大厦将倾的时候,他是最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可惜终其一生不能得到重用。当年钦宗与金人议和,他因为主战,于是一贬再贬。等到开封被围,钦宗追悔莫及。急忙召他回来,可惜为时已晚。赵构登基,而大局未定。朝野上下一片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