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欺人欺天复欺己的宋真宗

欺人欺天复欺己的宋真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26 更新时间:2023/12/21 6:27:12

大宋景德五年,正月的一天,都城汴京晴空万里,风轻云淡,正是一天里最繁忙的时辰。街巷上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河道里舟楫往来,帆影幢幢。巍峨森严的皇宫中,也是百官聚集,忙着处理着各自的公文。就在此时,宫门外皇城司的守卒涂荣无意中一回头,忽然大张着嘴巴半晌也说不出话来。原来他竟真真切切地看见,早晨还空无一物的左承天门南边鸱尾上,不知何时起,居然冒出一条长长的不下两丈长的黄帛条幅,在艳阳下醒目地招摇着。

惊异不已的涂荣靠近端详了好一会,还是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赶紧将此异象报告给皇城司的长官。长官看了也不明究里,于是又赶紧上报给内廷,不一会,大宋的当家人宋真宗赵恒也获悉了这一奇闻。但他似乎并不像臣属们那般惊讶。反而若有所悟地告诉群臣说:“恐怕这就是了……去冬十一月间夜半,朕方就寝,忽见室内烨烨有光,朕深感惊讶。正不知所以时,蓦然又有一穿着红色衣冠的神人,从窗飘然入室,且对朕道,来月应于正殿建一道场,上天将降天书及大中祥符三篇;朕正想起床应对,不意这位神人竟悠尔不见了。朕自十二月朔日起,已虔诚斋戒,且在朝元殿建设了道场,恭候天贶。因恐宫廷内外反滋疑言,故而未曾宣布。今天果有帛书下降,莫非真是邀得天贶不成?”

真宗话音未落,参知政事王钦若立即出班奏道:“陛下至诚格天,应该上邀天眷”。于是真宗立刻派人前往察看是否天降帛书。

不一会,中使匆匆回来跪奏道:“承天门上,果有帛书,约长二丈许,且有缄物如书卷,外用青缕缠住,封口处隐隐有字。”

真宗一跃而起:“这岂不真是天书不成?”

宰相王旦立刻率群僚趋上殿阶,再拜齐向真宗称贺。真宗喜滋滋地说,“这是大事,须由朕亲往拜受才是。”说完就步出殿外,直抵承天门去。百官自然亦步亦趋地紧随着。果然远远就看见承天门上那悠扬飘摇的黄帛,不由得一个个激动万分,望天直拜。

真宗也激动地望空而拜,同时大叫:“快快取梯来受天书!”

不一会,两名内侍搬来长梯登上高处,小心翼翼地取下帛书,交给宰相王旦。王旦捧着帛书跪呈给真宗,真宗亦向着帛书再拜了几拜,笑逐颜开地回到宫中,即令知枢密院事陈开帛书。但见帛上果然大书着:“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陈尧叟宣读毕内容,真宗竟跪下去,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帛书,并用原帛裹好书文,亲自贮藏于金匮中。然后真宗庄严升殿,朗声宣布,从今天开始,自己与全体辅臣都要茹斋戒荤,并遣官员告诸天地宗庙社稷,大赫天下并赐宴群臣。这还不算,真宗还命将承天门改为承天祥符,设置天书仪卫扶持使,遇有大礼,即命宰执近臣兼任这一职务。

于是群臣再次下跪,山呼万岁(此后便不断有中央和地方官吏向真宗献上种种祥瑞。这儿说是发现了灵芝草,那儿说是荒山突现甘泉醴,甚至还有什么麒麟现,黄龙出的,一时间热闹非凡)。独独只有龙图阁待制孙爽还算清醒,当场向真宗进言道:“天何言哉,岂有书也?”

真宗脸忽然发红,掉过头去,只当没有听见。

显然,孙待制的话直接刺中了真宗的软肋。而事实上,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天上原本就不可能降什么天书。这一场貌似庄严神圣的大闹剧,原本就是人为的大骗局。而这一骗局的总导演正是贵为天子,且被后世认为是守成之主、本当是正义和真理代表的宋真宗。其总策划,则是史称“性倾巧,敢为矫诞”的佞臣、后因策划有功而任参知政事的王钦若。

原来,不久之前,王钦若曾陛见真宗,俩人间有过一场真实而令人齿冷的秘密对话。

对话的背景是,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促下,御驾亲征,在澶州大败辽军,最终却因没有根本战胜辽国的信心而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虽然这在当时的现实下,不失为一种务实的策略。且从历史上看,两国间从此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近百年和平。但当时的真宗虽然也曾欣慰一时,却在王钦若的蛊惑下,日渐感到澶州修好是自己的耻辱,日常总觉得怏怏不快。王钦若最擅揣摸上意,便向真宗献计,建议他仿照古代圣主的做法,去泰山封禅,以填补心中的缺憾并粉饰太平,夸示外国而镇服四海。

真宗果然大感兴趣,只是尚有些自知之明,便道:“封禅应得有天瑞,而且必得有世上罕见的瑞征,方足以服人。这天瑞哪里是想有就有的?”

王钦若立刻作旁顾状,真宗会意,便命左右退下。王钦若这才拱手作揖道:“天瑞原不可随心所得。但前人所言种种天瑞,又何尝不是人力造成?只要人主尊信崇奉,便足以明示天下了。陛下您想想,那前人所谓的河出图洛出书,难道会真有这种神奇事情么?无非是圣人神道设教(借用神仙奇迹、迷信学说等来教化人民),借此诱服天下罢了。”

真宗顿时恍然。但仍深思了一会才说:“王旦(时任宰相)恐怕未必会赞成吧?”

王钦若信心满满地拍胸脯道:“圣意若果决定,臣自当转告王旦,管教他遵行圣裁。”

真宗面露喜色,不假思索便点了点头。王钦若随即拜退,前往王旦处秘商去了。真宗又得意又有点忐忑地沉吟了许久,第二天就召见了王旦,并特别赐宴款待他。宴后,真宗又命人取来一坛酒赏给王旦道:“此酒极佳,卿可持去,归与妻孥共饮。”

王旦受宠若惊,慌忙跪接酒坛,拜赐而退。等他回到家中,打开酒坛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全然是宝光闪烁,粒粒浑圆如豆的珍珠!

下面的事情,不说我们也明白了。就在承天门发现“天书”后次日,王旦即亲率文武百官及诸藩镇僧道耆寿者共2万3千2百余人,上表请真宗“应天承运”,封禅泰山。真宗呢,自然不会轻诺,照例忸怩作态,直到表上到五通,这才召集权三司使丁谓,假惺惺问他经费有无保障。丁谓还会如何答?自然是大计无碍,且还有余!既然如此,真宗还好再拂民意吗,于是拍板决议,即行封禅。他任命翰林太常详细定出仪注,任命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为经度制置使,冯拯、陈尧叟分掌礼仪,丁谓负责财务开支,总之是朝野上下都不胜忙碌,差不多是举国若狂,足足筹备了好几个月。而负责打前站的王钦若刚抵乾封,就又遣使急奏道:“泰山有甘泉出,锡山(泰山脚下的小山)有苍龙现。”

几天后,朝中居然又收到王钦若的奏章,说是又发现了一道天书,系一个名叫董祚的木匠,在醴泉亭北树林里发现后,报告给他的。他派人看后,与前时降下的天书大体一样,因此特地敬谨取奉陛下云云。真宗立刻召集群臣,又大言不惭地声称:“朕于五月丙子夜间,又梦见前时的神人入室告朕,说是来月上旬当于泰山颁降天书,今果然与梦相符,降书于泰山。上天眷佑,可谓特隆呀。只是朕尚自愧无德,恐怕不能仰答天庥呢。”

真宗话未落音,宰相王旦又率百官齐齐拜贺道:“圣德日增,天无不应,臣等亦不胜庆幸呵!”

真宗欣然答道:“这也是倚仗诸卿的功劳呢。”说罢便迎奉着“天书”,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地来到含芳园,一面郑重其事地斋戒沐浴,并备齐法驾,来到正殿,正式拜受天书。照例还是让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当众宣读天书:“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

读罢天书,真宗又拜接天书升上宝座,百官接着便奉上奏表,请上真宗尊号。称真宗为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

难得的是,在这一片热闹非凡,人心烘烘的闹剧中,也不是全然都是醉人。知制诰王曾,都虞侯长旻,都上书谏阻真宗封禅,但书入不报,全如石沉大海。

这年冬天,真宗正式启程,前往泰山封禅,用玉辂载着天书,先行出发,仪卫人员前呼后拥,一路风光无限,足足用了十七天时间,才算抵达泰山。王钦若早已迎谒于路旁,竟又一次献上灵芝草3万8千多株。这么多瑞物,真不知他从何处搜罗得来。

真宗在泰山脚下又郑重斋戒三天,才开始上山。路上经过险峻之处,他都下辇步行,足见其心也真够诚的。待到山上,享祀过昊天上帝后,又陈上天书,配以太祖、太宗神像,又命群臣祭祀五方帝及诸神于山下的封祀坛。礼毕,又捧出金玉匮封禅书,藏于石箧中。真宗再巡视一周,然后心满意足地还到幄中。王旦又率从官再拜称贺。

第二天,真宗早早起来,禅祭皇地氐于社首山。王钦若等又连上颂词,什么彩霞起岳,什么黄云覆辇,什么瑞霞绕坛,什么紫气护幄,还有什么日重轮,月黄色,反正不说得天花乱坠、弄假成真不罢休。随后,真宗又来到朝觐坛中的寿昌殿,接受百官朝贺,于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山谷。同时,真宗下诏大赦天下,文武百官一律晋级,并命开封府及过往州郡考选举人,赐天下酺三日。真宗还将乾封县改名为奉符县,大宴于穆清殿,又宴请泰山父老于殿门,真个是皇恩浩荡,帝泽汪洋……

说到这里,不妨让我们回头看看,封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宋真宗为什么如此热衷封禅乃至不惜造假以借“天命”来达到这一目的?

封禅是一种象征帝王受命于天的大典。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最具神圣意味的一项典礼。通过封禅,帝王们不仅可以达到将自己的文治武功上告于天,粉饰太平的目的,且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至于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因为泰山为五岳之首。而封建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神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以封椫泰山为最神圣的活动。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并且成为许多“有德”帝王一生必行的大事之一。如前所述,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深感屈辱又无力在现实中挽回这种失意之感,封禅便成了其填补心中缺憾并粉饰太平,夸示外国而镇服四海的一种自以为高明实质却无异于自欺欺人的手段。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尽管宋真宗在历史上留下上述劣迹,并且酷好佛老,在京师和全国各地广建宫殿、庙观,以至劳民伤财,晚年更由于政治腐败而使北宋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但客观而全面地看待,宋真宗还远不是封建帝王中只知一味好大喜功的昏庸腐败者。且从某种程度上看,他的治世功绩也不可抹煞。在其统治时期尤其是前、中期,因治理还算有方,真宗颇受百姓爱戴和拥护。澶渊之盟后,北宋进入一个较长的和平发展期,其统治相对坚固,国家管理机制也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比较强盛,故被史家誉为“咸平之治”。可叹的是,正如元朝史官脱脱在其《宋史》中对真宗的评价所言:“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亦写得一手好楷书。他的楷书结构紧凑,端庄谨严,有一派雍容的皇家气象。“岳麓书院”的匾,据说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宋真宗还是着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株栗,书中车马多簇簇”的原作者。其原诗见诸《劝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株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标签: 欺人欺天复欺己真宗

更多文章

  • “饿死是小”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代表人物,有谁,理学

    北宋的理学当时称为道学,南宋时理学的分化,使得道学之称只适用于南宋理学中的一派。至明代,道学的名称就用得少了,而称为理学。程颢(1032-1085年),后人称为明道先生,他曾历任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镇宁军判官等职。程颐(1033-1107年),后人称为伊川先生,曾任汝州团练推官、京西国

  • 南宋的皇后与皇妃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皇后,皇妃

    高宗二皇后靖康二年汴京破后,徽、钦二宗被俘北去。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于同年五月在南京(河南商上)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高宗的首任皇后是邢氏,开封祥符人,朝请郎邢焕的女儿。高宗为康王时,聘入王府,封嘉国夫人。康王出使,邢氏留居蕃衍宅。金人南犯京师,破汴京,俘获徽

  • 耶律阿保机的故事:巩固统治称帝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故事,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即任汗位后,首先注重了采取措施调整保持契丹各部贵族之间的势力均衡,以稳固自己的统治。首先明令宣布不再是可汗家族的遥辇氏,与耶律氏具有同等的地位,给其以荣宠,消除他们的怨仇。任命人弟迭栗底为夷离堇,在自己手下协助掌管军事大权。又任命耶律辖底担任于越,使其满足,不反对自己。次年阿保机

  • 勘狱平冤仗此行——从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勘狱平冤仗,大宋提刑官,电视剧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热播了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各大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进行讨论,誉该剧为精品者有之,斥其为粗制滥造者也有之。剧中塑造的宋慈俨然成了福尔摩斯式的神探,再加上主人公与英姑那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曾引起种种议论。而宋慈在历史上的真面目如何,却是需要厘清的

  • 秦少游娶苏小妹真相:在历史上只是子虚乌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在历史上,子虚乌有,真相

    民间流传关于苏轼之妹苏小妹的故事很多,有关她婚姻的故事更多。有人认为这位才女嫁给了表兄程之才,有人认为这位才女嫁给才子程广、名士柳子玉。在众多的传言中,自古以来被传为佳话的当属嫁给秦少游的说法最为广泛,而且影响也最大,因为在众人眼中,一个是才女,一个是才子,才子与才女的爱情故事历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 宋神宗为什么到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也没,神宗,自己的

    宋神宗受命即位,可谓顺利。但此时大宋王朝国力日衰,内外交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神宗胸怀大志,想通过变法使国富民强,其在位的18年都在进行着改革。然其意志不坚,缺乏雄心大略,变法几经反复,终未能贯彻始终。至其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受命即位立志图新庆历八年(1048)四月戊寅,神宗赵顼生于濮王宫。

  • 北宋名将王德用一生坎坷,只因长得像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名将,长得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王德用的故事。这位倒霉的武将名叫王德用!王将军出身将门,父亲名叫王超,是宋太宗的亲信,官至侍卫马步军都虞候、节度使等高位。凭借父亲的关系,王德用17岁那年,就作为先锋讨伐李继迁(元昊的祖父)。在这场战争中,王德用沉着应战,亲自“斩首十三级”,并掩

  • 邵雍:北宋着名理哲学家,出生时满院乌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乌鸦,北宋,哲学家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邵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但还不是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赵匡胤极可能是被自己的弟弟给弄死的。所以,他不是最牛的。既然不是赵匡胤,那是谁?是岳飞吗?也不是,岳飞虽然是战神,但还不是被秦桧这个大奸臣给弄死了。不是赵匡胤,也不是岳飞,那是蔡京吗?虽然蔡京

  • 第三节 长兄失宠,二哥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三节,长兄

    宋真宗不是长子,在宋太祖的儿子和赵廷美失去了皇位继承以后,宋太宗首先选定的继承人,也不会是宋真宗。宋真宗当时刚刚被封为韩王,并改名元休。照常理来说,宋太宗的儿子中,首先有望做继承人的自然是长子赵元佐,据说赵元佐长得很像宋太宗,宋太宗也很喜欢他。他的武艺也挺不错,13岁时随宋太宗去打猎,前方出现一只兔

  • 南宋着名的文学家姜夔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文学家,爱情故事

    姜夔是为“白石道人”,为南宋着名的文学家,其中以写词更为着名。姜夔自幼丧母,其父在他17岁时便病逝,故跟随姐姐生活,后常出游。姜夔的一生,其感情经历为人瞩目,因其常写诗词纪念情感。其中姜夔用情最深,一生难以忘怀的便是合肥的柳氏姐妹,柳氏姐妹是为合肥歌姬,一个擅长吟词填曲,一个能歌善舞,两人均才艺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