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长兄失宠,二哥早逝

第三节 长兄失宠,二哥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3/12/21 6:27:04

宋真宗不是长子,在宋太祖的儿子和赵廷美失去了皇位继承以后,宋太宗首先选定的继承人,也不会是宋真宗。宋真宗当时刚刚被封为韩王,并改名元休。

照常理来说,宋太宗的儿子中,首先有望做继承人的自然是长子赵元佐,据说赵元佐长得很像宋太宗,宋太宗也很喜欢他。他的武艺也挺不错,13岁时随宋太宗去打猎,前方出现一只兔子,宋太宗让赵元佐用箭射,赵元佐一箭就射中了,在场的人都赞叹不已,陪同的契丹使者也显得很惊讶。长大后赵元佐随宋太宗出征,也显示出有一定军事才能。宋太宗做皇帝后,他被安排住进东宫,皇太子的位置似乎非他莫属了。

但这个赵元佐偏偏出了大问题。有记载:在如何对待宋太祖的两个儿子的问题上,赵元佐已同父亲有了分歧。在宋太宗好不容易才找到借口、要将赵廷美置之死地时,赵元佐却仍然一点儿也不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竟挺身出来替叔叔说话,要求宋太宗赦免赵廷美。对于他的“愚蠢”举动,宋太宗自然是置之不理,但赵廷美的死,竟使他受了刺激,因而得了精神病。据说他性格突然变得暴躁,有时因为一点儿小过错,就用棍子把手下人痛打一顿,有时竟用刃器伤害下人。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宋太宗举行宴会,别的儿子都被叫去参加,却没有叫赵元佐。晚上他去兄弟家中抱怨说:“父亲把你们都叫去赴宴,唯独不叫我,这不是不要我了吗?”大吵大闹一番,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当夜就纵火把自己的王宫烧了。宋太宗大怒,命令御史台派人把他押送政事堂接受审问,审问时把各种残酷的刑具摆在他面前,赵元佐吓坏了,就全都招供了。宋太宗派宦官首领王仁睿转告赵元佐:“你作为亲王,富贵到极点,怎么如此胡闹!国家有法律,我不敢讲私情,我和你的父子之情,到今天也就断绝了。”赵元佐无言以对,许多人包括赵元佐的弟弟都替他向宋太宗求情,宋太宗却坚决表示绝不宽容,于是赵元佐被废为庶人,流放均州。宰相宋琪率百官又一再上疏,请求从宽处置,将赵元佐留在京城。宋太宗终于同意,于是下令将赵元佐追回,当时赵元佐已行至黄山,被追回后派专人监护,不许与外人来往。

赵元佐的继承人地位就这样丧失了。

大哥失宠,二哥的地位就上升了。

雍熙三年(986年),赵元僖被任命为开封尹。宋太宗在宋太祖在位时期就任开封尹,现在赵元僖出任此职,太子之位已然在向他招手了。宋太宗又任命张去华为开封府判官,任命陈载为开封府推官,亲自召见二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朝中正直之士,所以选择你们担任这些重要职务,请好好辅佐我的儿子。”并每人赏赐钱100万(即1000贯)。

赵元僖起初的日子还算顺利,但后来有些事可能与他的失宠不无关系,例如他与赵普的往来。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元勋,是宋太祖的可靠助手,也许因为他太忠于宋太祖了,所以得罪了宋太宗。宋太宗在做皇帝以前就怂恿宋太祖罢免了赵普的宰相之职,宋太宗即位后,赵普的处境更加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赵普声称自己存有所谓“金匮之盟”的盟书,向宋太宗献殷勤,做了一笔政治交易,才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此后赵普虽想为国出力,但宋太宗对他总是心存戒心。赵元僖出任开封尹时,赵普正被排斥在外,以使相的身份待在邓州。当时宋太宗下令北伐辽朝,赵普认为时机不成熟,上疏谏阻。不久,北伐受挫,宋太宗觉得赵普忠于国家,召赵普回京。赵元僖上奏,盛赞赵普,这时宋太宗正好是对赵普有好感的时候,于是就接受了他的意见,重新任用赵普做宰相。

赵普做宰相以后,与赵元僖配合,击败了胡旦政治集团。胡旦政治集团的骨干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考中进士的几位“同年”。胡旦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士,是那一年的状元,时任替皇帝起草文告的知制诰。他的同党赵昌言是宋太宗的亲信,时任枢密副使,属于执政大臣,在同伙中地位最高。他们的另两位同党是陈象舆、董俨,分别任盐铁副使和度支副使,都是掌管财政的重要官员。他们还有一位同党名叫梁颢,时任右正言,但他不是胡旦的“同年”。他们一伙时常深夜密谋,所以陈象舆、董俨分别得到“陈三更”“董半夜”的绰号。雍熙四年(987年),他们怂恿一个名叫翟马周的人向朝廷上疏,内容实际是胡旦代写的,其中肆意攻击了朝中许多大臣,对自己同党中人大加吹捧,露骨地要求朝廷予以重用。赵元僖派人逮捕了翟马周,并追查出其幕后指使者。赵普认为对这种结党营私的行为必须严惩,宋太宗同意了,于是胡旦等都受到撤职、降级等严厉惩处。随后,赵普又揭露了一个名叫侯莫陈利用(此人姓名共五字,颇罕见)的人的罪行,此人是宋太宗的亲信,是个术士。赵普根据此人罪行,坚持要将其处死,宋太宗起初不肯,后来勉强同意,下令后又想收回成命,只因传令的人中途耽搁,侯莫陈利用终被处死。赵普做的这些事虽都经宋太宗同意,但被惩处的人中却有宋太宗的亲信,从内心讲,宋太宗未必高兴。赵元僖既支持赵普,宋太宗心里未必没有想法。很可能父子间的裂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宋太宗与赵元僖之间的矛盾一直被掩盖着,直到淳化二年(991年)才有所显露。这一年,发生了左正言宋沆、尹黄裳、冯拯和右正言王世则、洪湛五人一起到皇宫大门上疏,请求立皇太子的事。其中宋沆是宰相吕蒙正的亲戚,曾得到吕蒙正的举荐。此时宋太宗身体日渐衰弱,要求立太子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此事却犯了宋太宗的忌讳。宋太宗将吕蒙正罢免,将宋沆免去原职,降级去做无职无权的闲官团练副使;尹黄裳等都被贬出京城,担任偏远地区的知州。

宋太宗究竟为什么不愿立赵元僖为太子,我们无从知其原因,但第二年赵元僖却突然去世。此年十一月初十(12月6日),赵元僖去上早朝,刚到宫中小憩,忽觉身体不适,赶忙回家。宋太宗闻讯赶去探望,赵元僖已不能讲话,过了不长时间就死了。宋太宗放声痛哭,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抬头。赵元僖时年仅27岁。宋太宗追封赵元僖为太子,此后宋太宗一连几天哭泣不止,有时整夜难过得不能入睡,写了《思亡子诗》给大臣们看。

事情如果就此了结,我们可以认为赵元僖之死事出偶然,他与父亲之间情深意笃,没有太多矛盾。然而随后却出现了新情况:有人告发,赵元僖偏爱小妾张氏,为张氏父母下葬时超越了规格名分;张氏依仗赵元僖的宠爱,对仆人宫女乱施酷刑,甚至有伤及性命的;还揭发了赵元僖宫中的其他不法事。宋太宗听了立即派宦官王继恩去查证。结果,张氏父母的墓被掘毁,赵元僖的太子名号被取消,他的下葬规格也降低了。开封府官员吕端、陈载,许王府(赵元僖当时封许王)官员赵令图、阎象等都因“裨赞有失”“辅导无状”受到免职、降级的处分。

标签: 第三节长兄

更多文章

  • 南宋着名的文学家姜夔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文学家,爱情故事

    姜夔是为“白石道人”,为南宋着名的文学家,其中以写词更为着名。姜夔自幼丧母,其父在他17岁时便病逝,故跟随姐姐生活,后常出游。姜夔的一生,其感情经历为人瞩目,因其常写诗词纪念情感。其中姜夔用情最深,一生难以忘怀的便是合肥的柳氏姐妹,柳氏姐妹是为合肥歌姬,一个擅长吟词填曲,一个能歌善舞,两人均才艺出众

  • 宋夏战争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背景,战争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

  • 历史上经历最奇特的皇帝——宋恭帝赵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奇特,皇帝

    历代帝王中,经历最奇特的是南宋的宋恭帝赵隰。他生逢乱世,四岁时在临安(今杭州市)登上皇帝的龙位,其时,南宋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两年后他被元军俘往大都(今北京),降为元朝的臣子。在大都被幽禁6年后,又被迁居于上都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在开平又幽禁6年后,再被遣入西藏为僧,竟然成为佛门高僧

  • 宋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六龙共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强盛,王朝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两宋王朝时,六龙共华夏的壮丽长卷。然而,在今天人们看来,这似乎更是两宋王朝的伤疤。于是,后世才演绎出了杨家将、呼家将、韩家军、岳武穆的悲壮。但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谈及这个王朝时,这种军事上的弱小,是避不开的。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回味那个六龙共华夏所特有的意蕴。经济发达的宋朝

  • 文天祥以身殉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以身殉国,故事,文天祥

    文天祥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博览群书。1256年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应试,在殿试作《御试策》时,针对国家政治腐败、上下苟安的局面,提出“法天不息”的改革主张,被宋理宗并拔为状元。他后来成为政治谋略家和抗元斗争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秋,忽必烈统率蒙古军突破长

  • 耶律阿保机怎么死的?东征西讨病死军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征西讨,军中,耶律

    契丹政权建立以后,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军事征服。阿保机自己则以“上承天命,下统群生”而自命。他不满足于统治荒芜的北方草原,中原地区的富庶、中原文化,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他认为,契丹族是中国人,他要做全中国的皇帝。皇帝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得民心,谁都可以当皇帝。神册元年

  • 赵扑的故事:造福百姓拯救灾民弹劾权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故事,灾民,百姓

    赵抃(1008~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他于宋仁宗赵祯景祜年间(1034~1038年)中进士,初任地方官多处,后以政绩显着而升为殿中侍御史。由于他弹劾不避权贵,被时人称为“铁面御史”。一、秉公执法景祜元年,赵抃刚刚担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就遇到

  • 澶渊之战:大宋不败而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败,之战,澶渊

    宋太宗两度进军幽州失败后,完全丧失了继续对辽用兵的勇气。他曾对大臣发表议论道:“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是边事,可以预先防备。只是奸邪难以觉察,若为内患,深为可怕。帝王当用心于此。”太宗按“内外相制”的原则,在京城周围屯驻数

  • 传奇女人黄道婆的生平事迹,黄道婆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物,生平事迹,黄道婆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

  • 杨辉的历史影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教育家,数学,杰出

    杨辉是着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他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杨辉三角: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图形,称为“开方做法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