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凭一己之力换的成吉思汗止杀令,道教宗师舍己为人从不嘴上说

凭一己之力换的成吉思汗止杀令,道教宗师舍己为人从不嘴上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74 更新时间:2023/12/15 8:49:23

道教本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就影响力来说佛教在中国更大,虽然来自印度但在中国确是扎根发扬光大。由于佛教总是将“善”挂在嘴边,时间长了似乎人们对其印象也就剩下善了,但是道教大多隐士都是寻一个深山老林修炼,出山就是有大事,除妖降魔总的来说杀气太重不那么善的感觉。

有人曾经说,乱世之时道门中人就会出山救世,而太平之后又会归隐山林。

很多人看到一些影视作品道士总是斩妖除魔,杀气腾腾,给人的感觉毫无慈悲怜悯之心。但实际上道教的大慈大悲只是不表露而已,实则天尊的慈悲是怜爱万灵!

这里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天师道靖虚天师救狐妖;

第二个是长春真人西劝成吉思汗止杀令。

靖虚天师救狐妖

崇宁年间,第三十代天师靖虚天师一日正在在“三省堂”打坐之际,突然闻巨雷当空,虚靖天师起身仰望天空,觉似有妖魔出现。正在思忖时,忽见一身穿黄女子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前,流泪恳求天师真人相救。

虚靖天师喝问人?黄衫女子称自己是修行两千年的狐狸精,已修炼两千年,即将修成正果,所以历此大劫。天庭命雷电相劈,奈何此狐狸精已有孕在身,胎儿无辜,所以求天师救命。

听完狐狸精的哭诉,虚靖天师颇有怜悯之意。心想:“天生万物,都有生灵。尽管狐狸精令人厌恶,但她腹中狐婴不能受到株连。如果狐狸精能改恶从善,不也是一件义举吗”?于是,虚靖天师与其约法三章:"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它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狐狸精当即拱手立誓,决不违犯。

虚靖天师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其起立受戒。然后带领几名道徒前往祖天师殿焚香点烛,天庭发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不一会,天空便恢复晴朗。呈现出一派碧空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狐狸精千恩万谢地辞别天师,从此隐居在耳口的云台山中,以山果为食,潜心修道。不久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狐狸精奉道修行,幸遇道高德深的虚靖天师。倘若她一不小心跑错地方,在金山寺遇到了法海老和尚,那其命运当又是另外一番结局,可能就和白素贞一样压在雷峰塔下。

度人者自度,后来的狐仙母女,亦没少帮天师世家的忙。据说四十三代天师羽化之时,曾留下法旨:“百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天师府内可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遵从遗命,便把西客厅辟为“狐仙堂”并塑了神像。也就是今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龙虎山天师府中的“狐仙堂”。

丘祖西进“止杀令”

在宋末元初的时候,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成吉思汗的大军,嗜杀成性,凶悍异。每次攻下一座城池后就开始惨无人道的屠城。邱祖为拯救民生,决定不顾个人安危去面见成吉思汗,临行前曾以诗言志:“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年幸逢慈诏下,今春需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极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时值近八十高龄的邱祖,就这样带上一口棺材,亲率十八弟子,不惜西行35000里,一路上讲经布道,弘扬玄义,跋涉万里,历尽艰辛,西行劝谏……终于在三年后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雪山行军大营。这段历史被拍成了经典电影《止杀令》。

两人见面后,邱祖抱拳稽首。成吉思汗问以长生之药。邱祖回答:“我没有长生之药,但有长寿之道,养生当以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又问以治国之道。邱祖答曰:“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需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大悦,并命左右记下,以育后人。并封丘处机为大国师,赐邱祖玺书、护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邱祖西行的圣迹,被后世史学家誉为“一言止杀”。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深受感动,终于下令“止杀”,并赦免数万被俘士兵,几十万城池人民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惨烈灾祸。

靖虚天师救狐妖,代表了在道教眼中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天尊怜爱一切生灵,慈悲;丘祖(丘处机)西进劝成吉思汗止杀,代表了道教以人为本,救人危难之间,度天下之人。可见,道教的慈悲是伟大的,不放在嘴边,而是在于行为。

这就是历史上的道教他们将大道放在心头,只不过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都是讲妖魔鬼怪的这些异事,没有人能将道教真正的精髓发挥出来,才会让现在的人更加认为道教并不够庄严,确实有很多带发的假修行人冒充道士行骗所以才让人更加疏远。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天顺帝阿速吉八传:天顺帝阿速吉八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天顺

    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0年一?)在位时间:公元1328年~公元1328年曾用年号:天顺谥号:无庙号:天顺帝安葬地:不详公元1328年,也孙铁木儿死后,身为左丞相的倒剌沙不知出于何种目的,过了一个多月仍不立新君,致使朝野上下一片震动。于是留守大都的燕铁木儿等人借机将元武宗海山的次子图帖睦尔推上皇位

  • 第一节 营建开平,构建新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开平

    经过多年的征战,忽必烈登上了汗位,并改元乾元。之后,忽必烈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全力发展经济。他汉法之国,健全国家机制,并采取行省制度以稳定国家政权。同时,他还致力盐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弘扬文化,使得蒙古帝国有了新的气象。营建开平时忽必烈还没有做大汗。忽必烈的人生重大转变,基本上都是在开平完成的。

  • 刘秉忠:大元帝国建国蓝图的总设计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帝国

    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将战火燃遍了亚欧大陆。他的孙子忽必烈创建的大元王朝,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领土最大的王朝。明代学者宋濂之在其《元史·志第十·地理一》中,对元王朝的疆域有一个论述。宋濂之说:中国历史上自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以来,占有天下者,以汉、隋、唐、宋诸朝为盛,但以占有的领土大小来论,这些王朝都比不

  • 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古

    (一)由于较典型的游牧经济生活以及活动中心一直在漠北草原,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国家时“似乎和汉人的关系不大”。但漠北地区在历史上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却为蒙古族的形成和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辽朝置节度使、统军司、大王府、沙漠府等机构,统辖草原各部,并在漠北地区建设城镇与垦种,开发草原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蒙古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

    要了解元朝的历史,必须从蒙古说起。唐朝时候,在我国东北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湖一带,居住着一个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叫室韦蒙兀。室韦是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室韦蒙兀是其中的一个小部落。到唐朝末期(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室韦蒙兀人开始向西迁移,在蒙古高原的肯特山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了蒙古部。随着

  • 三、元代的宗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代

    在元代这个多民族的帝国里,元朝政府对宗教信仰采取了宽容政策。无论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不影响蒙古人的统治及尊严,就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蒙古统治者最先接受佛教中的禅宗思想。1214年,蒙古军攻克金人宁远城时,只有13岁的禅僧海云见到了成吉思汗。1219年,成吉思汗传诏,命海云和他的老师中观一起管理汉地僧人

  • 拖雷怎么死的?拖雷之死:拖雷暴死疑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雷暴

    成吉思汗死后由窝阔后接替汗位,他趁李睍出城时杀入中兴府,西夏人民惨遭恶运。西夏国灭亡了。蒙古联宋攻金,节节胜利,打得金军败势如山倒。窝阔台比较明智,他派名将速不台率部两万向东追击逃跑的金兵,自己带领主力撤回和林。窝阔台虽然当上大汗,但迟迟不愿召开贵族大会,他对察合台和拖雷很不放心,怕他俩搞分裂。拖来

  • 王实甫简介 诗人王实甫和张生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王实甫是元代着名的剧作家,是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齐名的剧作家,王实甫流传至今的剧作不是很多,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西厢记》,王实甫的这部《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王实甫更是因为这一剧作而蜚声海内外,不仅仅中国人民喜欢《西厢记》,《西厢记》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也得到了外国人的喜爱。王实甫

  • 三、出兵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

    中日自古交往密切,唐代以来日趋频繁。到南宋中叶,日本进入幕府时期,建立于1186年的镰仓幕府在对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积极态度,热衷于引进中国的禅宗,因此日本与南宋间的贸易往来从未间断过。然而,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与统治北中国的金朝几乎没有任何往来,更没有和代金而起的蒙古发生接触。直到1270年,蒙古

  • 第三节 总领漠南,深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漠南

    蒙哥知道这是赤剌台在为云珠向自己复仇。他只能多派人马,日夜巡视封地,加强警戒。蒙哥有了想离开母亲,出去闯荡一下的念头。忽必烈母子几人在纷乱的征战中,艰难地生存着。忽必烈愈来愈感觉到了中没有军队的日子太难熬了,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感受跟蒙哥说了。蒙哥也颇有同感,准备好了食物,与母亲告别,踏上上追随窝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