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蒙古统一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蒙古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4/1/4 3:43:18

要了解元朝的历史,必须从蒙古说起。唐朝时候,在我国东北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湖一带,居住着一个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叫室韦蒙兀。室韦是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室韦蒙兀是其中的一个小部落。到唐朝末期(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室韦蒙兀人开始向西迁移,在蒙古高原的肯特山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了蒙古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部逐渐繁衍成许多小部,其中乞颜部又是这些部落的核心。乞颜部中的孛儿只斤氏是统治各部的首领,所以它被称为"黄金家族"。到公元12世纪时蒙古高原上除了蒙古部以外,还有强大的塔塔儿部、克烈部、乃盔部、篾儿乞部、汪古部、翁吉剌部等数以百计的部落。在长时间里,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互相残杀,结下了不解之仇。

1162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蒙古乞颜部的酋长也速该的妻子诃额仑生了一个男孩。当天,也速该带领部众袭击塔塔儿人,取得了胜利,抓到了两个战俘,才返回斡难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边的老营基地。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也速该把刚刚生下的儿子取名为铁木真,意为"精钢"。

因为蒙古部和塔塔儿部常年互相攻打,所以铁木真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战争中度过的。铁木真9岁那年,也速该想替他物色一个未来的妻子,于是把他带到他母亲的亲戚那里去。途中,也速该遇到了翁吉剌部的德薛禅,德薛禅听说也速该要给儿子定亲,就把自己的女儿孛儿帖说给了铁木真。于是,也速该把铁木真留在德薛禅家里,独自回家去了。在回家的路上,他遇着一群塔塔儿人在举行宴会。这时候,他又渴又饿,便按照草原部落的习惯下马参加了他们的宴会。塔塔儿人认出这是仇人也速该,就在饭菜中下了毒药。也速该吃完饭,忍着疼痛赶路,勉强回到家里,不久就死去了。

也速该死后,他的属部和武士们看到乞颜部的势力渐渐衰落,都纷纷离开了。过了几年,原来的属部泰赤乌部的奴隶主担心铁木真长大以后会来报仇,就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把铁木真抓来,给他戴上木枷示众。有一天,铁木真乘泰赤乌部人举行宴会的机会,用枷锁打倒了看守人,在奴隶锁儿罕夫剌父子的帮助下,逃回家中。为了防止再遭袭击,他把全家迁到肯特山去居住,并和孛儿帖结了婚,以便取得吉剌部的支持。可是,婚后不久,他又遇到篾儿乞人的袭击,在仓促逃命的时候,他连妻子也来不及带走,使孛儿帖成了篾儿乞人的俘虏。

挫折和灾难磨炼了铁木真的意志,他决心光复父亲的事业。

他懂得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只有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取得一些部落奴隶主的支持,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打败敌人。于是,他忍痛把妻子的嫁妆黑貂裘献给克烈部的脱斡里勒汗,称他为义父,又和札答剌儿部的首领札水合结为兄弟,取得他们的支持。果然,他们联合出兵打败了篾儿乞人,夺回铁木真的妻子,这次胜利使铁木真开始恢复元气。许多旧时的属部、勇士们,又纷纷回来了。1189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一些奴隶主拥戴铁木真为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铁木真的胜利引起了札木合的不快。正好札木合的弟弟由于抢掠铁木真的马群被蒙古部人杀了,札木合找到借口,便发动了他所属的十三部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也把自己的三万士兵分成十三翼迎战札木合。双方在克鲁伦河畔的答兰巴勒主惕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就是蒙古历史上着名的"十三翼之战"。结果,铁木真被打得大败。但是,由于札木合残酷地杀害俘虏,引起了他部下的不满,他们毅然脱离札木合,投奔到铁木真部下。铁木真转祸为福,反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不久,塔塔儿部首领篾古真反抗金朝,金朝皇帝命令大将完颜襄率兵攻打塔塔儿。完颜襄约克烈部的脱斡里勒汗为主,从此脱斡里勒汗就被称为"王汗";封铁木真为"札兀忽里"(前线司令官)。铁木真正式接受了金朝的封职。这次战斗,铁木真不仅报了仇,还虏获了塔塔儿的部民和牲畜,从此,他的力量更雄厚了。

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铁木真击败了札木合。第二年,他又全歼了残余的塔塔儿人。这样,铁木真就统一了东部蒙古。

但是在西边还有许多部落,其中离得最近的是强大的克烈部。王汗脱斡里勒面对铁木真咄咄逼人的锋芒,感到自己受到威胁,因此双方的关系开始恶化。这时候,铁木真为他的长子术赤向王汗的孙女求婚,遭到王汗的拒绝,于是矛盾进一步激化。1202年春天,王汗假装同意铁木真的婚约,想骗他来赴宴,乘机把他杀死,不料计谋泄露,王汗立即对铁木真发动突然袭击。铁木真措手不及,只好带着十九个人仓皇逃走。他们退到班来泥河(沼泽的意思)地方停驻下来。这里没有人烟,没有粮食,他们只得喝浑水止渴,射野马为食。这一段时间,是铁木真统一全蒙古过程中最艰苦的日子。所以,当他完成统一大业以后,把"同饮班来泥河水"的人都封为功臣。

后来铁木真退到贝加尔湖以东的地方,他一面向王汗求和,一面利用喘息时机,收集溃军。到这年秋天,他的军事实力又恢复了。王汗却骄傲麻痹,在自己的驻地欢庆胜利,整天欢歌艳舞。铁木真暗暗派兵包围了王汗的驻地,突然发起进攻,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占领了王汗的金帐。王汗逃到鄂尔浑河畔之后,被乃蛮人杀死了。

消灭了克烈部之后,铁木真在1204年(金章宗泰和四年)夏天,亲率大军出征乃蛮,在一次激战中,杀死了乃蛮部的首领塔阳汗。从此,铁木真的威名震动了蒙古高原,其他部落再也不敢同他争锋了。篾儿乞人闻风丧胆,他们的首领逃到很远的地方。汪古部主动前来归附。到处逃窜的札木合被他的部下绑了送交铁木真,最后被铁木真处死。这样,铁木真就完成了统一全蒙古的大业。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全蒙古的奴隶主们在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的意思),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并且上尊号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是蒙古语"强大"的意思。

成吉思汗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标志着蒙古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个世纪以来,蒙古各部互相残杀的局面结束了。在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阿尔泰山的辽阔地域内,操着不同语言和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个部落,逐步形成了勤劳的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以后,建立了第一个蒙古政权。他在军事、行政、法律、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创了一套新的制度。他把全体蒙古牧民编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任命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为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凡是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都编为士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他任命失吉忽完忽为"杜鲁忽赤"(断事官),把民事和刑事案例编成"札撒"(习惯法);他还委派兀孙老人掌管宗教事务;命令畏吾儿(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人塔塔统阿用畏吾儿文字书写蒙古语,让奴隶主子弟学习使用,使蒙古人第一次有了文字。

成吉思汗把蒙古族人从金朝的桎梏下解救出来,把互相残杀的蒙古各部统一起来,使蒙古民族在中国和世界舞台发挥重大的作用。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三、元代的宗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代

    在元代这个多民族的帝国里,元朝政府对宗教信仰采取了宽容政策。无论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不影响蒙古人的统治及尊严,就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蒙古统治者最先接受佛教中的禅宗思想。1214年,蒙古军攻克金人宁远城时,只有13岁的禅僧海云见到了成吉思汗。1219年,成吉思汗传诏,命海云和他的老师中观一起管理汉地僧人

  • 拖雷怎么死的?拖雷之死:拖雷暴死疑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雷暴

    成吉思汗死后由窝阔后接替汗位,他趁李睍出城时杀入中兴府,西夏人民惨遭恶运。西夏国灭亡了。蒙古联宋攻金,节节胜利,打得金军败势如山倒。窝阔台比较明智,他派名将速不台率部两万向东追击逃跑的金兵,自己带领主力撤回和林。窝阔台虽然当上大汗,但迟迟不愿召开贵族大会,他对察合台和拖雷很不放心,怕他俩搞分裂。拖来

  • 王实甫简介 诗人王实甫和张生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王实甫是元代着名的剧作家,是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齐名的剧作家,王实甫流传至今的剧作不是很多,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西厢记》,王实甫的这部《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王实甫更是因为这一剧作而蜚声海内外,不仅仅中国人民喜欢《西厢记》,《西厢记》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也得到了外国人的喜爱。王实甫

  • 三、出兵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

    中日自古交往密切,唐代以来日趋频繁。到南宋中叶,日本进入幕府时期,建立于1186年的镰仓幕府在对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积极态度,热衷于引进中国的禅宗,因此日本与南宋间的贸易往来从未间断过。然而,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与统治北中国的金朝几乎没有任何往来,更没有和代金而起的蒙古发生接触。直到1270年,蒙古

  • 第三节 总领漠南,深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漠南

    蒙哥知道这是赤剌台在为云珠向自己复仇。他只能多派人马,日夜巡视封地,加强警戒。蒙哥有了想离开母亲,出去闯荡一下的念头。忽必烈母子几人在纷乱的征战中,艰难地生存着。忽必烈愈来愈感觉到了中没有军队的日子太难熬了,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感受跟蒙哥说了。蒙哥也颇有同感,准备好了食物,与母亲告别,踏上上追随窝阔台

  • 元朝贪官阿合马娶500美女淫乱遭忽必烈剥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

    阿合马爱妾有一人名叫引住,家里私藏两张鞣制过的人皮,全须全尾,“两耳俱存”,审问半天,也不知受害者是谁,引住招供说:“诅咒时,置神座其上,应验甚速。”阿合马,“回回人也,不知其所由进”,《元史》中对他早年叙述不详。从中亚、西亚的史籍研究中发现,此人是花剌子模国费纳客忒人(今塔什干),青年时代依附忽必

  • 元朝前期、中期农民战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农民战争

    从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开始,直到1351年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为止,这七十年内,虽然是元朝统治的相对稳定时期,但各族民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却一天也没有停止。由于时代和元朝统治自身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农民起义呈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农民起义的特点;这些农民起义虽然都被镇压了下去,但对元朝的统治政策和元

  • 刘福通积极起兵抗元,为什么会一直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了恢复汉人天下,刘福通积极起兵抗元,一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做为元末时期,一个农民起义军,很主要的人物,刘福通占的戏份可不少。不过不得不说,刘福通也是一代枭雄,要不然也不会从,一个低层农民,混成影响元朝命运的国家大员。要说刘福通这个人,还真是有头脑,他能够成

  • 元代着名杂剧家:郑光祖生平简介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杂剧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元代着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并称“元曲四大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录鬼簿》中记载,其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忘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久则见其情厚,而他人莫之

  • 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摧富益贫、杀尽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顺帝在位的时期(1333-1368年),元的统治进入末期,政治、经济、军事都更为腐败,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起义。1342年,黄河决口。1344年,大雨20多天,河水暴涨,平地水深二丈,受灾区不断扩大。1351年,朝廷强征民工15万人,以戍军两万人监督,挖河使复故道,对受灾区加重了沉重的负担。当时到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