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远征大理,凯旋而归

第四节 远征大理,凯旋而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93 更新时间:2024/1/4 0:49:39

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令忽必烈率兵远征大理。这是忽必烈总领漠南后承担的第一次重大军事征伐活动。依照总领漠南军国重事的使命,忽必烈负责经略征伐的目标是整个南部中国。然而,蒙古军对南宋的进攻,因在江淮和四川遭到顽强抵抗而显得举步维艰。

阔端大王对叶着的征伐却连连告捷,西藏已逐步划入蒙古军队的控制范围。远征大理,从西南包抄进攻南宋控制区长江中游,便成为经略南部中国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与征服吐蕃相辅相成的部分。另外,雄踞西南三百余年的段氏大理国,此时由于国君段兴智孱弱,国势已走向衰落。这又是蒙古军发动远征的一个天赐良机。

夏六月时,忽必烈正式授钺专征。当晚,忽必烈宴请各部属侍从,姚枢趁机给他讲起宋太祖曹彬取南庸未尝杀一人的故事。第二天清晨,忽必烈兴奋地在马鞍上向姚枢大声喊道:“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

七月,远征大军由漠北杩牙祭旗出发。遵照蒙哥汗的旨意,全军军事由速不台子大将兀良合台节制管领,忽必烈负责居上统辖。

征云南大军人数达十万之多,主要由兀良合台的蒙古千户军、诸王抄合、也只烈所部军、汉军及王府侍从等组成。随同忽必烈远征的侍从主要有:刘秉忠、姚枢、张文谦、廉希宪、贺仁杰、董文用、董文忠、许国桢、赵秉温、郑鼎、解诚、贾丑姚子、孛儿速等。董文用、董文忠兄弟负责督办粮草,赞襄军务。其兄长董文炳则自率义士四十六人,尾随其后,受到忽必烈的犒劳和褒奖。忽必烈令姚枢等侍臣不离其左右,临行前还特意把原先姚枢教授皇子真金的任务转交给留在北方的窦默。

冬十二月,浩浩荡荡的大军渡过黄河。第二年春,经原西夏盐、夏二州。夏四月,出萧关,于六盘山驻军。

京兆雩郡县人贺贲修建房屋时从毁坏墙垣中获白金七千五百两,以“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为由,持其中五千两呈献忽必烈以助其军。某军帅怨贺贲小先禀告而自接献银,将贺贲逮捕入狱。忽必烈得知此消息,十分恼怒,下令捕捉该军帅欲杀之,后念其勋旧家世饶其性命。可见,忽必烈对远征大军将帅的生杀大夺有着极高的权力。主动呈献白金的贺贵,后受到忽必烈的任用和提拔,其子贺仁杰也应引进入了忽必烈宿卫。

蒙哥汗三年(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大军至临兆,九月,到达忒剌。随后,大军兵分三路,兀良合台率西路军,诸王率东路军,忽必烈亲自统率中路军。四川中南部大部分地区仍被南宋所控制,三路蒙古军队只能从吐蕃等人迹罕至的地区绕道而行,一路上艰难跋涉,部队行进缓慢。

途经雪山时,一路曲折盘旋,包括忽必烈在内,都必须“舍骑徒步”。因忽必烈患有足疾,不得不由随从郑鼎等背负而行。

进入大理境内后,大军行至金沙江畔。蒙古军队乘革囊和木筏渡过金沙江,陆续攻下了顽固自守的许多寨栅。冬十二月,忽必烈所率中路军率先包围大理城。兀良合台的西路军也在攻取龙首关后,抵达大理城下。

大理城倚点苍山,傍洱海,倚仗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相当坚固,极难攻克。开始时,忽必烈曾派玉律术、王君候、王攀三人为使者,劝说大理归降,却都有击无还,音信全无。

大理国王段兴智与权臣高祥背城出战,以失败而告终。忽必烈下令攻城,并亲自登上点苍山临视城中战况。当夜,大理守军节节溃败,段兴智和高祥率众逃跑。忽必烈命大将也古领兵追击,高祥被擒杀于姚州。

蒙古军入城后,忽必烈说:“城破而我使不出,计必死矣。”遂令姚枢等搜访大理国图籍,搜访时发现了三个使者的尸体。掩埋三个使者遗体时,忽必烈又命令姚枢撰文致祭,以表哀思。另各赐民户数十以抚恤死者家属。见使者被杀,忽必烈非常愤怒,一度想屠城以泄怒。侍从张文谦、刘秉忠、姚枢等劝谏说:“杀使拒命者,其国主尔,非民之罪。”忽必烈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这才免去一场杀戮。还让姚枢尽裂所携之帛为帜,书写止杀之令,公布于街衢。

124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留兀良合台统兵戍守,又以刘时中为宣抚使,继续经略抚治云南。之后不久,被俘归降的大理国王段兴智面觐蒙哥汗。在其协助之下,蒙古军队较快地征服了云南全境。忽必烈远征大理的成功,使蒙古帝国疆域又向西南扩展了一大块,称得上蒙古征服南部中国一次较大的胜利。它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性迂回包抄,同时也打开了向南亚、东南亚扩展的通道。

远征大理的成功,使云南“农被皇朝,同于方复”,纳入了蒙古王朝的统治,加强了云南“新民”与蒙、汉等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壮大。远征大理的成功,使忽必烈成为蒙古征服东方的大赢家。这对忽必烈在后来的汗位争夺中能赢得相当多蒙古诸王贵族的拥戴,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忽必烈曾说:“昔从太祖饮水黑河(班朱尼河)者,至今泽及其子若孙。其从征大理者,亦朕之黑河也,安可不录其劳?”忽必烈对当年随从征伐大理的旧臣,都给予了极其丰厚的赏赐。1304年,元廷还命令在忽必烈曾经登临俯视大理城中激战的苍山崖上镌刻“平云南碑”,以纪念半个世纪以前世祖远征大理的伟大功业。

标签: 大理

更多文章

  • 元朝末年蜀地地方割据政权明氏政权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政权

    元朝末年,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群雄混战之际,保住了四川百姓的平安,造福了四川百姓,为他们创造了短暂的幸福生活。但是,好景不长,也许刘邦把四川的天地灵气都用光了,明氏政权最终也没能跨越过蜀道,入主中原。明氏家族的发迹始于明玉珍。明玉珍生于河南行省随县梅丘村(今湖北随县柳林),与其他农民起义的

  • 蒙古军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欧亚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中亚一带是由花剌子模沙摩诃未统治着(“沙”就是国王的意思)。蒙古建立后,他派使者去拜见成吉思汗,以探听虚实。成吉思汗承认摩诃未为西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约定准许两方做生意。公元1128年发生了讹订刺事件。成吉思汗

  • 揭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

  • 蒙哥汗台州遇飞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台州

    平定大理国后,蒙古积极准备攻打南宋,令蒙哥汗苦恼的是首都和林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指挥。忽必烈建议他迁都,并替他在醒州滦水的卧龙山,即今内蒙多伦县北方一带,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蒙哥汗巡视后极为满意。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山水如画,不久就正式成为新都。有一次,蒙哥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商议怎样伐宋。之后,

  • 他是张无忌原型,父亲是抗元先锋,自己却惨遭朱元璋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他是

    小时候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我们都知道,年轻时候的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皇帝朱元璋,曾经是张无忌明教的一个堂主。而熟悉金庸先生小说的都知道,他一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造武侠小说,所以金庸小说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而现在的文史界中普遍都是承认明教的存在的,而且确实在元末明初时期有过很大影响力。那么,

  • 方国珍是第一个起义的,朱元璋为什么还善待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第一个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方国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因为担心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功臣们会造反,对他们大开杀戒。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守漠北了,但是朱元璋担心他们会死灰复燃,还对他们一通穷追猛打,前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朱元璋对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非常猜忌,元末农民起义早

  • 第四节 王者暮年,千古流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暮年

    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派铁穆耳总兵漠北,由重臣玉昔帖木儿辅行。玉昔帖木儿受命之际,请授皇孙以真金的皇太子玺,忽必烈也表示了同样的感激。六月,忽必烈派人将一颗传国玉玺交给驻守漠北口击荒沙的皇孙铁穆耳,但追随这颗玉玺的没有册封真金时的隆重仪式。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十九日,忽必烈已进入弥

  • 蒙古侵金之战——边堡塞内诸战役战前一般形势与战略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

    原来金西京(在今山西省大同)留守行枢密院事胡沙里执中(一作纥石烈执中或胡沙虎),平素对于金主永济,并不敬服。乌沙堡会河堡野狐岭之大败,他放弃西京,逃回中京(即今北平市)。金主自然不满,便另派大将完颜纲去抵御蒙古,结果完颜纲亦失昌州(今察哈尔宣化北),桓州(今多伦)抚州、(今张北之北),败逃而归。完颜

  • 金末元初着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学家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着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

  • 二、风雨飘摇中的蒙古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古

    1.蒙古帝国内汗位的争夺这位蒙古帝国第二代君主的死完全是一个意外。谁会想到他会因为贪杯而离去呢?这一突然事件的发生马上导致了连锁反应,使整个欧亚大陆都能感受到这一变故。因窝阔台的死而受益最多的是欧洲人,尤其是匈牙利人。当时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下,几乎整个匈牙利都已经沦陷。就在匈牙利人即将绝望的时刻,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