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哲宗赵煦大事记,赵煦生平简介

哲宗赵煦大事记,赵煦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05 更新时间:2023/12/20 23:24:11

哲宗赵煦

(公元1076年~公元1100年)

在位时间: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

曾用年号:元祜、绍圣、元符

谥号:宪元迹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庙号:哲宗

安葬地:永泰陵

公元1076年,宋神宗赵项第六子赵煦出生。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因赵煦年幼,朝政均由祖母高太后把持。

公元1093年,高太后病逝,赵煦终于亲政。

公元1100年,赵煦病死,年仅15岁。

公元1085年春,宋神宗赵顼因病去世,赵顼的第六个儿子(前面五个均夭折)赵煦就在丧父的悲痛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宋哲宗。

因为自己年幼,所以大权都掌握在祖母宣仁高太后的手中。高太后本来就对神宗赵项任用王安石变法不满,等到自己做了太皇太后,又掌握了朝政大权以后,这位皇室贵族的首领就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名,起用并重用了以司马光、吕公着、文彦博等人为代表的大批守旧派人物,排挤和打击以吕惠卿蔡确、吕嘉问为首的变法派,全盘否定并逐个废黜了赵项在位时推行的一系列新法。一时间,朝野上下掀起了一阵清算新法之风,史称“祜韦占更化”。

赵煦即位之初,虽然年龄幼小,但很反感别人依旧拿他当小孩看待。然而无论是祖母高太后还是当时的大臣,偏偏不了解他的心思,认为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这就使得赵煦从小就对当朝的大臣极为反感。

赵煦年幼时很愿意念书,平时在宫中除了看书外,很少出去玩耍。他看书的范围很广,尤其喜欢唐人律诗,常把自己亲手抄录的唐诗分赐给大臣。但高太后和大臣们却想通过教育他读经讲史,使他成为一个能恪守祖宗法度,忠信孝悌,淳茂老成的人。当时高太后掌握朝廷大权,大臣们居然只知道高太后,不知道皇上,凡有奏事,都只向高太后请示禀报,有时赵煦偶尔问件事,大臣们竟没有一个人答理。赵煦后来对人说:“元祜垂帘之时,朕看到的只是大臣的脊背和屁股,他们的脸全转到太后那边去了!”

赵煦对元祜大臣的印象越来越坏,他和高太后的感情危机也越来越深。尤其是赵煦寻找年轻女子陪伴自己的事情,因而大臣们纷纷上书,进行口诛笔伐,说皇上年方14岁,不应当是亲近女色的时候,劝皇上进德爱身。又请求高太后保护好皇帝,言辞十分激烈。高太后于是把所有年轻的宫女都换掉,赵煦心里不说,但非常记恨太后和这些大臣。后来,高太后又亲自为赵煦物色了一个高太后自己喜欢的少女,并亲自立为皇后,根本就不管赵煦是否喜欢。果然,新婚不久,皇帝和皇后不太融洽的关系就公开化了。

赵煦大婚之后,理应可以亲政了,可是高太后仍没有还政退位的意思。赵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又苦于没有办法,只得用沉默以示抗议。

即位以后,他就很少讲话,年龄渐长,话却变得更少了。高太后有一次问他:“大臣们奏事的时候,你心里是如何想的,怎么连句话都不说?”赵煦回答到:“娘娘已处理过了,叫孙儿又说什么呢?”高太后及其大臣也看出了赵煦的不满,为防止他日后翻案,高太后等人一面加紧打击变法派,一面继续训导赵煦,向他灌输所谓祖宗之法。范祖禹曾要求高太后把天下之勤劳,万民之疾苦,群臣之邪正,政事之得失,每天都讲给赵煦昕,使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便众说不能惑,小人不能进。但无论他们怎样做,怎样说,赵煦一直保持沉默,他准备在沉默中等待着亲政的那一天。

公元1093年,62岁的高太后终于一命呜呼了。18岁的赵煦这时才得以亲政。不久,赵煦正式打出了继承神宗事业的旗号,从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从根本上改变。变法派分子通通回到了朝廷,王安石得到褒崇,蔡确的官职得到追复,元丰新法得到恢复,《神宗实录》得到重修。元枯大臣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其官职都被剥夺或追夺干净,以文彦博为首的30余人被列为司马光的党羽贬罢出朝,吕大防刘挚刘安世等人被安置到了最荒僻的地区加以编管,范纯仁苏轼程颐等也受到严厉的责罚,高太后的亲信宦官梁惟简、张士良、陈衍等人也被编配到了远恶州军。

赵煦和皇后孟氏的关系起初就不大融洽,后来赵煦另有所爱,与孟氏更见疏远了。赵煦宠爱的是一个姓刘的御侍宫女,地位逐步提高,由美人升为婕好。赵煦不但在后宫与她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就连外出也时常带在身边。刘氏恃宠成骄,神气起来,连皇后也放不进她的眼里去了。后来孟皇后被打入冷宫,刘氏也因生了一个龙子赵茂而册立为皇后,眼看这一家三口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知风云突变,皇子赵茂出生才二个月就不幸生病夭折,赵煦遭此打击,竟也生起病来,虽经多方医治,但仍无效。遂于公元1100年的农历正月初八驾崩,年仅25岁。

更多文章

  • 宋朝燕山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燕山,行政区划

    燕山府路(宣和四年至宣和七年)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宣和四年至宣和七年,易州-太平兴国四年至宣和七年,涿州-雍熙三年至宣和七年燕山府路:雍熙三年(986)一度置幽州路;宣和四年(1122)宋金海上之盟,拟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山前预置燕山府路;同年易州、涿州归宋,而燕山府、檀州、顺州、蓟州、景州、平州、营州

  • 天祚是什么意思 天祚帝耶律延禧为何叫“天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祚,天祚帝,耶律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救,才幸免于难

  • 宋朝广南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路,广南,行政区划

    夔州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夔州路:乾德三年(965)通州更名达州;开宝三年(970)置梁山军;六年(973)置云安军、大宁监;至道二年(996)定天下为15路,为峡西路,治兴元府,以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夔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

  • 宋真宗章献皇后刘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后,真宗

    北宋王朝的都城汴梁,一对少男少女相遇了。他们是同龄人,都是十五岁,但是他们的身份却天差地别。少年是未婚的皇子,少女却以在市井中击鼗卖艺谋生,且婚姻状态成疑。西方说王子与灰姑娘,而且总将故事结束在成婚的那一天。王子如何能与皇子相比?灰姑娘的身份无论如何也比卖艺女要高。这段千年前的中国宫廷故事,曲折离奇

  • 宗泽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宗泽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是一个,的人,评价

    宗泽弃文从武宗泽(1060-1128)宋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任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时,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他多次上书,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投降派所阴,忧愤成疾,临

  • 北宋魏王赵廷美的人物简介,赵廷美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人物,北宋,生平事迹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即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的斥责,此刻得知有“金匮之盟”

  • 宋夏金元时期的甘肃文化:科学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时期,甘肃,科学技术

    宋夏金元时期,天文历法知识在甘肃地区得以充分认识,造纸与印刷术有所进步,金、银、铜、瓷、玉器制作技术与工艺水平较高。甘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汇、交相发展的结果。一、天文历法天文历法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创立,并服务于人类的科学。这一时期,天文历法知识也在甘肃得到应用。

  • 陆游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理解陆游的诗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样,诗词,陆游

    南宋时期,词的发展路向是呈二水分流式延伸开来。由张孝祥等发展到辛弃疾是为一路。这群词人以国家意识作为理想追求,面对现状盼望统一。这是一个孤独而高尚的英雄群体。另一批词人以姜夔、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为代表,以艺术追求为旨归。可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也是这些词人审美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公元1126年,

  • 为何帝王贵族之家多变态?此女人比慈禧毒10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家,多变,帝王

    晚清的慈禧,虽然奢侈铺张,以母乳洗脸、洗澡,但其变态苛刻,相较于一个匈牙利伯爵夫人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位伯爵夫人直接以人的鲜血来洗澡。她跟慈禧迷信母乳可以美容一样,相信鲜血也能为肌肤提供养分。该伯爵夫人叫伊丽莎白·巴托里,1560年出生于牙利着名的巴托里家族。该家族十分庞大,无论是财富还是地位,

  • 宋朝云中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云中,宋朝,行政区划

    云中府路(宣和五年至宣和七年)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宣和五年至宣和七年,应州/朔州/蔚州-雍熙三年至宣和七年云中府路:宣和四年(1122)宋金海上之盟,拟收复燕云十六州;五年(1123)以山后预置云中府路;七年(1125)未成立即沦于金国。云中府:初为辽国西京大同府,雍熙三年(986)一度归宋,称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