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宗泽简介与历史故事

宗泽简介与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48 更新时间:2023/12/16 20:53:10

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祜六年(1091年)进士。曾任大名府馆陶县(今山东馆陶县西南)县尉、莱州胶水县(今山东平度县)县令、衢州(今浙江衢州)龙游县令和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在金军南侵、国难当头之际,许多官吏都托故不去河北前线担任地方官。他却认为:“食禄而避难,不可也。”随后,毅然就任了磁州(今河北磁县)太守,并在那儿“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积极开展抗金斗争。

宗泽年近70岁时被任命为宋军副元帅(元帅是时为康王的赵构)。不久,又兼任了东京留守和开封府尹。

一、施惠百姓

宗泽一向清廉无私,勤政爱民。无论在哪儿做官,他都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他就任馆陶县县尉那一年,适逢朝廷征发民工大开御河。因当时正值隆冬,御河冰冻三尺,根本无法动手。许多人冻卧道旁,身患重病,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宗泽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请求上司将开工时间推迟到次年初春。由于他的极力争取,使当地百姓避免了一次灾难。

在担任胶水县令时,该县豪强势力极大。他们仗势欺人,百姓叫苦不迭。尤其是一位名叫温包的恶霸,仰仗莱州通判是他的姻亲,更是胆大妄为,无恶不作。宗泽到任后,迅速掌握了他的大量罪行,并准备依法惩处。这时,那位通判果然以上司的身份召见宗泽,要求他对温包网开一面。宗泽毫不为之动摇,仍然除去了这一祸害。

在龙游任上,宗泽发现老百姓大都不识字,其子弟也缺乏读书的环境和条件,便特地为他们建立了学校,鼓励大家入校学习。从此,当地人渐渐重视起教育来,考中科举的人也不断出现。

在登州,境内有官田数百顷,全是些不毛之地,但每年都要交税一万多缗。历任地方官都将这笔税金强加在当地百姓身上,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宗泽又从实际出发,及时请求朝廷免除了这项征敛,从而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也正因此,无论宗泽在哪儿做官,都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二、爱兵如子

宗泽担任副元帅之后,其爱兵如子的名声又广为流传。

宗泽虽然身居高位,却一向“自奉甚薄”,平日衣食与士兵几乎没有差别。他经常深入士兵之间,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次出兵作战之前,他总是谆谆告诫他们:既要敢战,又要善战,万不可麻痹大意。每当将士凯旋而归,他又亲自前去犒赏慰劳,并将缴获的金、帛、牛、马分赏给他们。对死难将士的家庭,他一一派人抚恤。部将张某在滑州战役牺牲后,他还亲自为其料理丧事。有关资料还记载道:他常常把自己的俸禄,用来接济那些家中贫困的士兵;他一生收养的抗金将士的遗孤,竞多达100多人!

宗泽还善于从部属中发现人才和提拔人才。着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年轻时曾在相州节度使刘光世属下当差。刘光世很欣赏他的气度和才干,惟恐他在自己手下没有展现的广阔空间,便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书,让他去投奔宗泽麾下。宗泽基于当时盛行的受贿保举歪风,开始时误认为岳飞是位名门财主,而刘光世受了他的贿赂才写了这封推荐函。于是,很不高兴,一见面就给了岳飞一个下马威。但当他得知原委后,尤其是发现岳飞赤忠报国之志及其文韬武略,不但高兴地将他收留下来,还委以官职,予以重用。不久岳飞犯法将刑,他又保释他立功赎罪。结果,岳飞带领500骑保卫汜水,大败金兵,名扬天下。并从此接连立下赫赫战功,迅速成为人人称道的常胜将军和民族英雄!

此外,着名的抗金将领杨再兴、李贵等人,也都受过宗泽的关爱和提携。

三、威震开封

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时,开封已遭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秩序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宗泽到任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首先,他迅速查明了那些私通金国的内奸,以及残害百姓的市井无赖恶棍,并将他们一一惩处。接着,重点打击那些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

为主动起见,宗泽事先秘密派人调查了米面的价格,命厨师按市场规格做了一些笼饼,又令监库照市场标准制作了一些酒。经过论证、比较,确定了笼饼一枚价值6钱,酒每觚约为70钱。随后,他去市场检查,发现一枚笼饼竟卖20钱,每觚酒卖到200钱之多。于是,当众将笼饼作坊的老板叫出来,问他为什么卖得这么贵?笼饼老板胡乱编造了一通理由后,仍表示决不压低价格。宗泽当即揭穿了他的谎言,并将他斩首示众。接着又将酒店老板叫出来,令他降低价格,由于那老板态度较好,才留他带头降价,以观后效。

待开封秩序刚刚恢复正常,宗泽又开始致力军队建设。他鉴于当时驻扎在开封的宋朝军队数量少,又缺乏战斗力,便想方设法将北方义军和两河的“八字军”、“忠义军”等招纳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拥有上百万人的抗金队伍。与此同时,还带领军民加强了开封城防御工程的修建,使之成为抗金前线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建炎元年(1127年)年底,金军再次攻打开封,宗泽亲自指挥开封保卫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直杀得敌人丢盔卸甲,落花流水,口中不住地呼叫“宗爷爷”。从此,金兵不敢越过开封纵兵南侵,为南宋收复失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鞠躬尽瘁

开封保卫战之后,宗泽再接再厉,屡败金军,致使前方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他审时变势,又相机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出师计划。准备北渡黄河,去收复大面积的失地。

可是,躲在扬州城的南宋统治集团却只知道花天酒地,不管国家兴亡。他们对宗泽的声誉日益不放心,对宗泽的出师计划不理睬,尤其是对宗泽一连20多次上疏恳请高宗回开封以鼓舞抗金士气,更是百般挑剔,处处阻挠。宗泽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准备好的渡河作战计划难以实现,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即将错过,不禁悲愤交加,积怒成疾,疽发于背,病倒在床。诸将前来问候时,他无限感慨地对他们说:“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在场者无不感动得流下泪来。

宗泽临终前,一字一句地吟诵着杜甫《蜀相》诗中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随后,“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宗泽以身殉职的消息传出后,东京军民失声痛哭。1000多名太学生还联名写祭文哀悼他,高度赞扬他至死不灭的爱国精神和胆略。

元朝宰相脱脱也在《宋史》中说:当时“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宗泽爱国忧民,“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

标签: 历史故事简介

更多文章

  • 广平王贵妃病逝 为何整整三年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广平,贵妃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唐代宗的贵妃独孤氏的故事,也就是大唐荣耀中的独孤靖瑶原型。在公元750年,皇上为皇长孙广平郡王举行采选,而独孤氏是因为姿色妖艳,被选为李豫(广平王)侍妾,独孤氏还是非常的受宠爱的。公元750年,独孤氏后生下第七子李迥,还有华阳公主。公元762年,李豫登基,独孤氏被封为贵妃。按照道理来

  •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西凉府吐蕃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吐蕃,政权,河西

    西凉府吐蕃以六谷蕃部为中心,组成了西北吐蕃的第一次联盟。“六谷”是指发源于祁连山的六条河流,从南往北依次为古浪河(洪源谷)、黄羊河、杂木河(闸渠河)、金塔河(阳晖谷)、西营河、东大河,这六条河流经谷地,构成了凉州地区绿洲地带。“六谷蕃部”就是指居住在凉州城南这六条山谷中的吐蕃人和吐蕃化的各民族部落联

  • 清官查道的故事:端拱元年(988年)举进士名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年,故事,清官

    查道(?~1018年),字湛然,宋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他于端拱元年(988年)举进士名列第一,从此走上仕途。后在寇准等人的荐举下,官职不断升迁。曾历任着作佐郎、遂州知州、秘书丞、果州知州、虢州知州等职务。一史书上说,查道自幼沉稳聪明,刻苦好学,但家中十分贫寒。在他赶考时,竞连路费也没有。其亲族为

  • 宋度宗赵禥“白痴天子”登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谜,天子,白痴

    帝王档案赵禥:1265年-1274年在位,初名赵孟启,理宗养子,性格沉稳而有心机。在位10年,沉湎酒色,朝政荒弛;任用奸佞,政治腐败。病死,终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白痴天子”登基之谜宋度宗赵禥(同祺)作为皇帝

  • 宋仁宗身世成谜,吕夷简有先见之明进言刘太后,最终保全刘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见之明,太后,身世

    李宸妃是赵祯的老妈,仁宗诞生后,刘皇后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一直到李宸妃去世,仁宗没能知道她是自己的生母。李宸妃处于众多的嫔妃之中,没有享受过任何特殊的待遇。宋真宗赵恒死时,仁宗年纪尚小。刘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与仁宗共同听朝,“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李宸妃活到四十六

  • 市井百态画中游——宋代风俗画及《清明上河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代,市井,风俗画

    宋朝立国后,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力,便大力鼓励文人。如在科举时扩大录取名额,又对精于绘画的人才予以扶持等等。宋太祖赵匡胤,虽为武人,却重视文艺,喜揽英才。之后的太宗、真宗诸朝,都对书画极为爱好。他们设立甚至亲自领导翰林书画院,罗致天下画士。画院的画家有待诏、艺学、祗候、画学生等职。宋初,南唐、西蜀等国灭

  • 抗金名将牛皋是怎么死的?牛皋和岳飞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岳飞,是怎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抗金名将牛皋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142年1月,抗金名将岳飞遇害,五年后,岳家军中的一位猛将牛皋暴亡。由于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人们对牛皋的名字非常熟悉,对于他的死因,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小说中写道牛皋是因擒住金兀术后,大笑而亡的,“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

  • 一代名相宋璟:为什么要砸了百姓给他立的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百姓,砸了,给他

    宋璟,一代名相,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着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金筷表直”“阳春有脚”“端午更名”。“金筷表直”讲的是唐玄宗时期,宋璟为宰相,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就赐给他一双金筷作为奖励,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因为在古代,黄金餐具都是被皇帝垄断的,不论是王公

  • 赵光义以文治国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以文,历史故事,赵光义

    名人语录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渑水燕谈录》赵光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颇爱阅读文史书籍,以文治国,尤其是以阅批《太平御览》而闻名于世。【名人历史】赵光义(939年-997年),原名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公元976年,他“代兄称帝”,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世称宋太宗。宋太

  • 元昊是被何激怒大举进攻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昊是被,宋朝

    宋真宗时,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不断侵犯宋朝边境,并提出无理要求。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又封他的儿子李德明为西平王。他们虽然向宋称臣,宋朝却每年赐予他们大批银绢,以示安抚。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