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国号怎么来的?

唐朝国号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4/1/10 1:49:13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繁多,各个朝代建立国号也出自不同的原因和理由。考查从夏至清十八个主要王朝,可见选取国号出于以下两种因素者居多:

一是得自地名。如夏最早居于夏地,殷商始祖契曾经受封于商而盘庚又迁于殷,周起于周原,宋则建都于开封这个古称为“宋”的地区。

二是得自爵号。如汉高祖刘邦曾封“汉王”,其王朝国号为“汉”;曹操封“魏王”,其后立国号“魏”;司马昭封“晋公”,其国名“晋”;杨坚袭爵“隋国公”,称帝后国号“隋”。

此外,有些朝代以先前部族名号为国号,如秦,则奠基于秦部落的发展壮大。有些朝代则是继承了同姓、同地王朝的国号,如东汉、蜀汉以及后汉、北汉、南汉等刘姓王朝。

唐朝国号怎么来的呢?

表面上看,“唐”国号取之于唐高祖李渊曾袭封“唐国公”,他称帝后自然以“唐”为国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国家定名的惯例与范式,李唐王朝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唐”及“唐国”均出自山西。“唐”即陶唐氏,传说为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乃其领袖,故后人称“唐尧”。到商代,尧的后裔仍封在山西,成为方国。周成王时灭了唐国,封其弟叔虞,称唐叔虞,今距太原西南约25公里处的晋祠即唐叔虞家祠。叔虞传子燮父,改“唐”为“晋”,延用至今。

“唐国”虽早在春秋时期作为方国已经灭亡,但文化的传承是有继承性的,李氏得姓本出自皋陶,皋陶为尧时执掌刑狱的“大理”,子孙相袭,代为理官,以官为姓,故称“理氏”。后“理氏”子孙因避纣王之害逃到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

因为“唐”及“唐国”出自山西,李氏的根源在于山西,而当时袭封唐国公的李渊又留守在山西的太原。

有以上分析可知,“唐”国号取之于唐高祖李渊曾袭封“唐国公”,这一点是没错的。但“唐国公”这个名字又跟李氏的祖先有很大的关系。

标签: 国号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

  • 李世民靠两千人能打下江山 为何带十万人拿不下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山

    李世民戎马一生,从十七岁开始带兵打仗,被毛主席誉为历代帝王中最会打仗的人,自古能军无出秦王之右者。他早年靠两千五百玄甲军平薛举,破刘武周宋金刚,擒王世充窦建德,败刘黑闼,几乎罕遇敌手,但是晚年带了十万人征伐高丽,却最终铩羽而归,导致病情加重而死,成为一生遗恨。那么为何他能带两千人打下几乎整个江山,却

  • 【唐朝·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楷书

    欧阳询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

  • 丘行恭简介:唐初名将忠心事主,战场上英勇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事主

    丘行恭(586~665),唐初名将。河南洛阳人。父丘和,唐高宗时任左武侯大将军。丘行恭善长骑射,骁勇绝伦。隋大业末年(617),丘行恭与哥哥丘师利聚兵于岐、雍(今陕西岐山)一带,拥有一万兵马,兵众势盛,其他乱军都不敢侵犯他的领地。唐朝初年,原州(今甘肃镇原)有乱贼聚众数万人,围攻扶风郡(今陕西岐山)

  • 李世民父子竟与太上老君有关系?谣言起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上老君

    唐朝是李姓王朝,据说唐高祖和唐太宗和太上老君还有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古代,其实人人都想当皇帝,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却不得不变得敏感起来,总害怕自己的皇位被别人夺走。皇帝堤防的人,除了身边的大臣,还有就是广大平民百姓,而为了监督这些人的言行,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务机构,比如说明朝的锦

  • 10、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

    日本与我国的交往,可以上溯到汉代。西汉时期,居住在日本岛上的民族称之为倭人,分为大小不等的100多个小国,他们主要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来往。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日本岛南部的倭奴国遣使通好,刘秀“赐以印绶”(《后汉书》卷85《倭传》)。这颗金印于18世纪在日本九洲志贺岛崎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唐太宗迫使让位,他老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过得

    唐高祖李渊让位以后,不仅委托人上是太上皇,影响力理当在皇上之中;与此同时他是李世民的父亲,唐太宗的帝位都是他“禅让”的,李渊无可奈何立唐太宗为皇太子,拿出了权利,两月后唐太宗宣布即位,李渊让位干了太上皇。尽管这以后大唐的主人公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但我觉得李渊始终活上了贞观8年,

  • 李世民后宫中姓杨的妃嫔都有哪几位?杨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妃嫔

    李世民后宫中的这位杨妃虽然是隋唐之类的电视剧的常客,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实际上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

  • 唐朝趣话:唐朝玄武门历经五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唐代的国都在长安,洛阳是陪都,两地的宫殿都有玄武门。从唐初至唐中叶,有五次的宫廷政变都与长安、洛阳的玄武门有关。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渊次子世民与太子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世民先发制人,率比部郎中长孙无忌、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伏兵玄武门发动政变,世民射死太子建成,尉迟敬德杀建成的同党

  • 宁为贫家妇,不做帝王妃——贵妃王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贵妃

    先哲说:性格即命运。这话用在唐德宗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纵然那个时代的夫权与皇权的气势是多么巨大,但唐德宗性格中的耐久性和意志力的缺陷,足以冲销这种气势,从而演变为最大的社会悲剧和最深的爱情悲剧。唐德宗的一生,可说是悲剧和悲情的一生。他志大才疏,察人不明,心无常性,大悲大喜。即位之初,鸿鹄满志,开展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