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后宫中姓杨的妃嫔都有哪几位?杨妃是谁?

李世民后宫中姓杨的妃嫔都有哪几位?杨妃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50 更新时间:2023/12/24 19:50:26

李世民后宫中的这位杨妃虽然是隋唐之类的电视剧的常客,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实际上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在长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杨妃的生母身份较低,且并不得宠,只是一名普通后宫。

说起出身,在唐太宗身边,真的没有人比她更高贵的了。身为隋炀帝的女儿,身为李唐皇室的皇妃,身为太宗表妹,可是她的一生,却让人无法羡慕,因为从小,她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在史书上,对于杨妃的出身记载就是七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和“蔺相如,赵人也。”这样的介绍没啥区别。堂堂隋朝公主,生母是谁,排行第几(据说第二),有啥封号,都没有任何介绍。隋炀帝登基后去了洛阳,对于还是公主的杨妃,也许是不记得,也许是真没空给她个封号,或许因为她的母亲真的拿不出手,但无论怎么样,关于她的身世,除了公主的身份外,真的不会知道太多。

有朋友会说,杨广女儿不多,对这个,他总是记得的。真的有奇迹的话,也不会在杨妃这里。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但是在长安的日子是少之又少,他人生的很多时候就是在巡幸路上,或者准备在巡幸的路上,重要的人肯定得带在身边,一直跟着他的就有南阳公主,父亲真的不待见她。

她进入唐后宫的真正时间也没有记载,不过,她生下李恪是武德二年,按正常来讲,应该是在早一年进宫的。或者这样说吧,唐高祖一登基,杨妃就进了李世民的后宫。这里面当然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说李渊对表弟李广的亲情?没有。唐名义上还是禅让得来的,虽然这禅让说起来让人觉得好笑,但表兄弟的女儿,好歹也是个公主,怎么着也得给个好点的人家高点的地位配着。公主做正妻应该是可以,可是李渊没给太子李建成做太子妃,得,如果说是前朝公主不待见就罢了,给秦王李世民也成,问题是给老二也不是当正妃,而是当个妾室,这是什么样的重视,如果历史不出意外,她就只能是个亲王的妾。

她在李唐皇室是没有地位可言的。有人又要说了,都当皇妃了,还不重视?公元618年3月杨广被逼自杀,李渊5月称帝……李恪619年出生。父亲死去,女儿怀孕,啥意思,大家都懂得。亡国公主,沦为后宫,就只能如此。

有人会说她是正一品妃,很了不得。但是贞观四夫人贵淑德贤,韦贵妃,燕德妃,郑贤妃,另一位杨贵妃是生了十三皇子李福的那个主,不过同姓,有她什么事吗?怎么算都象死后追封。

杨妃生了两个儿子,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八年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们都是一岁时册封。武德八年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李祐受封。

她的两个儿子都似乎很受宠,托电视剧的福,而且吴王似乎还是说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是李恪的待遇真心让人觉得差。

李恪最迟是贞观七年去的封地,与他同岁的李泰不但没去,而且还差点住在武德殿,虽然最后被魏征给搞黄了,但可见唐太宗心里的地位。李恪离开时,唐太宗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本来是有父子之情的,但是国家面前,一律作不得数。但是转身后,李泰必须离开时,唐太宗就不答应了。李恪与李治当然是没得比。

当然唐太宗还是做了了慈父的样子,他在贞观十二年写给李恪的《诫吴王恪书》里就说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在封地上老实点,别惹事,为了让你不骄奢,珍玩这些东西就不给你了。不给就不给吧,偏偏面对李泰与李承乾时,就“赐泰物万段”,李承乾可以直接去府库拿,没有限制。这就是区别!

看唐太宗在征高句丽前给李治《两度帖》,里面什么“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有没有点妒嫉?同人不同命啊,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好歹也是个王,但是此王彼王相差太大。李恪与李泰同年受封,李恪受益州都督,封地8州,李泰扬州大都督兼越州大都督,封地22州。这个更看清楚了哟。后来,李恪因为马踩了庄稼,降级,后来因为和奶妈的儿子赌博,罢官削户,以后再没翻身,至于他的胞弟是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啥情况?李承乾谋逆,唐太宗还说是朕之爱子,被贬后不到四年又被挥回来重新晋封濮王。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皇子都是都督,只有李恪与李李愔两人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600一个被削户400,这就是区别啊

虽然有所谓的唐太宗想立吴恪为太子事件,但是那更象心血来潮的冲动,因为立了李治后,觉得他不成熟,想换储而已。事实上不是他多么喜欢这个儿子,而是他所有的儿子中,除了李恪外,要不就是年纪太小,要不就是夺嫡被贬。还有的就是完全烂泥扶不上墙的,也就李恪稍像样一点。但是早干嘛去了?立太子都半年了,才来想这出?啥意思?正史中不过一笔带过的事,可见李恪过得多憋气。

李恪最终没有被立为太子,原因自然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流着前朝皇室的血,更多的恐怕是他与他母亲杨妃都不得宠的原因吧?

标签: 妃嫔

更多文章

  • 唐朝趣话:唐朝玄武门历经五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唐代的国都在长安,洛阳是陪都,两地的宫殿都有玄武门。从唐初至唐中叶,有五次的宫廷政变都与长安、洛阳的玄武门有关。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渊次子世民与太子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世民先发制人,率比部郎中长孙无忌、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伏兵玄武门发动政变,世民射死太子建成,尉迟敬德杀建成的同党

  • 宁为贫家妇,不做帝王妃——贵妃王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贵妃

    先哲说:性格即命运。这话用在唐德宗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纵然那个时代的夫权与皇权的气势是多么巨大,但唐德宗性格中的耐久性和意志力的缺陷,足以冲销这种气势,从而演变为最大的社会悲剧和最深的爱情悲剧。唐德宗的一生,可说是悲剧和悲情的一生。他志大才疏,察人不明,心无常性,大悲大喜。即位之初,鸿鹄满志,开展削

  • 白江口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战

    战争概述:公元663年九月,中日历史上的第一场的大规模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上演。唐王朝的两百余艘战船大败日本(倭国)千余战舰,焚毁倭军战舰四百余艘。通过此战,唐朝得以再次平定百济,高丽也随之被征服,唐王朝扶植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将帅星数:★苏定方刘仁轨黑齿常之

  • 李世民到底翻过武则天的牌吗?为何不宠幸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

  • 14、鉴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鉴真(687~763)是唐代着名高僧,律宗的重要代表之一。晚年受到日本僧人的邀请,到日本传播佛学,成为日本佛学界律宗的始祖。鉴真俗姓淳于,武则天垂拱三年(687)生于江苏扬州,14岁在大云寺出家,智满禅师为他取名鉴真。神龙元年(705),鉴真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成为律宗的传人。从景龙元年(707)开

  • 为了当皇帝,她蛰伏53年,就连其陵墓也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陵墓

    在我国历史久远的古代,每个人都想当皇位,就连女子也不例外。为了能当上皇帝,为此很多人都付出了太多,更甚至于有些人还豁出了性命。但有一个女子,她蛰伏了53年,最终做了皇帝,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是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着名的相士袁天罡看出有帝王之相

  • 古代历史上唐朝女性是有多奔放?一般都穿什么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有多

    唐朝的强大,离不开国家的开放政策。但是,大家知道唐朝的女性在当时到底有多开放吗?唐代是中国古代妓业的繁荣期,宫妓盛行不衰,地方官妓崛起,家妓普及,市妓发达。朝野上下狎妓淫乐之风盛行,有“犹自笙歌彻晓闻”一说。一、皇室乱伦失德,李唐皇室始终秽事不绝。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后,便将亡弟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

  • 张说简介:不作伪证不枉良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伪证

    不作伪证不枉良善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祖先为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其家世代为官,祖父张恪曾做过庆州都督,父亲张骘做过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

  • 唐太宗李世民能得天下竟是因为一脸青春美丽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脸

    李世民“因为青春年少,精力过剩,所以脸上长出了一脸青春痘,宫廷里边的剃头匠稍一动刀,就血流如注,吓得都不敢给他刮脸”。所以跑到长安城里最负盛名的剃头匠杨三(也有人说他叫杨三城)的铺子里来试试。一试,果然手艺高超,刮得很是舒服。便让跟随自己而来的秦琼掏十两银子给他。孰料他却不接,说若平民人家,五文足矣

  • 唐朝官员收入几何:白居易赋诗说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我对当代中国诗坛十分陌生,读诗很少,有点孤陋寡闻,还没有见过任何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以诗歌的形式,写他的月工资收入。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这位大诗人,居然有本事能够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入进账,或津津有味,或斤斤计较,或有零有整,或多寡不均,吟哦出来,这真是开中国诗人先河之创举。洪迈的《容斋随笔》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