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哲宗孟皇后两废三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哲宗孟皇后两废三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3/12/25 3:03:53

宋哲宗即位几年以后,高太皇太后和向皇太后就考虑怎样给他选一个理想的皇后。太皇太后命有关的人选出了出身高门、聪慧貌美的少女一百多人,让他们进宫,仔细观察,以备选拔。其中的孟氏端庄典雅,性情温顺,容貌更是出众,很得高、向二后的欢心。元祐七年(1092),高太皇太后同向皇太后商量要为哲宗册立皇后,一致认为孟氏是理想的人选。当时哲宗十七岁,孟氏16岁。太皇太后晓谕执政大臣说:“孟氏女深明妇道,能够母仪天下,可以正位中宫,册立为皇后。”这年四月,哲宗在文德殿正式立孟氏为皇后。太皇太后看到一对小夫妻和谐美满,很高兴地对哲宗说:“我仔细观察,孟氏德才貌兼备,会成为你的贤内助。能够选择一个贤内助,不是一件小事啊!”可不知为什么,太皇太后又觉得孟氏缺乏福相,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暗暗叹口气说:“这个孟氏很贤淑,可惜福分太薄,以后国家发生变故,很可能由此人受祸呀!”

哲宗后宫有个刘婕妤,姿色秀丽,巧言善语,最会揣摩哲宗的心意,曲意侍奉,终于得到了哲宗的宠爱。后来她在哲宗心中的地位简直要超过孟皇后。刘婕妤仗着哲宗的宠幸,渐渐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孟皇后对人宽厚,倒也不很计较刘氏的失礼。刘氏不知道这是皇后的宽容,反而越来越骄横起来。一次,孟皇后和众妃嫔在一起,别的妃嫔都按顺序侍立在皇后左右,而刘氏却大模大样地背对皇后站立。孟皇后的宫人陈迎儿呵斥刘氏不该对皇后这么不礼貌,她却不予理睬。看到刘氏这个样子,大家都很生气。

有一年冬至节,孟皇后率领众妃嫔去隆祐宫朝谒向太后。她们到的时候,向太后还没有登殿,就在一旁静候。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连后宫的坐椅都分得清清楚楚。刘婕妤看到皇后的椅子装饰得特别讲究,就示意内侍,搬一张皇后的椅子来让她坐。内侍也乐意对她巴结,马上照办。刘婕妤坐了皇后的椅子,左顾右盼,志高气傲。皇后左右的人看了很生气,就想借机出她的洋相。只听有人高喊道:“皇太后出来了!”孟皇后一听,赶快站了起来,众妃嫔也随着起立。站了一会儿,不见太后出来,孟皇后又坐了下来,妃嫔们也都先后坐下。只听咕咚一声,众人扭头一看,刘婕妤跌坐在地上。原来当她起立时,有人悄悄把坐椅撤了下去,她并不知道,坐了个空,引起大家一阵笑声。刘氏跌疼了屁股还不要紧,更重要的是丢人现眼。她又气又羞,实在难忍,愤恨之下,起身回宫去了。她一见哲宗,扑上去就哭了起来,添枝加叶地说是皇后欺负她。哲宗虽然心疼刘氏,一则她的确不该坐皇后的坐椅,二则说皇后欺负她也拿不出实据,只好劝慰一番了事。

内侍郝随是刘婕妤的亲信。他劝慰刘氏道:“那天的事情的确可气,不过请你不要老放在心上。现在圣上还没有儿子,只要你早些生个儿子,皇后的坐椅还不注定是婕妤的吗!”

不久,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病了,多方请医吃药,总不见好。孟皇后有个姐姐,颇通医道。孟皇后召她进宫为福庆公主看病。照方吃药以后,小公主的病依然不好。由于医病心切,这位姨妈便去求了道家的符水带进宫中,让小公主喝。孟皇后一见,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姐姐难道不懂得宫中规矩?行巫求符,大犯宫禁,怎能把符水带进宫来?万一奸人借此拨弄是非,说不定会酿成大祸的!”说着赶快让人把符水藏了起来。等到哲宗进宫,孟皇后把这件事如实奏报了皇上,并命左右取出符水让哲宗看过,当面把符烧了。看到孟皇后这么认真,哲宗反而安慰她说:“急着给公主治病,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可责怪的。”这样孟皇后才放心了。

郝随整天对孟皇后找碴儿生事,想抓住把柄,鼓动皇上废除孟皇后,把刘婕妤立为皇后。朝中宰相章悖,看到刘氏得宠,也极力讨好。以求她在皇上面前为自己说话。不久,发生了孟皇后的养母燕夫人和女尼法端为皇后祷祠祈福的事。郝随得此消息,连忙奏报哲宗,说孟皇后在宫中行巫,说不定要生内变,一定要查清严办。哲宗立即传旨让内侍头领梁从政和皇城司头领苏珪办理。

梁从政和苏珪领旨,就带领卫士,逮捕皇后宫中宦官、宫女近三十人,带回皇城司,逼他们招供。宫人不招,就严刑拷打,惨不忍闻。有的人受不了严刑,屈打成招。难道皇后真的在宫中干这种事吗?哲宗还有怀疑。他派御史董敦逸复核这个案子。董敦逸复审时,看到被逮捕的宦官、宫女个个遍体鳞伤,没有一人能说话,有的只剩下了微弱的一口气儿。他感到此中必有情节,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郝随等人怕董敦逸为这件事翻案,急忙出来威胁。董敦逸知道事关重大,为了自己的官位和身家性命,上奏哲宗说梁从政、苏珪所审属实。在这前后,内有郝随,外有章惇,又在哲宗面前说了孟皇后许多坏话。至于刘婕妤,更在枕边给哲宗吹风。在几方夹攻之下,弄得哲宗是非不辨,于是在绍圣三年(1096)九月,下诏废掉孟皇后,说她为邪言所惑,行巫不规,让她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孟皇后被废以后,不少正直的大臣都在私下议论这样处置不公,对于董敦逸复核时不能主持公道,颇多指责。董敦逸也有些后悔,既然已经发现破绽,而没有认真审查,有失职责,良心上受到谴责。二十天之后,董敦逸上奏哲宗道:“废掉皇后,也许事出有因,但是情有可察。废后诏书下达之日,阴翳满天,是天不愿意废掉皇后;人为之流泪,是人不愿意废掉皇后。臣曾受命复核此案,仓促复奏,恐怕难免有错误,那样将得罪天下后世。请陛下暂时收回成命,再命正直的大臣复核。如果有冤情,宁可因此处罚我,也不能使皇后遭到诬枉。”哲宗看到董敦逸出尔反尔,大为生气,对辅政大臣说:“董敦逸身为谏官,反复无常,不能再让他作御史了。”辅政大臣曾布对哲宗说:“董敦逸的确不像话。但是,陛下命他复核该案,而今却又贬他,那怎样取信于内外呢?”这样哲宗才没有处罚董敦逸。

哲宗长期不见孟皇后,却又有些思念她了。想想册立皇后之初,恩爱情义历历在目。又想到自古废掉皇后的帝王,难免不受后世的指责,何况自己说皇后行巫不规,却没经过司法部门审理,后世又会怎样议论自己呢?想到这里,不由得长叹一声道:“章惇坏了我的名节呀!”

废除孟皇后以后,章惇、郝随等都想把刘婕妤立为皇后。由于哲宗对废后一事感到后悔,章惇、郝随等的愿望一时没能实现。后来刘婕妤果然生了儿子,取名赵茂。哲宗有了子嗣,大喜过望,就在元符二年(1099)九月,立刘氏为皇后。

立刘氏为皇后的诏书刚刚传出,大臣邹浩就上奏哲宗,表示反对。他说:“仁宗的时候,郭皇后和尚美人两人争宠,仁宗既废了郭皇后,又贬斥了尚美人,以示处置公道。到立新皇后时,不在妃嫔中选,而选于高门贵族,以避嫌疑,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陛下轻易废掉孟皇后,又立刘婕妤为皇后,实在于圣德有损!”哲宗答道:“祖宗已有成例,也不独朕一人这样做。真宗皇帝就曾册立刘德妃为皇后。”邹浩又说:“祖宗大德可以效法的多了,陛下不去学习,反而去效法他们的缺点,臣恐怕后世要纷纷指责陛下了!”哲宗一听,勃然变色,但还没有发怒,他手持邹浩的奏疏考虑再三,火气又慢慢压了下来。哲宗想邹浩也是为国家考虑,不必训斥他了。第二天,章惇在哲宗面前说了邹浩许多坏话,请求哲宗不要宽恕。哲宗被章惇的话说得动了心,就罢了邹浩的官。

刘氏被立为皇后,当然十分高兴。乐极生悲,当年闰九月,才两个月的儿子赵茂夭折。祸不单行,第二年正月,哲宗又死去了,当时只有25岁。

哲宗没有子嗣,立谁为新君,成了问题。为了商议这个问题,向太后把辅臣们召进宫中,边哭边说道:“国家不幸,去世的皇上没有儿子,当务之急是赶快议定继位的人选。”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由皇太后作主的。所以辅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说话。只听宰相章悖说:“该立去世皇上的同母弟弟简王赵似!”向太后说:“照理该立神宗的嫡子,可是我没有儿子。”章悖又说:“要论年长,应该立申王赵泌。”向太后说:“申王有病,不能继位,先帝曾说端王有福寿之相,而且仁孝,应该立端王。”章悖竟然反驳太后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看到章悖这么顶撞向太后,曾布忍无可忍,大声训斥道:“章惇敢违抗太后的旨意吗?要听太后的吩咐!”这样章惇才不敢说什么了。

于是立即召端王赵佶入宫。在哲宗的灵柩前面即位,他就是宋徽宗,是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曾布等请求向太后暂时处理军国大事。太后说:“皇上年纪已长,能够处决政事,不必老身再垂帘多事了。”徽宗哭着恳求多时,向太后才答应暂时垂帘听政。徽宗尊哲宗的刘皇后为元符皇后,立自己的夫人王氏为皇后。向太后和徽宗,都觉得孟皇后不该被废,就在这年五月下诏自瑶华宫迎回孟氏,尊她为元祐皇后。

孟氏恢复皇后位,最感不安的当然是元符皇后刘氏的亲信郝随,他极力鼓动辅政大臣蔡京,设法再把孟皇后废掉。正在这时,恰巧有一个地方官名叫冯澥的上疏,论述不该恢复孟氏的后位。这封奏疏一上,许多大臣表示同意。徽宗不得已,只好在崇宁元年(1102)十月,下诏罢免元祐皇后的称号,让她再次出居瑶华宫。就这样,孟氏的皇后位又第二次被废掉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孟后再次被废,以后徽宗、钦宗等皇室被金人掠走时,孟氏能够留了下来。而且15年之后,即建炎元年(1127)五月,又被宋高宗尊为元祐太后。

更多文章

  • 宋朝河北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路,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河北东路: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永静军、破虏军、平戎军;七年(982)置乾宁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河北路,治大名府,以大名府、真定府、澶州、瀛州、沧州、冀州、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贝州、定州、邢州、赵州、相州、怀州、

  • 朱熹用卑劣的手段打击学术对手,才女无辜受酷刑,自己落下了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卑劣,朱熹,污点

    在宋代,若说谁在学术研究功底上深刻、对后人影响较大,那非朱熹莫属了。朱熹集过去儒学之大成,创建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被后人尊奉做官学。在之后的明、清时代,朱熹的学说是科举的考纲,而朱熹本人也被提升到和孔子一般的地位,被称为“朱子”。但是和任何哲学家一样,朱熹活着的时候,他的学术思

  • 毕再遇抗金:以万余人击退了金军二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万余人,二十,毕再遇抗金

    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二月,金国派大将金元钟率二十万大军再一次进犯中原,企图通过优势的兵力掠夺宋朝边陲城池,以此形成掎角包围之势,最终使宋朝俯首称臣。金元钟是金国兵马大师金元术之弟,曾数次随军征战,领教过宋将的厉害,故进军分外的谨慎。他认为大军长驱直入,行军缓慢,贻误战机。为了相互策应,他兵分三

  • 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完颜,皇帝,金国

    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1068-1123),出生于女真族上层贵族家庭。女真族是我国东北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唐末五代时,契丹族崛起于中国北方,并且很快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逐渐为其控制。后来完颜部逐渐发展起来,统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阿骨打继承了父祖的尚武精神,年幼时就练得一身好武

  •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 着名科学家沈括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沈括,王安石,科学家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沈括与王安石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是历史上的奇才。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贡献非常杰出,大家有目共睹。这两个人都是十一世纪后半期的人物,两个人身上有着不同的优点和闪光处。这两个人合作的非常好,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在历史上让,沈括就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或者说是参谋。这两个人的关

  • 历史是不是真的存在过济公其人,作为一个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又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作为一个,又是,济公

    得道高僧应该是什么样的?大部分修为极深的僧人都给人一种慈眉善目、极具涵养、端庄柔和的印象,但在所有的人的记忆里又同时存在一个邋里邋遢、疯疯癫癫、喝酒吃肉、不拘小节的疯和尚济公。那历史上的济公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又是这样一个形象?相传济公是南宋时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济公故事,大都来源于清朝小说家郭小亭根

  • 宋慈的历史影响——世界法医学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法医学,鼻祖

    宋慈是着名法医学家,世界公认的“法医鉴定学”创始人,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洗冤集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着,在中国元、明、清三朝,该书是刑、法官的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比意大利的同类着作要早350多年。格物穷理的治学思想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

  • 张世杰死守涯山:南宋王朝最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张世杰,王朝

    蒙古灭亡金朝之后,就派兵攻打南宋。公元1271年,忽必烈迁都到燕京,改各大都。正式建国号为元,加紧了对南宋的功势。不久,南宋首都临安被元军攻破以后,大将李庭芝、姜才守卫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广东沿海继续抵抗元军,来保卫南宋的天下,他们在两淮、湖南、四川等地同元军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元斗争。南宋有个将领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拓边与开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地区

    熙宁(1068-1077)年间,宋王朝向西开拓,从西南侧背攻击西夏,图谋收复河西走廊,实施伸出宋朝左臂,切断西夏右臂的战略。开拓熙河的成功,势必要收复兰、会州,于是元丰(1078-1085)年间的拓疆,使北宋的军事势力越过马衔山,防线推进到黄河边,与西夏隔河为界。总之,北宋时期,秦陇与西夏关系密切,

  • 宋神宗赵顼简介与神宗变法兴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谜,神宗,简介

    帝王档案赵顼:1068年-1085年在位,英宗赵曙长子,性格柔弱,缺乏韧性。在位18年,任用贤能,实行变法,改革科举,以期富国强兵,但缺乏魄力,刚健不足,变法遭遇保守之臣阻挠。病死,终年38岁,死后葬于永裕陵(今河南巩县西南)。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神宗变法兴国之谜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