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世杰死守涯山:南宋王朝最终灭亡

张世杰死守涯山:南宋王朝最终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3/12/20 3:12:03

蒙古灭亡金朝之后,就派兵攻打南宋。公元1271年,忽必烈迁都到燕京,改各大都。正式建国号为元,加紧了对南宋的功势。不久,南宋首都临安被元军攻破以后,大将李庭芝、姜才守卫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广东沿海继续抵抗元军,来保卫南宋的天下,他们在两淮、湖南、四川等地同元军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元斗争。

南宋有个将领名叫夏贵,投降了元朝。夏贵从前的一个家童,名叫洪福,在他投降时,正在守卫镇巢军(现在的安徽省巢县)。夏贵派人去劝洪福投降,洪福拒绝跟夏贵一块儿投降,还把来劝的人杀了。后来城被攻破,洪福被元军俘虏了,他还痛骂夏贵不忠,要求面向南而死,表明自己没有背叛宋朝。

李庭芝、姜才镇守扬州,元军攻了很久都没有攻下来,就拿来谢太后命令向元朝投降的诏书。李庭芝回答说:“我只知道奉诏守城,从来没听说过要奉诏投降。”后来,谢太后北上经过扬州时,元军又让谢太后命令李庭芝和姜才投降。谢太后下诏说:“现在我和皇帝都已经投降了元军。你还为谁守城呢?”李庭芝不答话,命令士兵放箭,当场射死招降而来的使者,其他人狼狈逃走了。随后,他们又带4万人出城袭击元军,想夺回谢太后和皇帝恭宗。但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没有成功,只好回到扬州城里。

在一次战斗中,元军主帅阿术派人去劝姜才投降,姜才说道:“我宁可死掉,也不做投降的将军!”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又派人招降,李庭芝大怒,把使者杀死,烧掉元世祖的招降诏书,元军见李庭芝、姜才不肯投降,就派大军将扬州团团围住,昼夜功城。由于扬州被围了很长时间,城里的粮食都吃光了,李庭芝和姜才就跟士兵一块儿,煮牛皮等东西充饥,有的士兵杀死自己的儿子充饥。但是,扬州军民仍然不肯投降,继续抵抗元军的进攻。后来,赵昰在福州做了皇帝,命令李庭芝和姜才带兵去保卫福州,当他们走到泰州的时候,又被元军包围。不久李庭芝、姜才被元军俘虏,英勇牺牲。

在湖南潭州(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李芾率军民坚持3个多月。当城被攻破的那一天,他叫来部下沈忠,对他说:“我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今天决心一死,但我的家人也不能当俘虏。你先杀尽我的家人,再杀死我。”沈忠说什么也不愿意,李芾坚决要他照办,沈忠只好哭着答应。于是李芾让家人全部喝醉,让沈忠一一杀死,然后放火烧掉李芾的住所。沈忠办完后,回家杀了妻子,又自杀而死。许多人听说后,也都让全家自杀而死,坚决不投降元朝。

在元朝军队向福州大举进攻的时候,陆秀夫、张世杰见福州守卫不住,就护卫着端宗赵昰和他的弟弟赵昺,逃到一条海船上,沿着海岸往南到了广东。宋端宗从小就在皇宫里娇生惯养,哪里过得了这种艰苦的生活,不久就得了疾病,病死在广东砜州(现在的广东省雷州湾中的一个小岛)。陆秀夫和张世杰又拥立赵昺做皇帝,继续进行抗元斗争。

赵昺做了皇帝以后,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枢密副使,专门掌管军事。不久元军就打到了广东。张世杰和陆秀夫认为砜州是个小岛,就护卫着赵昺来到新会的涯山,在那儿征集粮食,修筑工事,建造兵船,还招兵买马,训练军队。他们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打算的金朝长期战斗,收复失地,恢复宋朝

这时,福建、广东的军民在坚决抵抗元军的进攻。当元军打到兴化时,宋将陈文龙两次杀死元军派来招降的人。部下有人劝他投降,他说:“你们只不过是怕死罢了,却不知道你们一辈子还是免不了一死!”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后来因为叛徒出卖,陈文龙被俘,但他仍然不投降,后来在福州绝食而死。他的母亲也被押到福州,他为儿子为国牺牲而自豪,在临死前说:“我和我的儿子一块儿死去,又有什么怨恨呢!”

南宋军民尽管拼死抵抗,但还是拦不住元军的进攻,元将张弘范率军打到了涯山附近。因为涯山是一个小岛,岛上的一切都得靠大陆和海南岛运送,很不方便。于是,张世杰、陆秀夫等叫人准备了许多船只,供最后撤退时用,张弘范到达涯山之后,派兵封锁海口,切断宋军砍柴、打水的道路,宋军没有水喝,只能吃干粮,实在没有办法,就只有舀海水解渴。海水又咸又苦,喝了之后许多人都病倒了。张世杰带兵去攻打新会,想夺回海口,但大战几天都没有取胜。

公元1279年2月,张弘范猛攻涯山,张世杰战败以后,便和陆秀夫等保护着赵昺和他的母亲杨太妃等,乘船撤退。元军派船来追,把宋军的船队冲散了。陆秀夫不愿意被元军活捉,就含着眼泪,背起小皇帝赵昺,跳进了茫茫的大海。张世杰和杨太妃坐的船,也遇上了飓风,被打沉了,张世杰和杨太妃都被淹死。这样,南宋王朝最后灭亡了。

标签: 南宋张世杰王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拓边与开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地区

    熙宁(1068-1077)年间,宋王朝向西开拓,从西南侧背攻击西夏,图谋收复河西走廊,实施伸出宋朝左臂,切断西夏右臂的战略。开拓熙河的成功,势必要收复兰、会州,于是元丰(1078-1085)年间的拓疆,使北宋的军事势力越过马衔山,防线推进到黄河边,与西夏隔河为界。总之,北宋时期,秦陇与西夏关系密切,

  • 宋神宗赵顼简介与神宗变法兴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谜,神宗,简介

    帝王档案赵顼:1068年-1085年在位,英宗赵曙长子,性格柔弱,缺乏韧性。在位18年,任用贤能,实行变法,改革科举,以期富国强兵,但缺乏魄力,刚健不足,变法遭遇保守之臣阻挠。病死,终年38岁,死后葬于永裕陵(今河南巩县西南)。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神宗变法兴国之谜神宗

  • 宋夏金元时期的甘肃文化:学校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学校,时期,甘肃

    宋夏金元时期,是儒学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儒学理学化的阶段。儒学以崭新的理学形态在中原王朝统治区兴起、发展以至盛行,而与北宋、南宋对峙并存的西夏、金、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接触与往来,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交流。儒学也深受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宠幸,得到传播与发展。地处偏远西北的甘

  • 消灭了宋朝的崖山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山海,消灭了

    南宋被消灭了,元朝统一了全国,蒙古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国家。宋朝和元朝的最后一战,发生在一个名叫崖山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惨烈的战争,看看崖山这个地方是怎样“一战成名”的吧。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赵为何自杀?公元1279年,元朝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宋朝

  • 文天祥的故事:万里奔波一心抗元,忠贞不屈舍身取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里,忠贞,故事

    文天祥年少高中誓学先贤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文仪是一个未登仕途的文人,喜欢读书藏书。生有三男四女,文天祥是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和四个妹妹。文天祥身材高大壮实,肤色洁白,眉清目秀,炯炯有神。少时在孔庙看到乡先贤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塑像

  • 神勇猛将张宪正义附身:不惧酷刑宁死不辱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猛将,神勇,酷刑

    岳飞手下猛将众多,要说到谁最受岳飞信赖和倚重,张宪绝对是一个。岳家军号令严明,从无任何人能无功受禄,所以张宪也是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慢慢崭露头角,受到岳飞的重视的。岳飞讨伐曹成,张宪攻下莫邪关。解除了曹成的包围后,韩顺夫开始放松警惕,只顾饮酒作乐。杨再兴当夜杀进大营,刺死韩顺夫,杀了岳飞弟弟岳翻,张

  • 此人与岳飞同为抗金名将,金兵恐闻其名,死于秦桧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人与,其名,毒酒

    牛皋,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之一,武功高强,擅长骑射技巧,在绍兴三年加入岳家军之后更是在诸多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来岳飞被陷害后,牛皋自然也逃不过秦桧的毒手,在喝下毒酒之后便死去了,而有流传关于牛皋死因的另一个版本竟然是笑死的,这当然只能当作一个笑料看看就好了。牛皋个人简介:牛皋,字伯远,汝州鲁

  • 历史上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六郎最为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门,忠烈,杨家

    杨家将的传说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佘老太君威风凛凛,天波府比皇宫要高出三尺三,穆桂英五十岁还在沙场上叱咤风云。当然,这些都是故事。但是在历史上确实出现了一位抗击辽国和西夏的着名将领金刀老令公杨业,他和他的后代都为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维护北宋安定立下汗马功劳。杨业手持一把长刀,亮闪闪,夺人眼目。他刀

  • 《宋史论稿》十六、漕运与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宋史,漕运

    漕运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即封建王朝通过水运,向其统治中心――京师大规模征送税粮等物资的一种制度。这一现象始于秦代,亡于清末,前后存在了二千年之久,其间统一集权王朝时期,漕运无不兴旺发达,而分裂割据之时,漕运则一蹶不振,可谓与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相始终。诚如晚清政治家康有为所言:“漕运之制,为中

  • 北宋大将王德用有多厉害?未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战阵,有多

    你们知道王德用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宋明道元年,有个军人拿着宋仁宗诏命,找到福州观察使王德用,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正常情况下,皇帝诏命都是由朝廷大臣按程序来办理的,他这个级别的军士根本不可能得到。接到诏命的王德用果然不买账,他说道:“军人的赏罚升降自有军队的制度说话,倘若允许走终南捷径,将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