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后期为何要用番将?

唐朝后期为何要用番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20 19:41:20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是着名王朝,更是一个喜欢任用蕃将的王朝。所谓蕃将就是以突厥、高句丽为代表的“外族”将领。这些蕃将的代表人物安禄山还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极大伤害。然而唐廷在这之后仍旧信任沙陀将领李克用等蕃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唐朝真就不长记性?其实有三点重要原因。

一、蕃将的战斗力极强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用蕃将的朝代,新、旧《唐书》亦专门为突厥蕃将立传。不难发现,唐朝的突厥蕃将大多晓勇善战,战功赫赫,这应该也是唐朝统治者重用突厥蕃将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驰在《唐代蕃将》中提到:“太宗时的武力主要依靠蕃将,太宗以后乃至晚唐,帝国武力之主要部分仍为蕃将,‘更确切的说是蕃将及所统蕃兵。这是因为蕃将“勇决习战”,蕃兵更无府兵及唐后期募兵种种弊端”。

突厥为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战斗能力较强,唐高祖李渊就曾说过:“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胃为常服。”

突厥蕃将一向以晓勇善战着称,唐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突厥蕃将的作战能力,给予入唐突厥蕃将较高的官职、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突厥将领愿意入唐,成为唐朝得力的武将。

二、府兵战斗力崩溃

唐朝初期是使用府兵制的,所谓府兵制就是和花木兰一样,人民自己购买刀剑盔甲去作战,算是义务兵役制的一种,不过这个制度在北魏时期还算不错,然而到了唐朝时期已经崩溃。

唐朝府兵战斗力低下,府兵制度早在唐朝初期就显露出了弊端,到了唐中后期府兵逃亡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唐朝的府兵负担过重,不仅要自备行装、轮番“宿卫”,而且府兵地位低下,战时要脱离土地、背井离乡,这就造成了府兵的反抗、厌战情绪,从而影响府兵的战斗力,形成府兵“人无斗心”、“不堪攻战”的局面。而蕃将蕃兵则不同,他们久经战阵喜欢作战,正好可以弥补府兵的不足。

三.唐朝需要蕃将管理庞大的羁縻领土

众所周知唐朝在北方拥有庞大的羁縻领土,这些土地都需要蕃将的管理,唐太宗贞观四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朝统治者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部,为安抚突厥降户,唐朝统治者任命大批突厥贵族为羁糜府州长官。

刘统在《唐代羁糜府州研究》一书中提到:“羁糜州是唐朝在边疆和边远地区为少数民族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机构”。

唐朝最初建立的羁糜府州就是为了安置被降服的突厥部落,解决归降突厥的善后问题。李大亮在唐朝平定东突厥后,首次提出以羁糜政策安置突厥,经过唐廷内部的激烈讨论,唐太宗最终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户。

总之,唐朝通过设置羁糜府州、委任突厥贵族任羁糜府州长官,使得突厥贵族成为唐朝官员,突厥聚集区成了唐朝的羁糜府州,纳入唐朝管辖。由此不仅解决了唐朝北边边患问题,而且恰好可以利用突厥人为将。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唐廷最终选择了任用蕃将的路线,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一把双刃剑,贞观时期的蕃将带来了唐朝的辉煌,玄宗朝的安禄山等人则带来了开元盛世的毁灭,应该说这都是难以避免的必然结果。

标签: 要用

更多文章

  • 这位天可汗对历史贡献无人能及,可就是儿子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汗

    南北朝时,北齐、北周对立,各送重赂求突厥援助,所以,突厥日益骄横。公元581年,杨坚即位,决定不给突厥礼物,采用分化打击策略应对突厥,突厥怀恨在心,有心想给隋朝一个下马威。于是,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尽起本部兵十余万及所属四可汗兵共四十万人大举侵入长城。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兵深入武威、天水、延安

  • 此女被六位皇帝宠幸:48岁竟征服了33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位奇女子,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历史上有好几名萧姓皇后太后很有名,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其中一位。萧皇后一生经历六次婚姻,每次都嫁给皇帝。第一次婚姻:嫁给隋炀帝萧皇后嫁给杨广时,杨广只是晋王。那时的杨广没像后来那样残暴,加上孝顺且聪明,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这是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仁寿四年,隋

  • 李世民有2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其中1件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下落不明

    唐太宗李世民,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江山,开创一代盛世,堪称千古明君之一。虽然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留下难以磨灭的污点,但对平民百姓而言,李世民上位,并不是一件坏事,因此可说瑕不掩瑜。史书记载,李世民贵为王储,却悍勇绝伦,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手中大羽箭威震四方,给许多人留下了赳赳武夫的形象,其实

  • 揭唐太宗李世民:其制造的四大冤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冤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

  • 唐宪宗李纯独爱青楼歌妓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青楼

    帝王档案李纯:806年-820年在位,顺宗李诵长子,性格刚明果断。宦官逼李诵退位后,立他为帝。在位15年,唐代中后期最有作为、最有闪光点的一位皇帝。在形式上将唐帝国重归一统,历史上称为“中兴之主”。审时度势,一改前朝对藩镇妥协的政策,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惜将军权交给了宦官

  • 唐代都有哪些状元?唐朝状元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状元

    【孙伏伽】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状元。孙伏伽早年在隋朝时考中进士,隋炀帝大业末年任大理寺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下级官吏。隋亡后,入唐做官。曾于武德初年上书高祖,坦言三事:

  • 张巡简介:以不到一万的兵力坚守九月,杀敌十二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兵力

    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至德二年(757),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直到战死。安禄山攻占洛阳以后,当了“大燕皇帝”。派一部分叛军向东面和南路进攻,想要占领江淮地区和江汉地区。这两个

  • 黄巢起义大明宫称帝:昙花一现,7年斗争终是镜花水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黄巢(?-884),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私盐贩出身。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因反对王仙芝接受唐朝招安,与王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五年王仙芝战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起义军南下,经淮南、浙西、浙东,进入福建。王霸二年(8

  • 第二节 汉藩通婚,和睦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睦相处

    唐玄宗开元年间,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由于统治阶级奉行“和亲”政策,上至皇室、贵族,下及平民百姓,多见于文献记载。皇族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通婚,见于记载的有:开元元年(713年)八月,“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我支来求婚。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r

  • 唐朝后宫殿中省的设置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宫

    (一)历史渊源殿中省是一个为皇室生活服务的机构,从其职能的角度看,《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许多职事都可以说是它的前身,如膳夫、掌舍、司服中士、小司徒中大夫、巾车下大夫等,都是分掌天子及其后妃生活的各种官职。“秦置六尚,谓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若今殿中之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