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徵病死,为何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

魏徵病死,为何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3/12/19 6:20:10

在历史上,贞观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裴氏只有小车装载魏徵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魏征死后的遭遇

不久之后,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李世民知道开始怀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后来,李世民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李世民怀疑魏征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

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便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砸毁了自己的“镜子”。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这一举动,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

贞观年间,唐都长安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黎民百姓天天逐魃求雨,就是盼不到一星半点雨水。有一个叫鬼谷子仙师的人算定第二天午时三刻有雨,城内三点,城外七点。掌雨的金角老龙不信,与鬼谷子仙师打赌,他回府打开风雨薄查看,次日果真有雨,簿上写得清清楚楚:辰时布云,巳时行雷,午时下雨,未时雨停。

雨点与鬼谷子仙师所说一点不差。于是私自篡改雨薄,把城内三点改为七点,城外七点改为三点。结果,城内普降暴雨,淹死许多黎民百姓,城外却只落三点,田地依然干旱,禾苗枯死,庄稼颗粒无收。有一个忠臣把这件事奏闻玉帝,玉帝大怒,降旨将金角老龙斩首示众。

金角老龙情知不妙!极为恐俱,立即进宫乞求唐皇李世民保命,李世民念其是开国元勋,恩准免去死罪。第二天李世民设计请执行监斩的魏征丞相进宫下棋,行刑时刻已到,魏征无计脱身,末了,伏案酣睡,梦斩金角老龙。顷刻,血淋淋的龙头滚人皇宫。

关于唐相魏徵(魏玄成)梦中斩龙王的典故,无论民俗传奇、小说、戏剧表现的大概相同;随之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一个话题:门神成了秦叔宝、尉迟恭的原因。古典名着《西游记》与传说中的魏征斩龙故事大致相同。贞观时期,泾河龙王化作一秀士与一卜卦者打赌,为了赢得此赌,在接受玉帝圣旨之后,故意把下雨的时机和雨点数改变了,结果却被发现。

后龙王得卜卦者指点,必须不让“武曲星”魏徵斩龙。便求得李世民帮助。李世民与魏徵同下一盘棋,想稳住魏玄成,岂料魏徵打瞌睡,在梦中还是挥剑斩了龙王。后来鬼魂经常去找唐太宗哭冤。于是贴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画像在宫门外,鬼魂就不去滋扰了。

戏曲《魏徵斩龙》一般表现的是,长安久逢旱灾。玉帝得知,传旨龙王降雨三尺。袁天罡算出应当是在五月初三下大雨,龙王与袁天罡打下人头赌。后又接得玉帝之旨下雨,时间与数量与袁天罡卜卦结果不二。小龙女让龙王改三尺为六尺,谁知百姓遭受水灾。玉帝命令魏玄成斩龙,小龙女求得唐王,要唐王与魏徵博奕拖住他,魏徵不知不觉伏案而睡,在梦中斩了龙王。

这个故事似乎宿命色彩浓厚,其中的寓意大概也不难理解。而关于秦琼和尉迟恭成为门神,禇人获《隋唐演义》大致也是记载李世民为了驱散鬼魂而任用持锏的秦叔宝和持鞭的敬德公为卫士,后成为门神。但是,这里的鬼魂都是在秦王李世民从年轻时率部统一天下、翦灭群雄时大大小小阵亡捐躯的将士们的魂魄,因此也就没有魏徵斩龙王的故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后期为何要用番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要用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是着名王朝,更是一个喜欢任用蕃将的王朝。所谓蕃将就是以突厥、高句丽为代表的“外族”将领。这些蕃将的代表人物安禄山还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极大伤害。然而唐廷在这之后仍旧信任沙陀将领李克用等蕃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唐朝真就不长记性?其实有三点重要

  • 这位天可汗对历史贡献无人能及,可就是儿子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汗

    南北朝时,北齐、北周对立,各送重赂求突厥援助,所以,突厥日益骄横。公元581年,杨坚即位,决定不给突厥礼物,采用分化打击策略应对突厥,突厥怀恨在心,有心想给隋朝一个下马威。于是,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尽起本部兵十余万及所属四可汗兵共四十万人大举侵入长城。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兵深入武威、天水、延安

  • 此女被六位皇帝宠幸:48岁竟征服了33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位奇女子,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历史上有好几名萧姓皇后太后很有名,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其中一位。萧皇后一生经历六次婚姻,每次都嫁给皇帝。第一次婚姻:嫁给隋炀帝萧皇后嫁给杨广时,杨广只是晋王。那时的杨广没像后来那样残暴,加上孝顺且聪明,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这是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仁寿四年,隋

  • 李世民有2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其中1件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下落不明

    唐太宗李世民,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江山,开创一代盛世,堪称千古明君之一。虽然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留下难以磨灭的污点,但对平民百姓而言,李世民上位,并不是一件坏事,因此可说瑕不掩瑜。史书记载,李世民贵为王储,却悍勇绝伦,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手中大羽箭威震四方,给许多人留下了赳赳武夫的形象,其实

  • 揭唐太宗李世民:其制造的四大冤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冤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

  • 唐宪宗李纯独爱青楼歌妓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青楼

    帝王档案李纯:806年-820年在位,顺宗李诵长子,性格刚明果断。宦官逼李诵退位后,立他为帝。在位15年,唐代中后期最有作为、最有闪光点的一位皇帝。在形式上将唐帝国重归一统,历史上称为“中兴之主”。审时度势,一改前朝对藩镇妥协的政策,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惜将军权交给了宦官

  • 唐代都有哪些状元?唐朝状元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状元

    【孙伏伽】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状元。孙伏伽早年在隋朝时考中进士,隋炀帝大业末年任大理寺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下级官吏。隋亡后,入唐做官。曾于武德初年上书高祖,坦言三事:

  • 张巡简介:以不到一万的兵力坚守九月,杀敌十二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兵力

    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至德二年(757),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直到战死。安禄山攻占洛阳以后,当了“大燕皇帝”。派一部分叛军向东面和南路进攻,想要占领江淮地区和江汉地区。这两个

  • 黄巢起义大明宫称帝:昙花一现,7年斗争终是镜花水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黄巢(?-884),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私盐贩出身。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因反对王仙芝接受唐朝招安,与王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五年王仙芝战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起义军南下,经淮南、浙西、浙东,进入福建。王霸二年(8

  • 第二节 汉藩通婚,和睦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睦相处

    唐玄宗开元年间,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由于统治阶级奉行“和亲”政策,上至皇室、贵族,下及平民百姓,多见于文献记载。皇族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通婚,见于记载的有:开元元年(713年)八月,“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我支来求婚。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