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宗李昂大事年表,文宗李昂一生概述

文宗李昂大事年表,文宗李昂一生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99 更新时间:2023/12/25 12:46:36

文宗李昂

(公元809年~公元840年)

在位时间:公元826年~公元840年

曾用年号:宝历、太和、开成

谥号:元圣昭献皇帝

庙号:文宗

安葬地:章陵

公元809年,唐穆宗第二子李昂出生,原名李涵。

公元826年,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李昂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持下,即位为帝,是为唐文宗

公元818年,横海留后李同捷叛乱。

公元831年,卢龙节度使发动兵变。

公元835年,朝廷大臣与宦官斗争白热化,发生“甘露之变”,宦官集团掌握朝政大权。

公元840年,唐文宗在宦官擅权的阴影中抑郁而死,享年32岁。

唐文宗李昂性格太过宽柔,缺乏政治家的坚毅与果断,虽曾有心治国,无奈面对国政不敢果断决定,致使唐王朝在他统治时期,宦官与大臣之间,大臣与大臣之间的党争日益频繁,到后来竞酿成宦官与大臣夺权的“甘露之变”,自己也被取胜的宦官所控制,成为彻头彻尾的傀儡皇帝。对李昂来说,当这个皇帝太勉为其难了。

唐文宗李昂是在宦官的迎立下即位称帝的,因而对宦官不免有感恩之情。即位之初,还曾去佞幸,出宫人,放鹰犬,裁冗官,省教坊乐工,停贡奇巧珍玩,去奢从俭,励精图治,但过不了多久,其优柔寡断的性格就暴露无遗。

唐文宗不光性格柔弱,而且还非常贪财,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王播在任期间大肆搜刮民财,到任满还京之时,给唐文宗送去银碗数千只,坟绢数万匹,就成为宰相。其他奸佞小人见了,纷纷效仿,从此以后,唐文宗身边的奸佞之人越来越多,而正直之人往往不得重用。

唐文宗不仅对大臣和宦官柔弱不堪,对盘踞地方的藩镇割据势力也加以姑息,使得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公元828年冬天,横海留后李同捷发动叛乱,随后被平定。唐文宗丈将殷佰封为横海军节度使,还把齐州拔归横海军,使得新的威胁重又产生。

公元831年,卢龙副兵马使杨志诚煽动士卒驱逐卢龙节度使李载义,然后杀死莫州刺史张庆初,唐文宗不但不给予处罚,反而接受宰相牛僧孺的建议,封杨志诚为卢龙节度使,后又命为右仆射,杨志诚骄侈淫暴,酿成众怒,结果为手下将士赶跑,另推部将朱元忠主持军务。唐文宗又封朱元忠为卢龙节度使。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死后,军士拥立他的儿子王元逵为留后,唐文宗也加以承认,并将长寿安公主下嫁给王元逵。文宗对藩镇的姑息,真可谓是“大度能容”。

面对宦官的专权以及吏治的无能,丈宗想培植亲信,任命干臣,于是将李德裕宋申锡等人提拔上来,作为自己的心腹。结果李德裕被排挤出朝廷,到地方上去任职,而宋申锡的命运更为悲惨,他与唐文宗谋划除去宦官,结果事情泄漏,被宦官王守澄设计,诬陷宋申锡密谋立唐文宗之弟、漳王李凑为帝。结果宋申锡被贬为开州司马,并病死在贬所。

后来,唐文宗又找到李训和郑注,委托他们两人进行清除宦官势力的行动。李训、郑注势力虽小,却巧妙利用宦官集团中的内部矛盾,步步得手,进展十分顺利。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借助宦官中势力最大的王守澄的力量,把韦元素、杨承和王践言三个权阉驱逐到外地当监军,不久又将三人处死。接着,李训和郑注为给王守澄树立一个对立面,又劝唐文宗将王守澄的原神策军中尉的职衔移封给宦官仇士良,夺了王守澄的实权,然后以唐文宗的名义,用毒酒逼死王守澄,又借追查宪宗被害的事件,杖杀了在外地当监军的宦官陈弘志。

杀掉势力最大的王守澄之后,李训和郑注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并定下一举消灭宦官集团的计划,但正是他们为消灭王守澄而树立的仇士良反过头来,将其消灭。公元83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大会群臣。这时,按事先布置好的顺序,禁宫将领韩约前来奏报说:“昨天夜里天降甘露,在左金吾厅事后。”唐文宗遂前往含元殿,并命李训前去查看。李训去了半晌,回来说:“甘露未必是真的,不可马上宣布。”于是唐丈宗又派宦官首领仇土良带领宦官再去复验。仇土良等人到了左金吾厅后,只见领他们前去的韩约神色紧张,不禁心中起疑,此时恰有一阵风吹来,仇土良见幕布后面埋伏着士兵,不禁大吃一惊,赶紧叫所有宦官跑回含元殿。李训看见宦官们回来。明白事情已经败露,急忙命令殿下侍卫上来保驾,宦官和侍卫就在殿中厮打起来,宦官被打死许多人,李训也被宦官打倒在地。仇士良趁乱与几个宦官挟持着唐丈宗逃进了宣政殿,紧闭宫门。李训见大势已去,遂化装逃跑。大臣们吓得慌忙走散。

接着,仇士良便以唐文宗的名义下令四处捕杀参与人员。李训、韩约、舒元舆等都被抓住处死。未参与事变的宰相王涯也被严刑拷打,然后杀害,官吏士卒被杀的有600多人,郑注在凤翔也被监军宦官杀害。这次事变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唐丈宗彻底成为仇士良等宦官的傀儡,宦官们气焰嚣张,专横跋扈,对皇帝进行威胁,对大臣们肆意凌辱,朝廷中竟成了这帮阉货的天下。直到公元836年,方有地方节度使罗列仇士良等人的罪状,仇士良害怕地方节度使,这才有所收敛。朝中的大臣方才开始行使一些职权。

这时的唐丈宗,只能受宦官的摆布,虽有满心怨恨,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有一次,唐文宗问学士周墀道:“朕可比前代何人?”周墀拍马屁地奉承道:“陛下是当代贤君,可比古代的舜。”唐文宗笑了笑,叹口气说:“朕和汉献帝相比还差不多?汉献帝不过是受制于强藩,而朕却为家奴所制,恐怕还不如他呢?”

公元840年,唐文宗在郁闷中死去。

标签: 文宗

更多文章

  • 【唐朝·李商隐】隐晦诗歌留下无限遐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晦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着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

  • 3、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可汗

    “可汗”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首领的称号,相当于中原地区的皇帝。“天可汗”作为一种称号,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这与唐初李世民君臣励精图治的文治武功密切相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东突厥颉利可汗乘此机会亲率十万大军,

  • 大唐探秘: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堪称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唐

    话说,在我们中国古代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唐皇帝李世民作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曾经受到过万人的景仰,甚至,有很多人还将他称为“千古一帝”。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老吕就带大家去一探究竟。首先,我们先共同回首一下李世民其人。他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祖籍是陇西成纪,系唐高祖李渊

  • 李世民与康熙皇帝究竟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长城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一个皇帝

  • 血统决定审美 唐朝以“丰肥浓丽”为美人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血统

    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从史书中对的描写

  • 大唐的玄武门之变是李渊偏心不立李世民而起的政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唐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

  • 李世民留下1件护国之宝保大唐江山,却让唐玄宗吃尽苦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杰出帝王中的代表人物。李世民的不仅文治武功旷古绝今,他还有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长处,胸襟似海,任人唯贤。李世民之所以身经百战所向克捷,创立贞观盛世,与他的这个长处密不可分。无论打天下还是治理国家,用人都堪称第一要务。李世民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以他的博大胸怀,广揽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使得

  • 揭秘李元吉妻子竟与自己的哥哥李世民有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自己的

    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般最小的孩子时最受宠爱的,但是李元吉却不受父母待见,原因就是他一出生就天生皮肤黝黑,面目凶煞,父母见到他这个模样非常惊讶,从此就对他非常厌恶。这个李元吉不仅长得很不好看,而且为人阴险狡诈、非常凶残,而且还沉溺女色,经常做出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竟连弟妹都不放过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不

    李世民是古代公认的好皇帝,但晚年的李世民也是抵不住诱惑,慢慢的变坏了,对性的渴望也慢慢的暴露无遗,就连自己的弟妹都没有放过,怪不得武则天晚年生活会变的糜烂不堪,下面小编带你看。醇酒妇人温柔乡――这些人生庸常的快乐,是历史伟人极少幸免的缺憾。李世民晚年,暴露出了形形色色的动物性,尤其对少女、美色贪得无

  • 唐朝荒唐事:李世民霸占嫂子 李隆基迎娶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儿媳

    坊间流传一句话:“臭汉、脏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对汉唐以来的几个主要封建王朝进行了非常妥切的形容。大唐盛世,为何被人称为“脏”呢?这里有几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贤明皇帝和有为之君。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不过,人都是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