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高宗李治

4、高宗李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4/1/14 19:25:45

唐高宗李治(628~683),是太宗第九子,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二年六月生,贞观五年封晋王。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废,十六岁的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上朝听政,常让李治在旁,学习处理军政事务,有时太宗让李治处理。可见太宗悉心培养李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屡屡因事教导李治。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六月初一,22岁的李治即皇帝位,是为高宗。高宗时频改年号,先后有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等年号。

高宗即位不久,为避太宗名讳,改民部为户部。加封力保自己为太子、并辅佐自己的舅父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职权极大。

高宗永徽(650~655)年间继续贞观之政,人们认为永徽之政有贞观遗风。这与高宗在太宗身边学习,耳濡目染有关,亦与长期跟随太宗的长孙无忌有关。

永徽三年底发生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夫妇、巴陵公主与柴令武夫妇、薛万彻、荆王李元景等谋反案。长孙无忌主审,因太宗曾说“吴王李恪英果类吾”,有立为太子之意,所以,长孙无忌想借故杀之。房遗爱知长孙无忌之意,诬言李恪同谋。四年二月,斩房、柴、薛三人,赐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自尽。十月,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女子陈硕贞举兵反,自称文佳皇帝,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称帝的妇女,不久被镇压。

永徽年间又一大事是唐太宗的才人武氏被高宗接回宫。唐制,皇帝死后,未生子女的嫔妃就进尼庵,为皇帝乞冥福。武氏在宫中时与太子李治相好,在太宗忌日,高宗去感业寺,见到为尼的武氏,十分感动。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氏回宫,以夺萧妃之宠。不意高宗宠爱武氏,竟于永徽六年,力排众议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关于武氏,在述高宗皇后武则天时有专章,这里不赘述了。

武氏开始对高宗奉顺,当皇后以后作威作福,高宗为其掣肘,便想借武氏为厌胜之术(迷信活动),废武氏,武氏向高宗申说,高宗柔弱,见武氏之后,又羞宿不忍废她。此后高宗上朝,武氏垂帘在后,参与朝政,时称“二圣”。麟德元年直至高宗去世,是“二圣”政治时期。二圣政治时期,又分两个阶段,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氏称“天后”,及武氏建言十二事,以此为界,此前二圣政治以高宗为主,以后,高宗身体不好,武氏预政更多。

高宗时积太宗之余威,加上高宗与众将的经营,武功亦显赫。

显庆二年(657),苏定方率回纥等兵大破西突厥,擒其沙钵罗可汗。唐分西突厥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龙朔二年(662),契苾何力薛仁贵等大败铁勒诸部基础上,安抚铁勒九姓,他恩威并施,铁勒九姓归附唐朝

第二年,苏定方、刘仁轨等大败百济及倭兵,平定百济。总章元年(668),李?等平定高丽,分高丽五部、176城、69万余户,为九都督府、42州、100县,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都护,统兵2万镇守。

这时吐蕃兴起,军事力量强大,不断向东、向西、向南扩张势力。调露二年(680)七月前后,吐蕃尽据诸羌之地,攻占唐的龟兹、疏勒等安西四镇。

高宗时期政治上的主要举措是:官名的几次变动,意义不大;永徽四年(653),长孙无忌等对唐律进行义疏成书,即《唐律疏议》;显庆三年(658)修新礼成;显庆四年,改太宗时修的《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后家族为第一等,其余按官品高下排序,大大压抑和打击了旧士族;反对立武氏为后的长孙无忌等大臣,先后被贬、遭杀;乾封元年(666),高宗、武后泰山封禅;仪凤元年(676),开始派五品以上清正官为使,在桂州(广西部分地区)、广州(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交州(至今越南河内一带)、黔州(治所今四川彭水)进行铨选,开创了“南选”制度。

高宗有八子,后宫刘氏生李忠,永徽三年七月立为皇太子。六年,武氏为皇后。显庆元年(656),李忠废为梁王。麟德元年(664),武氏使许敬宗诬其谋反,赐死。

高宗与武后生有四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弘在麟德元年被立为皇太子,上元元年(674)死,《新唐书》认为被其母毒死,《资治通鉴》则记“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司马光认为其事难明,故“疑以传疑”,《旧唐书》只说其死,未道原因。李弘死后,高宗谥为“孝敬皇帝”。李贤在哥哥死后立为皇太子,并受命监国,他办事能力强,处理合宜,为人们所称道,高宗也下诏表扬。李贤招集当时学者注范晔《后汉书》,高宗予以奖励。但他失爱于母后,母子之间嫌疑日增,被人告发。调露二年(680),被废为庶人。开耀元年(681)十一月,迁于巴州。文明元年(684)三月,为酷吏丘神?逼迫自杀。《旧唐书》、《新唐书》均认为是武后命丘杀李贤,《资治通鉴》虽未明言,亦有其意,说“太后乃归罪于神?”。高宗与武后的三子李显,即唐中宗,四子李旦,即唐睿宗,均有专章,此不赘述。

后宫郑氏所生李孝,封许王,早夭。杨氏所生李上金,封杞王,高宗死后,武承嗣让酷吏周兴诬其谋反,下狱,自缢而死。萧淑妃所生李素节,开始封雍王,多次改封,后为许王。与李上金一起被诬,在龙门驿被缢杀。高宗非武氏所生诸子,无一善终。

高宗晚年,频与吐蕃发生战争,耗资疲兵;高宗与武后生活奢侈,不时巡游,又多处修造宫殿(宿羽宫、高山宫、上阳宫、紫桂宫、万泉宫等),劳民伤财。这就使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仪凤二年(677),河南、河北旱;永隆元年(680)河南、河北诸州大水,洛阳饥;二年,河南、河北又大水,饥民逃荒江、淮以南;永淳元年(682),关中旱,饥馑,米斗三百钱,高宗从西京至东都,随从有饿死者,而道路“多草窃”,可见京畿社会治安问题严重。高宗到东都,五月,东都霖雨,洛水泛滥,溺民居千余。而关中先水灾,后旱灾、蝗灾,继之以疫疾,米斗四百钱。两京间死者遍于道路,以至“人相食”。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唐高宗、武后还要遍封五岳,七月,便为封嵩山作准备,监察御史李善感进谏,高宗、武后不纳。永淳三年四月,绥州(治所今陕西绥德)爆发白铁余起兵,占城称帝,杀官吏,虽被镇压,却震动不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黄巢简介与评价:简述起义领袖黄巢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巢

    黄巢(?~884)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唐懿宗咸通(860~873)末至僖宗乾符(874~879)初,连岁凶荒,黄河以南尤其严重。农民起义纷纷爆发。乾符二年(875)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

  • 唐朝第一权臣,是他促成了玄武门之变,下场却十分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权臣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在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乃是着名的赵国公长孙无忌。然而使我不解的是在贞观年间历任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等要职的长孙无忌最后的下场却极为凄惨

  • 揭秘唐朝李世民三兄弟中谁的心机是最深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谁的

    亲们都知道唐朝开国的三位小伙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位可谓各有特色,李建成温和,李世民老成,李元吉霸气。但他们中最才是真正的大忽悠呢?我们介绍一下两起比较奇怪的事情。一件是杨文干事件。这个事件很简单,李建成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突然要造反,趁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的时候起兵。李建成为了共襄盛

  • 揭秘历史上太上皇“另类”际遇 不看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上皇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命事业。幸运的是,七年之后,革命彻底成功,刘邦摇身

  • 【唐朝?吴道子】光耀画坛之上的一代画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画坛

    吴道子(680-759年),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847年)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

  • 李萼颜真卿联盟合作解燃眉之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燃眉之急

    在多方对立势力共存的情况下,这时就要考虑自己的立场,联合多方孤立一方往往有助于打破僵持的局面,改变现有的实力对比。不联盟就可能被孤立。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唐肆虐华北。颜真卿举兵抗击,把义军队伍集中起来,正准备训练时,清河人李萼代表本郡前来借兵。他对颜真卿说:“您首先倡导大义,号召大家来

  • 7、回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回纥是唐代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今维吾尔族人的祖先,在汉文史籍中有着不同的译称。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纪》登国五年(390)春三月的记载,作“袁纥”。《隋书·铁勒传》作“韦纥”。唐代称“回纥&r

  • 第四节 音乐舞蹈,美术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音乐舞蹈

    唐朝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音乐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唐王朝的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得庸代音乐舞蹈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成就,从而使唐朝音乐舞蹈成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高峰。从音乐体式上看,唐朝最为重要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歌舞大曲。大曲一般由散序、中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第十五章 读《鬼谷子》的阿布思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鬼谷子

    ——成德复叛始末长庆元年二月,宰相萧俛、段文昌共同向天子李宥(唐穆宗)进献所谓太平之策。他们“请密诏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也就说,长安要天下藩镇以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削减兵员,最终达到削弱藩镇的目的。孤立地看,长庆销兵没有什么不妥的。在万马奔腾的元和时代,割据一方的英雄们纷纷跪倒

  • 中宗李显的故事:一朝被废两次为帝,皇后干政被毒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两次

    中宗李显(公元656年~公元710年)在位时间: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公元705年~公元710年曾用年号:神龙、景龙谥号:无庙号:中宗安葬地:不详公元656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出生。公元680年,继长兄李弘被杀之后,李贤又被废为庶人,李显因而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