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音乐舞蹈,美术雕塑

第四节 音乐舞蹈,美术雕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20 5:37:44

唐朝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音乐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唐王朝的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得庸代音乐舞蹈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成就,从而使唐朝音乐舞蹈成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高峰。

从音乐体式上看,唐朝最为重要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歌舞大曲。大曲一般由散序、中序和曲破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可分成若干段落。散序为乐器演奏部分,节奏自由。中序以歌唱为主,用器乐伴奏,节奏较慢,中序亦称“歌头”。曲破亦称“舞遍”,以舞为主,用器乐伴奏,节奏渐快。歌唱部分大多为抒情段落,人破后舞蹈渐趋高潮,结尾或炽烈激扬,或悠雅飘逸。有一部分大曲又称“法曲”,曲调大多典雅清悠,接受了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的一些影响。唐玄宗死后不久,崔令钦撰写成《教坊记》,记载大曲曲名46个,其中有些曲名是以地名命名的。例如《凉州》、《伊州》、《甘州》、《龟兹乐》等。《霓裳》是唐朝最负盛名的歌舞大曲。全称为《霓裳羽衣舞》,又从曲作的角度称《霓裳羽衣曲》。这部法曲淡丽典雅,有清乐风格,乐舞宛转飘逸,表现了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天宝四年,唐玄宗册立杨太真为贵妃,曾表演《霓裳》。刘禹锔的诗作曾写道:“开元天子万事足,睢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据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及自注,可知《霓裳》的散序6段,器乐演奏,不歌不舞;中序18段,亦名拍序,且歇且舞;曲破12段,节奏急促,有舞而可能无歌。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舟中》有“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可见,这一清雅的大型法曲是很长的。

唐朝文人的诗(特别是精致绝句)词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在当时是人乐歌唱的。因而唐朝诗乐、词乐的音乐基础是民间曲子。唐朝流传最广、绵延最久的诗乐是《渭城曲》。该曲的诗作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由于诗句有三次叠唱,又称《阳关三叠》。白居易《南园试小乐》有“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诗句,可知《渭城曲》的节奏是相当缓慢的。在人乐的唐人诗歌中,绝句因其短小精炼,更多地被当时人人乐歌唱,故后世有人称唐人绝句为“唐朝乐府”。

唐朝僧人说唱佛经故事以及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底本称“变文”,变文大多是散文与韵文相间。散文部分由说唱人讲说,韵文部分由说唱人歌唱。这种散韵说唱的结构与形式,实际上开创了后世说唱艺术典型结构的先河,后代戏曲中的“道白”与演唱,可上溯到变文说唱。由于变文说唱艺术的对象是广大下层民众,因而变文的音乐不仅借助于民间曲调,而且受外来音乐影响较大。《宋高僧传》卷二五记载唐朝僧人少康说:“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密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此即《广弘明集·滞惑解》所说的“设乐以诱愚小,俳优以招远会”。说唱音乐的题材内容为宗教性(宗教故事)和世俗性(历史故事与民间故事)两大类,这种情况,从北宋至明清一直如此。

据《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的《音乐志》、《礼乐志》记载,隋唐时期的乐器种类很多,有笙、排箫、笛、篪、筚篥、埙、贝、琴、瑟、筑、筝、卧箜篌、竖箜篌、秦琵琶、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编钟、编磬、铜钹、腰鼓、节鼓、檐鼓以及其他五种鼓。上述乐器中,有中原传统乐器,也有许多外来乐器。

同唐朝音乐纷繁绚丽的盛况相联系的,是唐朝着名乐器演奏家辈出,有如璀璨群星。宋人朱长文《琴史》卷四记载隋唐琴师,有29人之多。盛唐开元年间的着名琴师,有陇西人董庭兰。他琴艺超群,擅长琴坛盛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颇受与他交往的诗人称赞:“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玩昧李颀诗句,宛如亲见当年董庭兰俯首低眉、潜心抚琴,聆听他那悠扬婉转、令百兽起舞、天地动容、山谷回应的美妙琴声。除琴师外,唐朝的各种乐器如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箜篌、笙、笛、筚集、方响、羯鼓等,都分别有诸多着名演奏家留名于后世。有些演奏家又是作曲家,如擅长曲项琵琶的段善本、擅长箜篌的张徽、擅长羯鼓的唐玄宗李隆基等。

来自西域的音乐和乐器(特别是曲项琵琶和筚篥)与中原音乐和乐器的融台,对后世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演奏有着深远的影响。唐朝乐队独奏、重奏、合奏的体制,也是同这一实际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清商乐、西凉乐、龟兹乐演奏时所用乐器来看,中原传统音乐清商乐中所使用的中原传统乐器篪、埙、琴、瑟、筑、秦琵琶等,在西凉乐中未被采用。作为西域音乐的典型代表龟兹乐,所使用的重要乐器有筚篥类、竖箜篌、五弦琵琶以及贝、铜钹、腰鼓、齐鼓、檐鼓等9种鼓类。作为兼有西域音乐和中原音乐特点的西凉乐,既采用了中原传统乐器卧箜篌、编钟、编磬等,也采用了西域乐器中的曲项与五弦琵琶、腰鼓、齐鼓、檐鼓等。从清商乐、龟兹乐和西凉乐所使用的不同种类乐器来看,这种不同的乐器构成,大体上代表了唐朝中原传统乐队、西域乐队和中原与西域混合型乐队等三种不同的乐队体制。清商乐、龟兹乐和西凉乐所共同使用的乐器,除来自西域的曲项琵琶外,还有中原传统乐器笙、排箫、笛类、筝类。这种情况表明,唐朝中原汉族音乐和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外国音乐的交流和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唐朝开元年间舞蹈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巧高超,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就舞蹈的形式而言,既有单双人的小型演舞蹈,又有大型的表演舞蹈;既有宫廷舞与四方乐舞,而宫廷乐舞又有《坐部伎》与《立部伎》之分;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舞蹈之中,既有节日歌舞与风俗歌舞,又有民间艺人的歌舞献艺与皇室贵族的自舞之风,还有民间祭祀与寺院舞蹈。唐朝舞蹈在服饰、化妆、演出场地等方面都颇为讲究,文艺界人才辈出,舞蹈技巧精湛,舞蹈编导造诣高深,同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舞谱记录和大量壁画等。在唐朝的单双人小型表演性舞蹈中,可按照风格特点区分为“健舞”与“软舞”两部品类。这两部品类的小型表演性舞蹈,曾广泛流传在唐朝的宫廷、贵族士大夫家中和民间。“健舞”以其动作雄豪刚健、节奏明快而间有舒缓段落而得名,“软舞”的动作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而含有节奏明快的舞段。崔令钦作于天宝年间记述开元年间教坊制度的《教坊记》和成书于晚唐时期的《乐府杂录》曾分别列举当时的“健舞”与“软舞”节目,除《柘枝》哮相同外,其余则全不相同。从所列舞名来看,中外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占有很大的比例。

标签: 音乐舞蹈

更多文章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第十五章 读《鬼谷子》的阿布思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鬼谷子

    ——成德复叛始末长庆元年二月,宰相萧俛、段文昌共同向天子李宥(唐穆宗)进献所谓太平之策。他们“请密诏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也就说,长安要天下藩镇以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削减兵员,最终达到削弱藩镇的目的。孤立地看,长庆销兵没有什么不妥的。在万马奔腾的元和时代,割据一方的英雄们纷纷跪倒

  • 中宗李显的故事:一朝被废两次为帝,皇后干政被毒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两次

    中宗李显(公元656年~公元710年)在位时间: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公元705年~公元710年曾用年号:神龙、景龙谥号:无庙号:中宗安葬地:不详公元656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出生。公元680年,继长兄李弘被杀之后,李贤又被废为庶人,李显因而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唐高

  • 唐代奇葩太子,中风瘫痪在床,皇上驾崩后,他立即站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奇葩

    唐代的那时候,有那么一名皇太子,他当上26年的储君,总算即位了,却在宦官的迫使下,迫不得已将帝位发送给大儿子,变成太上皇,只是当上8个月的皇上。他就是说唐顺宗李诵。古代,那趾高气昂的帝位填满了致命的诱惑,是多少人以便它前仆后继,这些皇家子弟们,以便能坐上去龙椅,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愿为与亲弟兄刀兵相向

  • 李世民病榻前武则天和李治都干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些什么

    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抨击武则天说:“入门见妒,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诚然,武则天不但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盛世女皇,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工谗善媚工夫也堪称举世罕见。否则,刻板老实,甚至还有一点懦弱的唐高宗李治也不会冒天下之不韪,子娶父妻,立武则天为皇后。那么,武则天是用什么手段征服了李治

  • 论“大清第一炒作高手”是怎样自抬身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是怎样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炒作无处不在。实际上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古人也是非常注重炒作的,唐代杜甫,他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炒作高手。他这一生多次为李白写诗数十首,以表示自己和名人非一般的关系,然而李白却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风

  • 唐朝奇事:公主做了一个梦就死了,官方称她是用了不该用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死了

    在唐代,一位郡主生了怪病而死,结果皇上把怨恨撒在二十几位就医的御医手上,最终这群御医全被砍头,她们的亲人也因而而死。被祸害的不仅是御医们,也有朝庙堂为御医求情的大臣们,皇上一怒之下,贬的贬,杀的杀,居然超过了百余之多。那位宠女入魔的皇上就是说唐懿宗李凗,那位生病而亡的郡主就是说同昌公主。唐懿宗还没有

  • 魏徵病死,为何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在历史上,贞观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

  • 唐朝后期为何要用番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要用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是着名王朝,更是一个喜欢任用蕃将的王朝。所谓蕃将就是以突厥、高句丽为代表的“外族”将领。这些蕃将的代表人物安禄山还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极大伤害。然而唐廷在这之后仍旧信任沙陀将领李克用等蕃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唐朝真就不长记性?其实有三点重要

  • 这位天可汗对历史贡献无人能及,可就是儿子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汗

    南北朝时,北齐、北周对立,各送重赂求突厥援助,所以,突厥日益骄横。公元581年,杨坚即位,决定不给突厥礼物,采用分化打击策略应对突厥,突厥怀恨在心,有心想给隋朝一个下马威。于是,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尽起本部兵十余万及所属四可汗兵共四十万人大举侵入长城。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兵深入武威、天水、延安

  • 此女被六位皇帝宠幸:48岁竟征服了33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位奇女子,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历史上有好几名萧姓皇后太后很有名,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其中一位。萧皇后一生经历六次婚姻,每次都嫁给皇帝。第一次婚姻:嫁给隋炀帝萧皇后嫁给杨广时,杨广只是晋王。那时的杨广没像后来那样残暴,加上孝顺且聪明,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这是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仁寿四年,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