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文宗李昂感叹: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

唐文宗李昂感叹: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3/12/14 5:26:07

唐文宗李昂

宦官拥立

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宦官刘克明杀死敬宗李湛,并假冒敬宗遗诏让敬宗之叔绛李悟代理监国,并试图借此专权,引起宦官王守澄的扑杀。王守澄联手中尉梁守谦等人组织神策军讨伐刘克明。很快,刘克明就遭诛杀,李悟亦死于乱军厮杀之中。

在讨伐刘克明和苏佐明的同时,宦官王守澄等人秘密将江王李涵迎入皇宫,准备拥立他做皇帝。由于敬宗在临死前没有留下由谁来继承皇位的遗诏,那么怎样才能把李涵名正言顺地扶上皇位?翰林学士韦处厚给王守澄出了个主意:先假江王名义宣布宫廷叛乱平定,这样就可以把平定叛乱的功劳放在江王身上,再借太皇太后名义颁布册文,指定江王为皇位继承人。王守澄听从韦处厚的建议,扶江王李涵登上皇位,改名李昂,史称唐文宗。

文宗即位后,可不像他前面的几位皇帝,或荒废朝政,或沉溺金丹之术。他看到宦官权臣对国家的祸害,认识到只有铲除官宦才可能稳固皇位、重振唐室。因此,文宗即位之初表面上对宦官恩宠有加,封拥戴有功的王守澄为骠骑大将军,但暗地里却在养育羽翼,意图铲除官宦。

聪明反被聪明误

宦官王守澄看到,登上帝位的文宗完全不像他前面的几位皇帝。文宗不仅注重节俭,还积极革除朝廷上下盛行的奢靡之风。而且,文宗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他规定每逢单日上朝,双日则留给朝臣去处理落实,并自始坚持。上朝时,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政策的具体落实,文宗都认真地和朝臣们商议。每当有地方遇到天灾,文宗都会主动减少膳食标准,并督促官员积极赈灾。

让王守澄感到不安的是,文宗即位不久,就开始举行科举考试,为国家招募人才。大和四年(830),文宗任命宋申锡为宰相。宋申锡在朝臣中以清正廉洁、不结党营私闻名,基于这一点,文宗秘密地将铲除宦官的重任落在宋申锡肩上。但令人惋惜的是,机事不密,宋申锡的谋划很快就被王守澄知晓。王守澄先发制人,在朝廷上诬陷宋申锡与漳王李凑谋反。很快,深感羽翼未丰的文宗就丢卒保车,忍痛将宋申锡贬黜。

这件事引起以王守澄为头子的宦官集团的警惕,王守澄认识到,要免除后患,就必须在文宗身边安插心腹,控制他的行动。大和八年(834),王守澄借机将心腹郑注、李训举荐到文宗身边,做文宗的贴身侍卫。王守澄以为,从此以后文宗的一举一动都难逃他的掌控。

文宗也不是无能之辈,从郑注、李训来的第一天,他就清楚王守澄的用意。在和这两人的相处中,文宗发现他们都对朝政时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完全可以为自己所用。而且,郑注、李训都是王守澄举荐,利用他们铲除宦官集团,不会引起宦官的怀疑。很快,他们就得到文宗的恩宠和信任,郑注被封为太仆卿,李训被封为翰林侍讲学士。他们向文宗献计:可以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挑拨离间的办法铲除宦官。

大和九年(835),文宗提升李训为宰相,封郑注为风翔节度使,以期让二人内外呼应,铲除宦官。他们先采取行动,将杀死宪宗的山南东道监军陈弘志宣召回京,随后派人将其杖死于半途。接着,文宗又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解除了王守澄手中的兵权,派人给王守澄送去一杯毒酒。就这样,权倾一时的宦官头子王守澄一命呜呼。为防止宦官反击,文宗以暴毙对外宣明王守澄的死因,并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

“甘露”为饵剿宦官

此前文宗依李训之计,借提拔宦官仇士良来打压王守澄。如今王守澄已灭,文宗自然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仇士良,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除宦官集团。李训和郑注议定,借王守澄丧礼之际,以文宗名义召集所有宦官给王守澄送葬,到时由郑注领兵将宦官围而剿之。

或许是由于李训求功心切,以致事情没有按预定的方案进行。大和九年(835)十一月二十一日,离王守澄的丧礼还有几天时间,沉不住气的李训在没有和郑注商议的情况下,提前采取行动了。

这天早朝,文宗刚刚在大殿坐定,就见禁卫军将军韩约上前奏:“昨天夜里,大明宫左金吾大厅后院的石榴树上喜降甘露。甘露可是预示天下升平、国家祥和的吉兆。”文宗一听此言,作欣喜状。这时,等候在一旁的李训见时机成熟,立即趋前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祝贺,并恭请文宗赴大明宫观看。文宗领李训之意,移驾大明宫。在含元殿文宗先命李训带领一些大臣前去观看,李训看后回奏道:“石榴树上不像是有甘露。”文宗闻奏诧异,又命仇士良带领一群宦官前去查看究竟。

仇士良带人来到左金吾大厅,就要迈步去后院,却与禁卫军将军韩约打了个照面。韩约神情紧张,让仇士良心里咯噔一下。这时,一阵寒风迎面吹来,也吹动大厅里的帷帐。仇士良眉头一紧,他隐约感觉帷帐后有无数手持利刃的甲兵伺机而动,大叫一声“不好!”带领紧跟其后的宦官夺门而逃。

李训、韩约等人猝不及防,眼见仇士良等人已逃回含元殿,束手无策。仇士良等人则没敢有丝毫懈怠,架起文宗就跑。回过神的李训、韩约大叫着指挥禁卫军保护皇帝,并上前刺杀仇士良。顿时,整个含元殿喊杀声四起,陷入昏天黑地的激战当中。最终,由于李训等人的计划不周,铲除宦官的任务没能完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文宗被仇士良等人裹挟而去。

仇士良等人将文宗挟持回宫后,立即关闭宫门,并派遣500神策军持刃入宫,大肆屠杀参与谋变的官吏士兵,被杀死者有2000人之多。立时之间,皇宫内血流成河,俨然成了屠宰场。李训则在事变失败后,着便衣仓皇逃往终南山避难,很快就被地方官发现。在押解回京途中,为免受宦官凌辱,他让押送之人杀死自己。其时,凤翔节度使郑注正在赶赴京师的路上,听闻事变失败,怕遭遇不测,率兵退回凤翔,不久就被仇士良密谋诱杀。

计划落败抑郁死

“甘露之变”非但没能铲除宦官集团,还招致宦官集团疯狂的血腥报复,文宗身边的大批官吏惨遭灭族之祸,以致朝中一度空员极多,无人理政。因身边已无人可用,文宗铲除宦官集团的决心也遭遇毁灭性打击。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则更加猖狂,肆无忌惮地挟皇帝把持朝政,视朝臣如草芥随意凌辱。

事后,文宗面对自己的境遇,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说这两位帝王不过受制强臣,自己却受制家奴,可悲可叹!开成五年(840)正月初四,抑郁成疾的文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文宗留诗一首:“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不能不让人欷歔叹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渊从太原到长安到退位历史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原

    一、从太原到长安(一)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春,马邑军人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占据郡城,自称天子,国号定杨。不久,刘武周又攻下楼烦郡(今山西静乐),并占据了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李渊认为这是集中军队的好时机,于是对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说:“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如果不能尽快剿灭,当犯

  • 名相张说的故事:不作伪证辅佐太子,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伪证

    一、不作伪证辅佐太子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其祖为范阳(令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家世代为官,祖父张烙曾官庆州都督,父亲张鸳曾官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阙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八章 《满床笏》的续集《麦克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场家变让我们来听一段唱词:“金乌东升玉兔坠,景阳钟三响把王催……”戏剧舞台的错彩流金,还有古老唱腔,流动着历史的迷离感。悠悠然的西皮流水里,我们再换个角度,把李纯(唐宪宗)之死和台前幕后的悲喜人生、前因后果说一遍。红氍毹上,七子八婿齐聚一堂,为郭子仪贺寿。儿媳昇平公主自恃身份高贵,在

  • 潼关一战:安禄山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潼关

    遇事最忌手忙脚乱,如果提前将布局设好,打通各路关卡,这样会使计划实施得更加顺利,对方只能甘拜下风。安禄山重兵在握,大肆笼络朝中要人,又善于算计,重创大唐军队。公元756年,正是“安史之乱”第二年。唐明皇每日在宫中享乐,根本没把安禄山放在眼里。他急功近利,命常胜将军哥舒翰率20

  • 李世民为何对“前朝废后”情有独钟?还要娶隋炀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前朝

    隋唐时期的萧皇后,曾经迷倒过无数的男人,她让隋炀帝杨广疯狂痴迷,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年近五十岁的萧皇后依然得到了三十多岁的李世民的倾慕,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历史上的萧皇后究竟有多美,晚年依然还是能够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李世民与萧皇后的野史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很多的史书资料中对萧皇后

  • 唐宣宗游猎也不忘选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不忘

    唐宣宗唐宣宗打猎时想到选取人才的行为值得表扬。同时可以证明帝王选取人才的区域太小,天下人才太多了,就看帝王想不想人才了!一次宣宗出苑城之北去游猎,路上遇到一位樵夫,因为宣宗着一身猎装,别人看不出他就是当朝天子,二人随便聊起来。宣宗问樵夫是哪个县的,樵夫回答说:“泾阳县人。”又

  • 他是史上最能忍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被太监扔进粪坑,称帝后成为千古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粪坑

    不得不承认唐代是在历史上知名的鼎盛,这与唐代这些奋发图强的好皇上的贡献是没分开的。唐太宗李世民开辟了贞观之治,武侧天持续了贞观之风,李隆基开辟了开元盛世,唐代超过了全盛时期。但在这些时期里,也是过某些黑喑历史时间。李炎当皇帝时,朝政混乱,宦官当权。李炎偏听偏信,昏庸无能,还特别喜欢欺负他的皇叔李忱。

  • 李世民寝宫门口 为何要悬挂秦叔宝画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寝宫

    春联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张贴在大门两边的字符。因为鬼怪作乱,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古代的两位神)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相传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虽然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但因为手上沾染了兄弟们的鲜血,所以夜不能寐,总是觉得寝室

  • 历史专家:李世民爱徐贤妃竟胜过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道吗,历史上的李世民,其实更爱的是徐慧的原型。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因嫉妒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暗暗了断与媚娘的姐妹情,正式迈入极尽

  •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征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一代名相魏征病逝,终年63岁。在魏征病逝前几天,李世民带着小女儿衡山公主到魏府探望,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并深情而痛心的说:“您的儿媳妇儿来看您了。”气若游丝的魏征激动得无语以对,泪流满面。然半年后,唐太宗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还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缘何这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