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如何一步步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的升迁之路

安禄山如何一步步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的升迁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8 更新时间:2023/12/16 18:26:02

安禄山剧照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的安禄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能赢得的极大信任有他自身的性格和能力原因,也有当时他的处境比较巧妙满足玄宗要求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由盛世走向了衰微,安史之乱也被看做是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分析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时,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玄宗晚年懈怠政务又用人失当上面,可以说是唐玄宗一手促成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盛唐何以有衰微?从安禄山一路扩张自己的势力,并且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大信任这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玄宗的用人政策,并以此来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玄宗非常信任安禄山,早在他刚刚兼任三镇节度使的时候就有露出有谋反的迹象“又见武备堕驰,有轻中国之心”,“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及家童百余人,皆骁勇善战,一可当百······”他这样扩充自己军事实力,应该算得上是规模极大,中央不可能全然不知。伟见素、安思顺、王忠嗣等人都力陈安禄山有谋反之意,但是唐玄宗都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可见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安禄山甚至可以与玄宗宠爱的一同进食,进出宫掖无禁。甚至赐安禄山爵东平郡王。“唐将帅封王自此始。”安禄山是怎么做到获取玄宗如此大的信任的?

一、安禄山的升迁之路

安禄山出身地位并不高,本是营州杂胡,当过牙郎,张守珪看他擒契丹人非常勇猛,每次都能抓数十人回,把他当做儿子来对待。开元二十九年,中央派遣人到平卢,安禄山用贿赂的方法让他们在皇上面前说尽了安禄山的好话。几次三番安禄山都用这样的方法左右了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形象评价。这样,他当上了营州都督和平卢军使,还兼任了四府经略使。

玄宗晚年挑起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希望扩大自己大唐帝国的版图。南有两次对南诏发动的不义战争,两次均失败,使西南地区的人民蒙受巨大损失。北有让胡人担任守边大将,对北部少数民族主动出击。为代表的就是安排安禄山任三省节度使,其中固然有李林甫和安禄山出于个人利益的想法,但玄宗也有自己的考虑。汉将守边不是不可以,但汉将受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深,普遍致力于以“守“边为重,方法比较保守,如王忠嗣也曾担任四镇节度使,在与异族的战争中也屡战屡胜,但他认为:“国家生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耳。”他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在当时却不能满足他的君王的欲望。《通鉴纪事本末》中所载:“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着者,往往入为宰相。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犹不专任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及开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

真正让安禄山攀上自己权力顶峰的是李林甫,李林甫当时为了巩固自己在中央的长久地位,欲杜边将入将之路,提出了用寒族胡人任边将。这个建议刚好满足了玄宗开疆扩土的期望,于是被采纳。安禄山的路便更加平坦,愈得玄宗的器重,兼任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能受到唐玄宗青睐,一方面要感谢李林甫为他铺

平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站在了玄宗晚年满心欲念,征战开边无度的历史节点上。

二、安禄山为人圆滑,深谙取悦玄宗之道

如同玄宗晚年在政治舞台上得意一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一样,安禄山同样钻营讨好玄宗之道。安禄山身形肥胖,有三百斤之重,玄宗问他这么大的肚子中装的是什么,安禄山对答道:“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这样一来,玄宗便被哄得喜笑颜开了。他还不畏得罪太子,见太子不拜,理由是不知太子为何官,只知道有陛下一人,不知道储君是什么。皇帝看到如此忠心一片的臣子,更加加深了对他的信任。安禄山不仅知道要讨玄宗的好,还知道哄玄宗身边的杨贵妃,他不拜玄宗而先拜杨贵妃,玄宗问他为什么,他答道:“胡人先母而后父。”利用了自己胡人的身份不惜打破规则,极尽争宠之能势。

在处理信任危机方面,他也能下得一手好棋。杨国忠感受到安禄山对自己地位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除掉他,为此杨国忠也做了不少努力,“屡于上前言其悖逆之状”无奈玄宗不信。最后杨国忠只能一面对皇帝说安禄山必反,召安禄山进朝,召必不至,另一面激安禄山反。可安禄山听闻召见立马进京,亲手戳破了杨国忠的预言。就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有这样一回,日后杨国忠再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的话,想必玄宗也不会相信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安禄山起兵后很长一段时间玄宗都不知道,直到打到太原的时候才传来起兵的消息。

安禄山在与杨国忠的对弈中并没有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天宝十三年正月,安禄山在华清宫与玄宗哭诉:“臣番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杨国忠欲得杀臣。”安禄山在皇帝面前再一次用自己胡人的身份示弱,表面上说自己没有什么能耐却得到了陛下的看重,实际上却是在提醒玄宗他战功卓着,一片忠心,却反被奸人诬陷,委屈至极,希望玄宗能帮他做主。如此一来,不管他在边境上囤积了多么重的兵马,外界的评论有多么不利于他,但在玄宗心里,他已经为自己树好了忠心臣子的大旗。

三、安禄山的战功卓着

不同于杨国忠只依靠曲意逢迎和裙带关系上位,安禄山却是掌握了一定征战功绩,这样的战功履历也是玄宗在当时所看重的。

张九龄在见安禄山第一面的时候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可见当时的安禄山便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能力。不仅安禄山能征善战,他的部下也本领过人,田承嗣任前锋兵马使,“累俘斩奚、契丹功,补左清道府率,迁武卫将军”。他还对番人实行了怀柔政策“番人归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劲兵讨之,生得者皆释而侍,锡以衣资,赏之妻妾。”安禄山也采用过诱杀的手段来刷新自己的功绩簿,诱契丹赴宴,喝醉之后斩首埋之,用这种方法先后诱杀数千人。

唐玄宗一直视安禄山是一位有能力,很忠心的将领,能帮助他实现开疆扩土心愿的不二人选。

四、安禄山远离宫廷内部政治纷争

唐朝自建国以来,宫廷内部纷争不断。玄武门之变,武后篡权诛李氏,韦皇后临朝称制,把持朝政。在宫廷内部隐藏着玄宗太多的不安全感,玄宗本身也是经过一番险恶的斗争才从太平公主手上夺权才坐稳位置的。玄宗本身对朝廷内部的力量是很注意平衡的,就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转权,也要在玄宗的控制下行动,因为不想重蹈一次一次的流血政变。玄宗对李氏宗族的控制也很注重,

外调诸王任刺史,召回诸王后“上禁约诸王,不使与群臣交结”。玄宗还加强对北门禁军的控制,因为之前政变都与北门禁军有着联系。由此观之,玄宗在政治方面的防御重点一直都在宫廷政变上,加之唐朝很少有边将大臣发动叛乱的先例,玄宗一直将看做自己的力量来制衡中央个别权势过大的个人或团体,万万没有想到过会是安禄山发动的起义。

再看安禄山确实虽然是玄宗所宠幸的臣子,但是实际上离宫廷内部政治斗争较远,他不插手继承人问题,甚至面见太子都不跪拜。离皇帝所担心的问题漩涡较远,也是他深受皇帝所信任的原因之一。

总结安禄山得到过大的信任,乃至有轻中国之心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安禄山拥有讨好玄宗的一套方法,他并不像那样的单纯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臣子,而是他的才能受到了重视加上他的能势锋芒不在玄宗的关注点上。总之是有多种原因造成了安禄山能受到玄宗信任。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没想到武则天初夜勾住李世民的绝招竟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初夜

    知道武则天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一生中合好几个皇帝同处过,也和许多男人睡过,那么你们知道武则天的初恋,或者说初次给了哪一个男人吗?接下来我就和咱们一起来探求一下武则天的初次终究给了谁?是先夫李世民,还是后夫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是一个好色之徒,猎艳的行家里手,他不仅

  • 唐文宗李昂感叹: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唐文宗李昂宦官拥立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宦官刘克明杀死敬宗李湛,并假冒敬宗遗诏让敬宗之叔绛王李悟代理监国,并试图借此专权,引起宦官王守澄的扑杀。王守澄联手中尉梁守谦等人组织神策军讨伐刘克明。很快,刘克明就遭诛杀,李悟亦死于乱军厮杀之中。在讨伐刘克明和苏佐明的同时,宦官王守澄等人秘密将江王李涵

  • 唐高宗李渊从太原到长安到退位历史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原

    一、从太原到长安(一)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春,马邑军人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占据郡城,自称天子,国号定杨。不久,刘武周又攻下楼烦郡(今山西静乐),并占据了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李渊认为这是集中军队的好时机,于是对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说:“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如果不能尽快剿灭,当犯

  • 名相张说的故事:不作伪证辅佐太子,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伪证

    一、不作伪证辅佐太子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其祖为范阳(令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家世代为官,祖父张烙曾官庆州都督,父亲张鸳曾官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阙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八章 《满床笏》的续集《麦克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场家变让我们来听一段唱词:“金乌东升玉兔坠,景阳钟三响把王催……”戏剧舞台的错彩流金,还有古老唱腔,流动着历史的迷离感。悠悠然的西皮流水里,我们再换个角度,把李纯(唐宪宗)之死和台前幕后的悲喜人生、前因后果说一遍。红氍毹上,七子八婿齐聚一堂,为郭子仪贺寿。儿媳昇平公主自恃身份高贵,在

  • 潼关一战:安禄山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潼关

    遇事最忌手忙脚乱,如果提前将布局设好,打通各路关卡,这样会使计划实施得更加顺利,对方只能甘拜下风。安禄山重兵在握,大肆笼络朝中要人,又善于算计,重创大唐军队。公元756年,正是“安史之乱”第二年。唐明皇每日在宫中享乐,根本没把安禄山放在眼里。他急功近利,命常胜将军哥舒翰率20

  • 李世民为何对“前朝废后”情有独钟?还要娶隋炀帝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前朝

    隋唐时期的萧皇后,曾经迷倒过无数的男人,她让隋炀帝杨广疯狂痴迷,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年近五十岁的萧皇后依然得到了三十多岁的李世民的倾慕,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历史上的萧皇后究竟有多美,晚年依然还是能够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李世民与萧皇后的野史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很多的史书资料中对萧皇后

  • 唐宣宗游猎也不忘选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不忘

    唐宣宗唐宣宗打猎时想到选取人才的行为值得表扬。同时可以证明帝王选取人才的区域太小,天下人才太多了,就看帝王想不想人才了!一次宣宗出苑城之北去游猎,路上遇到一位樵夫,因为宣宗着一身猎装,别人看不出他就是当朝天子,二人随便聊起来。宣宗问樵夫是哪个县的,樵夫回答说:“泾阳县人。”又

  • 他是史上最能忍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被太监扔进粪坑,称帝后成为千古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粪坑

    不得不承认唐代是在历史上知名的鼎盛,这与唐代这些奋发图强的好皇上的贡献是没分开的。唐太宗李世民开辟了贞观之治,武侧天持续了贞观之风,李隆基开辟了开元盛世,唐代超过了全盛时期。但在这些时期里,也是过某些黑喑历史时间。李炎当皇帝时,朝政混乱,宦官当权。李炎偏听偏信,昏庸无能,还特别喜欢欺负他的皇叔李忱。

  • 李世民寝宫门口 为何要悬挂秦叔宝画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寝宫

    春联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张贴在大门两边的字符。因为鬼怪作乱,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古代的两位神)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相传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虽然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但因为手上沾染了兄弟们的鲜血,所以夜不能寐,总是觉得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