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抗蒙名将杜杲简介 杜杲有什么成就 怎么评价他?

南宋抗蒙名将杜杲简介 杜杲有什么成就 怎么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92 更新时间:2023/12/10 8:24:46

杜杲

杜杲他为保家卫国,贡献很大。除此之外,杜杲富有才,善行草,晚年还专意理学,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杜杲简介

1173年,杜杲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嘉定年间以荫补入仕,后来被派上沙场抗敌,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在担任地方知县时,他的作为也创得政绩。

从他的父亲杜颖说起,由于杜颖官至江西提点邢狱,杜杲被安排至海门盐场供职,然而他还没上任就被福建官员召去代理闽尉,由此开仕途。在嘉定12年抵抗金兵入侵时,杜杲面部中箭,但他没有慌乱,仍坚守战场,从容镇定地指挥战斗,使得士气大振,从而击退了企图突破的金兵。

杜杲虽然骁勇善战,但颇有政治修养,对待降兵不夺也不杀,以仁义待之,以理晓之,在悉数遣散。元年,蒙古宗带军入侵,杜杲事先得知后转移军民,并设伏击退蒙古军队,不死心的蒙古军继续利用火炮攻城,在城楼的不断被毁之下,杜杲发明了一种用木材搭建的移动木楼,布置成一道移动的城墙,加大了蒙军攻城的难度。

无可奈之下,蒙军派出了一批敢死勇士身披严密的盔甲,杜杲又设计出一种专门射眼的小箭,杀死了许多敢死勇士。

总而言之,在与蒙古军的兵来将往间,杜杲充分展现了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最终大败蒙古军。杜杲退休后由于外敌南侵,他又重回官场,为国尽力,75岁病故。

杜杲的成就如何评价杜杲

宋朝名将杜杲的成就颇丰,他在保家卫国的大业上更是立下汗马功劳,为南宋成功击退了威胁国家民族安全的蒙古军和元军。除此之外,杜杲的成就在发明创造、文学上也有体现。他晚年还专意理学,可以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才。

在抵抗蒙古军的时候,驻守安丰的杜杲以其智慧和沉着为南宋军队加分不少。在对战中,两方兵来将往地斗智斗勇。蒙古军要攻城,杜杲留下一个设伏的空城;蒙古军要摧毁城楼,杜杲发明移动城墙来防守;蒙古军派出敢死队突破,杜杲设计专门射眼的小箭来对敌。安丰大战到最后,杜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出敢死勇士蒙古军反攻,成功内外夹击蒙古军,击退外敌。

杜杲的发明创造在其中的战事就发挥了作用,那个灵活的移动城墙就是杜杲用木材搭建的移动木楼连接而成,楼高处设有箭窗可以射击,楼身比城楼坚固,制作方便,加上其他的鹅梨炮、三弓弩炮等武器,形成了一道难以突破的防线。除此之外,杜杲还发明了一种专用的平底船,可以来往于壕沟上,击杀由此突破的蒙古军。

后人对杜杲的成就评价以军事方面最高,他本人对于政治也有自己的见解。而文学上,陶宗仪就评价说其为文丽密清严,善行草。其为人则讲仁义,非有修养,退休之后的杜杲还专意理学,能武亦能文。

杜杲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抗蒙上,是杜杲使宋军在屡次败于蒙军后成功反击,给蒙军以狠狠的打击,这在平定民心和振奋军心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是杜杲使宋朝终于能扬眉吐气一次。人们对杜杲的评价的中肯使百姓对杜杲的崇拜达到了顶峰。杜杲在军事上表现出的骁勇善战,善于用兵,在文学上展现的才华使杜杲成为史上少有的文人军事家。

杜杲不仅有高超的军事指导才能,还有相当高的创造能力。在作战期间,杜杲设计出了许多武器,都是可以在对抗蒙军时用来给蒙军重创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杜杲的评价不可谓不属实。

标签: 南宋名将有什么

更多文章

  • 唐朝名相宋璟,受老百姓敬爱,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敬爱,流芳百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玄宗早年的时候,励精图治,朝廷中有两位名相,一是姚崇,一是宋璟。史学家把他俩与唐太宗时的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称之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宋璟是邢州南和人,博学多识,很有文采,能写一手绮丽富艳的好文章,很受推崇。宋璟为人耿直刚正,不畏权贵,敢于

  • 北宋着名文学家邵雍的生平简介,邵雍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事迹,北宋,文学家

    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意即过去的人学习古人经典,还与古人做朋友,不单读古人的

  •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沙州回鹘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政权,河西

    一、沙州回鹘的壮大公元9世纪中期,漠北回鹘汗国崩溃时,有一支投吐蕃。当时“吐蕃已陷河西、陇右,乃以回鹘散处之”。《西夏纪》卷3记载了其散处的情况:“回鹘自唐末浸微,散处甘、凉、瓜、沙间,各立君长,分领族帐。”宋人洪皓在《松漠纪闻》中也说道:“回鹘……居四郡外地者,颇自为国,有君长。”从这些记载可以看

  • 着名将军张弘范:身世显赫又战功赫赫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将军,战功,显赫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此名将只17岁亲临战场,却闻名四夷,逝世时皇宫辍朝两日致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两日,名将,皇宫

    公元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五路军队出兵讨伐李继迁,而王德用之父王超率军五万出兵夏州。时年十七岁的王德用任西头供奉官,作为先锋,随王超出击。他率军一万与李继迁军在铁门关交战,斩首十三级,俘获一万多头马羊。等到进军至乌、白池时,李继迁军锋甚锐,王超因害怕而不敢再前进,王德用亲率五千精兵,转战三日,迫

  • 宋代皇帝评估文人谤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文人,皇帝

    与其他王朝相比,宋朝对言论的禁锢不太厉害。《曲洧旧闻》曰,因为宋仁宗提拔张尧佐一事,包拯上殿直谏,情绪激动,吐沫横飞,溅了仁宗皇帝一脸唾沫星。而老包毫不多想,照样慷慨陈词,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乃止。有官位的人如此,一般的士人,言论也比较随便,郓州士子“喜聚肆

  • 宋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评价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无数的历史人物活动于其中,并自觉和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这些历史人物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抱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属于不同的阶级或利益集团,他们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追求和向往亦各不相同,在历史上的作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亦千差万别。所以历史人物作为历史活动的中心尤其引人关

  • 狸猫换太子,幕后主谋难道真是皇帝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主谋,太子,幕后

    要说在大宋皇族时期广为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的答道:当属“狸猫换太子”。根据评书演义等描述,这一事件的幕后主谋为真宗皇后刘氏,经包拯断案而大白于天下。据传说,刘皇后一直未能生育,便将李妃所生的皇子偷走,然后将一只狸猫剥了皮,顶替了过去。众人一看,皆惊

  • 历史上真实的杨业:细数杨业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故事,真实

    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杨业就是杨家将故事中最主要的真实人物。杨业原名杨崇贵,他的生年没有记载。《宋史·杨业传》上说,杨业入北汉时为弱冠之年。《礼记》上解释,男人满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弱冠是不足二十岁。杨业入北汉是乾佑四年(951),向上推二十年,为五代的

  • 宋代的疆域变迁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代,疆域

    北宋疆域安史之乱以后,盛唐气象付水东流,在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农民起事不断发生状况下,统一也不复存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无固定的疆域范围,分分合合了90多年,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宋王朝的疆域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中原政权中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