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江月》贺铸词作鉴赏

《西江月》贺铸词作鉴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83 更新时间:2023/12/16 6:49:38

【原

西江月⑴

携手看花深径⑵,扶肩待月斜廊⑶。临分少伫已伥伥⑷,此段不堪回想⑸。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⑹。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调名取自《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宫里人”。

⑵携手:手挽手,形容很亲密的样子。深径:花丛深处的小路。

⑶扶肩:肩并肩。

⑷临分少伫:临别时少作伫立,表示不忍分离的情态。伫,久立而等待。伥(chāng)伥:迷茫不知所措貌。

⑸此段:近来。《宋书·谢庄传》:“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

⑹难销:即难消,难以经得住。

【白话译文】

携手看花,漫步芳丛深径;扶肩待月,双双共倚斜廊。匆匆惜别时,已怅然无措,那情景,此时不堪再回想。

欲寄书信,却恨人如天远;难捱长夜,漫漫夜似年长。小窗风雨清冷,声声碎人愁肠,更无奈,独眠孤舟枕上。

【作品介绍】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是宋代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情思缠绵的小词。此词主要写相思之苦。上片追忆昔日欢会的情景。其中“携手看花”、“扶肩待月”言其感情之深。后二句写别时即“已伥伥”,而今回想自当是更为悲伤凄婉。下片抒别后相思之情。全词构思精到,用笔句句紧逼,词意层层深入,末尾一句,尤见悲凉哀婉,堪称词作中描写爱情的上品。

【原文】

西江月⑴

携手看花深径⑵,扶肩待月斜廊⑶。临分少伫已伥伥⑷,此段不堪回想⑸。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⑹。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⑵携手:手挽手,形容很亲密的样子。深径:花丛深处的小路。

⑶扶肩:肩并肩。

⑷临分少伫:临别时少作伫立,表示不忍分离的情态。伫,久立而等待。伥(chāng)伥:迷茫不知所措貌。

⑸此段:近来。《宋书·谢庄传》:“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

⑹难销:即难消,难以经得住。

【白话译文】

携手看花,漫步芳丛深径;扶肩待月,双双共倚斜廊。匆匆惜别时,已怅然无措,那情景,此时不堪再回想。

欲寄书信,却恨人如天远;难捱长夜,漫漫夜似年长。小窗风雨清冷,声声碎人愁肠,更无奈,独眠孤舟枕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行舟江上的风雨长夜,或以为系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贺铸赴任太平途中所作。

【赏析】

此词写与情人的别后相思。上片起首二句以极其工整的六言对句,追忆昔日欢会的美好情景,温馨旖旎地写出了男女欢会这样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态:一对情侣,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里携手赏花,夜静人寂、凉风习习的幽雅斜廊上扶肩待月,卿卿我我,情意绵绵。这两句极其生动而概括。

接下来两句一反起首二句追忆欢会时的热烈缠绵,陡然转入当日回想时的悲凉,形成感情上的巨大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产生了动魂荡魄的艺术效果。上句以一“已”字,突出了惜别之际,稍作延伫,已经若有所失、怅然迷茫的悲哀;下句又以“不堪”二字相呼应加倍写出当日回想时的痛心疾首,凄婉欲绝。这两句与李商隐《锦瑟》诗中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谓意境相类,但各尽其妙。

上片四句,两句一层,情调大起大落。词人一开始就将欢会写得缠绵热烈,细腻逼真,然后当头棒喝,由热烈缠绵一下反跌到悲凉凄惨,形成情感洪流的巨大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使词作含义深远,余味无穷。

下片四句,笔法又有所不同。词人如剥笋一般,层层深入地具体说明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第一句“欲”字,是说自己主观上的愿望。和心上人分别之后,羁宦天涯,见面固然已属痴想;然而不料就连互通音问,互慰愁肠这一点愿望也由于人如天远,书无由达而落空。主观的愿望被客观的现实无情地击碎,这种情况下去回想旧日的欢会,这是一“不堪”。第二句“难”字,是客观环境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一个人对着孤灯,凄清寂寞,百无聊赖,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分离的痛苦,当然会产生长夜如年那样难以销磨的无限感慨。这是二“不堪”。第三句“小窗风雨”是耳边所闻。听着风雨敲打窗扉之声,词人不禁肝肠俱碎。“碎”字极炼而似不炼,情景两兼,可称得上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这是三不堪。第四句收束全词,以“更”透进一层,指出以上之种种,全发生;“孤舟枕上”,把羁旅愁思、宦途枨触与恋情打成一片。这是四“不堪”。这四“不堪”齐于一身,已使人难以承受,况又纷至沓来,一时齐集。

全词用笔句句紧逼,用意层层深入,沉郁顿挫,情厚意婉,将主人公与恋人的别后相思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不愧为爱情词中的佳作。

标签: 西江月贺铸词作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什么是文人的天下?宋朝文治的奠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文人,文治

    第一节终结五代须臾走向天上来黄袍加身的梦想终于实现,赵匡胤在心中得意地笑了。从将军到皇帝,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如梦幻,在那个政权更换频频发生的时代。那是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一,开封城里。当后周的君臣尚在庆贺新年的时候,河北的两个地方长官忽然报告说契丹兵正在南下。后周的有为之君周世宗柴荣已经

  • 北宋着名易学大师邵雍是不是鬼谷子的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易学,鬼谷子

    邵雍可谓是神算子,他能够凭借一个字来推断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民间关于其测字断事的故事流传甚多,虽然都是些琐事,但是也能够证明其聪明才智。邵雍画像在以前,有个名叫张贵的生意人,家住洛阳南岸,由于他兢兢业业的做生意,家里就赚取到了一颗夜明珠,有花生米这般大,玲珑剔透漂亮极了,张贵对其特别的喜爱。有一天,

  • 杨家将中的佘太君、穆桂英真有其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其人,太君,真有

    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曲中,都说杨业的夫人是佘太君。她以八十岁的高龄,还挂帅出征;她手中的龙头拐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可谓是天波杨府的擎天柱。历史上真有佘太君这样一个人物吗?其实历史上杨家将中并没有佘太君,更没有穆桂英挂帅,甚至连杨宗保都没有。而且据史料记载害死杨业的并非是大家所唾骂的潘美,而真实凶

  • 宋太宗赵光义临终忏悔守内虚外政策实在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临终,太宗,政策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腿疾恶性发作,危及生命了。他这腿疾几乎是年年发作的,但他讳疾忌医,不愿意说明真相。直到后来他的重孙子宋神宗赵顼才说出了真相那是当年兵溃燕京,辽皇追赶,中了两箭留下的后遗症。此刻,五十九岁的宋太宗仍旧心有余悸,临死之际他无可奈何地想:“五代以来,我

  • 宋元襄樊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背景,宋元,襄樊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

  • “两情若是久长时”写给谁的七夕情诗?文人秦观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久长,情诗,谁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写给谁的七夕情诗?文人秦观的爱情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七月初七,49岁的秦观,挥笔写下了这首《鹊桥

  • 宋朝为何又称为“天水一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朝,天水,宋朝

    北宋(公元930年~公元1127年)“天水一朝”,常常用作宋之代称。为什么把宋朝称作“天水一朝”呢?因为宋朝的国姓为赵,而天水是赵氏郡望。天水是嬴秦发源之地,也是赵姓族人的郡望之地,历来有“秦赵一家”、“秦兄赵弟&r

  • 第四节 经济繁荣,人文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四节,繁荣,鼎盛

    当时的汴京城常住人口150万,比唐朝首都长安更加繁华,《东京梦华录》描述汴梁:“东华门外,市井最盛,举凡南北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服饰,无非天下之奇。”真乃一副繁荣景象。由于宋朝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政策,来华的外国人无论是国别还是数量都超过唐朝,开封成

  • 杨无敌高梁河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河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宋太宗灭掉北汉,要继续北伐时,潘美等大将认为部队应该休整,补充粮饷,然后再派兵攻辽,收复幽云16州。但总侍卫崔翰却说:“乘胜北伐,机不可失,取胜不难”。太宗急于求成,采纳了崔翰的意见,连续北进。宋军进攻幽州时,遇到耶律学古的顽强抵抗,一时难以取胜。宋太宗正在

  • 杨万里写了两万多首诗歌却只流传下两千多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写了,却只,多首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人,吉州吉水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代官员。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杨万里石像杨万里是一个着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被留传下来的却不多。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