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王朝的淮西军变,给宋金两朝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

南宋王朝的淮西军变,给宋金两朝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52 更新时间:2023/12/21 11:23:21

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南宋军队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淮西兵变归根结底是在宋高宗赵构的授意下,由时任右相的张浚出面组织的收夺兵权处置不当造成的严重兵变,这次兵变给当时的宋金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淮西兵变”改变南宋对金国作战策略

公元1137年,南宋在淮西地区的驻军统领行营左护军统帅刘光世,因带兵无方,沉迷于酒色,在对伪齐的战争中擅自南逃,而遭到朝中大臣的轮番弹劾,人们一致认为他不配继续担任这支部队的主帅。另一位重臣张浚的弹劾终于促使宋高宗下决心罢免了刘光世,由军中二号人物郦琼暂代其职权。

然后,在选择刘光世的接任人时出了问题。宋高宗本来是想让岳飞接手,但张浚提出反对,因为他想自己干,但张浚又遭到秦桧和知枢密院事沈与求的反对。最终,这支部队由一个叫王德的来接了手。王德为人粗悍,方式简单,镇不住这支淮西驻军。

于是,朝廷又派了个叫吕祉的文官(兵部尚书)来接管,吕祉一介书生,同样镇不住驻军,而他上书给朝廷告郦琼的黑状一事却泄露了。于是,郦琼继而杀死了吕祉,裹挟四万余宋军北上,投降了伪齐。这次兵变的结果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严重的,淮西是南宋对金作战前沿设置的四个重镇之一,这里的驻军是当时宋军的五大主力,有着五万二千余人的兵力。

淮西兵变让整个江淮重地突然门户大开,防卫处于空虚的状态。尽管不久,金人就废掉了刘豫伪齐政权,但淮西兵变给南宋政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未因此而消除,当出现大好形势时,南宋仍会畏手畏脚,对金人作战战略变为防御而不思进取,因此一再座失了收复故土的良机。

对赵构的心理造成极大撞击

宋高宗赵构前期,出现“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在这些将军的英勇率领下,南宋军队屡次击败金军,大有收复失地,一统中原之势。但是,在武将节节胜利的同时,赵构越发感到这些武将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唯恐对自己造成威胁。淮西军变更验证了赵构的想法。从此,他再也不相信任何一名武将了,包括忠心耿耿精忠报国的岳飞。所以,后来,赵构宁愿与金人屈辱媾和,也不敢再借武将集团收复中原。南宋从此只有偏安一隅了。

淮西兵变后张浚被罢相,前线隔江失去统一领导,严重影响了南宋的抗金斗争

淮西兵变后,宋军损失严重,高宗的抗金信心也备受打击,再加上宋金战争的形势趋于缓和,高宗随即转变了对金的态度。对于主战的张浚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从“江淮事尽付张浚,倚之为长城”(《吕颐浩集》),积极鼓励支持张浚措置两淮,到认为“张浚措置三年,竭民力,耗国用,何尝得尺寸之地,而坏事多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最终罢免了张浚的右相之职。而张浚罢相也导致其一手打造的两淮防线失去了统一领导,岳飞、韩世忠、张俊等诸路大军群龙无首,处于一种相对涣散的状态,抗金斗争陷入低谷。

淮西兵变对于金朝影响不大

淮西兵变,南宋北方防线空虚,本来有利于金军南下。但是,当时金朝内斗不断,不仅抓捕了投降的郦琼,并且不久就废除了伪齐刘豫政权,金熙宗不想攻打大宋,反而把秦桧放回,准备与宋高宗赵构议和。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淮西兵变彻底打消了宋高宗北伐中原的念头。使高宗从最坚定的主战派,变为最坚定的主和派。从此高宗至死不再想收复失地之事。

标签: 南宋带来了王朝

更多文章

  • 宋元时期的婚姻和家庭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婚姻,宋元,时期

    宋代婚礼宋元时期是中国婚姻观念发生转折的时代,理学的出现,对儒家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的解释,更加哲理化,涉及的范围也是包罗万象的,尤其在伦理的构建上,婚姻家庭观念讨论得很多。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导思想下,三纲五常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而“节”更是三纲五常之

  • 四任宰相蔡京与蔡襄的关系 如何评价蔡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宰相,蔡京,评价

    蔡京是北宋末年着名权相、书法家,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生于公元1047年,去世于公元1126年。蔡京在历史上堪称为官者典范,其逐利而动的本事,让后世人叹为观止,太学生陈东称其为“六贼之首”。尽管他的政治生涯不是一路坦荡顺遂,也不是平步青云直上,但是经历几次欺负,仍然登上了高位,甚至先

  •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大,宋代,官窑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钧瓷。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

  • 陈亮与辛弃疾的故事:“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中之龙,文中,辛弃疾

    陈亮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曾被誉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他是永康(今四川省灌县)人,青少年时期便喜读兵书、研究军事,所以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积极主张抗金,反对投降卖国,屈辱苟安,斥责秦桧的议和是邪议。多次上书议论时政,被当权者视为“狂怪”,一生

  • 南宋皇后大全:南宋都有哪些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皇后,都有哪些

    吴氏高宗赵构皇后吴氏,开封人。吴氏14岁时,秀外慧中,遐迩闻名。康王赵构将她选人宫中。康王赵构即位后,金邦南侵,战事不断,康王东躲西藏,吴氏身披铠甲,跟随左右,寸步不离。她极聪慧,又熟读史书,颇能随机应变。一次宫中卫士发动兵变,幸亏吴氏沉着应对,骗走叛军,赵构才免遭大难。后来,金兵大举南来,连陷州郡

  • 北宋科学家沈括:一个文理都精通的学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文理,科学家

    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北宋时期,还是在后朝后代大批科学家当中,沈括一直是最优秀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沈括可以说是个全才,天文、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物理……似乎每一门都非常擅长,要是放在当今那就是一个文理通吃的学神级人物。北宋科学家沈括而且沈括还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出色的军事

  • 《宋史论稿》二十、北宋东南漕运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十,宋史,漕运

    北宋时期,漕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运输规模还是运输范围,都远过于前代。其中东南地区的漕运,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增长,成为北宋王朝立国的重要基石和生命线。为了确保东南漕运的畅通,宋政府实行了许多制度和措施。其中,以宋初至崇宁时的“转般法”和崇宁以后的“直达法”最为关键。其发展变化直接关系着东南漕

  • 皇亲为了抢状元做女婿闹到皇上更前,没想到给宰相占了先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先机,宰相,皇亲

    在古代文人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不论是高门显贵还是寒门学子,只要读书考过科举就有了质的飞跃。很多贫寒子弟更是有在一跃龙门之际,直接成了各家门户抢手的人物。纵观宋朝之后的历史大家就知道,当朝的很多高官就都是从科举制度中选***的。这也就导致了科举高中的读书人前途都十分的光明。因此,在读书人高中之后,就有

  • 《西江月》贺铸词作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江月,贺铸词作

    【原文】西江月⑴携手看花深径⑵,扶肩待月斜廊⑶。临分少伫已伥伥⑷,此段不堪回想⑸。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⑹。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

  • 宋朝为什么是文人的天下?宋朝文治的奠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文人,文治

    第一节终结五代须臾走向天上来黄袍加身的梦想终于实现,赵匡胤在心中得意地笑了。从将军到皇帝,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如梦幻,在那个政权更换频频发生的时代。那是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一,开封城里。当后周的君臣尚在庆贺新年的时候,河北的两个地方长官忽然报告说契丹兵正在南下。后周的有为之君周世宗柴荣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