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诗作赏析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诗作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3/12/22 22:23:22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词句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⑷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⑸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⑹掬:两手相合捧物

白话译文其一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其二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情绪得到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两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

名家点评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杨诚斋丞零陵时,有《春日绝句》云:“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张紫岩(浚)见之曰:“廷秀胸襟透脱矣。”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九:“梅子留酸”、“芭蕉分绿”已是初夏风景,安得复有柳花可捉乎?

作者简介编辑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标签: 初夏午睡诗作

更多文章

  • 北宋蔡襄是以何着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官场,著名

    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十八岁的时候游学京师,之后又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公元1030年的时候在开封府参加乡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年之后蔡襄就进士及第,之后就步入了官场。公元1403年,蔡襄主持建院衙署,蔡襄为人正直,办事公正,轻重缓急都能够很好的取舍,而且敢于直

  • 柘皋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战,历史背景

    柘皋之战是中国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宋军在柘皋(今安徽巢湖市西北)地区击败金军进攻的反击战。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rd

  • 宋太宗赵光义大开杀戒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之谜,大开,杀戒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兄弟三人,兄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弟乃赵匡美。在陈桥驿兵变中,赵匡胤为元帅,赵光义年纪尚轻为少将军。北宋建立后,赵匡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殿前司里的总帅叫都点检,两个副都点检下面那个位置即殿前都虞侯),后又被封为晋王。赵匡胤即位后为了避讳,赵匡义和赵匡美将名字改为赵光义和赵光

  • 学会这些情诗谈恋爱不愁!文雅地说出“I love you”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不愁,情诗,文雅

    有情人终成眷属,无情人终成陌路。爱情永远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间的爱意表达都已经到达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看看古人是如何文雅地说出“Iloveyou”的吧。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

  • 宋朝潼川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潼川府路,行政区划

    潼川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潼川府路:乾德五年(967)置怀安军;开宝二年(969)置广安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西川路,治益州,以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州

  • 第二节 征讨契丹,虎头蛇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契丹,第二节,虎头蛇尾

    朝廷一面下令沼州团练使上官正知沧州,兼部署永清节度使周莹为天雄军(治大名)都部署,兼知军府事;又命令代州副部署元澄等契丹军队南下以后,带领军队攻入契丹境内,从而控制东面的敌人;命并代州副部署雷有终领兵由土门(即井陉)赴镇州与河北大军会合,暂驻兵于平定军(今山西省阳泉东南)。另一面悬赏河北吏民集结精锐

  • 北宋名将“郭遵”铁杵破脑李元昊方挑衅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名将,李元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并立的局面,分几步将藩镇军的精兵收归中央,编组成野战部队“禁军”;而将淘汰的老弱改编为非战斗部队“厢军”。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

  • 宋仁宗赵祯简介:“狸猫换太子”与仁宗生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之谜,仁宗,生母

    帝王档案赵祯: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赵受益,真宗赵恒第六子,性格软弱、仁恕、昏庸。5岁被封为寿郡王,8岁封升王,立为太子,1023年即位称帝,在位41年,昏庸软弱,无力亲政;战事不振,割地纳贡;大开仕路,冗官激增;财政日绌,赋税加重;庆历新政,无疾而终。最终是既无守成之力,也没有开拓之能。

  •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怎样的皇帝?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宗,是个,有什么

    第一节当亲情遭遇政治赵光义和赵匡胤是一母同胞,兄弟感情非常好,赵家也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宋太祖赵匡胤祖籍河北涿郡,927年3月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赵匡胤的父亲,也就是宋朝建立后被追封为宣祖的赵弘殷当时正行军在洛阳。赵弘殷是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骁勇的将军,常年征战在外。赵匡胤是赵弘殷的第二个儿子,母

  • 宋代发明家毕昇:首创活字版印刷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印刷术,发明家,活字版

    毕昇(?-约1051),宋代发明家。首创活字版印刷术,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毕昇出身低微,他把长期从事工艺的实践经验应用到印刷当中,发明了一种能够灵活组装,并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术。毕昇创造的办法是先在胶泥上刻字,刻出的字笔画凸出胶泥面的薄厚和铜钱边差不多厚,每个字是一个独立的泥印,然后再用火把泥印烧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