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与岳飞同为抗金名将,金兵恐闻其名,死于秦桧一杯毒酒

此人与岳飞同为抗金名将,金兵恐闻其名,死于秦桧一杯毒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4/1/9 18:16:33

牛皋,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之一,武功高强,擅长骑射技巧,在绍兴三年加入岳家军之后更是在诸多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来岳飞被陷害后,牛皋自然也逃不过秦桧的毒手,在喝下毒酒之后便死去了,而有流传关于牛皋死因的另一个版本竟然是笑死的,这当然只能当作一个笑料看看就好了。

牛皋个人简介: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绍兴三年,加入岳家军、长胜军。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牛皋的生平经历:

一、初出茅庐一鸣惊人

北宋末年,金军入侵,迅速灭亡了北宋。在大难关口,年过三十的牛皋决定加入抗金队伍,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他先到鲁山县衙当了一名射士,主要负责日常治安,同时也会协助训练民兵,为抗金做准备。在鲁山被金军攻陷后,牛皋就打算自己组织力量抗金。因为他的武艺高强以及豪爽的性格,一声号令,应者云集。建炎四年,金军在完颜拔离速的带领下,途经荆门北上,农历四月初进入平顶山一带,在宋村歇脚,准备隔天渡汝水北撤。而牛皋早已获悉了对方的行军路线,并料定他们会在宋村宿营,他安排好乡兵在宋村做好埋伏,静候金军到来。当时正值初夏,女真人不耐热,纷纷卸下盔甲。突然间,呐喊声四起,数不清的宋朝乡兵手持兵器向金兵袭来,饥疲的金军被杀得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四处逃散,并活捉了耶律马五。牛皋也因为在抗金作战中的英勇表现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

二、戎马生涯可歌可泣

绍兴三年,宋高宗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正式加入岳家军。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越,所以颇得岳飞敬重。自此,牛皋就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与岳飞并肩作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次年,伪齐大将李成勾结金兵入侵,攻破襄阳六郡,伪齐将领王嵩占据随州,岳飞派牛皋出战,牛皋用不到3天的时间攻下随州,生擒王嵩,“得卒五千,遂复随州”。此后又从伪齐大将李成手上夺回了襄阳。金兵攻打淮西,岳飞令牛皋先渡江迎敌。伪齐派骑兵5000人进攻庐州,牛皋出阵,他朝敌军喊道:“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敌军听闻牛皋大名,惊慌失措,不战而溃。牛皋乘胜追击30余里,杀死敌军大半,斩其副都统等大将,军声大振。

三、战功卓着声名显赫

绍兴五年,牛皋随岳飞征讨以杨么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杨么以洞庭湖为基础,屡败前来镇压的南宋军队。他以“等贵贱,均贫富”的政治纲领,并采用“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政策,豁免义区钱粮赋税,发展生产,深受百姓拥戴。但他在站稳脚跟后渐渐背叛“等贵贱,均贫富”的宗旨,衣食住行无不穷奢极欲,连睡觉的床都要金玉镶嵌,部下士卒和百姓却困苦潦倒。更为不义的是,杨么竟然与伪齐勾结,准备一起攻宋,宋高宗派岳飞前去剿灭,岳飞带着牛皋,他们根据杨么不得人心的特点,采用困抚结合的方法,十天之间,杨么的将士争相归服。杨么兵败准备投湖自尽,牛皋亲自跳入湖中将杨么活捉,由此他受到了高宗的褒奖。在随后的几年,牛皋随岳飞挺近中原,直抵黄河沿岸,屡战屡胜,为收复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功劳最大,被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管理一切事务。此时,牛皋也达到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牛皋死因的传说:

秦桧死后,岳家军在岳雷手里重建,大破金军的“乌龙阵”。一直顺风顺水的福将牛皋在阵内东寻西寻,只拣人多的地方杀人攒经验值。不料遇上了在招集败残军士逃命的大BOSS兀术,兀术回马便走。牛皋大叫道:“兀术!今番你待往那里去!”拍马来赶。兀术大怒道:“牛皋!你也来欺负我么?”回马举斧来战牛皋。不上三四合,兀术左臂疼痛,只用右手举斧砍来。牛皋一手接住斧柄,便撇了锏,双手来夺斧。

只一扯,兀术身体重,往前一冲,跌下马来。牛皋也是一跤跌下,恰恰跌在兀术身上,跌了个头搭尾。牛皋趁势翻身,骑在兀术背上,大笑道:“兀术!你也有被俺擒住之日么?”兀术回转头来,看了牛皋,圆睁两眼,大吼一声:“气死我也!”怒气填胸,口中喷出鲜血不止而死。牛皋哈哈大笑,快活极了,一口气不接,竟笑死于兀术身上。

牛皋是怎么死的?

1129年,金兵入侵中原,牛皋聚众抗击有功,被提拔为中军统领和荥州刺史。后牛皋在抗击金兵中屡立战功,受到朝廷重视。绍兴三年牛皋加入岳家军。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着,颇得岳飞敬重。在以后的抗击金兵中立下汗马功劳,被提为岳家军副统帅。岳飞遇难后,秦桧为斩草除根,与绍兴十七年,密令都统制田师中在任和县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以毒酒害死牛皋,牛皋死前悲愤地说:“恨南北通和,不能以马革裹尸!”次日卒,埋在杭州西湖栖露岭北的剑门关畔,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为“宋辅文候牛皋之墓”。

标签: 人与其名毒酒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六郎最为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门,忠烈,杨家

    杨家将的传说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佘老太君威风凛凛,天波府比皇宫要高出三尺三,穆桂英五十岁还在沙场上叱咤风云。当然,这些都是故事。但是在历史上确实出现了一位抗击辽国和西夏的着名将领金刀老令公杨业,他和他的后代都为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维护北宋安定立下汗马功劳。杨业手持一把长刀,亮闪闪,夺人眼目。他刀

  • 《宋史论稿》十六、漕运与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宋史,漕运

    漕运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即封建王朝通过水运,向其统治中心――京师大规模征送税粮等物资的一种制度。这一现象始于秦代,亡于清末,前后存在了二千年之久,其间统一集权王朝时期,漕运无不兴旺发达,而分裂割据之时,漕运则一蹶不振,可谓与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相始终。诚如晚清政治家康有为所言:“漕运之制,为中

  • 北宋大将王德用有多厉害?未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战阵,有多

    你们知道王德用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宋明道元年,有个军人拿着宋仁宗诏命,找到福州观察使王德用,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正常情况下,皇帝诏命都是由朝廷大臣按程序来办理的,他这个级别的军士根本不可能得到。接到诏命的王德用果然不买账,他说道:“军人的赏罚升降自有军队的制度说话,倘若允许走终南捷径,将后患

  • 宋朝打了败仗为什么也发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打了,败仗

    北宋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用士大夫来制衡统治军队,文官品级都远高于武将,读书人是社会的精英,而武夫无论名誉还是地位、待遇都成了“臭老九”被人看不起。“武夫”“丘八”“赤佬”这些词语都是从宋代传下来的。这样皇

  • 保护言论自由的宋真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宗,言论自由

    唐宝民石熙政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宋真宗当政时,他任宁州(今甘肃境内)知州。宁州是边境地区,与西夏毗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熙政认为朝廷给宁州派驻的兵太少,一旦开战,很容易被西夏打败,恰好那时,驻守清远(今广东清远市)的宋军失守,吃了败仗。石熙政趁机上书宋真宗,让朝廷给宁州增兵35000人。在奏折中

  • 宋朝帝位继承:兄终弟及PK嫡长子,跌跌撞撞绕了整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帝位,长子

    纵览五千年历史,人们可以看在我国几千年来原始社会里,帝位承继规章制度是1个围绕全部原始社会的情节。它对维护保养君王规章制度和推进当政充分发挥着不可或缺功效。帝位承继规章制度也因而始终深受关心。秦汉时期,帝位的承传方法总有二种状况,“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rdqu

  • 《宋史论稿》十七、论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消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宋史,漕运

    摘要:漕运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一项大政,对集权统治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客观上对带动古代水运业的发展及密切各地的联系,也产生了颇大的积极影响。但是,漕运作为封建王朝大规模强制性征调财赋的工具,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直接地掠夺;高成本和高代价;“保运”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保运

  • 第一节 宫廷内外,权力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宫廷,权力

    宋真宗晚年,朝中官员分成两派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一派是以寇准为首,有李迪、王曾、杨亿以及宦官周怀政等人;另一派是以刘皇后、丁谓为首,包括曹利用、钱惟演等人。寇准一生为人刚直,性情豪放,仕途也多波折,起伏不定,澶渊之盟后受人暗算被贬职。天禧元年(1017年),寇准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当时巡检朱能携同

  • 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家,周敦颐,开山鼻祖

    现在的人知道周敦颐,很多是缘于他写的《爱莲说》,一篇好文彰显了他文学家的风采,接下来小编讲讲他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敦颐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中,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 明明是弱宋,为什么蒙古5年便横扫欧洲,而灭南宋却花40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欧洲,蒙古

    在大家眼里,没有哪家时期能和宋代比“弱”了,每一时期都是被授予1个点评定语,例如秦代是“暴秦”,汉代是“强汉”,唐代是“盛世大唐”,来到宋代,人们却习惯性上冠以“弱”字来描述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