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大将王德用有多厉害?未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

北宋大将王德用有多厉害?未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3/12/19 4:45:52

你们知道王德用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宋明道元年,有个军人拿着宋仁宗诏命,找到福州观察使王德用,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正常情况下,皇帝诏命都是由朝廷大臣按程序来办理的,他这个级别的军士根本不可能得到。接到诏命的王德用果然不买账,他说道:“军人的赏罚升降自有军队的制度说话,倘若允许走终南捷径,将后患无穷。”那个军人只好悻悻而归。

不承想,这道诏命被顶回去之后,很快就有一道更强有力的懿旨下到,要王德用立即将官授予那个军人。下命令的人正是皇太后刘娥,眼下她正在垂帘听政,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比皇上的话管用多了。王德用咋办?若再坚持原则还有好果子吃吗?明哲保身见风使舵一切还来得及。可是王德用依旧不买账,坚决地予以回绝。不久太后也认识到了这个做法欠妥,便收回了命令。

由于王德用为官正直,原则性强,因此就算得罪了太后,皇帝宋仁宗对他还是青睐有加。仁宗认为王德用是贤臣,可堪大任,就把他调到了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的职位。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而王德用却坚决推辞:“可是仁宗决心已下,王德用只有奉命上任。

不过,王德用威名远播,魁梧雄毅,有人说他非人臣之相,不宜呆在皇上身边。还有的说,藩镇作乱,殷鉴不远,这个敏感部门,武将居之非国家之福。其中御史中丞孔道辅就是鼓噪最厉害的一个。

大臣们说的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仁宗不得已让王德用去地方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德用早有思想准备,因此非常愉快地去上任了,并且在那里也将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忽然有一天,一个下属对王德用说,给您报告一个好消息,陷害您的孔道辅死了!不料,王德用却凄怆地说道:“孔中丞哪里是陷害我啊?他忠心侍奉国君本就该这样的,可惜啊,朝廷失去了一个忠臣。”

相比历史上其他因坚持原则而获罪的官员,王德用是幸运的,他没有遭到朝廷的清算,并于皇祐三年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了。一方面由于王德用遇见了头脑还算清醒的宋仁宗,另一方面也在于他会揣摩领导脾性,拥有一套自己的为官智慧。

王德用之所以敢拒绝太后甚至皇帝关于要官的命令,是因为他充分了解他们。太后刘娥英明过人,她曾十分动情地要大臣们上报自己正在当公务员的子弟或亲威,官员们以为太后要格外照顾这些人,非常高兴,唯恐漏掉一人。就这样,刘娥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份非常全面的官员子弟材料,她让人制成一张人员表,贴在自己的寝宫,并一一记在心里。以后,只要有人推荐、提拔官员,她就特别留意,被推荐人只要是表中之人,就一概不予考虑。事后,官员们后悔不迭。仁宗皇帝也是一样,他曾经十分欣赏一个官员,因此破格提拔了他,可是御史包拯不干,仁宗只好将其免职。

这样的领导“被”下属坚持了原则,事后不仅不会要他的脑袋,反而还会欣赏他,重用他。正如那看守城门的人,尽管将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主子拒之门外,但由于他是忠于职守,他是信得过、靠得住的,因此英明的主子是不会亏待他的。这样的事情,光武帝刘秀做过,宋太祖赵匡胤做过,甚至连民国时期的军阀张作霖都做过,而王德用正是这忠诚的守门人。

标签: 北宋战阵有多

更多文章

  • 宋朝打了败仗为什么也发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打了,败仗

    北宋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用士大夫来制衡统治军队,文官品级都远高于武将,读书人是社会的精英,而武夫无论名誉还是地位、待遇都成了“臭老九”被人看不起。“武夫”“丘八”“赤佬”这些词语都是从宋代传下来的。这样皇

  • 保护言论自由的宋真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宗,言论自由

    唐宝民石熙政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宋真宗当政时,他任宁州(今甘肃境内)知州。宁州是边境地区,与西夏毗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熙政认为朝廷给宁州派驻的兵太少,一旦开战,很容易被西夏打败,恰好那时,驻守清远(今广东清远市)的宋军失守,吃了败仗。石熙政趁机上书宋真宗,让朝廷给宁州增兵35000人。在奏折中

  • 宋朝帝位继承:兄终弟及PK嫡长子,跌跌撞撞绕了整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帝位,长子

    纵览五千年历史,人们可以看在我国几千年来原始社会里,帝位承继规章制度是1个围绕全部原始社会的情节。它对维护保养君王规章制度和推进当政充分发挥着不可或缺功效。帝位承继规章制度也因而始终深受关心。秦汉时期,帝位的承传方法总有二种状况,“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rdqu

  • 《宋史论稿》十七、论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消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宋史,漕运

    摘要:漕运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一项大政,对集权统治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客观上对带动古代水运业的发展及密切各地的联系,也产生了颇大的积极影响。但是,漕运作为封建王朝大规模强制性征调财赋的工具,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直接地掠夺;高成本和高代价;“保运”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保运

  • 第一节 宫廷内外,权力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宫廷,权力

    宋真宗晚年,朝中官员分成两派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一派是以寇准为首,有李迪、王曾、杨亿以及宦官周怀政等人;另一派是以刘皇后、丁谓为首,包括曹利用、钱惟演等人。寇准一生为人刚直,性情豪放,仕途也多波折,起伏不定,澶渊之盟后受人暗算被贬职。天禧元年(1017年),寇准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当时巡检朱能携同

  • 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家,周敦颐,开山鼻祖

    现在的人知道周敦颐,很多是缘于他写的《爱莲说》,一篇好文彰显了他文学家的风采,接下来小编讲讲他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敦颐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中,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 明明是弱宋,为什么蒙古5年便横扫欧洲,而灭南宋却花40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欧洲,蒙古

    在大家眼里,没有哪家时期能和宋代比“弱”了,每一时期都是被授予1个点评定语,例如秦代是“暴秦”,汉代是“强汉”,唐代是“盛世大唐”,来到宋代,人们却习惯性上冠以“弱”字来描述它。从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秦陇地区的行政建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地区,行政

    北宋建立后,视陇山东西为陕西沿边,在行政设置上,其地系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四路辖区,是抗击西夏的前沿。宋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泾原、环庆与秦州地区的管辖。熙丰、绍圣年间,又拓边开疆,经营熙河地区,而遍布秦陇地区的堡寨则成为北宋御夏的“藩篱”、进攻的基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 狄青是怎么死的?不能战死疆场,却竟毁于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是怎么,毁于,疆场

    步入中叶的北宋王朝,面对北方、西北边关频频告急的状态,不得不启用一批战功显赫的军人,而在这些人中,依旧扮演悲剧主角的是一位“贫民宰相”,他就是狄青。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嘉佑二年(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狄青出身贫寒,幼年的狄青因把救

  • 关于牛皋都有哪些谜团?只有他的墓才能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他的,谜团,都有哪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牛皋身上的三个谜团,只有牛皋墓才能解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朝在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盛华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然最让人记住的大概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了,但是除了岳飞之外,还有几个人物同样也是非常厉害,那就是岳飞手下的几个民族英雄,没错,他们跟岳飞一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