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秦陇地区的行政建制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秦陇地区的行政建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3/12/14 7:28:20

建立后,视陇山东西为陕西沿边,在行政设置上,其地系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四路辖区,是抗击西夏的前沿。宋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泾原、环庆与秦州地区的管辖。熙丰、绍圣年间,又拓边开疆,经营熙河地区,而遍布秦陇地区的堡寨则成为北宋御夏的“藩篱”、进攻的基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进行削平诸国的统一战争,并最终统一全国。公元1038年,西夏立国后,开始形成与宋对峙的局面,迫使宋朝将其防御重心由北面防辽转西面御夏,于是陇山东西一带便成为御夏的前沿。特别是康定(1040-1041)、庆历(1041-1048)年间宋夏战争的爆发,迫使宋政府为适应西北沿边局势的骤变,对陕西沿边地区行政建制作相应的调整。

一、陕西沿边行政建制的调整

北宋统一后,于淳化四年(993年),依唐朝制度,分全国为十道。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淮南、两浙、江南、福建、广南东、广南西、荆湖北、荆湖南、西川、峡路十五路。天圣(1023-1031)时,又析为十八路,元丰(1078-1085)时,再析为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河北东、西,永兴军,秦凤,河东,淮南东、西,两浙,江南东、西,荆湖南、北,成都,梓州,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西二十三路。崇宁四年(1105年),复置京畿路,宣四年(1122年),又置燕山府路及云中府路,合为二十六路。

陕西路即“贡雍、梁、冀、豫四州之域,而雍州全得焉”。其地西接羌戎,东界潼、陕,南抵蜀汉,北际朔方。北宋初期的陕西沿边即今陕西、甘肃及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甘肃所在的陕西沿边,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其行政建制也有所调整。根据《宋史》卷87《地理志》的记载:庆历元年(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1072年),以熙、河、洮、岷州、通远军为一路,置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又以熙、河等五州军为一路,加上原鄜延路共为五路,三十四州军,后分永兴、保安军、河中、陕府、商、解、同、华、耀、虢、鄜、延、丹、坊、环、庆、邠、宁州为永兴军等路,转运使于永兴军、提点刑狱于河中府置司;凤翔府、秦、阶、陇、凤、成、泾、原、渭、熙、河、洮、岷州与镇戎、德顺、通远军为秦凤等路,转运使于秦州、提点刑狱于凤翔府置司;仍以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分六路,各置经略、安抚司。

从上述记载可知,原陕西沿边的永兴军路与秦凤路,被分成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路六大行政区。北宋仁宗时,河东、陕西、岭南诸路设有经略司、安抚司,此系路一级机构即帅司,其官员为经略安抚使,其职责为“绥御戎”,“掌一路兵民之事”。而陇山东西处于北宋秦凤、泾原、环庆、熙河四路辖区,分属以上各路管辖。在宋夏战争中,西北沿边建制的调整,使陕西沿边既成为行政区,又成为御夏的军事区。

二、秦陇的行政建制

宋朝的地方实行府州军监、县、镇、寨以及乡都里保等多层次的行政管理体制,借以彻执行政府的政策法令,发展生产,征调赋役,维护社会安定,控制城乡居民。同时,又在府州军监之上设置路一级的多元派出机构,以代表政府从各方面对府州军监实行管辖与监督。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路以下系州、县两级,与州平级的还有府、军、监及领县的监,县级行政系统包括县、军使及隶属于州军的监,县以下的城镇则设镇。在甘肃地区的行政设置中,既有州、县,也有府、军、监等地方机构。北宋时期秦陇境内四路辖区的行政设置情况如下。

(一)环庆路辖区

宋朝时,今陇东地区系永兴军路辖区,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四路时,析出环庆路,成为陕西四路之一,下辖庆阳府(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领庆(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环(治今甘肃环县)、邠(治今陕西彬县)、宁(治今甘肃宁县)、乾(治今陕西乾县)五州,其中庆、环、宁州在今甘肃东部境内。

庆阳府,系中府,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宋建隆元年(960年),升团练。乾德元年(963年),复为军事。宋政和七年(1117年),升为节度,军名为“庆阳”。宣和七年(1125年),改庆州为府。旧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统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凡五州,其后废乾州,置定边军,已而复置醴州(治今陕西礼泉县东),凡统三州一军。领安化(今甘肃庆阳县)、合水(今甘肃合水县)、彭原(今甘肃合水县西)三县。宋乾德二年(964年),改顺化县为安化县,裁同川县并入。熙宁四年(1071年),始置合水县。熙宁三年(1070年),彭原县自宁州(治今甘肃宁县)来隶。

环州,唐朝时,为灵州方渠镇(今甘肃环县南方渠镇),西晋时置威州,周改为环州,后降为通远军,宋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治通远县。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远县为方渠,宋景祐元年(1034年),复为通远。辖通远(今甘肃环县)一县。

宁州,彭原郡,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1119年),赐军名。辖定安(今甘肃宁县)、襄乐(今甘肃宁县湘乐镇)、真宁(今甘肃正宁县西南)、定平(今陕西长武县东)四县。熙宁五年(1072年),以邠州定平县隶宁州。

(二)秦凤路辖区

宋朝秦凤路,设有经略安抚使,开府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旧有秦、泾(治今甘肃泾川县)、陇(治今陕西陇县)、成(治今甘肃成县)、凤(治今陕西凤县东)、岷(治今甘肃岷县)、渭(治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原(治今甘肃镇原县)、阶(治今甘肃陇南市阶州区)、河(治甘肃临夏市东北)、兰(今甘肃兰州市)、熙十二州,镇戎(治今宁夏固原市)、德顺(治今甘肃静宁县)、通远(治今甘肃陇西县)三军,属县三十八。其后增积石(治今甘肃青海贵德县西40里)、震武(治今青海门源县东南大通河北岸)、怀德(治今宁夏固原市西北)三军,西宁(治今青海西宁市)、乐(治今青海乐都)、廓(治今青海化隆县)、西安(治今宁夏海原县)、洮(治今甘肃临潭县)、会(治今甘肃靖远东北)六州,又改通远军为巩州(治今甘肃陇西县),凡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庆历元年(1041年),秦凤路改置,一些州析出,其辖区缩小,仅统五州一军,后通远军析出,仅统五州。除陇州及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东)部分辖地外,其大部均在今甘肃东部地区。

秦州,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治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统秦州、陇州、成州、阶州、凤州、通远军,凡五州一军。其后割通远军属熙河,凡统州五。领成纪、陇城(今甘肃天水县南)、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天水乡)、清水(今甘肃清水县)四县,伏羌、甘谷二城,太平一监。宋开宝(968-975)初,于清水县置银冶,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升为监,隶州。

成州,同谷郡,宋开宝六年(973年),升为团练。领同谷、栗亭二县,同谷辖二乡。

阶州,武都郡,本唐武州,陷吐蕃,后收复其地改置。治福津(今甘肃陇南市阶州区),有福津、将利(今甘肃康县)二县。福津县辖三乡,将利县辖四乡。

凤州,河池郡,本系防御,宋乾德元年(963年)降为团练。崇宁年间有户三万七千七百九十六,口六万一千一百四十五。有梁泉(今陕西凤县东)、河池(今甘肃徽县)、两当(今甘肃两当县)三县,其中河池、两当在今甘肃境内。河池县辖二乡,宋开宝五年(972年),移治于固镇(今甘肃徽县),有水银务、河池戍。两当县辖二乡,领两当、广乡二镇,至道元年(995年),移治于广乡镇(今甘肃两当县)。建隆三年(962年),在两当县置银冶,开宝五年,升为监,即开宝监,治平元年(1064年)罢置官,以监隶两当县,元丰六年(1083年)废。

(三)泾原路辖区

原系秦凤路辖区,宋庆历元年(1041年),宋朝改置,从秦凤路析出,为泾原路。旧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开府渭州,统泾、原、渭、仪四州及德顺、镇戎二军,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仪州(治今甘肃华亭县),以安化(今宁夏泾源县)、崇信(今甘肃崇信县)、华亭(今甘肃华亭县)三县来属。宋元符二年(1099年),又增置西安州(治今宁夏海原县),宋崇宁二年(1103年),又以熙河路的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县东北)来属,宋大观二年(1108年),又增置怀德军,凡统五州三军。除西安州、怀德军外,其他州、军辖区均在今甘肃境内。

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本军事,政和七年(1117年)升为节度。领有五县。平凉(今甘肃平凉)县,有四乡。原(今甘肃平凉东)县,有二乡。安化县,熙宁七年(1074年),废制胜关,移县地于关地,以旧地为镇,有三乡。崇信县领有四乡。华亭县领有四乡,有铜场、铁冶、茶场、盐场各一。

泾州,安定郡,唐朝时,为彰义军节度,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彰化军节度。领保定(今甘肃泾川县)、灵台(今甘肃灵台县)、良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南)、长武(今陕西长武县)四县。

原州,平凉郡,辖临泾、彭阳二县。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县领四乡。彭阳(治今宁夏彭阳市),唐时丰义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为彭阳,至道三年(997年),以彭阳县隶原州,熙宁三年(1070年),以彭阳县隶庆州,宋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

仪州,宋前期设州,熙宁五年(1072年),废仪州,华亭、安化、崇信同隶属渭州。

会州,唐会宁郡,古西戎城,领会宁、乌兰两县,广德(763-764)后陷入吐蕃。宋元丰五年(1082年),熙河路加“兰会”二字成为熙河兰会路时,并未得会州。元符二年(1099年),开始进筑,“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隶州”。崇宁三年(1104年),以会州隶泾原路,领一县。其辖地曾属秦凤、熙河等路,辖地归属不定。敷县(今址不详),崇宁三年(1104年),置倚郭县,名曰敷文。

德顺军,宋庆历三年(1043),以渭州陇干城建为军,领一县。

镇戎军,本原州平高县之地,宋至道三年(997年),建为军。镇戎军部分辖区在今甘肃境内。

(四)熙河路辖区

熙河路是在熙河开边中设置的新行政区。熙宁五年(1072年),以熙(治今甘肃临洮县)、河(治今甘肃临夏市东北)、洮(治今甘肃临潭县)、岷州(治今甘肃岷县)、通远军(治今甘肃陇西县)为一路。后得兰州(治今甘肃兰州市),因加“兰会”字,成为“熙河兰会路”。元祐(1086-1093)时,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1098-1100)时,又复原名。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县东北)改属泾原路后,改为“熙河兰廓路”,宣和(1119-1125)时,又改为“熙河湟廓路”,改湟州(治今青海乐都市)为乐州后,又改为“熙河兰乐路”,不久,又改为“熙河兰廓路”。除湟、鄯、廓三州及积石、震武二军外,其辖区在今甘肃境内。

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本为武胜军,熙宁五年(1072年)收复后,改为熙州。初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开府熙州。旧统五州军,后兰、廓、乐、西宁、震武、积石六州军相继归属,又改通远军为巩州,凡统九州、三军。辖一狄道(今甘肃临洮)县,熙宁六年(1073年)置,九年(1076年)废,元丰二年(1079年)复置。

河州,安乡郡,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后置。宁河(今甘肃和政县)县,宋熙宁六年(1073),置枹罕县,九年省去。崇宁四年(1105年),升宁河寨为县,原为香子城。

洮州,号临洮城,唐广德(763-764)后陷入吐蕃,宋熙宁五年,宋政府以熙、河、洮、岷、通远军为一路时,并未得洮州。宋元符二年(1099年),收复后不久又放弃。宋大观二年(1108年)收复,改临洮城仍为“洮州”。

岷州,和政郡,唐广德(763-764)后陷入吐蕃,宋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领三县、一监。祐川,原为唐朝时的县,宋崇宁三年(1104年)复置。大潭县(治今甘肃礼县西南80里太塘乡),宋建隆三年(962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县,隶属秦州,熙宁七年(1074年),自秦州来隶。长道县,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熙宁九年(1076年),在滔山镇置监,铸铁钱。

兰州,金城郡,元丰四年(1081年)收复。领兰泉(今甘肃兰州)一县,崇宁三年(1104年)置。

巩州,本通远军,熙宁五年(1072年),以秦州古渭寨为军,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巩州,领县三。元祐五年(1090年)增置陇西县,崇宁三年,升永宁寨为永宁县,升宁远寨为宁远县。

北宋时期秦陇地区的行政建制是北宋政府进行有效管辖的反映。

标签: 北宋地区行政

更多文章

  • 狄青是怎么死的?不能战死疆场,却竟毁于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是怎么,毁于,疆场

    步入中叶的北宋王朝,面对北方、西北边关频频告急的状态,不得不启用一批战功显赫的军人,而在这些人中,依旧扮演悲剧主角的是一位“贫民宰相”,他就是狄青。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嘉佑二年(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狄青出身贫寒,幼年的狄青因把救

  • 关于牛皋都有哪些谜团?只有他的墓才能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他的,谜团,都有哪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牛皋身上的三个谜团,只有牛皋墓才能解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朝在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盛华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然最让人记住的大概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了,但是除了岳飞之外,还有几个人物同样也是非常厉害,那就是岳飞手下的几个民族英雄,没错,他们跟岳飞一样,对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进程,重大事件,靖康

    公元1126年,完颜宗望率军攻打开封,由于李纲事先布置好了防守,金军死伤了很多兵卒,也没有攻下。完颜宗望正在帅帐中发愁,忽闻报宋使臣李税求见。完颜宗望想来使此时来见,必是求和的,心中大喜,立即下令"陈兵召宋使"。李税本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一进金营大门,看到金兵凶神恶煞似地排成两道人墙,吓得腿一软跪着

  • 邵雍的故事:邵雍的着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故事,有哪些,著作

    邵雍是一大哲学家,他在儒学和文学等方面上成就甚多,后人对其的事迹称赞甚多,但竟然还有人对其的拼音会有所疑惑,可谓是缺乏对最基础知识的了解。邵这个字是他名字中较为简单的一字,其部首为阝,部外笔画有5笔,总笔画是7笔。将其首尾分解的话,由召和阝两个结构构成,其发言跟结构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不是形声字。读

  • 宋元之后的一个小国皇位、相位竟同步相传,期间还被相位中断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元,皇位,相位

    我国历史久远,除了部分战乱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以统一的王朝形式存在,皇帝的皇位也往往是由父子相传的步调在走,然而在古代更中原王朝一样的还有一个小王朝他们的皇帝和宰相都是同步相传的。此王朝就是鲜为人知的南方小王国大理。这个南部割据的小王国,存在于五代至宋朝,一直到元朝所灭,享国316年,中间断了两年,

  • 宋神宗是好皇帝吗?宋神宗壮志的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壮志,皇帝,神宗

    宋神宗宋神宗受命即位,可谓顺利。但此时大宋王朝国力日衰,内外交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神宗胸怀大志,想通过变法使国富民强,其在位的18年都在进行着改革。然其意志不坚,缺乏雄心大略,变法几经反复,终未能贯彻始终。至其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受命即位立志图新庆历八年(1048)四月戊寅,神宗赵顼生于濮

  • 李纲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李纲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一个,的人,评价

    刚直不阿直言上疏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郡武)人,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李夔(kuí),官至龙图待制。李纲少年时就得到时人“自幼有大志”、“举动必于规矩法度”的好评。他22岁进太学读书,33岁中进士,徽宗政和

  • 此人自称宋江后代,专家强烈质疑,他称村庄里有三个物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代,此人,物证

    宋江,人们对他的认识,想必都是来自《水浒传》中的描述,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虚构的。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历史上还真有宋江这个人!关于宋江这个名字在《宋史》中就看到了三条:一是《徽宗本纪》,“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

  • 宋朝第一豪放词人,因体形独特被传为犀牛精投胎,一辈子以身许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以身许国,犀牛,词人

    在宋词豪放派的全球里,惟一能和苏轼一概而论的人,好像只能辛弃疾。他是比苏轼更豪爽的人,风花雪月在他的眼中,从不是文人墨客该迷恋的事儿。它用一辈子来树立文人墨客报国的另这种方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的古诗词稿子冠绝天下,文采风流光耀千载;他的强悍狂爆,可在万军丛里取上把

  • 历史上的潘仁美?潘仁美的原型是开国忠臣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原型,忠臣

    历代帝王庙初建时,配享北宋皇帝的功臣有两位,一位是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一位是潘美。而因明朝一本《杨家府演义》,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却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潘美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故事中的潘仁美是个大奸臣,而历史上的潘美却是一个大忠臣,说来这也是一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