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李勣

4、李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25 更新时间:2024/1/15 16:40:43

李勣(594~669),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武德元年(618)归唐后赐姓李氏,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避李世民的讳,改名李勣。李勣历仕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战功卓着,他为唐朝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勣家是隋末的一个土豪,“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旧唐书》卷67《李勣书》)翟让起义,17岁的李勣前往参加。大业十二年(616),李密来投,隋朝张须陀来镇压,翟让和李密率李?等与他多次交战,最终将张须陀斩杀。后来李勣又和王伯当劝翟让奉李密为主,李密封李?为东海郡公。武德元年(618)六月,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掉隋炀帝后北上,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今河南滑县),自己率兵向北攻打李勣据守的黎阳,李勣畏其军锋,向西退保仓城,在仓城外掘深沟固守,宇文化及挥兵四面猛攻,李勣从沟底穿地道,出奇兵袭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大败退走。

九月,李密在洛阳北邙山之战中大败于王世充,想去投奔保守黎阳的李勣,有人认为这时候去投李勣不安全,因为过去李密杀翟让的时候也差一点将李勣杀掉。最后李密西走关中,投降了唐朝。李密投降以后,李勣并没有马上投降。这时候李密的旧臣魏征主动向唐高祖请缨,要求到关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唐高祖以魏征为秘书丞,魏征来到黎阳,致书李勣,劝他早降。于是李勣决定投降唐朝,但他还顾念李密原来的名分,他对部下说:“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旧唐书》卷67《李勣传》)唐高祖赞赏李勣“感德推功”,任命李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封其父盖为济阴王,盖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令?总统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旧唐书》卷67《李勣传》)

平世充、灭公祏,良将有谋。李?投唐以后,在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屡建功勋,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跟从李世民平王世充、窦建德。武德三年(620)七月,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督诸军攻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也加强了防御,他派王弘烈镇守襄阳,王行本镇守虎牢,王泰镇怀州,又让自己的兄弟和子侄分别领兵防卫洛阳。这年十月,王世充的管州总管杨庆投降李世民,李世民派李勣去镇守这个战略要地。当时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把守虎牢,驻军于荥泽、汴水之间,派兵来夺管州,李勣将其击退。李勣又派部将郭孝恪劝说王世充的荥州刺史魏陆来降,正好这时王玄应让大将张志等人到荥州来征兵,魏陆便将张志等擒获。王世充的阳城县令王雄请降,李世民又派李?率兵接应,任命王雄为嵩州刺史,这样就打通了通往河南南部的道路,能与正在攻打襄阳的唐将李大亮等人互通消息,及时联络军情,这对于两线的战局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据守这个枢纽地区的人正是李勣。

武德四年(621)二月,王世充的郑州司兵沈悦派人请降于据守管城的李勣,李勣派左卫将军王君廓引兵夜袭虎牢,沈悦作为内应,一举克之,生擒王世充的侄子王行本。这年三月,窦建德率兵来救王世充,李世民采用围城打援之策,留齐王李元吉与屈突通等继续围攻洛阳,自己带精兵3500多人东趋虎牢迎战窦建德。到虎牢以后,李世民先打了一次伏击战,给窦建德迎头一击。这一战,李世民亲率精骑500,东出虎牢20余里诱敌,而留李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别领兵埋伏在大路旁边。李世民与尉迟恭带领几名骑兵来到窦建德大营附近,窦建德不知就里,派出五六千骑兵前来追击,李世民边退边战,射杀数人,尉迟恭也杀死十几人,终将敌军诱入伏击圈内,李?等“奋击,大破之,斩首三百馀级,获其骁将殷秋、石瓒以归。”(《资治通鉴》卷189,唐高祖武德四年)这年五月,虎牢决战,唐兵擒获窦建德,王世充也被迫投降。

李勣在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争中,不管是镇守要地还是布阵接敌,都表现出持重有谋的大将之才,发挥了仅次于李世民的重要作用,所以到七月唐军凯旋回长安时,“论功行赏,太宗为上将,勣为下将,与太宗俱服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太庙。”(《旧唐书》67《李?传》)

武德五年(622)和武德六年(623),李勣又跟从李世民攻打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以及割据在兖州的徐圆朗。特别是武德六年初,李世民回朝后,以李?为河南大总管负责对徐圆朗的战事,这年二月,擒斩徐圆朗,平定了兖州地区。

武德六年(623)八月,辅公祏降而复叛,唐朝以李孝恭为行军元帅,李靖为副元帅,统率李祏等7总管讨伐辅公祏。李祏当时任齐州总管,他率兵出淮泗来与大军会合。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三月,辅公祏派大将冯慧亮、陈当世率水军3万驻扎在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率步兵和骑兵3万驻扎在青林山,又在梁山上拉起铁锁横断江路,还建起绵延十几里的却月城来阻挡唐军。这时李孝恭和李靖率水军驻扎在舒州,李勣则率领1万步兵渡过淮水,攻克了寿阳城。李孝恭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很多将领都说,冯慧亮等坐拥强兵、又占据了险要的地形,不易攻取,不如直捣辅公祏的丹阳老巢,丹阳一下,冯慧亮等自然投降。李靖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说:“公祏精兵虽在此水陆二军,然所自将亦为不少,今博望诸栅尚不能拔,公祏保据石头,岂易取哉!进攻丹阳,旬月不下,慧亮蹑吾后,腹背受敌,此危道也。慧亮、正通皆百战余贼,其心非不欲战,正以公祏立计使之持重,欲以老我师耳。我今攻其城以挑之,一举可破也!”(《资治通鉴》卷190,唐高祖武德七年)大家认为李靖的计策很好,于是以李勣为主力,先攻冯惠亮的水军,经过激战,冯慧亮单船逃走。李勣又乘胜进攻陈正通,陈正通也大败,率领十几名骑兵逃往丹阳。李靖、李?等进趋丹阳,辅公祏弃城东走,准备逃往会稽。李勣派骑兵紧紧追赶,终于在武康擒获辅公祏。这样,江南地区完全平定了。

李勣一生的最大功绩在于他的军事成就,他在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建立了功勋,后来他长期在北部边境指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战,为唐朝的边疆稳定以及内地人民生活的安宁做出了突出贡献。唐高宗曾说:“自李勣亡,遂无善将。”(《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这是高宗在吐蕃侵犯、唐将屡败的情况下发出的肺腑之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别样晚唐史》第一篇 曾经的春天_第四章 深宫蛇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晚唐

    ——阉人是如何成为问题的那一刻,我们是如此思念曾经的盛唐。曾几何时,雪白的骆驼风一样地来往于迢迢长路,从青海湾带来名将哥舒翰的一段段传奇:强攻石堡城、屯田赤峰西、收复大漠门、取黄河九曲……河西、陇右的数万大军黄沙百战,将吐蕃驱逐到了青海和黄河以西。从青海到黄河,一曲“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民歌到

  • 中国史上三大第一奇女子,代夫出军立下显赫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大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造就了很多传奇人物。今天就来讲一下历史上最厉害的三个女人,不是慈禧也不是武则天。可能很多网友会知道,但具体的故事可能不了解。要说传奇女性,必须得说一下萧皇后,以美貌先后迷倒6个皇帝,被轮番占有!1、萧皇后——中国史上第一奇女子:一生被六个皇帝疯抢据说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

  • 【唐朝·孔颖达】编《五经正义》 为考生划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孔颖达(公元574648年),字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省冀县)人,是隋唐之际的着名经学家和教育家。他自幼学习勤奋,很有才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新唐书·儒学

  • 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真的是被迫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是

    说起玄武门之变,这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因为这场变故,李建成和李元吉身死,李渊被软禁,秦王李世民才终于登上皇位,成就了贞观之治。可以说,没有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历史,会整个变样。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确实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而对于其杀害兄长弟弟,软禁父亲、逼迫让位的过程,正史上的描述,也

  • 李世民的曾孙李祎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李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孙

    李祎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皇室成员,也是一位名将,但是作为历史人物却鲜有人知。李祎简介指出他是神武军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李祎少年立有志向,曾经担任过诸州刺史,治理的很好;后来被授予帅印,立下过赫赫战功。729年(开元十七年),李祎在石堡城一战中打败吐蕃,这一战使

  • 是什么问题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暴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

    “强汉、盛唐、富宋”是中国历史上三个盛极一时的朝代,其国力、GDP、科技都达到当时的世界第一,没有之一!但是,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盛唐,却发生了一场大动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那就是有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长安,自立为帝,年号圣武,改国号大燕,俨然与唐王朝分庭抗礼。安史之乱历时七年

  • 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否真有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有

    我们知道,李世民为一代明君,成就了大唐盛世,虽然在玄武门之变这个事上,李世民做的有点不近人情,可谓手段冷血,但是,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论哪个朝代,帝位的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话道,一将成则万骨枯,一个强者就是靠着无数人的牺牲而诞生的。在西游记里面写到,李世民错杀泾河龙王,曾死后返阳,也就是梦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兵变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身”是被逼的,曹丕笑了;魏文帝曹丕说接受汉帝禅让是被逼的,司马炎笑了;晋武帝司马炎说以晋代魏是被大臣们逼的,石敬瑭笑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说给契丹人当“儿皇帝”是被逼的,张邦昌笑了;伪楚皇帝张邦昌说替金人统治中原是被逼的,刘协笑

  • 一家的男人竟然合用一妻:揭开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之谜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

  • 贵为一朝的宰相却娶了六旬的老妇人为妻,能忍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宰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的等级有分很多种,一般文臣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一些,许多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这些文臣提出来,宰相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屈能伸才是重要之处,在唐朝的一位宰相尽然因为皇帝一句话取了年纪六旬的老妇为妻。纵观唐朝的历史,朝廷上出了很多的优秀宰相,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