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幸未生为旧时人

幸未生为旧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4/1/9 23:10:29

幸未生为旧时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到现代人的幸运,反观时代,恐怕最根本的差别倒不仅在于物质的巨大差距,而在于现代人尤其是一般草民的人权保障较历史中人,尤其是战乱年代中人要优越得多。现代人最大的幸福在我看来,无疑主要还在于社会的进步,民主的逐渐臻善。

>

>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平民得个饱是丰年,官宦再富也没“奔驰”没私人专机。看看三国中人,封功行赏之物也不过食邑多少户,赐米多少斛或绢多少匹,无甚了不起。然而彼时之人的功名利禄、争权称霸之心却是一点不比现世人差的。无论文人武士、王公贵胄,无不各事其主,窥伺时机一展身手。为的是青史留名,封妻荫子。然而走遍三国,看来瞧去,我是越看越觉胆寒,越看越觉纳闷:似乎古人都比今人豁达、无畏,而且他们的性命也远比今人不值钱;由于历史的及封建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必然,那时毫无民主可言,任何个人的命运都完全操纵在地主或军阀、天子手中,明明都知“伴君如伴虎”,稍一不慎则不仅自己人头落地,还要诛连九族;一人犯事,满门弃市的事在三国中几乎天天都在上演,而那班文臣武将却依然人人踊跃,飞蛾般向着那功名之火猛扑!或许古人的忠义、道德之心的确要较今人来得认真些;或者换句话说,古人的适应意识很强而民主意识缺如,故对种种非人道的规制习以为然,安之若素了。你诛我三族,我灭你满门,也就成了一种可以理解的约定俗成。只不知那些“败则寇”的家族中人是如何过日子的。在我看来,若我家中出了个做官的,实在是件可怕至极的事情。不定哪天他犯了事,我的脑袋也得跟着糊里糊涂挨一刀,那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哪?

>

>

试看几例:

>

>

之虐,世人皆知,仅迁都之际,他便“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及其自己被诛,家产、人口尽被抄籍不说,“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可谓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然而赫赫文史学家蔡邕却“只因(董卓)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竟也被王允下狱缢死。王允的真正理由只是:“昔孝武不杀,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

>

又如:“当下、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自是兵权皆归于曹爽”。然而就是这个曹爽,不久便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施小计,“押曹爽兄弟二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其家产财物,尽抄入库”。悲夫!

>

>

另一个类似的可悲角色,便是那个宦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恪

>

>

“恪见吴主孙亮……酒至数巡,吴主孙亮托事先起。孙峻……上殿大呼曰:‘天子有诏诛逆贼!’诸葛恪大惊,掷杯于地,欲拨剑迎之,头已落地……恪合家老小,惊惶号哭。不一时军马到,围住府第,将恪全家老幼,俱缚至市曹斩首……”

>

>

王公大吏有旦夕祸福,贵为天子者又如何呢?且不说降魏,孙皓臣晋,曹芳为司马氏所废;正统至尊如真命天子之汉献帝者,非但自己未当上一天正尔八经的国主,最终未免被黜之厄运。其在位时,就已惨至眼看心爱的伏皇后被诛也束手无措的地步了。“且说将伏皇后拥至外殿。帝望见后,乃下殿抱后而哭……后哭谓帝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华歆拿伏后见操,操……喝左右乱棒打死。随即入宫,将伏后所生二子,皆鸩杀之。当晚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斩于市。朝野之人,无不惊骇。”

>

>

岂止令人惊骇呵!正如演义所引一诗云:

>

>

“曹瞒凶残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

>

的确,一人命蹇,合族受戮。从这点看,王公贵胄的命运的确还不如草民来得安逸。然复巢之下,岂有完卵?在那战火频乃、饥寒荒乱之封建专制时代,哪个不是朝不保夕,谁个能有真正的人权保障可言呢?念此不禁由衷地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先祖扼腕三叹!

>

>

万幸的是,三国毕竟已成演义,历史的悲剧也决不会再在新体制之今世重演。唯愿世世代代之中华民族,永远以“三国”为戒,再不要重演“三国”丑剧!

标签: 时人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位文武兼工的书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的书

    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位文武兼工的书画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性如烈火、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最近,查阅相关史料,竟然意外发现,历史上的张飞与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张飞大相径庭,他非但不是一位莽夫悍将,相反倒是一位文武兼工

  • 华佗之死是冤杀?“大不敬”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佗

    华佗之死是冤杀?“大不敬”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形象已大为走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

  • 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真实成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有多少

    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真实成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将军吴班、冯习为左右领军,张南为前部,赵融、廖化、傅肜为都督,亲率大军数万开始东征孙权,史称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同年八月,战役正式打响。刘备的先头部队进展顺利,八月间打败李异和刘

  • 曹操:三国综合实力最高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

    曹操:三国综合实力最高的名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电视剧《回到三国》的热播,一个个或英雄、或谋士的名人逐渐出场,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徐庶、郭嘉、周瑜等诸多名将,个个聪明绝顶,有勇有谋。那么在三国这些诸多的名将中,论综合实力三国第一是谁呢?许多人认为郭嘉应该位居第一,郭嘉附议,征

  • 三马食“曹”,司马氏的崛起和篡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

    三马食“曹”,司马氏的崛起和篡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氏的崛起东汉末年,曹操在平定中原后,开始准备代汉,这时中国的六大地区中,东南孙权、西南刘备都建立割据与曹操对抗。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分天下为九州,自己担任冀州牧,他恢复禹贡是因为要把并州、幽州并入自己的冀州统治区,同时任命司马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刘禅刘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lèbùsīshǔ),蜀: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刘: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

  • 貂蝉最后究竟去了哪里?貂蝉下落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貂蝉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婵义举的罗贯中,对貂婵“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的两大系列。“惨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类不同的版本,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

  •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

  • 三国八大刺客:曹操派人杀司马懿、刘备把杀手搞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派人

    三国八大刺客:曹操派人杀司马懿、刘备把杀手搞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刺客,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刺秦的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更为刺客画上了悲凉的符号。汉代史官司马迁的《史记》中甚至还专门列一篇《刺客列传》,也算是对刺客这个行业的一种肯定吧。在承接两汉衣钵的三国时期,当然,也少

  •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董卓的嫡系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嫡系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董卓的嫡系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桓帝末年,朝廷从西北地区的陇西、安定等六个郡中,招募根红苗正身体壮的好青年,选拔优秀者任羽林郎,就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董卓因为武艺高强,被朝廷选中。继而代理军司马,不久在讨伐匈奴的并州战役中立了战功,被朝廷正式授予郎中(类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