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皇后受时代散漫气氛的影响,不论美丑雅俗,大多都很风流。魏晋时期皇后的故事传闻自然很多,但有些却不真实。如魏文帝的甄皇后,盛传她和曹丕的弟弟曹植生死相恋,说她容貌惊人,就是曹植笔下的洛神。其实,这只是传闻而已,并不是历史的真实。>>>真实的甄皇后确实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其形也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齿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千百年来,美艳动人的甄皇后何以牵动着世人的心,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和关注?>>甄氏是中山无极人,父亲是曾任县令的甄逸,母亲张氏是常山一带的美人。甄逸夫妇恩恩爱爱,生有三男五女。甄氏最小,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十二月。甄逸夫妇很疼爱她,视如明珠珍宝。全家哥哥、姐姐们也很喜爱她。>>甄氏很小就聪明灵秀,长得如花似玉。史书上说,她每次睡觉,就仿佛有人拿件玉衣盖在她的身上——可见其冰肌玉骨、容颜丽珠。相士刘良曾替甄家子女看相,看过她们面目秀美的姊妹以后,独指最小的甄氏说道:“此女贵,贵不可言!”>>甄氏九岁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识字,她常常用哥哥们的笔砚,在纸上写划。她的哥哥们常常笑话她,对她说:“你是女孩,应该学习女工,终日读书写字,难道要作女博士吗?”甄氏小小年纪,睁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煞有介事地答道:“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甄氏日渐才色双绝,远近闻名。>>建安初年,甄氏十余岁。任大将军,兼领冀州牧。中山无极正是他的统辖范围。甄氏才色双绝的美名传到袁绍的耳朵里,袁绍就替自己的二儿子娶了她,她便做了袁熙夫人。>>官渡大战,一举大破实力雄厚的邺侯——领冀州牧兼领青州、幽州、并州的袁绍,并领兵围困了袁绍的都城——邺城。袁绍大败后回到邺城,一病不起,不久即呕血而死。>>袁绍死后,邺城没了主帅,三个儿子又都不在,形势万分危急,造成这种危局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绍自己。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袁尚长得很俊美,仪容风雅,极得袁绍及其夫人刘氏的喜爱。袁绍本应立长子袁潭继承大业,却偏偏钟爱三子,有意立袁尚,却又拿不定主意。最后,袁绍折衷,将长子派驻青州,次子派驻幽州,三子留守冀州,观其才能,然后再定立是谁——实际上让三子留守都城,意思便很明白。>>长子袁潭心中不平,就请求曹操出击袁尚。曹操官渡大捷以后,便应邀围攻邺城。袁尚得讯袁潭使坏,顾不上什么同胞手足,先领重兵前往青州,与袁潭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曹操围困的邺城,因守备空虚,老弱病残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人,这哪里敌得过曹操士气正盛的三万人马?>>当时,负责守卫邺城的大将审配与副将苏由很不和睦,为如何面对危局把守邺城还争吵了起来。苏由经过反复考虑,暗中致书曹操,愿为内应。审配发现了苏由的阴谋,苏由便巧妙地逃出了邺城,投向曹营。>>曹操立即召见了苏由,详细询问了城内的情况,还问及袁家有些什么人留在邺城。苏由说:“袁绍的夫人刘氏留在城中;刘氏太寂寞,喜欢二媳妇甄氏,甄氏便没有随丈夫而去,也留在城中。”曹操说:“早就耳闻袁绍的几个儿媳妇都很美,这位甄氏究竟如何?”苏由回答说:“是几个媳妇中最美的一个。她长得不仅艳丽,还知书达礼,只有她能体贴刘夫人,合刘夫人的脾气,调和内外,府中上下对她都很敬爱。”>>苏由最后的话被曹操的长子曹丕听到了。曹丕事后又详细询问了袁府的位置、护卫情况以及甄氏究竟如何的秀美。苏由的形容让曹丕心醉神迷——窈窕的身材,腰肢纤细,胸部丰满,皮肤似雪,乌黑的头发又浓又密,且长又及地。总之是生平听到的惟一的美人。>>袁尚回救邺城,在路上被曹操截杀,大败逃往中山,投奔袁熙。邺城粮尽援绝,曹操准备攻城,下令城破之日,不准残杀百姓,不准抢劫,不准伤害袁家老小。>>审配死守孤城。其侄审荣觉得守城无望,大开东门迎接曹军,曹丕带着人马杀进城中,并领着卫队直奔养心湖畔的袁氏府邸。曹丕一行直奔后室,见到了刘夫人及弄得满脸污垢的甄氏。曹丕为甄氏的美色所动,把守好府中,奏请曹操赐赏甄氏。曹操是好色之徒,虽然自己想要,又不好和儿子争女人。于是,曹丕得到了甄氏。这年曹丕19岁,而甄氏已是24岁。这一年是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曹操攻下了邺城,又攻剿袁潭,次年在南皮将袁潭追杀。袁熙、袁尚坐守幽州,被将吏驱逐,逃往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征乌桓。袁熙、袁尚逃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计杀袁氏兄弟,将首级献给曹操。>>甄氏身不由己,只能与曹丕厮守。袁氏全家被杀,甄氏也只有暗中流泪。不久,甄氏怀孕了,足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即为曹操的长孙。甄氏也颇得曹操正配夫人卞氏的喜欢。>>曹操的家室安顿在邺城,曹操继续南征北战。次子曹彰随曹操领兵作战,三子曹植随侍左右,长子曹丕留守邺城。曹植嗜书如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且仪容修伟,气宇轩昂,很得曹操的喜爱和赏识。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此台筑在土岗之上,左边是芙蓉池,右边是华明园,景色优美迷人。>>曹操常在铜雀台饮酒作乐,大宴宾客、幕僚和诸子随侍。曹操的幕僚中有许多是闻名当世的文章高手,如陈琳、王粲、应、刘桢。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曹衮等也是敏才能文。一天,曹操高兴,命诸子作《铜雀台赋》。曹丕、曹衮搜肠刮肚,久久不能成篇。曹植却轻松自如,,曹操击节叹赏,幕僚们也无不叹为观止。曹丕却因此而更加嫉恨曹植。>>曹丕身为长子,但在立嗣上却大为不妙——曹操很赏识曹植,曹操最信任的相府主簿杨修也亲附曹植,相府的主事丁仪、丁、贾逵等也投向曹植。他们在曹操左右,常常见机说曹植聪颖,能付大事。曹操有事询问时,杨修等先行相告,并善为谋划,曹操便有意让曹植嗣位了。建安十六年,曹植受封平原侯,而曹丕却才只是禄二千石的五宫中郎将。>>曹丕忧心忡忡,郁闷地向甄氏诉说。甄氏不但不为曹丕出谋划策,还处处护着曹植,为他说话。曹丕大为愤怒,转而向姬妾郭氏诉苦。郭氏工于心计,替曹丕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固嗣倒植的好主意,并以计召来了谋士——朝歌令吴质。结果,曹操疏远曹植,投附曹植的杨修自杀。曹丕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赢得了曹操的信任,被立为世子,官拜副丞相,并开府自置官属。此后,曹丕就视郭氏为心腹,宠幸有加。>>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豪雄一世的曹操病逝,世子曹丕嗣立,为上丞相,魏王。十月,迫汉献帝禅位,废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为魏文帝。>>曹丕于繁阳亭即皇帝位后,拟定原配甄氏为正室夫人——皇后。她生有儿曹睿,是曹丕的长子,正位宫闱当然非她莫属。然而,事实上,她不但没有即皇后位,还赔上了一条性命,这主要是因为郭贵嫔。>>曹丕本来就对甄氏不能为他分忧解难耿耿于怀,无奈甄氏替他生了一儿子,又是原配。曹丕很宠爱郭氏,郭氏善察言观色,让他高兴。郭氏巧妙地告诉曹丕,说甄氏所生的曹睿是八月怀胎,可能不是他的骨肉,曹丕大为震惊。郭氏住在魏都洛阳,甄氏留在邺城。第二年六月,曹丕南征,路过邺城,见到甄夫人,满腹狐疑,竟查问起儿子曹睿的身世。一向贤明自持的甄氏怒不可遏,两人大吵了一场。不久,甄氏死去了。>>甄氏的死因,史书上有两种说法。>>《魏书》说:“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辞恳切。时盛暑,帝欲俟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这是说,甄氏是病死的。>>《魏志》说:“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这是说甄氏是被赐死的。>>病死还是赐死?分辨这个不难,赐死是真的,病死是假的。问题是,甄氏是如何被赐死的,因什么而被赐死?是真的“有怨言”?这个恐怕不真实。甄氏是位很有教养的女子,不会为了争宠而不顾一切,弄出醋海风波。史书记载她:宠遇愈浓,她愈自挹损。后宫有被宠幸的女子,她不但不妒恨,还大加“劝勉之”,其失宠或无宠的,则“慰诲之”。而且日常宴闲的时候,她还经常劝导皇帝,“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她对新婆婆、出身青楼女子的卞夫人也礼敬孝顺。卞夫人多次由衷地赞美她是真孝妇。这样一位“贤明以礼自持”的女子,怎么会为争风吃醋而怀怨赐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她是因何而被赐死?也许,是因为郭氏争夺后位而挑拨所致,也许是别的,这是一个谜。>>甄氏死后的第二年,即黄初三年,曹丕立郭氏为皇后。上郎栈潜上书谏阻说:“春秋书上说,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其他朝臣也纷纷进谏表示反对。>>曹丕哪里听得进这些。他爱郭氏,离不开郭氏,照旧立郭氏为皇后,并命郭氏以曹睿为儿子,代为抚养。曹睿一天天长大,曹丕尽管高兴,但对曹睿的身世总有点疑惑,因而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直到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重不起,临死前才立曹睿为太子,遗诏曹真、曹休、为辅弼,随即死于洛阳嘉福殿,时年40岁。>>曹睿即位,年22岁,为。尊母亲甄氏为文昭太后,尊皇后郭氏为太后。他知道母亲是死于非命,为此很难过。他不喜欢郭太后,但郭太后曾抚养过他,他只能以礼相待。>>青龙三年(235),甄夫人曾在临死时委托照料曹睿的李夫人告诉这位年轻的皇帝,说他的母亲甄氏,死的时候装殓时,是按郭太后的吩咐,被发覆面,以糖塞口,使她从此不能翻身,也不能辱骂。>>明帝大为震怒,奔往永安宫质问郭太后。郭太后狡辩。明帝吩咐断绝郭太后的一切供应,令郭太后自尽。郭太后走投无路,只好自杀。明帝“命殡葬太后,亦如甄故事”,并追尊母亲为文昭皇后,另立寝庙,世世享祀,祀乐与祖庙相同。
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神甄氏怎么死的?真实的甄皇后沉鱼落雁倾国倾城
更多文章
解密三国:“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与曹操何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战
当袁绍南下,曹操曾聚集文武商议对策,孔融和荀之间的一段论辩特别引人注目。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
揭秘三国典故:“说曹操 曹操就到”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典
揭秘三国典故:“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什么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后来,从这个春晚小品中得到启发,河南许昌的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部队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这支部队的主管一职就是摸金校尉,用通俗的话讲摸金校尉就是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的盗墓头头。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说:“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甚至还说曹操亲自组织和指挥过对梁孝王墓的
谁值得刘备一生的挂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谁值得刘备一生的挂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一句经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说兄弟如手足一样,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旧换新的。作为中山靖王滞后、蜀汉先主的刘备当然是敢说敢做,果然是换妻如同换衣服一般。不过细细看来,刘备一生不停的
孙权简介,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权
孙权简介,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是个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体现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更是雪上加霜。刘禅面对的局面
刘备托孤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刘备托孤的背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托孤蜀汉章武三年四月,刘备永安托孤,对从成都赶来的诸葛亮说了一句扑朔迷离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说这番话?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易
吕蒙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吕蒙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名将
吕蒙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吕蒙一生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蒙吕蒙15岁时就偷偷地跟着姐夫去打仗,撵也撵不走。成年后,他先后在孙策、手下为将。但由于家境贫寒,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当上将军后,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每当报告军情,也只能口述,不会笔写。其他众将士戏称他“吴下阿蒙”
三国历史上最值得拥有的十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大
三国历史上最值得拥有的十大将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俗话说乱世出枭雄,是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时代,将领着实大把大把的数不尽数。熟读的人,一定有听过“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这句话,它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上的将领排名。其实,三国时期还有许多名将,他们虽然没上面这些人出名,但实力等各方面绝对不输其
第五章 张飞诈醉擒刘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五章
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亲率20万大军迎战袁绍,一面派刘岱、王忠二将打着丞相旗号讨伐刘备。正值初冬,大雪纷飞。两军冒雪布阵对峙。关云长飞马提刀同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