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三国:“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与曹操何关

解密三国:“官渡之战”袁绍输在哪儿?与曹操何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3/12/14 3:32:33

当袁绍南下,曹操曾聚集文武商议对策,孔融和荀之间的一段论辩特别引人注目。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

实际上,战事相持到十月,曹营已经绝粮,必须向后方的许昌紧急求援。但许攸一反叛,向曹操献计火烧乌巢,整个战局随之翻盘,急转直下。这是官渡之战胜败的关键所在。袁绍的军事失败,显然是权术的作用目标出错了,人事上出了问题。拿曹操与袁绍在沟通方式上做个比较。曹操会将一个议题透过众议的方式让大家相互讨论辩解、分享智慧,以便得到最周详的思考。也就是能沉住气、静下心、深藏于心,反复掂量与权衡。此外,曹操颇有容人的雅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容纳“刚而犯上”的人才。所以,曹操手下的荀、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刘晔吕虔、毛d等人,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无相互谗害。

袁绍的沟通模式是随机性的个别征询,而不是众议。在这种模式的暗示下,部属只会个别向他反映意见,类似于打小报告,使得部属之间少有坦诚的横向沟通。而袁绍本人既是个“有选择的倾听者”(只听他喜欢听的),又是个容易混淆是非,用一时结果来加罪于人的冲动型领导。

这种权术风格和沟通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非常坏。使得部属产生了“我只向老板负责”、“只要老板满意就行,别人无所谓”的意识和心理契约。

久而久之,由于资源的排挤效应,大家都要想办法逢迎老板,以便得到赏识和信用的机会。当意见被采纳,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而非团体的决策)成功,或谎报成功。万一失败,就想法子嫁祸于人。如果老板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便千方百计暗中阻挠,等着看别人出洋相。如此陈陈相因、恶性循环,自然形成了袁氏虚矫不实的政治生态,以至败局无可挽救。权术中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句话可以动人心,让人死心塌地效命驱驰。而善于包容,则是领导权术里的德行体现(注意,并非个人德行),舍人小过,图己大业,鼓掌之中,才有南面之尊。

在官渡之战桥段里,有几个情节值得提出来说说。关羽杀了颜良,沮授稍加挑拨,袁绍便迁怒于刘备:“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待刘备一番巧言解释,袁绍反过来又责备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作为一个领导人,批评下属不该是这样的,刘备到底是个外人,怎么可以当着外人的面让下属难看?权术不是冷冰冰的东西,其中的理智与情感因素很重要的。也难怪沮授一出来就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遂托疾不出议事。

等到关羽杀了文丑,郭图、审配又站出来质疑刘备的“佯推不知”,袁绍又大怒要杀刘备。当刘备为活命提出愿意让关羽来辅佐袁绍时,袁绍的表现再次让我大跌眼镜。他先喝退左右(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后又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矣!”这两句话,前者伤谋士之心,后者失将士之心,权术使用之想当然、领导德行彰显之凉薄,已然到了极致。可以说,袁绍的领导形象,此时轰然倒塌。

而曹操恰恰相反,他不光依“事功”来奖罚,且能重赏提反对意见的人。207年,曹操不理曹洪等人的劝谏,出塞远征乌桓部族。结果虽取胜,却也吃了不少苦头。回到基地后,他便赏赐曾劝阻过他的人,承认自己只是侥幸成功,不足为法,希望大家不要因意见不被采纳而不敢建言。

意见不被采纳都能得到奖赏,因此大家都能勇于提案,也不必相互妒忌。久而久之,曹营中一旦形成决议,就再没有第二种声音或阳奉阴违,而能向一致的目标去努力。不能不承认,曹操是个能让追随者愉悦工作的领导人,靠的正是激励机制与领导德行,这是驭人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而袁绍则差得远了,假设一下,如果他能认识到这一点,稍加实践,那么官渡之战的结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了。权术如用兵,兵无常势,贵在应变。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才能够成就大业。领导人对待下属或民众,要适时酌情的予以安抚,在讲明原则、制度和法律之后,不妨推己及人,多重民情,情真意切,民心必归。

不是吗?官爱民,民桓爱之。这才是维稳致胜的大计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典故:“说曹操 曹操就到”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典

    揭秘三国典故:“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什么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后来,从这个春晚小品中得到启发,河南许昌的

  •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部队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这支部队的主管一职就是摸金校尉,用通俗的话讲摸金校尉就是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的盗墓头头。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说:“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甚至还说曹操亲自组织和指挥过对梁孝王墓的

  • 谁值得刘备一生的挂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谁值得刘备一生的挂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一句经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说兄弟如手足一样,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旧换新的。作为中山靖王滞后、蜀汉先主的刘备当然是敢说敢做,果然是换妻如同换衣服一般。不过细细看来,刘备一生不停的

  • 孙权简介,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权

    孙权简介,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

  •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是个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体现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更是雪上加霜。刘禅面对的局面

  • 刘备托孤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刘备托孤的背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托孤蜀汉章武三年四月,刘备永安托孤,对从成都赶来的诸葛亮说了一句扑朔迷离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说这番话?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易

  • 吕蒙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吕蒙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名将

    吕蒙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吕蒙一生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蒙吕蒙15岁时就偷偷地跟着姐夫去打仗,撵也撵不走。成年后,他先后在孙策、手下为将。但由于家境贫寒,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当上将军后,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每当报告军情,也只能口述,不会笔写。其他众将士戏称他“吴下阿蒙”

  • 三国历史上最值得拥有的十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大

    三国历史上最值得拥有的十大将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俗话说乱世出枭雄,是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时代,将领着实大把大把的数不尽数。熟读的人,一定有听过“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这句话,它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上的将领排名。其实,三国时期还有许多名将,他们虽然没上面这些人出名,但实力等各方面绝对不输其

  • 第五章 张飞诈醉擒刘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五章

    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亲率20万大军迎战袁绍,一面派刘岱、王忠二将打着丞相旗号讨伐刘备。正值初冬,大雪纷飞。两军冒雪布阵对峙。关云长飞马提刀同王忠

  • 世事难料,三国时期丑男美女皆薄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薄命

    世事难料,三国时期丑男美女皆薄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八俊”之一的刘表临危受命,出长荆州。他苦心经营,励精图治,终于使辖区局势相对安稳下来,成为“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一方重镇。海内士人投效依傍他的,多如过江之鲫,其中包括后来在“建安七子”中名列前茅的王粲。王粲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