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袁绍与曹操共同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揭秘:袁绍与曹操共同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1/6 17:55:21

揭秘:袁绍与曹操共同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为颜良文丑要包围渤海?都不是。当时的渤海郡并没有敌人窥视,而颜良文丑也一直没有在反抗董卓盛会中出现。

为什么出现这样怪异的事情?因为袁绍有私心。袁绍为何要参与反董卓联盟?因为袁绍被董卓通缉,在天下无法立足,虽然董卓表面上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可是袁绍自认为自己是四世三公之后,其野心根本不在小小渤海一郡之地。而当十八路诸侯公推袁绍担任盟主的时候,袁绍更是慷慨激昂,许下一番誓言,貌似真的想为汉家除残去秽。可是,袁绍不过是在演戏,袁绍不希望董卓被很快击溃,甚至希望董卓一直存在下去。就犹如盗贼的存在,使得百姓必须借助官差一样。董卓的存在,使得天下士大夫都会团结在袁绍这个盟主的旗帜下,听其号令,服其管束。于是,当董卓在虎牢关战败之后,曹操建议追击,如果大部队前进的话,完全有机会击溃董卓。可是袁绍不听。其他诸侯不出兵,大都是不敢出兵,要知道在当时除了孙坚曾经和董卓交手打过胜仗,多数诸侯都被吕布打的心胆俱裂。

可是袁绍不是不敢,而是不愿意。他的王牌,颜良文丑依然没有出现。放走董卓,袁绍才可以继续在关东称雄,借助盟主大旗,拓展他的袁氏大业!而曹操呢?曹操是不是就是一心为公呢?表面上看曹操对于反董卓非常热心,可是,曹操一直在怂恿别人上前线,而自己手下的大将并不出马。要知道刘备手中有关羽张飞,可是曹操手中的名将更多。当时曹操的手下,有乐进李典曹洪这样的三国知名骁将,更有曹仁夏侯渊这样智勇双全的悍将,而最厉害的则是演义当中独具魅力的独眼大将夏侯,那拔箭啖睛的一幕,想必是所有三国迷必定难以忘怀的画面。

而夏侯曾经三战三国第一名将吕布,战后还曾经主动请战,刚猛勇武不在张飞之下,夏侯又曾经力战关羽四十余回合,追赶关羽到达土山,并且扬言要生擒关羽!这样厉害的夏侯,怎么会不是华雄的对手?于是问题就来了。十八路诸侯中,许多诸侯的部下都出战了,作为反董卓行动的发起人,为什么就看不到派一个将军率军出战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曹操奸诈。曹操有能力对抗华雄,但是他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他想让诸侯将领先去做炮灰,看看情况自己再下手。曹操他是个有气魄有胆略的人,他看重的不是一战一地的胜败得失,而是整个大局。加上曹操在众人的心目当中,是阉宦之后,并没有几个人看得起他,于是,曹操一忍再忍。直到董卓下达迁都的命令。董卓迁都,朝野震动,关中百姓人心浮动。曹操看到时机已到,于是拜见曹操,希望由袁绍下令,号召十八路诸侯和董卓来一次大决战,一举定乾坤!

曹操说: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曹操提出,此时作战有两大优势,一个是董卓迁都,又犯众怒,在长安内部,在董卓军团内部,必然会有许多反对的声音;第二个是十八路诸侯既然是以讨伐董卓为名前来,现在董卓即将逃跑,正是追击的大好时机。并且曹操预料,只要出兵,一定会一战成功,天下安定!曹操的话说的斩钉截铁,按照曹操的理解,袁绍当然应该出兵,诸侯当然应该出兵。可是袁绍却以诸侯军队多次征战疲乏不堪为借口,拒绝出兵。而众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保存势力。于是曹操大怒,说:竖子不足与谋!曹操很失望,但是却希望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侥幸获得成功,那么自己也可以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

于是曹操不再忍了,他带着自己全部的家当,用各种手段搜罗的一万来人,还有自己手下的所有将领——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日夜兼程追赶董卓。可是,曹操没想到自己会遇上整部三国演义唯一的一个算无遗策的谋士李儒。曹操的一万多人死得只剩下五百人,若非曹洪舍命相救,曹操自己也小敏难保。曹操奋力一击无功而返,也就没脸再回到诸侯联军那里了,带着残兵败将去扬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第三十四章 董卓巧计突重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巧计

    三国中最暴虐的人物无疑是董卓,不过,除了残暴的一面而外,董卓还有另一面,这就是他的多谋。当韩遂等人兵起凉州的时候,董卓作为中郎将,奉命西进抵御韩遂的兵马。凉州历来为少数民族汇居之地,当董卓兵至望垣硖以北一带时,被几万名羌人所围困。当时的形势是,羌人围堵三面,另一面,即董卓来兵的一面,是一条大河,自然

  • “三让徐州”的陶谦 到底是忠还是奸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州

    “三让徐州”的陶谦到底是忠还是奸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陶谦在《三国演义》中戏份不多,通过“三让徐州”的描写,罗贯中成功将他刻画成一个既软弱无能又勤政爱民的形象,以此来陪衬刘备和曹操;而《三国志》和《后汉书》对他的记载几乎尽是贬低之词。小说中,他是一个保境安民的仁者,两部正史却都说他亲近奸佞

  • 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最著名

    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军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八大精锐军团:1.陷阵营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

  •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垄断魏国朝纲,一统兵,一理政。司马师带兵破姜维,平诸葛延叛乱,又带兵攻吴……,司马昭在内更是独揽大权,弑杀皇帝,灭蜀之后,除邓艾,钟会,姜维。干净利

  •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儿子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

  •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生平事迹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

  •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 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言听计从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张劝孙策到南方发展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

  •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人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代大将颜良是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荼毒。在各地方诸侯之中,河北军阀袁绍人强马壮,麾下猛将如云,是当时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军事势力。在袁绍阵营的诸多将领中,颜良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

  • 典韦的是怎样的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的人

    典韦(?~197),东汉末、初部下将领。陈留己吾(治所在今河南宁陵西南)人。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向节操,好任气行侠。典韦曾替人报仇,杀人后从容回家,有几百人追赶,但没人敢过分靠近。这样走了四五里,典韦遇见了伙伴,于是一起边战边退,脱身而去。从此之后,好多豪杰都认识了他。汉献帝初平年间,张邈起

  • 绝世天才英雄流泪:揭秘诸葛亮为何会抱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终生

    导读: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