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曹睿是谁的儿子?

历史上曹睿是谁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82 更新时间:2023/12/25 11:12:57

历史上曹睿是谁的儿子?

曹睿是谁的儿子?金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首篇即是《魏明帝生父之谜》,金先生在文中引述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观点——魏明帝曹睿并非曹丕亲生。关于这个观点,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很有兴趣的疑问,即明帝的父亲究竟是谁?后人为此而议论纷纷,因为甄氏原有前夫的,这疑问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史为证。

曹睿是谁的儿子

据《魏志·明帝纪》所述:景初三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如果由景初三年上推三十六年,明帝的生年应是建安九年,但曹丕之纳甄氏,也在建安九年八月,甄氏怎么会生下明帝呢?如果确是曹丕所生,至早应是建安十年。裴松之就说过:“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近人冒鹤亭先生《疚斋日记》因而说:“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卢弼《三国志集解》也说:“窃谓承祚(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曹睿之字)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

卢氏的意思是说,陈寿原是知道应作时年三十五的,如今偏写上“时年三十六”,这就是故意给读者以暗示:明帝是袁家种子。

冒鹤亭先生系近代著名学者,而著有《三国志集解》的卢弼,在三国学界更是享有盛誉,这二位均认为魏明帝并非曹丕亲生,而是甄氏前夫袁熙之子,其论断显然有相当的权威性。但由于这一观点并没有足够的史料来作支撑,因此不能算作盖棺定论,说到底还只是“一家之言”,金先生在文章的末尾也提到了另外的观点。

为方便读者,这里一并将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厘订诸家之说,定曹睿生年为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卒仍为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年三十四。即是说,曹睿是曹丕生的。作三十六,是承祚误记,别无深意。

至于金先生究竟认同哪种观点,由于文中并未明言,后学自然也不敢臆测,从文章标题《魏明帝生父之谜》看,或许是认为这个问题难以定论,尚需存疑吧。

但经过考证后,冒、卢之说貌似有理,实则无据,(www.lishixinzhi.com)有极大的臆测成分,其实只需仔细研读《三国志》相关原文及裴注,是不难得出“魏明帝曹睿确系魏文帝曹丕亲生”这个结论的。

根据《魏志·明帝纪》记载:明皇帝讳睿,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

如果假设曹睿于景初三年正月丁亥驾崩时确实是三十六岁,经过反推之后将会得出如下年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睿一岁为甄氏所生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睿十五岁封为武德侯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睿十九岁封为齐公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睿二十岁封为平原王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睿三十六岁驾崩

相关阅读推荐:

曹睿死后谁继位曹睿的哪个儿子继承了皇位

曹睿是谁的儿子魏明帝曹睿生父是袁熙还是曹丕

不妨再参照一下《魏志·文帝纪》中关于曹睿受爵的相关记载:(延康元年)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睿为武德侯。

曹丕继位魏王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这年十一月他逼汉献帝禅位,并改元黄初,因此,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事实上是同一年,即:曹睿被封为武德侯是在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这一年曹睿十五岁。

而按曹睿三十六岁驾崩所推出的年表却显示他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封为武德侯的,与《魏志·文帝纪》中的记载整整差了三年。难道《魏志·文帝纪》弄错了?

建安二十二年时,曹操身为魏王,尚未辞世,王太子曹丕除了官拜五官中郎将以外,并没有受爵,连曹丕尚无爵禄,那他的儿子曹睿被封作武德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相反,如果到了延康元年,曹丕继位魏王,假天子之名追尊先祖,同时将自己的儿子封侯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魏志·文帝纪》的相关记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按照《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推算,曹睿应生于建安十年五月至建安十一年五月之间(黄初元年五月封其为武德侯时,已有十五岁,则其生辰必在建安十一年五月前),即使取极限值计算,甄氏怀孕的时间最早也要在建安九年七月,而在这一年五月,曹操已经围攻邺城,此时袁熙远在幽州。

至此,不难得出结论,曹睿驾崩时年三十六的说法,是绝难成立的,更遑论什么曹睿系袁氏之后了。

尽管魏明帝曹睿的身世已不再成谜。但还是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魏志·明帝纪》会将曹睿驾崩时的年龄记作三十六岁呢?难道陈寿做错了一道这么简单的算术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提及一下陆侃如先生的观点。

金先生在其文末提及的陆侃如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家,所谓“厘订诸家之说”,尽管不知道陆先生是如何个厘订法,但定曹睿生年为建安十一年,很有可能也是依《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来作的推算。只是,陆先生将曹睿辞世年龄算作三十四岁,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因为曹睿虽然卒于景初三年,但具体时间却是这一年的正月丁亥,如果曹睿生于建安十一而且其生日不是在正月的话,那么从建安十一开始推算,他驾崩时应当只有三十三岁,需要明确一下的是,这个三十三岁是指三十三虚岁,也就是将他在建安十一年出生时算作一岁,如果换算成公历的话,这时的曹睿其实只有三十二周岁,还没有满三十三周岁。(事实上,由于曹睿曾经在景初元年,根据有司的奏呈“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将这一年的三月改为四月,曹睿死后,继位的曹芳又将历法改了回去,因此,他驾崩的那个月,如果按先前的历法算,其实应该是十二月。)

因此,在计算曹睿生卒年时,是不宜将景初三年也算作一岁的,陆侃如先生算作三十四岁,显然是将公元239年也计算在内了。如果不算公元239年,曹睿驾崩时当是三十三岁。

如果曹睿果然生于建安十一年二月至五月间的话,那么再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因为“三”字第一笔为一横,误看作“一点”是极有可能的,第二笔为与“六”字第二笔同,而第三笔又是一横,误看作“两点”也是有可能的。即,所谓的“年三十六”很有可能乃是“年三十三”之讹,古人将“三十三”误抄成“三十六”,这或许才是造成曹睿身世成疑的真正原因。

标签: 谁的

更多文章

  • 谁才是三国正史中曹操手下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才是

    谁才是三国正史中曹操手下第一名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史载,在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和对西汉王朝边患不息的焦虑,通过人向汉武

  • 三国史上的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郭嘉为何能当上曹操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的人

    三国史上的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郭嘉为何能当上曹操的谋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谋士。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毛泽东曾评价郭嘉说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

  • 《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

  • 为何刘备重用魏延轻赵云?谁适合做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将

    为何刘备重用魏延轻赵云?谁适合做大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悲壮而伤感的诗句穿透了历史的长河,也说完了虎威将军赵子龙的漫长一生。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他的代名词。高大威猛的三国传奇――虎威将军的威猛善战,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边。作为三国著名人物刘备的主力名将,

  •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强大的曹操而投靠新生军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阀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强大的曹操而投靠新生军阀刘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要想立足于群雄之间,受到君王的重用,除了靠自己卓绝的能力外,也要有极高的声望,当时诸葛亮只是平平一介布衣,就跟平头百姓一般,虽然有非凡的智慧,曹操也未必会放在眼里,当时曹操手下能人众多,像荀、郭嘉、荀攸、贾诩、程昱

  • 关羽失荆州前未看到的威胁:魏吴联盟成为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州

    关羽失荆州前未看到的威胁:魏吴联盟成为可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守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指导关羽的策略是“北据曹操,东和孙权”。北据曹操是理所当然,不提也罢。东和孙权就有些含糊不清了。孙权的战略一直很清晰。那就是“和”的前提,必须是保证东吴不受蜀国的威胁和制约。不论孙权是否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

  • 历史上的关羽 匹夫之勇的武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匹夫之勇

    历史上的关羽匹夫之勇的武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关羽匹夫之勇的武夫民间传说“关羽(?-220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东汉末年(有人认为包含三国时期)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被历代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

  •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智囊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楙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军,执

  •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董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人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董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27年,远离蜀汉首府成都的陕西汉中。早春季节,刚刚升起的太阳还带着些微的寒意。林木森森的郊外,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手执戈戟,精神抖擞,等待丞相诸葛亮下令,首出祁山北伐曹魏。这时的诸葛亮还在军帐中沉吟着,头戴纶巾的他,轻轻地摇着鹅毛

  • 三国西凉是哪里?三国时期的西凉是当今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凉

    三国西凉是哪里?三国时期的西凉是当今的什么地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西凉是哪里?三国时期的西凉是当今什么地方?西凉是现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凉州在中国的西部,故称西凉。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