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母亲既然自杀而死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徐庶母亲既然自杀而死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04 更新时间:2024/1/10 20:55:55

徐庶母亲既然自杀而死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诚,关羽都不为所动,得知了刘备的下落后带着自己嫂嫂头也不回地走了。而徐庶原本是刘备的军师,一不小心被曹操的谋士程昱以自己母亲的名义骗到了曹营,从此便身陷曹魏,但立下誓言,终此一生都不为曹操谋划半句。因此,虽然徐庶在曹魏有官阶有职位,但人们通常还是把他归入刘备一方。

这两个主人公都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呆在曹营,但二人的结局却是如此不同。按理说徐庶的母亲已经自杀而死,曹营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牵绊住徐庶,那徐庶为何不像关二爷一样潇洒转身呢?笔者认为,徐庶之所以不回刘备身边,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徐庶讲求面子,为自己的名节所累。徐庶出身不高,少年时比较玩世不恭,结果因为替朋友插了别人两刀而坐了牢,幸好有人相救才不至于丢掉性命。经历了生死的徐庶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任性与荒唐,开始收心敛性,追求孔孟之道,悉心求取圣人之学。经过长时间的儒学熏陶,徐庶已然变成一个标准的儒士。儒士讲究什么?无非就是洁身自好、忠君事父之类。徐庶对于自己的母亲可谓是十分孝顺,要不然也不会一接到母亲的亲笔信就立刻心慌意乱地赶往曹营。很多时候,忠孝不能两全,徐庶原本投靠的是刘备,现下不得已易主曹操,已是不忠,但若是不去,又是不孝,想必在做决定的时候徐庶内心是经历过无比激烈的挣扎的。

对于刘备这个主君,徐庶可谓是十分满意,否则不会放弃刘表转投刘备,还诚心诚意地为他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徐庶母亲自杀之后,徐庶一定考虑过重新回到刘备身边。但是自己身为一介儒士,弃了刘表转投刘备已算了易了一次主,离开刘备被迫前往曹营已是易了两次主,这次要是离了曹营再回蜀汉,岂不是三易其主?对于一个依靠替别人出谋划策以求扬名立万的谋士来讲,三易其主可是大忌,不仅容易招致猜疑,也会使自己名声受损、殃及自己的家人。徐庶年少时曾经犯过一次错,自那以后分外爱惜羽毛,因此断不肯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再回到刘备身边。

其二,徐庶认为刘备那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徐庶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尚且势单力薄,并没有多少善于筹划的有识之士在身边辅佐。因此徐庶刚一投奔刘备就被拜为军师,而且大大小小也立了不少功。其中,徐庶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刘备引荐了诸葛亮,正是诸葛亮的出现才让刘备有了成大事的可能。诸葛亮和徐庶一样都以智谋见长,但其聪明才智远在徐庶之上。作为汉营中的同类型人才,徐庶势必竞争不过诸葛亮。徐庶出走后,刘备其实没有任何的损失,顶多心塞一阵。而刘备也无需担心徐庶会为曹操所用,毕竟他对徐庶也曾有知遇之恩,若是徐庶忘恩,刘备一方的诸葛亮也足以与之抗衡。徐庶一定也是思虑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不急着回去。徐庶虽然不打算为曹营效力,但在这里自己好歹也算是曹操眼中的一个人物,若是回到了汉营,自己怕是永远得屈居诸葛亮之下,既是这样,还不如不回去。其三,徐庶怕是已经对刘备产生了意见,觉得他不值得自己辅佐。徐庶当初为什么要放弃更有势力的刘表转投刘备呢?刘备不仅势单力薄,而且除了贤德之外也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徐庶偏偏就是看中了刘备的贤德和仁义,这一点可以从他临走前提醒刘备勿忘霸业可以看出来。儒家崇尚以德治国,在徐庶心里,只有仁德的刘备才能担得起一统天下的大任。但火烧新野一事,让徐庶看清了刘备仁德外表下的为图霸业不择手段的一面。刘备不仅火烧新野,还散播流言鼓动大批百姓跟他一起逃命。刘备真的是担心这些百姓会遭受曹军的蹂躏吗?

不见得,曹操虽然在政治上像狼一样,但对百姓还是心存仁义。为防止士兵破坏农田,他还特意装模作样地断掉自己的头发以儆效尤。刘备之所以污蔑曹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百姓中提升自己的声誉,顺便还可以用这些百姓为自己作掩护。身处数十万百姓之中,想必曹军若是追杀过来也不见得能找得到刘备他们几个,所以即使带着那么多人逃跑多有不便,刘备也依旧不嫌麻烦。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老百姓们看不明白,但智谋过人的徐庶岂能不知道?徐庶恐怕是看到了刘备性格中伪善的一面,仁君的幻想破灭,这才决定完全弃了刘备的。刘备不是什么好东西,曹操更是不堪,徐庶只好缄口不言,在乱世中艰难自保。

徐庶原本可以惊才绝艳的一生,在被迫入曹之后彻底归于寂静。他不像关羽那般对刘备忠肝义胆,也不像关羽那般洒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说走就走。由于自己的思想局限和对刘备的仁君理想的幻灭,徐庶还是决定与刘备分道扬镳,于夹缝中求生存。对于徐庶来说,东汉乱世容不下一个想尽心效忠以安天下的谋士,更容不下气节与名誉并有的臣子,这个时代能带给正义之士的,只有阴谋、阳谋、无奈和伤害。徐庶虽然之后一言不发地在曹魏做官,但他本身就是一声强有力的呐喊,呼唤着治世的到来。(原文来自山川文社的头条号)

标签: 庶母

更多文章

  • 关羽是谁杀的?关羽真是孙权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与长子被擒,于临沮被害。那么是关羽是谁杀的呢?关羽之死一:关羽是孙权杀的公元219年,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刘备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

  • 关羽简介,关羽怎么死的?被诸葛亮借刀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

    关羽简介关羽(?——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东汉末年(有人认为包含三国时期)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被历代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君、关帝。佛教界一般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民间普

  • 解密三国时的阵法:古时战场上是如何打“群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阵法

    解密三国时的阵法:古时战场上是如何打“群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看见对阵法的描写。对中国人而言,评书中描写的阵法都带有玄幻色彩,比如杨家将中的天门阵,是一个妖道布下的魔幻阵法,军队进入阵中就会遭遇飞沙走石等超自然现象,需要找到降龙木一类的法宝方能克敌制胜。其实,阵法是

  • 刘表为什么没能像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刘表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表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

  • 江东小霸王 孙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小霸王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会英年早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读《三国演义》,每读到孙策的死,心里总是非常婉惜。小霸王随父亲孙坚领兵出战时,年仅十七岁,可谓是英雄少年。孙坚死后不我久,孙策在朱治、吕范的策划下从袁术处借得三千兵马,就此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前途故然艰险,但冥冥中仿佛得到了孙坚在天之灵的护

  • 曹操杀华佗歇后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佗

    曹操杀华佗歇后语华佗作为中国古代神医,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至今让后人景仰。一代神医死于何因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但在中国的歇后语中却有一则道出了华佗死因。亲爱的朋友,你知道是哪一则歇后语吗?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以怨报德【释义】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

  • 解密:魏武帝曹操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秘书

    解密:魏武帝曹操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杨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该参与宫廷斗争,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因为袁家谭尚的前车之鉴,是曹操晚年最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不知萧墙之轻重,屡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 曹操掌握最高权力为何至死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最高权力

    曹操掌握最高权力为何至死不敢称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曹操竭力宣称自己是奉天子诏,但天子权力被架空,却也是路人皆知之事。孙权、刘备早已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并不惧怕这种责骂,因为当时天下分裂,群雄并起,相互之间的责骂和攻讦本属正常,曹操同样以乱臣逆贼的名义

  • 刘禅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

  • 曹操一共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几个

    曹操一共有几个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几个和过继出去的曹均,在曹丕当国之时只有曹茂一人没有封王。史书中说的很明白,“茂性洌少无宠於太祖。”公侯之家,一个性格倨傲而缺乏教养的人是很难赢得别人好感的,曹茂就是典型。下面一起来看下曹操的儿子分别是谁?曹昂:曹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