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选才用人的七大特点:破除了门阀的限制

诸葛亮选才用人的七大特点:破除了门阀的限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4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58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那么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诸葛亮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坚持这七条,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致错用坏人,庸才。

内修政理是诸葛亮治蜀的一个中心问题,其基本方针即治实不治名。

益州本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左思〈蜀都赋〉写到那时的蜀中是: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梗稻莫莫;a_之里,俊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何况又有盐井、铁山。在这个基础上,商业也发展了,成都西市,被称为万商之渊,罗肆巨千。可农民、手工工人所创造的财富,都落入了三蜀之豪的腰包。三蜀之豪,有自己的田庄、徒附、部曲、奴婢。诸葛亮说李严罢免,犹有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李严之子李丰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z《蜀志灵帝纪》{

汉末政失于宽,刘焉、刘璋父子和袁绍一样,在益州以宽济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宽容三蜀豪强。这种政策,使蜀土人士专权自恣,更有所发展。z《蜀志十户而八的危险局面;理弱,即扶植自由农,发展生产。之所以要先理强,后理弱,是因为强民专权自恣的问题不解决,弱民的安宁、生产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这条方针是治实在内修政理上的集中表现。

先谈理强。理强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专权自恣的强民,采用威之以法,限之以爵的政策z〈诸葛亮传〉注引《蜀记》{;二是制定用人标准,起用有才策功干,忧公如家之士。

《蜀志伊籍传》说伊籍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现在《蜀科》看不到了,但可想见有它本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张裔传〉记载张裔常称道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陈寿在〈诸葛亮传〉中写的评语中又说: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劝戒明也。这表明诸葛亮把威之以法和服罪输情结合到了一起。用法无私,服罪可释,所以法虽峻而无怨,贤愚佥忘其身。例子是有的,如李严被废为民,徙梓潼郡,诸葛亮在与其子李丰教中明言:若能思负一意,则否可复通,逝可复还。z〈李严传〉注引{把服罪输情虽重必释,用到刑法上去,这在法制史上罕见。本人服罪输情既可免罪,子女,家族连坐之制,势必革除。在《蜀志》中,看不到诸葛亮当政时期还有什么连坐。李严犯罪,李丰仍旧官至朱提太守。魏晋时期,人们纷纷称道诸葛亮能用刑,为秦汉以来所未有z参见〈李严传〉注引习凿齿语{,原因也在这里。

在用人上,最可注意的,是他提出过七条用人标准或者说七个考核办法。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侄?^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z〈诸葛亮集如人性〉{他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坚持这七条,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致错用坏人,庸才。

此外,要看到诸葛亮用人,是既限之以爵,又尽时人之器用z《蜀志杨洪传》说杨洪〈犍为武阳人〉本是李严的功曹,因为忠清款亮,忧公如家,李严还没有到犍为去做太守,杨洪便已被起用为蜀郡太守了;何祗本是杨洪的门下书佐,因为有才策功干,几年便做了广汉太守,而杨洪还是蜀郡太守。”又〈杨洪传〉注提到广汉王离,亦以才干显,为督军从事,推法平当,稍迁代z何{祗为犍为太守,治有美绩。〈杨戏传〉马盛衡、马承伯赞注提到阗中姚佃被诸葛亮辟为掾属,并进文武之士,称赞他说: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

这也符合七条标准。或谓诸葛亮排斥益州人物,上引却都是益州人物。〈杨洪传〉明言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说诸葛亮排斥西土人物的,对此话似未深思。诸葛亮用人只是凭七条标准,别无其他标准。

诸葛亮用这种理强的办法,在政治确实收到了由乱到治的效果,蜀中号称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z〈诸葛亮传〉臣寿等言{

再谈理弱。在诸葛亮看来,不先理强,就不能使强不侵弱,理强则弱伸,只有先理强,才能收到理弱的效果。诸葛亮是怎样理弱的呢?他抓住了为政以安民为本。《蜀志治人〉{这是诸葛亮理弱的方针。

诸葛亮使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z〈张裔传〉{,发征丁一千二百人主护都江堰,是与理弱相配合的措施。诸葛亮的先理强,后理弱的方针政策,改善了蜀国的政治。蜀中经济的发展因此较快。〈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蜀末号称男女布野,农谷栖亩z〈蒋琬传〉。〈后主传〉也有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之言{。这改变了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宥?供z〈诸葛亮集文集〉卷二〈教〉{的面貌。

诸葛亮自己说得好: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此任长之术也。z同书卷二〈论诸子〉{所谓任长,表明他吸收了各家所长,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治国之道。而他这套治国之道,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治实精神与用人标准上。唯其如此,所以陈寿等人说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z〈诸葛亮传〉{。

标签: 门阀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为何救出大敌吴国上将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国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为何救出大敌吴国上将陆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败之后,陆逊去追,追到江边,看到几堆乱石,可乱石中却隐隐有杀气流露。陆逊大疑,寻访当地百姓询问,说是诸葛亮在入川之时,曾经在此地布阵,因此阵中经常有云起涌出。陆逊到山顶

  • 三国名将魏延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名

    是个被神化了的。本文倒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神人多疑的一面。《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攻取长沙,降服黄忠、魏延后,对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说虽是家罗贯中之虚构,但也近乎写实。诸葛亮对魏延多存疑虑,不予重用,且借机除之,以致最终被杨仪乘机以所谓“叛逆”之罪将魏延杀害。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

  • 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两位帝王到底差距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奸雄

    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两位帝王到底差距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寄居曹操门下时,曹操曾从容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刘备之雄。较之曹操、孙权,“枭雄”虽不及“奸雄”,但胜过“英雄”。《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方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可称得上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三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诸葛亮与博望锅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一百一十

    第一百一十六章诸葛亮与博望锅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佳话。这火烧博望一战,直杀得曹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曹将夏侯淳、于禁、李典仓惶溃逃。蜀军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上将关羽领兵驻守。那年,正值天旱,

  • 贤妻卞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贤妻

    武宣卞皇后(160-230)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氏,也是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唐代演变成娼妓的代名词,但汉代只是指艺人),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曹叡继位后尊

  • 揭秘:曹操到底玩弄了多少个美女?(组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组图

    揭秘:曹操到底玩弄了多少个美女?(组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曹操的私生活中,玩弄女人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说“玩弄”,而不是说爱呀、情呀,就是因为作为“奸雄”的曹操,给人的印象是色魔,而不是情种。曹操有多少女人,已绎无法统计,因为遗留至今的资料很不全面。从《三国志・后妃传》的记载中,我们

  • [历史牛人]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强悍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部队

    [历史牛人]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强悍部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书简介:一部充满悬疑的盗墓史,记叙了从先秦到民国的历代盗墓大案,有充满智谋的盗墓与反盗墓较量,也有陵址与风水的诡异巧合,神秘、刺激中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盗墓趣话;一本记载翔实的盗墓贼“手记”,囊括了谣言和正……[连载内容]曹操画像

  • 刘备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的老婆很多人知道三国的刘备,可是有谁知道他娶了几个老婆呢?刘备的四个老婆对他的感情都十分真挚,但拥有四个老婆的男人不可能平均用功,总会分出厚薄亲疏来。刘备的第一个老婆縻夫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嫁给了他,给他带来了大量的金钱,被刘备视为“发财狮子”;第二个老婆甘夫人最漂亮也最温

  • 第七十七章 诸葛亮智激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诸葛亮智激孙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荆州失守后,刘备仓皇出逃,曹军势力大盛。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诸葛亮献上计策:联吴抗曹,并且亲赴东吴游说孙权。孙权正兵聚柴桑,对曹军的进攻也感不安,但又怕与曹操作战失败,所以犹豫不决。诸葛亮见到孙权,看清他惧怕曹军兵势,所以激他说:“现在正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