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元帝曹奂

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元帝曹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1/19 5:11:28

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元帝曹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魏元帝曹奂

曹奂,魏国皇帝。260-265年在位。字景明,谯人。武帝的孙子,燕王曹宇之子,封为常道乡公。司马昭于公元260年5月杀曹髦后,于同年6月甲寅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景元”。曹奂在位期间,一切听命于司马昭,毫无权力。公元265年12月壬戌日,司马昭(已死)子司马炎称帝,曹奂被废黜,降封为陈留王,被逼迁往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内)居住。魏国灭亡。不久,司马炎又命令他迁居邺城。公元302年,曹奂病死于邺城。曹奂死后谥号为元帝。史家还习惯称他为常道乡公。

曹奂(246-302),本名璜,字景明,曹操之孙,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他从260年继位到265年禅位于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帝。

曹奂是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甘露五年(260年)曹髦死后立曹奂为皇帝,实际上曹奂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兄弟的傀儡。曹奂在位期间,263年曹魏大将邓艾钟会伐蜀汉,蜀汉灭亡。司马昭被晋升为晋王。不过蜀汉灭亡没多久,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就于咸熙二年(265年)废掉了傀儡皇帝曹奂,魏亡。

魏亡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并迁居邺城。出城时,太傅司马孚握着他的手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逝世于许昌,享年五十八岁。追封元皇帝,后人称魏元帝。曹奂的后人没有再在官方的纪录出现,而我们亦无从知道他有没有后人,因为他离世时正值八王之乱,很多纪录都可能在那段期间遗失或被摧毁。后来东晋是一直有姓曹的陈留王这个爵位,但无法所知是否为曹奂的后人,或是曹家旁系入继。邺城遗址附近一直有一个相传为曹奂墓的土墩,后来被考古发掘证实并不是曹奂的墓。

曹奂-人物资料

魏元帝曹奂

籍贯(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陵墓:未知

政权:曹魏

在世:246年–302年

在位:260年–265年

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

咸熙:264年五月—265年

父亲曹宇

母亲未知

配偶妻卞皇后,卞的女儿。263年立为皇后。

曹奂-人物生平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曹魏的末代皇帝,以纯粹一个傀儡皇帝的身分在位五年,遭到司马炎篡位逼退,魏祚终结,史称魏元帝。

258年(甘露三年)受封常道乡公,食邑安次县。

260年五月,曹髦被司马昭害死、废为高贵乡公后,大臣们商议迎立曹璜为帝,由中护军司马炎迎曹璜于邺,作为魏明帝曹的嗣位。六月,郭太后(曹的皇后)下诏,因”璜”字太常见,难以避讳,命曹璜改名曹奂,并诏入洛阳。隔天,十五岁的曹奂于洛阳太极殿即位,改元景元,按惯例大赦天下并赏赐大臣与平民。即位后第三天,曹奂便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加九锡,司马昭推辞不受。十一月,燕王曹宇(曹奂之父)上表称臣,而获得”皇帝敬问大王侍御”及”制诏燕王”的特权,表示诏命、制书、奏书、上书以燕王为名者,等同皇帝,非宗庙之事不得称王名。

261年,曹奂又封司马昭晋公,进位相国。司马昭惯例推辞不受。

263年,曹奂下诏两次要封司马昭为晋公加相国,司马昭一如惯例又推辞,至十月才接受。当月,立皇后卞氏。十二月,郭太后卒(次年二月下葬),始称明元皇后。

263年五月,曹奂下诏锺会、邓艾、诸葛绪伐蜀,请参看附录《史上的魏灭蜀之役》。伐蜀战役于十一月以刘禅出降结束,锺会、邓艾随后被封为司徒、太尉,益州州界重划出梁州,蜀中租税减半五年。次年改元为咸熙,年初蜀中魏将发生严重矛盾冲突,造成邓艾被捕,关入囚车准备送回朝廷发落;锺会有谋反迹象,司马昭挟持曹奂进驻长安以就近监控,而后锺会假郭太后遗诏之名谋反失败被杀,邓艾亦遭劫难,事在《邓艾、锺会二士之死》。

264年三月,蜀地既平,曹奂下诏封王祥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为司空,刘禅为安乐公;晋公司马昭则进位为晋王,其后追封司马懿为晋宣王、

司马师为晋景王。司马昭又上奏使司空荀定礼仪、中护军贾充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裁定,为晋代魏做最后准备。八月,下诏司马炎共参相国事;九月命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265年五月,曹奂下诏晋王建天子旌旗,加以出警入跸(出入时肃清道路,闲人回避)等殊礼(就是等同天子了),晋王夫人称后,晋王世子称太子。八月,司马昭死后,司马炎袭爵,一样担任相国,晋王。九月,封魏司徒何曾为晋丞相,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葬司马昭,追封晋文王。

265年十二月,司马炎仿当年曹丕篡汉,以接受禅让为名行篡魏之实,改次年为泰始元年,正式宣告魏朝灭亡、晋朝成立。曹奂改封陈留王,迁居邺。《三国演义》在这里还有一段张节力阻司马炎篡位而被打死的故事,但《三国志》跟《资治通鉴》都未提及,可能是后人所杜撰,抑或《三国志》及《资治通鉴》均以晋为正统,故略去所致。曹奂出城时,唯有太傅司马孚握着他的手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

302年,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才死,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追封元皇帝,后人称魏元帝。元有”行义悦民”之意,晋朝认为曹奂有禅让的美德,人民为此义行愉悦,所以谥号(元)。

人物年表

公元246年,曹奂出生。

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昭使人杀害,曹奂即位。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率兵攻入成都,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

公元265年,曹魏就此灭亡。

公元302年,被软禁多年的曹奂逝世。

曹奂-曹奂墓

位于临漳县城西南28公里,习文乡赵彭村西南约三百米处,北距邺北城三台约5公里。

现存封土南北长64米,东西宽51米,高4.6米,面积3264平方米。封土的东北角破坏一部分,此处放置一残存半个青石柱础,直径约1米。封土四面皆为耕地,附近的耕地内有散乱的砖瓦碎块,部分带黑油的碎瓦块。

按《三国志·魏书·卷四》载:曹奂字景明,燕王宇的儿了,魏武操的孙子,是曹魏王朝最后一个皇帝——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司马炎。晋封帝为陈留王,馆于邺,时年二十岁。到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死于邺,年五十八岁。《嘉靖彰德府志》、光绪《临漳县志》均明载:“曹奂墓在临漳县彭城村。”>

标签: 历代帝王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说是刘备借刀杀了关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了

    揭秘:为何说是刘备借刀杀了关云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电影《关云长》已经上映,相信随着众多影迷去看这部电影,一定会对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赞叹。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深远影响和戏剧、评书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关羽的艺术形象愈加高大。然后事实上,人们所熟知的关羽是小说里的关羽、戏台上的关羽和

  • 三国李嘈天子令诸侯 李喙汜为何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侯

    三国李嘈天子令诸侯李喙汜为何惨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李李啵字稚然,是今陕西省耀县人,三国时期的权臣,但是在三国那个群雄蜂起,互相残杀的年代,李嗟姆绻庵皇俏持了短短的七年,从李喙元192年杀死王允,逼走吕布到公元198年四月份兵败被杀在这短短的几年内李嗫梢运凳侨缛罩刑欤虽然曾经权倾朝野,但

  • 解密:曹操兵败赤壁的真正原因是疫病丛生?从何得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赤壁

    解密:曹操兵败赤壁的真正原因是疫病丛生?从何得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里周瑜在赤壁之战前,说曹兵犯了四大忌:一是马腾、韩遂未灭,后方不稳,二是北方兵不利水战,三是马无草料,四是北方兵水土不服。对于这些原因,网络解释的很多,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造成曹操赤壁大败的原因

  •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无好酒,吕伯奢出门沽酒,结果曹操就起了疑心,来到草堂观察动静,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rdquo

  • 三国时期最狂的人是谁?祢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的人

    三国时期最狂的人是谁?祢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祢衡,平原郡盘县(今山东宁津县)人,年少才高,是大儒孔融的朋友,出身布衣却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他初游京城许昌,怀揣着自己的一张名片就想去“捞世界”。然而这名片却无处可投,以致名片上的字迹都褪色了,还没递出去。当时的许昌名流云集,司空掾陈群、司马

  • 解密:丞相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是演义还是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祁山

    解密:丞相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是演义还是史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正史的记载,诸葛亮在南征孟获之后,对曹魏政权共有过七次用兵。而真正出兵祁山,其实只有两次。所以,罗贯中《三国演义》所说的六出祁山,有大多穿凿附会的成分在里面。其意旨在表现诸葛亮为光复汉室的那份锲而不舍的忠心。诸葛亮对曹魏的七次

  • 历史上曹睿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谁的

    历史上曹睿是谁的儿子?曹睿是谁的儿子?金性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首篇即是《魏明帝生父之谜》,金先生在文中引述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观点——魏明帝曹睿并非曹丕亲生。关于这个观点,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很有兴趣的疑问,即明帝的父亲究竟是谁

  • 谁才是三国正史中曹操手下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才是

    谁才是三国正史中曹操手下第一名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史载,在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和对西汉王朝边患不息的焦虑,通过人向汉武

  • 三国史上的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郭嘉为何能当上曹操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的人

    三国史上的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郭嘉为何能当上曹操的谋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谋士。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毛泽东曾评价郭嘉说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

  • 《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