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之路波折能顺利地当上魏王,主要不是他的功劳,而是父亲用一生一世的心血为他打下来的。因此要更深入地了解曹丕,就不得不提曹操。>>曹操,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本姓夏侯,后来他的父亲夏侯嵩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就改姓曹氏。早年,曹操曾追随征讨,失败后占据濮阳做了东郡太守。后曹操在攻打青州黄巾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拥兵几十万,成为称霸一方的枭雄。建安元年(196)七月,献帝在董承等人的簇拥下,回到阔别五年的洛阳,但此时的洛阳早已是满目疮痍,没有一点都城的样子。更致命的是,洛阳城极度缺粮,许多大臣都只能靠挖野菜充饥。安集将军董承见事态无法控制,就给曹操写了一封密信,要他给洛阳送来一些粮食。曹操倒没有怠慢,马上就带着人马来了。看着破败的洛阳城,曹操处心积虑地对献帝说:“这样破败的地方怎能长住,请皇帝迁都许昌。”饥不择食的献帝一听,哪还顾得上其他,就马上答应了。至此,曹操完成了他攀登权力顶峰的第一步计划: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颇为奏效,它帮曹操稳住了阵脚,为日后统一中国北方地区,坐上魏王、丞相的高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史书记载他“少有逸才”,从小开始博览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8岁时就能作文。曹丕还兼备武才,喜欢骑马、射箭之术。建安十六年(211)正月,曹丕受封五官中郎将,为丞相副手。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丕被立为世子。但曹丕成为世子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在钩心斗角间经历了几多波折。>>本来曹操比较中意让三子曹植日后做他的接班人,丞相主簿杨修等人也力主曹操立曹植做世子。但曹植不是长子,立他做世子可能会引来非议,曹操,就写信询问尚书崔琰,崔琰答道:“春秋大义,立长子是的。”曹操听后,一时难以决断,就将这事暂且搁到一边。一次,曹操领兵出征,曹丕、曹植都来送行。曹植极力称赞父亲的盖世功德,曹操听后大喜,身旁的官员也不能不佩服他的文采。等到曹丕说话,他却深深地给父亲行了告别礼,并禁不住悲伤而泣。曹操的情绪已被带动起来,欷不已,心里认定了曹植虽会说辞藻华丽之话,却比不上曹丕的诚心,就决心让曹丕做世子。这时有人要问,曹丕当时真是真情流露吗?也不尽然!原来曹植说话时,曹丕不禁怅然若失,因为论文采自己尚不是曹植的对手。关键时候谋士吴质悄悄地趴在他耳旁说了句:“大王要出征,你只要悲伤流涕就可!”一句话点醒了曹丕。>虎狼之势尽现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丞相曹操受献帝之封做了魏王。这时,袁绍、公孙瓒、张济、等地方势力基本已被曹操消灭,能够和他抗衡的,只有西蜀的和东吴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汉献帝只空有一个皇帝的名分。许多大臣按捺不住,就向曹操提议:“大汉的气数已尽,而大王你功德巍巍,理当顺应上天和万民的心愿,早日登上大位。”不想曹操却已认定自己要做,所以没有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身在邺城的曹丕,听闻死讯后,继承了魏王位。>>献帝以为曹操一死,自己就可以亲政,暗地里满心欢喜。但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刚送走了一只狼,又掉进了凶险的虎穴。因为,这曹丕的胃口绝不仅仅满足于做魏王、丞相,他对帝位的垂涎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表面上,曹丕绝对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想必曹操对此是深有感触。当年,曹丕刚被立为世子,左右长御祝贺他的母亲卞夫人:“曹丕当了世子,天下人都高兴,夫人应当给我们这些人赏赐。”卞夫人却说:“曹丕是长子,理应立为世子。我只要在教导他为人之道上没有过错就是万幸了。”后来,长御把这事告诉曹操,曹操高兴地说:“怒不变容、喜不失节,要做到这点是最难的。”曹丕跟着自己的母亲,自然是受益匪浅。而他的弟弟曹植就没有这样幸运,常任性而为,惹恼了曹操不说,连妻子也跟着自己丧命。>>曹丕的治国之策>>曹丕做皇帝,只有短短六年时间,但他任内实施的许多政策,还是值得后人关注的:(1)加强皇帝权力,设立中书省,其官员全部由读书人担任,诏令起草之责和机要之权归中书省统管;(2)妇女不得参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外戚不得担当辅政之任;(3)创立九品中正制,将用人权收归中央;(4)发展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实施战略防守政策,恢复生产,与民休养生息;(5)尊崇儒学,重视教育。魏黄初二年(221),重修孔庙,封后人为宗圣侯,指令人口达10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黄初五年(224)恢复了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这些措施的实行,使魏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献帝禅位曹丕当上魏王不到一年,就蠢蠢欲动,但献帝却坐在位子上无动于衷,不能不让人恼火丧气。忍无可忍的曹丕索性鼓动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等人给献帝上书,说:“魏取代汉室,是无法违背的事。”接着,辅国将军刘若也带着一大帮大臣劝谏献帝顺应天人之望,早早地把帝位让出来。献帝呢,心里自然是苦不堪言,不但自己继续做皇帝、振兴汉室的抱负无法实现,眼看着还要把大汉400余年基业拱手送与他人。但看看满朝的文武大臣,几乎全成了心向曹家的人,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了。>>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献帝来到了高祖的宗庙前做最后的告别,并把写好的“禅位”诏书和玉玺等物派人给曹丕送去。献帝在诏书中写道:我心知汉家的气数已尽,天命转向了曹家。古时有尧舜禅位的先例,可见王朝有盛有衰,帝王也不在一家一姓。所以我真心愿意把帝位禅让给魏王,以顺天命,万望魏王接受。>>曹丕见了献帝的诏书,并没有答应。难道是他不想当皇帝了吗?那倒不是,而是怕遭天下人唾骂。献帝见曹丕退让,以为曹丕没有窃国篡位的意思,就想收回成命。可是,曹丕派人去找献帝说,禅位哪有一次就接受的道理,魏王这样做不过是出于一种礼貌。献帝总算明白,这曹丕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之人,被逼无奈,献帝又下了第二道、第三道诏书。曹丕见火候已到,就命人在许都南面的繁阳修了一座“受禅台”,“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很快,献帝就按照曹丕的安排,来到“受禅台”,将传国玉玺奉上,曹丕就此做了皇帝,改国号魏,是为魏文帝。跟着,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追封死去的父亲曹操为武皇帝。>>魏国建立后,刘备在西蜀、孙权在东吴相继建国称帝,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
更多文章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注重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注重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注重实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后者有些文言。官渡之战时,袁
曹操征讨徐州悬疑:曹操为何没有追杀凶手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徐州
曹操征讨徐州悬疑:曹操为何没有追杀凶手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而曹嵩几年来一直居住在徐州辖区的琅琊郡,陶谦要捕杀曹嵩有很多的机会,可是曹嵩一直活的好好的。而曹操派去的泰山太守应劭,曾经在初平三年和陶谦一起并肩作战,讨伐李啵两人感情非浅。从这几点看,陶谦派出人马保护曹嵩,向曹操示好才是最可能
孙权的开国功臣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丞相
孙权的开国功臣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
错位的关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闲话
错位的关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演义》中,抬得最高的,一是,一是关云长,但他们最后都失败在非等量级的对手手里,孔明还能得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同情,而关云长虽然被后世人敬之为神,尊之为帝,但他死在陆逊、吕蒙手里,输得非常之惨,从此落下个“只提过五关斩六将,不提走麦
三国演义中看中国酒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看
三国演义中看中国酒文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两版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煮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事的重要道具。禁酒与好酒古时生产力不高
历史上的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 而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
历史上的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而是刘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鲁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据,皆可备为一说。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嘛。《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
于禁怎么死的?临危投降,最终惭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而死
于禁怎么死的?临危投降,最终惭恚而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于禁(?~221),时魏国将领。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于禁奉法行令,治军严整,在魏将中素著威重。可惜临危投降,最终惭恚而死。黄巾起义爆发后,济北相鲍信招聚人马,于禁应募而往。领兖州,于禁和同伴一起归附,隶属将军。王朗发现于
三国时期一代奸雄曹操和才女蔡文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奸雄
三国时期一代奸雄曹操和才女蔡文姬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文姬,汉末时期的一代才女,曾被匈奴抢走,嫁与匈奴人为妻。在统一北方后将其赎回。众所周知,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战败?是瘟疫盛行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瘟疫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战败?是瘟疫盛行的原因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了,成为史上以多败少的著名战役。我们把惨败原因归结于曹操的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等,其实,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于瘟疫,是血吸虫病夺走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
诸葛亮是怎样舌战群雄的?诸葛亮有何主要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目的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