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大原因使曹操没有统一中国

五大原因使曹操没有统一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75 更新时间:2024/1/17 0:24:27

五大原因使曹操没有统一中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赤壁一役,曹操被迫缓慢了统一中国的步伐。这个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赤壁以前,曹操是最强大的、无可匹敌。赤壁以后,曹操还是最强大的。不过接下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三足鼎立此消彼长,曹操一家坐大、独领风骚的局面才被打破。

第二:孙刘联盟合力抗曹是贯穿三国的主线。赤壁之役以前,曹操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优势。赤壁以后孙刘迫成唇寒齿亡的攻守同盟。曹操陷于两线作战、以一敌二,战场上面的主动权逐渐易手。虽然互有攻防,但是曹操占据战略优势、孙刘依仗战役主动的格局始终没有被打破。

第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人终有一死。三国领军人物里面曹操年纪最大,先于孙刘也是实至名归。曹操早死,为统一中国画上一个休止符。曹操死后,曹丕称帝从而丧失了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制高点。曹魏篡汉,实在是把自己降低到“成王败寇”的地步,无形中堵死了自己统一的大门。

第四:统一北方为曹操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但是这样的前提和保障是很不牢靠的。诸如马超韩遂公孙渊的割据势力、匈奴鲜卑羌氐这样的少数民族频频发难、不断犯境,使曹操从来没有忘却后顾之忧。

第五:从地理上讲:孙吴雄踞江东天险,又有长江水军、越洋舟师,广有羽翼、引领外援。刘备窃据西南一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举步维艰。从这样角度,孙刘都有易守难攻、以逸待劳的地利,曹操都有劳师袭远、首尾不能相顾的软肋。

所谓欲速则不达。只要曹操不能始终操领战场主动,一旦久攻不克曹军就会洞开再衰三竭的窘迫。抑或后院起火、一发不可收,曹军做亡羊补牢状~~~

标签: 五大

更多文章

  •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拓荒者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吴武烈帝孙坚孙坚(155-191正月初七)即吴武烈帝,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

  • 关羽大意失荆州给蜀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意失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给蜀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失去荆州,对于蜀国来讲,是一个致命的损失。早在诸葛亮未出山之时,给刘备谋划天下大势,荆州就是一块军事要地,退可以守四川、云贵,进可以迅速进兵河南河北,直捣魏国中心,可是由于关羽的傲气,荆州失去了。荆州一失,关羽一死,刘备要起兵为

  • 荀怎么死的 曹操首席谋臣荀为什么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谋臣

    荀怎么死的曹操首席谋臣荀为什么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荀(163-212年),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荀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

  • 徐庶吃独食,出事才想起老同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同学

    徐庶是诸葛亮的同学加好友,惺惺相惜,感情甚笃。在没有遇到刘备之前,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纵酒放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情,在面对荣华富贵的时候,徐庶竟然撇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奔前程去了。要不是后来被曹操逼得实在没办法,恐怕徐到底都不会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之所以出现如此令人尴尬的局面,原因

  • 不喜拉帮结派的曹操 手下却有个让他无奈的帮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拉帮结派

    做领导的,最不喜欢手底下的人搞小圈子,在三国历史上,袁绍就毁于“小圈子”,刘备也深为“派系文化”所困扰,曹操则比较聪明,在用人主张“唯才是举”,治心、拢心并用,破除帮派之争。在对手面前曹操是个强人,却不是一味用强的人,因为真正的强人知道哪里该用强、哪里该示弱。曹操一生灭掉了很多强劲的对手,如吕布、袁

  • 三国中死不瞑目的10将领 张飞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死不瞑目

    208年,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投降,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也派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鼎立局面。TOP10曹性其实,也不

  • 曹魏第一名将–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

    曹魏第一名将张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曹操手下五大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说降关羽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

  • 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时代曹魏集团的最大一次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淮南

    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时代曹魏集团的最大一次内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丘俭、文钦之乱丘俭,字仲恭,魏国大将,魏国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文钦,字仲若,魏国大将,魏国扬州刺史、前将军,封山桑侯。《三国志》将丘俭(文钦和丘俭合传)和王凌、钟会等人合传,其实是因为想让人们认为他们和王凌、钟会一样,

  • 三国庞统究竟是怎样死的?庞统死因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是怎样

    三国庞统究竟是怎样死的?庞统死因之谜大揭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庞统之死,与才气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反倒是此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推上了不归路。性格决定命运,有时不无道理。纵观二人之成败,我们不难看出,两人的行为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诸葛亮一生谨慎,智虑深远,且未雨绸缪,重视长远发展。

  • 才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哀乐

    才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赏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对音乐颇有研究的著作,书中不仅对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做到移风易俗有介绍,还涉及音乐美学这一个大学问,他讨论音乐的本质和本体问题。提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哀乐是人们的情感被触动之后的表达。嵇康的声无哀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