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家的制衡:曹操成为坏典型是国情和历史的必然

儒家的制衡:曹操成为坏典型是国情和历史的必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4:22

儒家的制衡:曹操成为坏典型是国情和历史的必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许多人认为,曹操是遭误解、被歪曲的历史人物。对这种看法,我实在难以认同。在我看来,曹操被变成坏蛋,是国情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之所以会有这两种必然,原因当然出在曹操本人身上。具体地说,出在曹操其人如下四个特点上:

其一是,出身不正。历史新知我们知道,帝王宝座并非某一户人家祖传的家私,是可以抢来抢去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们喜欢说的一句话,“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都是这个意思。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理论说,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天子的。做天子也要根正苗红,即需要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之一:要么他的祖上做过天子,要么他不是正常的人类,而是怪胎孕育――神龙之类仙界动物再世。三国争霸,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物是曹操和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符合祖上做过帝王这一条件;而曹操,祖上不但没有做过帝王,反而是来历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把曹操的祖先追溯到汉初名相曹参那里,但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却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官至太尉,但身世并不清楚,“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吴人所著《曹瞒传》称曹嵩是夏侯氏之子)。这几乎等于说,曹操的父亲是个私生子。私生子的儿子,竟然生前被封为魏王,死后被尊为皇帝,这是所有正人君子都不能答应的事情。显然,曹操吃亏就吃在为人老实上。假如他也跟刘邦似的,组织一个造神班子,事前事后,大造舆论,广泛宣传,把自己说成是天帝之子什么蛇转世而来的,是真命天子。那么,可以肯定,日后“拥刘反曹”的队伍就不会那么强大,“窃贼”的指控也难以成立。曹操犯傻,只知道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去笼络文人士子。这些人多是自由主义分子和无神论者,对他的帝业(我认为曹操生前并无登基的野心)不但没有帮助,简直是大大的妨碍。

其二是,喜欢实干。通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史书中有名的宰相大多是和稀泥、谈理论的高手,不大可能是棱角分明、干实事的人。曹操正好违反了这条规则,一入官场,便总想着要做点事情。例如,早在担任济南相期间,就曾大刀阔斧地整顿官吏队伍,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史书上赞扬他的政绩,说是“郡界肃然”。实际上,不难想象,一定是得罪了许多权势人物。后来被提拔为东郡太守、拜议郎,曹操不是拒绝,便是经常不去上班乃至干脆辞职回家,都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如果要想干点事情,肯定会给家人招致祸害。后来做了大将军、宰相,曹操做事仍然是雷厉风行的做派。有如陈寿在其本传后的评论所说的,“……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不用说,这样做派,是会得罪很多人、树敌千千万的――这些人都可能成为他坏名声的制造者和宣传员。

其三是,口没遮拦。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理论的中国,崇尚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温柔敦厚,是中庸谦和。所谓的礼仪,就是克制自己,宁可说假话扮假笑,也要让别人感到舒服,开心。曹操说话,完全不讲温柔敦厚、中庸谦和这一套,什么事都直言不讳,完全不考虑他人听着是否舒服。最厉害的话,大约是《述志令》中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以及大言不惭地把自己比作古代圣人周公。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误杀故友吕伯奢的家人后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三国志》中记载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一般人的理解,是不符合曹操说这句话时的本意的。另外,曹操在遗嘱里除了交代军国大事之外,还说到对妻妾妓女的生活安排以及自己衣物、香料的分割这些琐碎事情,史称“分香卖履”,也是跟封建时代的礼仪传统相抵牾的。曹操的实话实说,即使在今天,听起来也是非常刺耳的。

其四是,才艺太多。生于乱世,多数时间身居要职,周旋朝廷,率军征战,有大堆的军政事务需要他料理,曹操竟然不是一介武夫、老吏,而始终保有书生本色,横槊赋诗。曹操的多才多艺,前可比肩孔子,后堪并论苏轼,匪夷所思。请看下列几处文献记载:

曹丕说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典论・论文》)

曹植说曹操:“既总庶政,兼览儒林,躬著雅颂,被之琴瑟”。(《曹集诠评》卷十)

张华称曹操善于草书,跟当时的草书名家崔瑗、崔父子和张芝、张昶兄弟不相上下;桓谭、蔡邕擅长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人擅长围棋,曹操跟他们技艺相当;此外,曹操还懂得养生之道,对于草药配方也有一定的研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博物志》)。

如果说其中有的人可能因为跟曹操关系特殊,难免有阿谀之嫌,那么,曹操的诗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谁也抹杀不了。一个人多才多艺固然可以赢得心地纯朴者的赞美之声,但是,一定也会招致不少心理阴暗之人的嫉妒和愤恨。古今中外,惟庸才不遭人忌。

至于许多人切齿痛恨的所谓的“奸诈”、“残暴”,其实根本不成问题。古语有“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足见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曾真正排斥过“奸诈”。人们喜爱、崇拜诸葛亮,大多也是因为他有“多智近妖”的“智慧”。诸葛亮的智慧中,有不少实际上是坑蒙拐骗之类的诡计。汉末乱世,群雄争霸,最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试问:哪一个人物是普渡众生的活菩萨,哪一位英雄不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标签: 儒家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领夏侯霸简介,夏侯霸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

    三国名将领夏侯霸简介,夏侯霸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

  •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的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当司马懿大军骤至之时,西城县兵仅两千,将无一人,进无法拒敌,退不能远遁,而诸葛亮鹤氅纶巾,稳坐城头,抚三尺谣琴,焚一炉沉香,便惊退了十五万魏军。由于情节匪夷所思,加上正史并无记载,有人就认为这是罗贯中

  • 三国魏明帝曹睿身世之谜:其有可能并非曹丕亲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有可能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从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4岁。曹叡能诗文,与和并称魏“三祖”,惟文学成就远不及操和丕。曹叡是魏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关于这个观点,笔者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

  • 夷陵之战的分析(1):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之战

    夷陵之战的分析(1):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夷陵之战是蜀汉与东吴之间最主要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刘备承当了蜀军死伤数万的凄惨价格,蜀汉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而东吴则凭仗此役进一步稳定了荆州的归属权。刘备发起这场和平名义上是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但刘备究竟结果是一名政治家,本文将从政治的角度剖析夷陵之战背后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猛将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武力排名第一的猛将,但却因其三姓家奴而广受诟病,最终被群雄合力缢死在白门楼。而在史籍记载中,吕布则对东汉社稷有再造之功,可惜后来被董卓的余党击败而功败垂成。而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一代枭雄吕布的葬身之处,

  • 关羽对比赵云的致命弱点:有三次被暗器击中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暗器

    关羽对比赵云的致命弱点:有三次被暗器击中记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时候打仗,难免受到别人的暗算,诸如冷箭啦,飞镖啦等等。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将,躲闪这些暗器的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在乱军丛中,就难免不被伤害。那么赵云躲避暗器的能力又如何呢?我们还是拿关羽与其比较。1、躲飞叉:“赵子龙计取桂阳”

  • 曹操因何缘由要杀掉高级知识分子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缘由

    曹操因何缘由要杀掉高级知识分子孔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孔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名士,一直被立为道德学的典范,对当世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杀孔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准备南征刘表,理由是消灭割据政权,兴复大汉的一统江山。当然,曹操心里真正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

  •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喜欢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在《演义》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对这个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魏延是一代忠臣,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恶名昭彰。俗话说文官怕武官,但是在和魏延身上正好是相反的存在,魏延为什么怕?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缘由吧!魏延为什么

  • 三国是文明大倒退 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死了

    三国是文明大倒退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是文明大倒退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

  • 第五十八章 孔明一纸救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孔明一纸救江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