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21 5:48:19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当司马懿大军骤至之时,西城县兵仅两千,将无一人,进无法拒敌,退不能远遁,而诸葛亮鹤氅纶巾,稳坐城头,抚三尺谣琴,焚一炉沉香,便惊退了十五万魏军。由于情节匪夷所思,加上正史并无记载,有人就认为这是罗贯中的虚构。

其实纵观兵家战史,有人做过考证,自春秋以降,仅有史可查的像空城计这样的战例,就不下十起。且史书历来惜墨如金,详略有法,对重大事件和决定性战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争,记述时不厌其繁,其余则一笔带过。街亭一失,蜀军大势已去,诸葛亮已开始部署撤退,纵使空城计为真,也只是暂阻追兵而已,于大局无补,史书不录,亦属正常。此事真假,我们不去管他,现在只就前人对小说中的几个疑问,略作分析。

第一个疑问:有人认为司马懿既已看见诸葛亮笑容可掬,完全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为何不干脆派几个神射手射死他得了。

我认为这纯属犯了单向思维的错误。诸葛亮在魏军的射程之内,而司马懿亲自往观,又何尝不是暴露在了蜀兵的射程之内。

蜀多山路,骑兵也许略逊于魏,却长于弓弩,据记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而弩由于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正是骑兵的克星。前者猛将徐晃,被孟达一箭射死;后文先锋张郃,被蜀兵万弩穿心。在空城计中,诸葛亮身边虽只有二千五百军士,然而其负有护卫中军主帅之责,岂是泛泛之辈,以孔明之事无巨细,这些人自然是优中选优,军事素质过硬的强手。此时肯定正隐身于城垛敌楼等处,架好了连弩床弩等重装武器,严阵以待。下面魏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城上狙击手的严密监视之下。

魏军弓箭手从城下仰射,须竭尽全力,而由城上射下,正如马谡所言:“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且魏军弓箭仰射,尚需弯弓搭箭;而蜀军连弩,早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前者关公,挟水淹七军,大破曹兵之余威,攻打樊城,志在必得,不料被城头埋伏的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关公中弩箭落马,箭头之毒,直透于骨,解了樊城之围。司马懿没派弓箭手是正确的,不然的话,魏兵弓未拉满,已被强弩钉之于地矣。

而孔明更是用弩使箭的大宗师,《三国志》中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所谓损益连弩,是诸葛亮在传统连弩基础上的改进升级版,谓之元戎,视之为军中主力,其“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威力无敌。虽然小说中诸葛亮对姜维说,此连弩尚不曾用得。那是因为武器设计理念太超前了,即使是普通的连弩,在诸葛亮这个行家的合理调配下,也足以让司马懿胆寒了。君不见赤壁之战时,谈笑之间,就骗了曹操十万只箭,司马懿派弓箭手射孔明,那不属于没事找抽型吗?

第二个疑问:司马懿为何不派小股部队入城进行火力侦查?

所谓知懿莫若亮,知亮莫若懿。司马懿出兵前,就与先锋张郃开会,分析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敢造次行事。临行前又再三叮嘱诸将:“远远哨探,如无伏兵,方可前进。若是怠忽,必中诸葛亮之计。”可见他处处提防,步步惊心,就怕中了埋伏。待探得街亭有兵把守,遂自叹不如;得知是马谡为将,又喜不自胜。于是夺街亭、取列柳,直入斜谷,杀奔西城。

司马懿欲取西城县,只想借此断蜀军屯粮之所,进而恢复天水等三郡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奢望,哪知大军一到,,却看见他最畏惧的对手在城头上安坐抚琴,还冲着他得意地笑,得意地笑。司马懿恐怕此时已被吓的魂不附体,冷汗淋漓,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怕中埋伏,结果真中了埋伏了!他一定在想,原来他轻易取得的街亭和列柳城,是诸葛亮释放的诱饵,目的是诱他深入,围而歼之。看诸葛亮城门大开,胸有成竹的得瑟样子,显然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呀。

量一西城,乃山僻小县,城内能藏多少蜀军,司马懿担心的是已经中了埋伏,西蜀大军正在将他合围,此时多停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险,纵使派一小股部队入城侦查,城上两千五百军士连面都不用照,一轮摧山弩的精确打击,足以令其有去无回,司马懿能干这徒劳无益的事?

还有让司马懿更担心的,还记得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火烧藤甲兵的那场战斗吗?诸葛亮在此战中,首次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军运去的十辆黑油柜车内,都是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又藏九炮,也叫子母炮,三十步埋一个,中用竹竿通节,以药引线。然后将三万藤甲兵,诱入盘蛇谷,铁炮炸响,山石俱裂,乌戈国人,尽丧于此。破藤甲兵,蛮夷而已,诸葛亮竟用牛刀,而战败司马懿,便可长驱直进,取长安,进洛阳,平定中原,诸葛亮岂不更祭起屠龙宝刀?前车之鉴,令人心肝都颤。司马懿担心的是脚下已布满了比地雷子母炮更厉害的大杀器,再不赶紧走,一会儿想走都走不了了。

至于次子司马昭疑心诸葛亮无兵,实属初生牛犊不怕虎。司马懿刚官复原职,恩宠有加,正欲立功,以正其名,今统十五万大军,担着血海似的干系,一旦有失,长安不保,洛阳危急,他的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了。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敢冒险,他又何尝冒得起这个险?遥想当年,张翼德一人一马,独立当阳桥上,便喝退了曹操百万雄师。当其时也,曹操尚且仓皇失措,飞马急走,他司马懿怎敢冒进?何况他面对的不是猛张飞,而是“多智而近妖”的诸葛孔明?

我未读兵书,不知道这在兵法上怎么说,不过按照炒股票的原则,看不清的不买,不了解的不买,这样才能保全实力,不被套牢,只有主力资金安全了,才有机会抄底反击。虽然在后人看来,司马懿错失了一次良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司马懿的做的,绝对是一个正常人所能做出的最正确最稳妥的决定,要怪只能怪他面对的是诸葛亮,那简直就不是人!

第三个疑问:有人认为司马懿是假装中计,怕功高震主,故意放走了诸葛亮。

这个观点,有其深意,若要辩驳,三言两语,不能备述。由于篇幅所限,留待下回再讨论吧。关于前面的两点,不过是在下就前人所提的疑问,略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而已,一家之言,疏漏难免。但是如果这两点分析成立的话,也就不存在第三个疑问了。诸君看过,以为如何?

标签: 他的

更多文章

  • 三国魏明帝曹睿身世之谜:其有可能并非曹丕亲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有可能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从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4岁。曹叡能诗文,与和并称魏“三祖”,惟文学成就远不及操和丕。曹叡是魏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关于这个观点,笔者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

  • 夷陵之战的分析(1):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之战

    夷陵之战的分析(1):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夷陵之战是蜀汉与东吴之间最主要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刘备承当了蜀军死伤数万的凄惨价格,蜀汉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而东吴则凭仗此役进一步稳定了荆州的归属权。刘备发起这场和平名义上是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但刘备究竟结果是一名政治家,本文将从政治的角度剖析夷陵之战背后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猛将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武力排名第一的猛将,但却因其三姓家奴而广受诟病,最终被群雄合力缢死在白门楼。而在史籍记载中,吕布则对东汉社稷有再造之功,可惜后来被董卓的余党击败而功败垂成。而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一代枭雄吕布的葬身之处,

  • 关羽对比赵云的致命弱点:有三次被暗器击中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暗器

    关羽对比赵云的致命弱点:有三次被暗器击中记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时候打仗,难免受到别人的暗算,诸如冷箭啦,飞镖啦等等。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将,躲闪这些暗器的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在乱军丛中,就难免不被伤害。那么赵云躲避暗器的能力又如何呢?我们还是拿关羽与其比较。1、躲飞叉:“赵子龙计取桂阳”

  • 曹操因何缘由要杀掉高级知识分子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缘由

    曹操因何缘由要杀掉高级知识分子孔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孔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名士,一直被立为道德学的典范,对当世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杀孔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准备南征刘表,理由是消灭割据政权,兴复大汉的一统江山。当然,曹操心里真正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

  •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喜欢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在《演义》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对这个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魏延是一代忠臣,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恶名昭彰。俗话说文官怕武官,但是在和魏延身上正好是相反的存在,魏延为什么怕?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缘由吧!魏延为什么

  • 三国是文明大倒退 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死了

    三国是文明大倒退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是文明大倒退诸侯征战到底死了多少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

  • 第五十八章 孔明一纸救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孔明一纸救江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

  • 政治类型:从刘备和曹操谈统治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类型

    政治类型:从刘备和曹操谈统治类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基本概念统治指,在一个可能标明的人群里,让具体的(或者:一切的)命令得到服从的机会。统治的目的在于别人的服从:从强迫的服从,到合乎理性的合作。任何统治都试图唤起并维护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这样才能从跟本上减低统治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用。统

  • 三国气度最小的家族: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重兵

    三国气度最小的家族: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吴有个替丈夫报仇的徐氏,被称赞为东吴女丈夫,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那句赞叹孙氏的诗:“不及东吴女丈夫。”其实很有意思。从内容来看,显然是折射刘备为报仇而忘大义的过错。那么,从全书内容来看,还有没有其他影射呢?还影射谁不及这位“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