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09 更新时间:2024/1/13 4:45:00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在,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学颇有点不景气了。一位个体书商我诉苦,他搞的几本书砸了。

>

>于是,他感慨,不知道读者现在的胃口,到底想吃什么?武侠的书潮过去了,港台的书潮过去了,隐私内幕、社会热点、侃爷文学、情爱性恋的书潮过去了。他做过挂历生意,原来那些美女,只要穿得越少,就越好卖。现在,哪怕一丝不挂,哪怕买一送一、送二,也很滞销了。据此,他判断,不会很久,再把镜头瞄准裤裆的书潮大概也要过去了。

>

>无论什么东西,多了,就倒胃口,这大概也是个规律。

>

>其实,在文学生活中,要把这种不景气看作是正常,而把过去那种太景气看作是不正常,才是正常心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学确实空前繁荣过的,但那是十年文革浩劫,造成一片文化沙漠,人们如饥似渴地反弹。如今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大家一心投入市场经济以后,文学不是歌星,不是影星,回到它比较寂寞的位置上,似属理所当然。虽然,有“识”之士采取了种种强刺激,诸如文稿拍卖,竞相兜售,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诸如加上方框和下删若干字之类,刺激读者的性冲动,希望从处于困境的文学中再榨出一点油水。其实,这都是饮鸩止渴,反而更使文学掉价。

>

>文学总是要生存下去,大概只要有人在地球上活着,文学就会找到自己的读者,只不过是数量多寡的问题。因此,除了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自我欣赏的作家外,怎样使作品不是靠性器官,也不是靠吹牛皮,而是靠读者真正的喜闻乐见,促进文学的发展,便是作家努力以赴的事了。

>

>我想,研究读者的消费心理,也许是作家和出版家的重要课题。除非他写东西不想给别人看,否则的话,作家写了书没人看,书店出了书没人买,恐怕是很糟糕的。

>

>我问他:“那你总得做点生意,弄点书卖呀!”

>

>“还不是《红楼梦》、《演义》这些,售得慢些,但总能卖得出去!”

>

>我不禁感叹,幸亏我们有老祖宗留下兵马俑,留下金缕玉衣,留下马堆,也给我们留下了饭辙,还得靠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赏饭。

>

>这些名着,我们的上代人读过,我们长大了又接着读,而我们的下代人,上学识字以后,还要读下去的。他们的文学生命力,是永恒的。所以,这些书是读者的常青树,也是出版社的摇钱树。我就听说过,有些出版社实在揭不开锅的时候,就把这些古典文学翻出来重新加印,以解燃眉之急。

>

>虽然有人统计,书价已经涨得不像话了,在物价指数中,是涨幅最高的。但仍有读者,都是些普通的百姓,舍得十几元、数十元,去买一部《红楼梦》,或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明这些书,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买了书,也不是去作学术研究,所以能够津津有味地看下去,主要是看热闹。前面提到的似水书潮,一浪一浪地流过,不是不热闹,但那种热闹,过了也就过了,升温快,降温也快。而这些名着的热闹,不论读书的人,何时何地何种心情,翻开书来,总是看不厌,而且每次读,都能找到新感觉。

>

>这实在值得写作的人深思的。

>

>对大多数看热闹的读者来说,并不怎么关心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只是被贯穿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所吸引,才看下去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写帝王将相的书,《红楼梦》是一部写世家贵族的书,书中的世界,和那些普通读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相距甚远。但为什么能够让人呢?

>

>应该说,读书是个奇怪的投入过程,在捧着《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时候,读者就仿佛成了汉朝和清朝的臣民;一旦放下了书,他就退出角色,回到现实中来,但怪就怪在书中人物的影像,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会使读者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所经所见去寻求对应,不断印证的。于是有愤怒,有激动,有感慨,有快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所在了。至此,无所谓历史,也无所谓现实,所有那些显赫威风的、冠冕堂皇的、甚至是不可一世的、令人诚惶诚恐的人物,平素里,老百姓都得仰起头来看,现在完全在读者的审视之下,变成了与老百姓相同的血肉之躯。而且他们的五脏六腑,还不见得比老百姓高明到哪里去。这就是读书的满足,或者叫作美学享受了。

>

>所以像《三国演义》,像《红楼梦》,能够达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艺术高度,很大程度上是从老百姓的审视角度,是以老百姓的平民心理,反映老百姓的善恶仇爱观点,按老百姓的意愿来写那些帝王将相世家贵族的。

>

>一个作家,按老百姓的欲望,写老百姓愿意读的作品,这就是古典文学给我们的示了。看起来,曹雪芹也好,罗贯中也好,要比后人更懂得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所以,他们的书,只有潮涨潮落,永远也不会过去的。

>

>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标签: 闲话

更多文章

  • 三国二十四名将――夏侯渊人物生平 五出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夏侯渊人物生平五出平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早年经历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夫人为曹操之妻妹。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代其承担。后曹操又设法营救,才得以免祸。当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为饥乏,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随军征讨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

  • 刘备摔阿斗:还真把自己的儿子摔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

    刘备摔阿斗:还真把自己的儿子摔傻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东汉末年,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

  • 关羽是谁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

    关羽是谁杀的?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战争的头两三个月,关羽打得很顺手,先是攻下襄阳,随即围攻樊城,并将曹操的增援部队全歼。史载“羽威震华夏,曹公仪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关羽传》)。但就在此时,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樊城久攻不克,徐晃率领优势兵力赶

  •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智囊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

  • 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系

    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岱和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什么人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他们的父亲互为兄弟。《三国演义》曹阿瞒割须弃袍那一回中:马腾在西凉接到朝廷大臣黄奎的密信后,就和众人商议,其中马岱在劝其过程中称马腾为叔父由此可见,马超是马岱的堂哥。马岱是蜀

  • “活曹操”徐世昌:北洋在位最长的“翰林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

    “活曹操”徐世昌:北洋在位最长的“翰林总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翰林总统徐世昌: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1922年,辞掉总统职务。自此退出政界,晚年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1918年10月,徐世

  • 蔡文姬凭记忆记录父亲蔡邕400多篇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篇

    蔡文姬凭记忆记录父亲蔡邕400多篇作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人。她父亲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学者,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对音乐、文学的造诣很深,诗、赋、散文都写得很好。同时,也是书法家和经学大师。他待人谦和,没有架子,慕名来访、登门求教的人很多,家中经常座无虚席。蔡文姬自幼聪明好

  • 孙权死后哪个儿子继位当皇帝了?孙权儿子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

    孙权死后哪个儿子继位当皇帝了?孙权儿子盘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孙权,男,是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他是吴国的君主。孙权此人,可是不简单。陈寿如此评价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

  • 吕布的武器叫什么?有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叫什么

    吕布的武器叫什么?有多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布的武器叫什么?有多重?吕布的武器:吕布的武器是么?吕布的武器有多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吕布的武器。吕布所用的兵器历来都有争议,演义中的“方天画戟”已经深入人心。在正史记载中,吕布虽然有两次用“戟”

  • 三国历史上刘备凭什么当大哥大?刘备有什么能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三国历史上刘备凭什么当大哥大?刘备有什么能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和三国戏中的刘备是一位大仁大德的主子,然而也是一具无才无智的木偶,以致民间有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来的。甚至连哭他也不会,比如对付鲁肃索荆州的哭,还是诸葛亮导演的。这就令人费解了:在群雄逐鹿、英才择主而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