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1/9 16:38:19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告来临。>>将帅星数:★★孙坚董卓吕布>>精彩星数:★>>政治影响星数:>>综合星数:5★★>>战争类型:利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诸侯高举讨伐董卓旗帜的背后,是一场利益再分配战。>>战争深度解析:>>凤仪亭,有风。>>在吕布怀里的眼睛里有几分疲惫。>>貂蝉说,奉先,我们离开长安,远走高飞,去一片没有纷争的净土吧。>>吕布没有仔细听清貂蝉的呢喃,他只沉醉于貂蝉迷人的身体。>>貂蝉抬头,看见了远处董卓那匆匆而来的肥硕身影。>>貂蝉笑了,很苦。>>茫茫乱世,谁是鱼饵?谁是猎物?谁奸谁忠?谁胜谁负?走马观灯的历史舞台上,谁又会真正关心一个配角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呢?>>千年之后,或许人们记得的只是一个惊艳的传说。>>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不但没有推翻东汉政权,反而使流民们所憎恨的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蓬勃发展。在经济上,他们拥有大量自给自足的庄园,拥有割据一方的物质基础。在政治和军事上,中央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更加依赖于地方豪强,允许他们大规模地拥有自己的军队,而地方官吏也大多为豪强大姓所把持。>>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来临,而所谓的东汉王室,已成看客。>>但在豪强涌起的时代,走到了历史舞台中央,成为第一男主角的,是白手起家的董卓。>>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其父董君雅是颍川纶氏尉。董君雅有三个儿子,董卓是家中的老二。身在武将家庭,董老二也习得一身好身手,不仅膂力过人,而且“双带两,左右驰射”。董卓年轻时曾经在羌中一带当游侠,结识了羌中一带的很多豪强侠士。后来董卓回到家乡,老老实实当一名小地主。有道上的兄弟前来拜访,董卓必然杀牛宰猪,豪宴招待。董家不是大富之家,经不住董老二花天酒地。董卓可不管这些,一次几个豪杰哥们儿又来登门拜访,家中已无肉,董卓竟把耕牛也宰了,以饱几个兄弟口福,宁伤农事不伤兄弟感情。此事传出,邻里们都说董家的老二太败家的时候,这几位哥们儿却从老家给董卓送来了上千头牛羊牲畜。此事之后,董老二的侠名远扬。>>董卓后来从军,做了一名巡边队长的小官(州兵马掾)。在羌中的声望使得他从事这个职务,董大侠在,羌人不敢惹事,初入政坛的董卓表现得很出色。>>汉桓帝末年的时候,远在陇西的董卓入选成为皇家禁卫军军官(羽林郎)。在东汉名将张奂的帐前任军司马,跟随张奂平定了汉阳羌人的叛乱,因功而官升郎中,并赏缣九千匹。董大侠又一次显示了他的豪爽,把九千匹缣全分给了手下的兵士将领,再次获得了满堂彩。>>之后董卓的官运继续亨通,陆续做过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黄巾军起义,董卓被拜为中郎将,顶替卢植带兵镇压冀州张角黄巾义军主力。董卓在西北打仗运气很不错,可到了中原却不行,与黄巾军交锋,打了败仗,又被皇甫嵩代替。平息农民起义军后,董卓又回到西北,参加征伐先零人及边章、韩遂、王国等人的叛乱。>>经过多年的征战,董卓渐渐拥有了自己的一支人马,跻身成为当时颇具实力的地方豪强代表人物。>>对迅速崛起的董大侠,东汉政府也有所警惕,曾经任命他为少府(九卿之一),调他进京入东汉王朝高层,但董卓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当九卿的代价是将兵权交出,董卓当然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汉灵帝死前一个月,又扔给董卓一个糖衣炮弹,糖衣是升级去并州任并州牧,炮弹还是将兵权交出。>>糖衣被董卓吃了,炮弹物归原主,面对混乱的东汉政府,董卓讨价还价,最后到并州任职,不过兵权也没交,带着队伍来到并州。>>从凉州到并州,董卓离洛阳又近了几分,为他以后的崛起做好了铺垫。>>东汉王朝除了光武、明、章头三位皇帝外,剩下的十一个皇帝,平均寿命二十四岁,平均上台年龄为九岁,两项数据皆为中国历史之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东汉帝国从中后期开始东汉帝国,主旋律就是一堆不是男人的男人们与靠女人发迹的男人们之间的斗争。>>每个小皇帝上台的时候,总是母亲的娘家人替小皇帝和皇后打理朝政。而皇帝长大后,又要利用宦官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于是或外戚专权,或宦官独大,或者两者并重。>>宦官VS外戚,一代又一代地上演。>>东汉宦官外戚争权终结版双方,一边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一边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大将军何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树大根深,何大将军要搞倒十常侍不是件容易的事。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商量,只能借助于地方军事力量这样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十常侍了。>>何进不知道自己这一招基本相当于与敌人同归于尽,直接终结了东汉王朝和百年来的宦、戚争霸。>>在人选上何进挑了很久,选中董卓,是因为董卓本人并非豪门世族,在朝廷的势力根基并不深厚,董胖子粗豪,有几分胡人的习气,看起来城府也不深,比那些斯文的老狐狸好打交道。>>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何氏集团的意见并不统一。何进的姐姐何皇后就不大同意将十常侍一网打尽,毕竟王室的运转离不开庞大的宦官集体。>>十常侍却提前下手了,何进的外援还没到,就被十常侍骗进宫杀了。>>何进死了,洛阳一片混乱。以袁氏兄弟(袁绍、袁术)为首的何氏集团与宦官势力展开了混战,汉少帝及陈留王被张让等人带出洛阳(张让本人后来被逼投河而死)。>>接到何进被杀的消息,董卓知道他的机遇到了,,他率领着三千精兵直奔洛阳。在洛阳郊外,董卓运气很好,找到了皇帝和陈留王及从属,带着回到了洛阳。>>事起仓促,董卓带的三千兵马根本不足以控制洛阳的局势。董卓此时显示出了他的智谋,入洛阳后他让凉州兵夜晚潜出沈阳,白天再大张旗鼓地开入洛阳,让洛阳人都以为西凉兵每日都在增多。>>与此同时,董卓迅速收编了何进的部众,又策反了掌管洛阳卫戍的执金吾丁原部下的大将吕布。吕布下手杀死了丁原,丁原的大部分人马随同吕布加入了董卓旗下。>>至此董卓完全控制了局势。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董胖子成为半路杀出的黑马,很多人意想不到,当初向何进提出召董卓进京的袁绍更没想到。>>袁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与董卓出身草根不同,袁绍出身名门,而且是名门中的名门,其高祖袁安是东汉名臣,任东汉王朝的司空、司徒,其祖袁汤、其父袁逢、叔父袁隗都曾官拜司空、司徒。伯父袁成(袁绍过继袁成)混得最差,也是一个左中郎将。>>汝南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世之显赫,也只有后来东晋时期的王、谢可与之相比了。>>袁绍含着金钥匙长大,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后来因丁忧闲居洛阳,纳贤养士,虽未做官,名气却很大,朝廷几次征用,袁绍也一直不出山。直到何进上台后,袁绍才投靠了何进,并得到了何进的重用,初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袁绍被任命为佐军校尉。>>让董卓进京勤王,是袁绍向何进出的馊点子。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十常侍出手灭何进、何苗兄弟的速度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董卓会如此快摆平洛阳局势。当初董卓进洛阳的时候,骑都尉鲍信曾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趁董卓立足未稳兵力不足把董卓干掉,袁绍却显露出了一个公子哥的优柔寡断,没有下手。等董卓稳定局势,袁绍后悔之余更加不服,天大的肥肉让这个来自边夷之地的小混混给一口独吞了。丢人,实在太丢人!>>袁绍很快和董卓翻脸,跑到了关东。他发现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太多。董卓专权后,尽管大批起用党人名士,包括袁绍,董卓也给了个渤海郡太守,他的弟弟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反卓派人物曹操被任命为骁骑校尉,但是豪强士大夫集团并不买董胖子的账,他们不愿意在董胖子的手下过日子。>>一个新的伐董联盟自发地诞生了。广陵太守张超、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一个以袁绍为盟主、关东豪强为骨干的反董联盟成立了。>>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反董联军打出了“诛除国贼、共赴国难”的旗号,开始了气势很大的反董战争。>>时局对于董卓很不利。虽然董卓控制了洛阳中央政府,又坐拥并、凉二州的军队,但反董联军人数上远远多于董卓军。同时,洛阳以西黄巾军在首领白波的率领下又再度死灰复燃,有十万之众。董卓的洛阳政府有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入主洛阳,对于董卓来说本就是一个意外。董卓也算是名将,但是在中原这块土地上,他还没痛痛快快打过一场胜仗,以前面对的还是黄巾农民起义军,现在可是正规部队。>>心中没底的董卓决定先为自己留条后路——迁都。公元190年二月,董卓让部下席卷洛阳城里的一切财富和数百万百姓,迁都长安,自己率主力部队与反董联军一战,打得过打,打不过跑回关中。>>这是一次野蛮和血腥的暴力迁移。洛阳的大富之家基本被董卓血洗,财富被抢劫一空。董胖子连两汉皇陵也没放过,大掘坟墓,盗取财物。数百万洛阳人被逼西迁,一路上互相践踏,饿死者数不胜数。>>经历几百年辉煌与繁荣的洛阳成为了一片死寂的孤城,冷眼凝视着即将到来的利益之战。>>伐董联军分三线向董卓形成包围圈,北线袁绍和河内太守王匡进驻洛阳以北河内郡,东线曹操、刘岱、张邈、张超、袁遗率数十万众进驻洛阳以东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线袁术、孙坚进驻洛阳以南的鲁阳(今河南鲁山)。>>战争的第一阶段董卓占据了上风。反董联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人数虽众却一盘散沙。董卓的并凉兵是长期在与羌人作战中成长起来的虎狼之师,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很强。一开始董卓军节节取胜,北线,董卓军在小平津(古黄河渡口,今河南巩县西北)一举歼灭河内太守王匡部;在东线,又打败曹操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并凉军的强悍让联军畏首畏尾,从公元190年正月到191年正月,一年的时间,反董联军没有什么斩获。>>反董联军取得突破还是靠南线的孙坚部。公元191年二月,孙坚在阳人(今河南汝阳东北)大破董卓胡轸部,斩都督华雄,取得了伐董战争的第一场大胜。>>讨董联盟都是各自心怀鬼胎。孙坚的胜利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喜悦,袁术看到孙坚部取得胜利,害怕孙坚把所有的功劳都抢跑了,竟然停止给孙坚部粮食补给,后来在孙坚强烈抗议下才恢复补给。>>孙坚部越战越勇,进军太谷(汉灵帝所设洛阳八关之一)。在洛阳郊的诸皇陵间,董卓亲率大军与孙坚一战。豪强士族集团组成的几十万讨袁大军都是摆设,在历史舞台上唱大戏的,是来自羌中平原上精骑善射的游侠董胖子和江东横刀江湖使海盗惊心破胆的捕快孙破虏——一场草根与草根之间的较量。>>孙坚,进至洛阳,攻克了吕布据守的洛阳。>>但伐董联盟,本来就是为了政治利益而组成的团体。攻克洛阳后,没有人再愿意西进,眼光都放在了新一轮的利益争夺上。>>伐董之战,就这样不了了之,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战争人物命运走向>>董卓:>>董卓退据关中,以为凭关中之险和从洛阳收敛的财富,还有挟刘姓王室的傀儡皇帝以令诸侯,最少可以稳保自己坐定一方诸侯的位置。>>他错了,有些战争没有硝烟,但艰险程度却远胜有硝烟的战争。>>公元192年四月,曾经从丁原手下反叛过来的降将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再度反叛,杀董卓于未央殿。>>孙坚:>>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据传为之后,世居江东。孙坚早年为县吏,十七岁那年和父亲乘船去钱塘遇海盗,孙坚只身智退人马众多的海盗,因此声名大震,被提拔为代理校尉,后三任县丞。所到之处治安一流,盗贼无一不被孙坚率兵剿服。>>黄巾起义,孙坚召集了一千多人,跟随大将朱镇压黄巾起义,后因功封为别部司马。之后又随张温讨伐边章、韩遂,立下大功,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讨董之战,孙坚独领风骚。在几路联军对董卓军作战均不利的情况下,异军突起,以一部之力挫败董卓吕布,收复洛阳,顿时威名四海。>>董卓退回关中后,伐董联盟解散,孙坚也引兵退驻鲁阳,被任命为豫州刺史。>>群雄争霸,正当孙坚好好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在与刘表的一场战争中被刘表部将士兵射杀,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不过孙坚最大的成就还是生了两个杰出的儿子——孙策、。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率部南下渡江,打下了东吴半壁河山。>>袁绍:>>讨伐董卓让袁绍成为最大的赢家。董卓垮台之后,袁绍成为汉末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灭冀州韩馥、幽州公孙瓒,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与董卓相比,袁的崛起更多的是依靠于他显赫的家族,而在才能和个人魅力上是远逊于董卓、曹操等人的。在洛阳被董卓的三千兵马就震慑住,袁大少错过了发迹的最好时机。>>袁绍看起来有大把的机会挥霍,天下第一名门就是他的本钱。>>不过很快就证明了,挥霍机会是一定会付出代价的,在之后不久的官渡大战中,袁绍为他的挥霍买单,被命运之神踢下了历史舞台。>>吕布:>>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吕布成为了三国时代人们心中公认的第一武将,历史上的吕布与演义所述区别不算很大。吕布虽勇,但是在谋略和军事指挥才能上其实平平,一生并没有打过多少令人信服的大仗。孙坚、李、曹操都曾打得吕布落花流水,而先负丁原,再叛董卓,之后又几度在袁绍、袁术、张邈、几股势力间徘徊,吕布缺少的不仅是谋,更是信。无信之人,必然无法立足于天下,容纳于世人,吕布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几番表演后,没有人再相信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败于曹操,被俘,随即被杀。>>战争猜想:>>董卓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对其生平也大多丑化,而伐董之战也大多被人们视为正义之战。然而正义的包装下,这场战争的本质还是豪强割据势力的利益瓜分战。董卓出身草根,又是来自羌汉混杂的陇西,自然为袁氏为代表的名门世族所不容。>>纵观董卓一生,白手起家,从早年游侠经历到作为一名将军,都不失为精彩,带三千兵马平定洛阳,更富传奇色彩。只是坐拥汉末朝权后,目光短浅,带有明显的流寇性质,强行迁都长安,给中原一带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给董卓一个公允的评价:一个豪爽的游侠,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一个平庸的政治家。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东吴后期两次“鸿门宴”:两皇帝各杀一名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吴

    东吴后期两次“鸿门宴”:两皇帝各杀一名权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休是孙权的第6个儿子,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当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王。258年,孙D派两个大臣去请孙休登基时,24岁的他都傻了,馅饼还是陷阱?去还是不去?头脑中两个小人不停地打架辩驳。几天以后,才磨磨蹭蹭地动身,诱惑实在太大了,就

  •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闲话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现在,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文学颇有点不景气了。一位个体书商向我诉苦,他搞的几本书砸了。于是,他感慨,不知道读者现在的胃口,到底想吃什么?武侠的书潮过去了,港台的书潮过去了,隐私内幕、社会热点、侃爷文学、情爱性恋的书潮过去了。他做过挂历生意,原来那些美女

  • 三国二十四名将――夏侯渊人物生平 五出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夏侯渊人物生平五出平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早年经历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夫人为曹操之妻妹。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代其承担。后曹操又设法营救,才得以免祸。当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为饥乏,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随军征讨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

  • 刘备摔阿斗:还真把自己的儿子摔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

    刘备摔阿斗:还真把自己的儿子摔傻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东汉末年,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

  • 关羽是谁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

    关羽是谁杀的?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战争的头两三个月,关羽打得很顺手,先是攻下襄阳,随即围攻樊城,并将曹操的增援部队全歼。史载“羽威震华夏,曹公仪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关羽传》)。但就在此时,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樊城久攻不克,徐晃率领优势兵力赶

  •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智囊

    曹魏四友之一朱铄简介,曹丕重要智囊朱铄的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

  • 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系

    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岱和马超是什么关系?马岱是马超什么人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他们的父亲互为兄弟。《三国演义》曹阿瞒割须弃袍那一回中:马腾在西凉接到朝廷大臣黄奎的密信后,就和众人商议,其中马岱在劝其过程中称马腾为叔父由此可见,马超是马岱的堂哥。马岱是蜀

  • “活曹操”徐世昌:北洋在位最长的“翰林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

    “活曹操”徐世昌:北洋在位最长的“翰林总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翰林总统徐世昌: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1922年,辞掉总统职务。自此退出政界,晚年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1918年10月,徐世

  • 蔡文姬凭记忆记录父亲蔡邕400多篇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篇

    蔡文姬凭记忆记录父亲蔡邕400多篇作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人。她父亲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学者,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对音乐、文学的造诣很深,诗、赋、散文都写得很好。同时,也是书法家和经学大师。他待人谦和,没有架子,慕名来访、登门求教的人很多,家中经常座无虚席。蔡文姬自幼聪明好

  • 孙权死后哪个儿子继位当皇帝了?孙权儿子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

    孙权死后哪个儿子继位当皇帝了?孙权儿子盘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孙权,男,是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他是吴国的君主。孙权此人,可是不简单。陈寿如此评价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