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承继兄业,孙权守江东

承继兄业,孙权守江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4/1/17 13:36:52

承继兄业,孙权守江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继承父兄基业

>

>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临死时,令长弟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嘱托张昭等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

>孙策去世后,年仅十九岁的孙权统领了他的旧部,执掌了大权。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然后,令人将孙权的丧服脱去,换上官服,扶上马,让他巡视各军。曹操则根据张绣的劝告,集中力量去征服河北,对孙权采取怀柔政策,维持原有的同盟,表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当然,孙权所统治的不止会稽一郡,所以他以江南三角洲的中心吴郡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大本营,常年屯驻在那里。

>

>孙策死亡的噩耗传出,周瑜立即率兵奔丧,留在吴中镇守,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吕范、程普也率军奔丧,留在吴中,与吴郡太守朱治一道助张昭辅佐孙权。由会稽功曹出为富春长的虞翻得知孙策去世,对诸长吏说:“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遂留在原地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仿之,咸以安宁。孙策的堂兄、孙静的长子定武中郎将孙禺,原屯驻于乌程。

>

>孙权率军来到会稽郡城外,虞翻组织民众登城而守,并派人告谕孙禺:“讨逆明府,不竞天年。今摄事统业,宜在孝廉,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孙禺遂退回原防。这表明,父兄余烈尚存,危难之际忠心保江东大有人在。

>

>当然,孙权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明显的。他虽拥有扬州绝大多数郡国,但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外边又到处都是跨州连郡的枭雄,时刻觊觎江东,就连属下的宾旅寄寓之士,亦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曹操在官渡表天子征华歆、王朗到许都,孙权不打算放人。华歆对孙权说:“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孙权不得已,放华歆赴许。王朗则从曲阿辗转江海,积年乃至许都。

>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打败袁绍后,进一步扩张势力,便写信给孙权,要求他送子弟做“质任”。孙权召集群臣共商对策,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决,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他说:“将军现在继承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土地和人力,兵精粮足,将士听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民安康,有何必要去送人质呢?若送人质,定要受制于曹操,最好的待遇也不过是封侯,区区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哪能与割地称王相比呢?我建议不要急于送人质,从容地观察一下形势再说。”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当时也在场,她很赞赏周瑜的意见,并且让孙权把周瑜当做兄长。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没有向曹操送人质。

>

>整训军队,择贤任能

>

>孙坚以军功闻达于世,孙策以武力开基,因而江东多精兵良将。孙权继承父兄余烈,时天下仍旧大乱,他自然要多有征伐,以此树立威信。

>

>孙权继命后的第一件事是整顿军队。他要通过视察,把统兵官年龄小、无力带兵的部队合并给有能力带兵的军官。除了重用原来孙策时的文武要员张昭、张、周瑜、吕范、董袭、程普、朱治、太史慈等人外,还“招延俊秀,聘求名士”。渡江南下的士人如鲁肃、诸葛瑾、步骘、严等都受到优待,委以重任。

>

>孙策时的老臣,如董袭,董袭字元代,扬州会稽郡余姚县人,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孙策入会稽,董袭迎于高迁亭。孙策见而伟之,即署门下贼曹。从孙策平定山阴宿贼,身斩其渠帅黄龙罗、周勃,还拜别部司马,授兵一千人,旋迁扬武都尉。

>

>孙权意识到招揽人才的重要,开始广招俊秀,聘求名士。孙权的姐夫(即孙策的妹夫)弘咨向孙权推荐诸葛瑾。诸葛瑾字子瑜,祖上原籍徐州琅琊郡诸野县(诸野之葛氏渐成诸葛氏),后世迁至阳都县,他本人少时游学京都,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等,遭母忧返回家乡,事继母恭谨,因避战乱带眷属来到江东。孙权以诸葛瑾为长史。步骘也在此时入孙权幕府,任主记。步骘字子山,徐州下邳国淮阴县人,单身避乱江东,种瓜自给,夜诵经传,刻苦自学,得以成才。诸葛瑾、步骘后来都成为吴国的重臣,诸葛瑾位至大将军,步骘成为丞相。

>

>武将如从荆州投奔过来的甘宁,经过周瑜、吕蒙推荐,孙权甚为器重,待之如同旧臣。吕蒙字子明,荆州汝南郡富陂县人。其姐夫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吕蒙就在邓当手下当兵。邓当死后,张昭向孙策推荐由吕蒙接替,拜别部司马。对年轻能干的吴人陆逊,也招到幕府任职,“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经过亲自考察和谈话,孙权还赏识了吴县县丞广陵人吕岱,逐渐予以重用。

>

>这时孙权虽尚稚嫩,但一些英雄气质已显露出来。孙策在世时,曾使吕范主财计。孙权有所私求,向吕范索取,吕范一向把自己的命运维系于孙氏政权,所以办事认真,必先请示孙策,不敢专许,弄得孙权很不愉快。孙权出为阳羡长,想要用钱时,吴郡功曹周谷私下给予,然后做假账蒙混,使孙策不知,孙权高兴一时。如今孙权统事,认为吕范忠诚,因而厚见信任;以周谷能欺更簿书,不再任用。这样,六七年间,做到了“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从而使孙氏在江东的统治稳定下来。

>

>扩张势力

>

>孙权继父业,唯江东地区。而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很早就有百越与汉族人民共同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修筑了从咸阳直接通往会稽的驰道,并谪发内地罪人至江南,加强了南北联系和民族融合。汉武帝几次将东瓯、东越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

>

>随着秦汉四百年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汉越人民之间的民族界限也越来越淡薄。许多沿江和平原地区的人民已基本消除了民族隔阂。孙氏在江东建立政权后,为了与强大的曹操等势力抗争,更加紧对广大山区汉越人民的镇抚。当孙策进入曲阿,驱逐刘繇时,已有军队数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说明孙策要彻底平定吴、会两郡,就必须令两郡山区越民纳入其统治之下。孙策死时,因“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吴郡各县县长甚至不敢离开县城给孙策送葬。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曹操怎与孙策结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儿女亲家

    曹操怎与孙策结儿女亲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孙策剧照东汉时的江东即今天的江南,吴越钟秀之地,多出风流才俊,更不少英雄侠士。当然,古人与今人不同,没有今天的土著白领们那种浸到骨头里的地域优越意识。今天你如果在上海这种钢筋水泥大森林讨生活,那可是要把“阿拉”、“侬”这些字眼练习的字正腔圆的,要

  • 三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贵族女人:董卓孙女年少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昙花

    三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贵族女人:董卓孙女年少被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年少被诛的贵族之女董白,董卓孙女,董卓入寇洛阳时尚未满及笄之年,被封为渭阳君。永汉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诛,灭三族。此女同时被诛。按董卓入寇洛阳是公元189年,董白当时尚未满15岁,至她一同被诛杀时,可能只有十六七岁。因

  • 用人之道决定兴亡之道: 蜀汉与曹魏的两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道

    用人之道决定兴亡之道:蜀汉与曹魏的两样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演义》大结局是“三国归晋”,征战半个多世纪的魏、蜀、吴相继告亡。表面上看三国似乎悉数谢幕,但实际上却是迥然不同的下场,这迥然不同的下场给出的是历史的不同答案,其中包括着咎由自取的真亡与假亡。抛开个性不突出的吴国不表,且

  •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鹅毛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何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

  • 诸葛亮妻子是丑女?其实她不仅有貌而且还有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丑女

    诸葛亮妻子是丑女?其实她不仅有貌而且还有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时候,一般是英雄配美人,好像跟现在的高富帅跟白富美。诸葛亮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智慧忠贤的化身,他辅佐刘备共图大业,最终使蜀汉政权成了三国鼎立的一极。他的一生,奇闻轶事很多,“孔明择妇”便是其中之一。‘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

  • 三国名士许允妻子奇丑,交拜礼结束后不愿进新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名

    想不想知道汉末到东晋有哪些颜值爆表的名门富二代?想不想了解那个年代名人做过哪些奇葩的事?今天为您介绍的是传世名著推荐目录中的《世说新语》。纵然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早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楼台、才子贤媛、名臣雅士早无处可觅,但他们却已经在这部书中不朽。寥寥数语,名士风流跃然纸上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

  • 姜维是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 姜维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继承人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姜维的授业恩师,是他指定的继承人,因为不但《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临死前将兵书传给姜维的描写,更加重要的是姜维战斗的一生确实继承了武候的遗志,九伐中原与六出祁山遥相呼应。但实际上如果姜维真的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那么诸葛亮就不会在后主刘禅派李福问他百年之后谁可接替他时这样回答:&l

  • 争议关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闲话

    争议关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过五关也好,走麦城也好,单刀赴会也好,水淹七军也好,后来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识。独有降操、释操这两件事,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赞美者,如李卓吾先生,“云长是圣人,是佛!”也有持批判论者,上纲曰:投降主义,背叛组织,丧失

  • 刘备在黄巾之役立了何军功?为何演义一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功

    刘备在黄巾之役立了何军功?为何演义一字不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一集,说的是三国演义开场之际,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曾立了许多军功,可为何演义说得花好稻好,正史却一字不提呢?先看看演义里头的叙述,话说刘备三兄弟这就勇赳赳气昂昂地上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战场,第一个对手就是黄巾贼将程远志。这一仗

  • 曹操家里用餐也就一道肉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也就

    曹操家里用餐也就一道肉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上曹操算是东汉、三国时代的“极品”: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是极致的;其节俭,也是极致的。很多人可能会把曹操政治、军事和文学上的才能,与其生活上的节俭区隔开来,其实不然,曹操的节俭,和其他才能是相通的。他的廉洁,促成其政治军事成就;他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