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史慈的故事:素有智算救孔斗 孙贵重然诺赍志而没

太史慈的故事:素有智算救孔斗 孙贵重然诺赍志而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9:37

>太史慈(166~206),东汉末、时将领。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人。太史慈智算超人,勇武出众,为人所称;而他笃行信义,注重然诺,更是难能可贵。>>一、素有智算救孔斗孙>>太史慈年轻时聪颖善学,志向远大。他在郡府中担任奏曹史时,郡守与州牧闹矛盾,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人为主,占据有利地位。当时,州里弹劾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下选中了21岁的太史慈前往挽回败局。太史慈来到洛阳,不露声色地与州吏攀谈,骗出表章,用刀割得四分五裂。州吏气急败坏,太史慈又骗他说两人均有过错,不如悄悄地一起逃走。州吏相信了太史慈,二人一道逃离洛阳。出城不久,太史慈借故与州吏分手,又悄悄跑回洛阳,把郡守的表章呈递上去。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太史慈担心受州官迫害,逃到辽东避祸。>>大名士孔融任北海相,听到太史慈的所作所为,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交结,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厚致馈遗。黄巾起义爆发后,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山东昌邑西),结果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命他去救助孔融。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三天,尽其孝道,然后单人步行,直接到都昌城中拜见孔融,随后又请缨去平原搬救兵。>>太史慈挑选两个骑兵,让他们各自做了一个箭靶举着,天一亮就背犍提弓上马,直冲出城。城外黄巾军见状以为太史慈要突围,非常惊骇,兵马出动,严加戒备。太史慈不慌不忙,拨马到城下护城壕内,叫骑兵把靶子树立起来,然后用箭射靶,射完返回城去。第二天早晨,又照样做。同城的兵士已经有些懈怠。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出城依旧照此行动。黄巾营中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连一个起来看的人都没有了。这时,太史慈突然策马,风驰电掣,破围而出。等到围兵发觉,为时已晚。有几个追赶的,被太史慈连发数箭,一一射死。>>到了平原,太史慈说动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自己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撤围而去。从此,孔融越发尊重太史慈,亲昵地对他说:“子义,你是我的小友!”太史慈回乡,把始末禀告母亲,母亲笑着对他说:“你有机会报答孔北海,我真高兴!”>>扬州刺史刘繇是太史慈的同郡乡亲。太史慈从辽东归来,没来得及与他见面。后来,太史慈专程到曲阿去拜访他。正逢孙策率兵来此,有人劝刘繇让太史慈担任大将军之职,刘繇不肯,说:“我起用子义,许子将(许劭,当时以善评人物著称)该嘲笑我了!”只派太史慈去侦察敌人的轻重虚实。>>太史慈与孙策相遇。太史慈只有一名骑兵随从,孙策则带着13名骑士,而且都是猛将。太史慈挺身向前相斗,正好与孙策交手。孙策刺中间太史慈的坐骑,把太史慈背后的手戟也抓了过来,太史慈则夺走了孙策的头盔。正斗得难解难分之际,两家兵马同时赶来,两个人这才放手。>>二、贵重然诺赍志而没>>太史慈跟刘繇逃奔豫章,遁入芜湖,流亡山泽中,自称为丹阳太守。当时,孙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唯有泾县以西尚未顺服。太史慈趁势进驻泾县,建立屯守军府,山越之人争相归附。孙策亲往讨伐,活捉了他。部下把太史慈带来,孙策抢步上前,亲与松绑,并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神亭时吗?如果当时你抓住我,会怎样处置呢?”太史慈回答:“那就不好说了!”孙策大笑:“今天起,我要和你共图大业!”说完,立即任命太史慈署理门下督。回到吴地后,又授以兵权,任命他为折冲中郎将。>>刘繇在豫章去世后,他手下有一万多部众徘徊观望,无所归附。孙策打算派太史慈去探看虚实,伺机招抚。孙策手下人都说太史慈此去,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孙策却非常自信:“当今世上,子义舍了我,还能追随谁呢?”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送行,握着太史慈的手说:“此日一别,不知你何日归来?”太史慈回答:“60天之内。”二人珍重而别。>>太史慈既去,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对太史慈不该过于信任,让他走也是一大失策。孙策不以为然:“你们都想错了!他绝不是翻云覆雨之辈。他贵重然诺,一言九鼎,一旦意许知己,即使生死攸关,也不会违信弃义。”后来,太史慈按时返回,众论乃息。太史慈愈发得到孙策的信任。>>刘表的侄儿刘磐勇猛,多次侵扰艾县、西安等地。孙策为靖安地方,分出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在海昏设立治所,督帅将士抵御刘磐,刘磐从此绝迹,不再侵扰。执政,因为太史慈能抵御刘磐,也把南方的事都交托他管理。>>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须髯若神,猿臂善射,箭无虚发。有一次,他跟随孙策讨伐敌人,一个敌兵爬到楼台上,用手托着楼台的护梁叫骂。太史慈引弓搭箭,一箭射去,射穿了敌兵的手掌,把手钉在护梁上。>>建安十一年(206),太史慈41岁,不幸去世。临死,他仰天叹息:“大丈夫生在世上,应该手提七尺长剑,立不世之功。现在志向未遂,却要死去了!”

标签: 贵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只得用后备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只得用后备人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

  • 孙权巧妙分摊压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巧妙

    的领导方式一大特征是很少亲赴前线带兵打仗,这当中突出的有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这三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表面看起来,孙权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但细细琢磨,他的长处在于善于卸载压力。恩压用恩惠调动属下积极性。这令属下忠心耿耿为上司

  •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智谋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和郭嘉。因为荀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

  • 为什么说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谁是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

  •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带了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兵马

    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历来说法比较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22——23万,其中北方兵15——16万,收编荆州刘琮的部队约7万人。很多历史学家,比如吕思勉等史学大师,都是采纳的这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周瑜等人推测曹操“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其中的“十五

  •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孙子——刘禅的七个儿子在蜀灭亡后全死于非命刘v,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瓒,刘禅四子,蜀亡

  •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同点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有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后和晋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两场战役都是中国北方军队输给南方的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在哪?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不同点在那?下面历史新知网小编将为大家解析赤

  •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情敌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历史上曹操是个人精,关二哥提多了,他倒是惦记起来,没多久,带着部队进城后,格外地关照杜师奶,一看,美得让他忍不住了,于是擅做主张收编了杜师奶,“乃自纳之”。至于关羽那边,大概批示一句什么要端正态度,理性对待司令部的决定之类的

  •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虎豹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没有自封为帝,但是他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手中的部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提到军队就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一支恐怖之极的神秘部队,堪称死亡骑士。正是这支神秘部队的存在,帮

  • 三国魏延为什么造反_魏延怎么死的_魏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简介

    魏延,南阳郡义阳人,以帐下私兵的身份进蜀,有过多次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如此大将,最后怎么会落了一个造反的下场,究竟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